查看原文
其他

近70年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研究述评

李东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 70 年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研究述评

文/李东辉

摘要: 近70年来,学界在有关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综论性研究,水系、湖泊、陂塘变迁研究,水环境变迁原因研究,水旱灾害研究以及水利建设、水运交通、城镇兴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相关文献整理,拓展对研究时段的认知,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近70 年;淮河流域;历史时期;水环境;研究进展



“水环境”一词最早来源于环境科学。环境科学认为,所谓“水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中由水 集合而成的水体为主体,同时包括与水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历史学者进一步指出 : “水环境包含了河流及其他 提供给人们居住和生活的水文条件,包括了人们 建造的堤围、码头、桥梁、水上交通线等在内的综合因素。” 本文拟对近70 年来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1. 研究进展

(一)综论性研究

早在1929年,著名水利史专家武同举便出了《淮河年表全编》,该书是近代第一部系统研究 淮河流域历史与现状的巨著,其中的内容常为后 来淮河流域史研究者所引用。该书广泛搜集各类史料,自1920 至 1928 年历时九年完成。全书 共分四册,第一至三册按编年体形式,归纳了先秦至清宣统4 000 年间淮河流域水利和水灾的史 实;第四册《全淮水道编》将淮河水系分 为10 段,内容包括河身、水量、堤防、左右岸支 流、城镇,对较大河流和湖泊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概述。该书为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重视对淮河的治理,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成立了治淮的专门机构,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综论 性著作。胡焕庸的《淮河》、《淮河水道 志》  、《淮河的改造》,陈桥驿的《淮河流 域》等著作相继问世。这些著作内容丰富, 为我们全面了解淮河流域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帮助。20 世纪50 年代,为了加强对治淮工作的统一领导,国家成立了治淮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了配合治淮工 作, 从1951 年成立至1958 年撤销,共出版了6 辑《治 淮汇刊》,其中很多内容是对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研 究,此外还有对水土、地质、土壤等自然地理状况的调查报告。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淮河水利委员会又陆续出版了《淮河水利简史》、《淮河大事记》  、 《淮河综述志》  、《淮河治理与开发志》  、 《淮河规划志》  、《淮河水文·勘测·科技 志》,《淮河水利管理志》,  《淮河人文志》等系统论述淮河水环境历史及治理开发进程的综论性著作。


( 二) 水系及湖泊、陂塘变迁研究

有关淮河水系变迁的研究,邹逸麟主编的 《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为经典性著作。该书第 四章《淮河水系的演变》第二节从地理概况、独流入海的淮河水系( 南宋初年以前) 、黄河夺淮时期的淮河水系( 南宋至清咸丰四年) 、黄河北徙以后 的淮河水系( 咸丰五年以后) 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淮河水系的变迁。王均对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绘制出了一 幅淮河下游水系变迁示意图。张文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汉唐时期淮河水系作了进一 步梳理,认为虽然出现了汝水、泗水和沭水的改道事件,但汉唐时期整个流域的水系面貌并未发生大的变动。

邹逸麟对整个华北地区包括淮河流域地区在内的湖泊分布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张文华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和汉唐时期的淮河流域湖沼作了进一步梳理与补充,并对湖沼的分布及特点作了分析,认为在汉唐时期淮河流域湖沼整体面貌和格局未有重大变化  。徐近之在 1950—1951 年对淮北平原、淮河中游、洪泽湖与 里下河的地势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了河道与水系变迁的关系。潘凤英从历史文献 的记载和晚全新世沉积层的岩相、岩性特征出发,辅以浅层泥炭矿点的地理分布为佐证,对晚全新世以来江淮之间( 江苏境内古代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 的湖泊变迁进行了初步探讨。彭安玉通过对比黄河夺淮前后的自然环境,探讨 了江苏淮北地区河道的淤平、古泻湖群的消 亡。具体到某一湖泊变迁研究方面,吴必虎通过野外调查和史料考证,考察了南宋时黄河夺淮后苏北里下河地区以古射阳湖为中心的平原演变过程及其河湖格局的变化。其后凌申也对射阳湖的历史变迁与演变模式进行了探讨。韩昭庆对洪泽湖和南四湖演变过程及其背景进行了分析。

淮河流域最为著名的陂塘当为芍陂( 安丰塘) ,因此芍陂也成为学者们对淮河流域水环境 史考察的一个重要窗口。研究内容涉及兴建时间、兴建人、规模、演变过程、水利环境等多个方 面。郑肇经通过对孙叔敖、子思造芍陂的考察认为,芍陂是淮河南岸陂塘大灌区的总称,芍陂名称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陈立柱通过对出土楚简的考察,厘清了芍陂的地理范围,进一步印证了芍陂兴建者是春秋时期孙叔敖的说法。刘和惠就历史时期有关芍陂的源流、面积及其变迁、灌溉情况进行了探讨。陈业新对芍陂史上 的淠水、肥水和龙穴山三处水源兴衰进行了动态系统考察,并认为水源衰微导致陂塘蓄水不足、 豪势之家趁机占陂为田是芍陂衰微的根本原 因。他的另一篇文章,对明清时期芍陂水利生 态问题中的阻源与占垦状况及治理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效果具有阶段性、暂时性和有限性 之弊。


( 三) 水环境变迁原因研究

很长时期尤其是南宋以来,淮河水环境变迁 深受黄河南泛影响。关于黄河史的研究也涉及到黄河南泛夺淮问题。如岑仲勉、姚汉源、钮仲勋 等在关于黄河史的研究中都关注到了黄河南泛对淮 河水环境的影响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论文也多对此进行了探讨。罗来兴 归纳了历史上黄河南泛的三条道路,认为黄河南 泛形成了后来淮河流域地区的河湖与水道。王均以淮河下游水系变迁为主题,将黄河和大运 河变迁作为影响淮河水系变迁的因素进行分 析。凌申通过对潮滩物质的分析,认为历史时期的黄河南徙夺淮导致了苏北海岸线的重大变化,尤以弶港以北受其影响最深。孟尔 君考察了历史时期黄河泛淮对江苏海岸线变迁 的影响,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泛淮状况,划分出了黄河泛淮的三个阶段。

除了受黄河南泛等自然因素影响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淮河水环境变迁是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张永勇等认为,目前淮河流域的河湖连通格局是人类在抵御黄河洪水和泥沙入侵的抗争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兼顾漕运、灌溉等社会发展所需而构建的工程体系。张义丰的研究表明,淮河流域两大湖群( 鲁西南湖泊群和苏北湖泊群) 的形成和发展 除了本身的地质基础外,黄河南泛夺淮是主要因素,明清以来的人类活动又加速了两大湖群的扩张或收缩。张汝翼也认为,黄河泛淮受自然地理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杨达源等则认为,黄河南徙输沙对江苏中部海岸的塑造起着主导作用,人类活动也对海岸线变迁有重大影响。韩昭庆认为, 1128—1855 年间淮北平原 湖泊、水系变迁的主动力是“长期驻足淮北平原的黄河水沙条件,而人类活动则从某种程度上起着制约这些变迁的方向及进程的作用” 。张崇旺认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出现多次重大变迁的原因是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加上农业垦殖、 战争、政府治河政策、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四) 水旱灾害研究

关于淮河流域的水旱灾害问题,学界已有了很多积累,灾害资料整理方面出现了多种资料汇编,如《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  、《中国 灾荒史记》、《河南省历代旱涝等水文气候史料( 包括旱、涝、蝗、风、雹、霜、大雪、寒、 暑) 》  、《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  、《安徽水灾备忘录》及《安徽 省旱涝史料》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等。21 世纪以来,中国气 象出版社出版了多卷本《中国气象大典》,包括与 淮河流域省份有关的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省各卷也相继出版。

由于灾害史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各学科学者多从自身学科出发进行研究。许炯心从地质地貌学角度对灾害的成因等进行了探讨。周寅康等主要从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混沌特征、耗散性分析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张秉伦等建立了旱涝资料数据库并对历史旱涝灾害进行分级研究。陈业新从灾害学研究的角度,突破以往学术界关于水旱灾害气象学的等级划分模式,建立了洪涝灾害的灾害学等级划分体系,并对皖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了逐年等级划分,成为文理多学科交叉研究灾害史的典范。对淮河流域灾害的其他研究,汪志国等进行了详细梳理。


( 五) 水环境变迁与水利建设、水运交 通、城镇兴衰等研究

1. 水利建设研究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为本,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关于淮河流域的水利建设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武同举、李书田、郑肇经、胡焕庸、张念祖等便有包含淮河水利建设研究在内的水利史著作问世。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淮河流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利建设皆有研究成果。武剑青聚焦于曹魏的水利工程,认为农田水利工 程为曹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王炳庆探讨了邓艾的屯田开渠工程。陈怀荃探讨了孙叔敖修筑芍陂的情况。潘清对元朝政府的江淮流域水利治理进行了综合考察。高升荣以徐州府为例,探 讨了乾隆时期淮北平原水利事业与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关系。孙语圣、朱正业分别对民国时期安徽、河南地区的水利建设进行了研究。黄丽生把水利建设作为人文力量改善人地关系的典型,从人文与自然、政府与社会、人力与物力等多重关系出发,探讨历史长期发展的意义。赵筱侠把视野放在了1949—1966 年的苏北地区, 对其治水背景及治水得失进行了分析。

2. 水运交通研究 魏晋之前,沟通江淮流域的水道主要分两条,淮河以西主要以合肥为中心,由一湖三水( 巢 湖、施水、肥水、濡须水) 沟通起来。关于这条水道,最早由杨钧在《巢肥水运》中对《史记·河渠 书》中的记载提出质疑。之后杨国宜、刘彩玉、朱更扬等加入了讨论。由于材料所限, 对这一问题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争论点主要集中在名称和概念、人工开凿还是自然形成、源流问题等。关于东路水道邗沟的研究,史念海在其《中 国的运 河》中对邗沟进行了初步分 析。之后郭黎安从六朝以前、隋唐、宋、明清四个时期对里运河( 邗沟) 的历史变迁作 了翔 实考论,基本廓清了邗沟的变迁 脉络。

王鑫义对东晋南北朝时期淮河干流漕路的开发、修治与利用情况作了探讨。张兴兆梳理 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淮地区水上交通的拓 展与利用情况。王力平分析了淮颍( 蔡) 水运 对唐后期政治的影响。吴朋飞考察了贾鲁河水运环境的变迁。王琳也对历史时期的淮河水运环境与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淮河流域各省份,有《安徽航运史》《河南航运史》 《山东航运史》等通史性著作问世,都涉及到了淮河流域的水运交通问题,大大丰富了水环境变迁与水运交通史的研究。

3. 城镇兴衰研究

古代城镇多依河而建,由水环境变迁导致的水运交通条件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兴衰。历史上的城镇研究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邹逸麟对历史时期淮河下游南北运口的变迁做了系统研究,并将其与城镇兴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察,揭示了水上交通的变迁与城 镇兴衰的内在联系。朱士光探讨了历史时期淮安在运河水运中的地位与作用。吴海涛等探究了淮河中游水环境变迁对颍州城市形态的形塑及对城镇经济的影响。田冰等以明清开 封城为例,探讨水环境变迁与黄淮平原城市经济的兴衰。张亮探讨了安徽三大河流水系变迁 对古代城市的影响。李强探讨了水环境变迁与临淮关、正阳关的衰落。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充分利用多种研究史料对水环境变迁与城镇兴衰进行考察,如陈隆文从《朱仙镇新河记碑》碑刻材料出发,对水环境变迁与朱仙镇的兴衰进行了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外,近 70 年来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研究还涉及到了与水环境相关的民风民俗。以涉水信仰为例,黄芝岗的《中国的水神》为所见最早的著作,其中一节“巫支祁和僧伽”简要介绍了淮河水神。其他如张崇旺的《明清时期江淮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部分内容就涉及到了龙王、城隍神等水神信仰。吴海涛等著的《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以乾隆年间为断限,在黄河下游地区祠庙分布及成因方面对独特的祭河与祀神信仰进行了探讨。胡梦飞的相关研究考察了苏北、开封等地区的水神信仰。


二、不足与展望

70 年来对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研究,无论是涉及水体本身的内史研究,抑或是水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外史研究,两方面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从研究时段看,由于自然科学工作者与人文社会科学 工作者的关注重点、研究方法与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导致研究时段存在不均衡现象。淮河流域水环境变迁地质时代的研究主要由自然科学工作者依靠实地考察与地质探测完成;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相应历史时期的研究主要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时段较多集中在宋元以后,对整个历史时期的研究关照不够。其次, 从研究内容看,近70 年来,虽然学界对淮河水环境史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有些领域至今仍缺少深入探讨的专著问世,如与水环境史相关的文化研究方面。就笔者所见,所论多散见于相关论著中,还有些新的领域亟待开拓。最后,从研究视角看,学界对水环境史的研究多从传统农业史、水利史等角度进行探讨,多角度、综合性探讨的研究需要加强。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未来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相关文献整理。就历史研究而言,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近年来,虽然出现了诸如《清代淮河流 域洪涝档案史料》‘《中国水利史典》等与水环境相关的资料汇编,但其他与此相关更为丰富的文字资料仍亟待收集、整理。可从档案、官书、文集、 方志、报刊、笔记、日记、传记、诗词、谱牒等史料中,摘取与淮河流域水环境相关的各种资料,进 行必要的甄别、选择与考订。此外,对自然科学工作者野外调查资料的整理也不容忽视。

第二,拓展对研究时段的认知。从研究时段视角,无外乎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长程、中程、短程分析。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的研究也应注意在此三种研究时段下的考察。由于水环境变迁不止于人类出现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地质时代, 长时段的考察可以使我们对水环境变迁进行总体把握,更加明晰水环境变迁的大体过程。中、 短时段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对水环境变迁中的某 一具体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因此,在对淮河流域水环境史研究时段的认知上,应该把这三 种研究时段充分结合起来,增加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采用更加多元的研究视角。水环境史研究涉及到多种学科,如水文学、地质学、历史学、环境学等,在对水环境史进行研究的同时,学者们需要加强自身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注意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QQ扫码加入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9年8月第4期

作者:李东辉

选稿:常宏宇

编辑:华丽

终校:方梦瑶

审订:郝志坚


往期精彩推荐    

江南与上海互动关系研究

汉语地理语言学研究七十年

“汉字”诸多名称的出现与发展演变

民国时期广西边疆史研究述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