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相关地名辨正
文/仝晰纲
摘要:学术界之所以对虞舜的中心活动区存有争议, 其症结在于对诸冯、负夏、鸣条、冀州、历山、雷泽、河滨、寿丘、姚墟等古地名存有不同的理解.从现有文献及考古资料对这些古地名加以梳理辨正, 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诸冯、负夏、鸣条、冀州、历山、雷泽、河滨、寿丘、姚墟皆在今山东菏泽一带。
关键词:虞舜;地名;菏泽
《孟子·离娄下》称:“ 舜生于诸冯, 迁于负夏, 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史记·五帝本纪》称:“ 舜, 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 渔雷泽, 陶河滨, 作什器于寿丘, 就时于负夏。” 学术界之所以对虞舜的中心活动区存有争议, 其症结在于对诸冯、负夏、鸣条、冀州、历山、雷泽、河滨、寿丘等古地名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现有文献及考古资料对这些古地名加以梳理, 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诸冯 诸冯始见于《孟子·离娄下》,曰:“舜生于诸冯, 迁于负夏, 卒于鸣条, 东夷之人也。” 赵岐注说:“ 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 在东方夷服之地, 故曰东夷之人。”赵注只是说舜为何称东夷之人, 并未说明诸冯在今何处。学术界对诸冯位于当今何处, 存有不同意见。
山东诸城说, 见于焦循《孟子正义》引《温故录》,曰:“其地有所谓冯山、冯村, 盖自古相传, 就疑近是。”在这里, 并未确指, 只是言系自古以来的传说, 疑是此地。这一持怀疑态度的材料显然不能成为诸冯诸城说的可靠证据。诸城作为县名, 始于西汉置诸县, 治所在今诸城县西南。北齐天宝七年并入东武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所言“ 诸冯” 显然不是今诸城。
山西永济说, 见于清《永济县志》,其卷一《图考》有《诸冯》图。图上标有舜庙、诸冯村、帝祖茔、饮马道、黄河等名称。而嘉庆重修碑在记述永济舜庙方位时说:“ 东有陶窑坡,西有饮马泉, 南有帝祖茔, 发祥之区, 班班可考, 且陶器瓮犹存。”并未提及诸冯。诸冯是舜的出生地, 如果当时有诸冯村, 时人不可能遗失这么重要的证据。今山西永济市张营乡有舜帝村, 当地人自称即旧时诸冯村,村内有清康熙五十九年所立一通碑, 上书“ 大孝有虞舜帝故里”。1940 年, 日军侵占时期, 日本人水野清一和日比野丈夫考察山西文物时曾到舜帝村调查, 在其所著《山西古迹志》中说:“ 这里究竟是舜的出生地, 还是在什么时候产生了这样的传说, 由此衍生出的这个村名,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上世纪40年代尚不知村名之演变, 故“舜帝村”即“诸冯村”并没有任何证据。值得说明的是, 孟子在说了“舜生于诸冯”后, 又特别强调舜是“东夷之人”。山西永济距东夷之地相去太远,与“东夷之人”相矛盾, 故山西永济说很难服人。
我们认为, 诸冯应在今山东菏泽一带。诸是商代方国,春秋时为鲁邑。《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有“城诸及防”的记载, 诸与防应相去不远。《左传·隐公九年》“冬, 公会齐侯于防, 谋伐宋也。”防既是鲁隐公与齐侯所会之地,当在鲁。防, 即防邑, 春秋鲁地, 又作邴邑, 在今山东金乡。晋杜预注《春秋》说“防,鲁地,在琅邪县东南。”《春秋·襄公三年》:“秋,齐侯伐我南鄙, 围桃。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左传》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更加明确, “秋,齐侯伐我北鄙, 围桃。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 至于旅松。”杜预注曰:“弁县东南有桃虚”“阳关在泰山钜平县东。旅松, 近防地也。”从杜注看, 这些地名的地理方位都在今鲁西地区。东汉在今菏泽单县境曾置防东县, 西晋废。防东之得名, 应与防有关。再,《诗·陈凤》“防有雀巢” , 据此防当距陈不远, 陈在今河南淮阳县北。综合来看, 诸应在防之西与陈之东, 即今山东菏泽一代。
诸冯, 系诸地河伯冯夷所居之地而得名。古本《竹书纪年》:“(夏帝芬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抱朴子·释鬼篇》:“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 天帝署为河伯。”《博物志》:“昔夏禹观河, 见长人鱼身, 出曰:吾河精, 岂河伯也, 冯夷得道成仙,化为河伯,道岂同哉。”河伯族居住在黄河下游,为东夷族的一支,其活动中心在今鲁西豫东一带。诸冯即诸地冯夷所居之地。
焦循认为,“诸冯于汉以后就湮没了”,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今鲁西豫东在历史上是水患重灾区,从汉至清的两千年间,黄河在此决口达120余次,仅汉武帝元光三年的一次黄河决口就使菏泽湮没了23年。经过一次次的洪水,原自然村庄大多毁灭了,这就是诸冯村在汉以后湮没的原因。既然“诸冯”作为地名汉以后湮没了,明清时期始出现的永济诸冯村,显系附会。
负夏 《孟子·离娄下》言舜“迁于负夏”,汉代郑玄注说负夏是卫地。《史记·魏世家》:“东至陶、卫之交。”由此可知,卫地与陶地相邻。陶即今山东定陶,卫地应相去不远。《春秋·隐公七年》有“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的记述,晋杜预注曰:“楚丘,卫地,在济阴成武县西南。”《春秋·僖公二年》“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晋杜预注曰:“楚丘,卫邑,不言城卫,卫未迁也。"卫文公曾迁都楚丘,故楚丘又称卫。楚丘位于今山东菏泽曹县东南,一说楚丘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北,二者相去并不远。《礼记·檀弓》:“曾子,吊于负夏,主人返柩而受之。”曾子,今山东嘉祥人,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山东,其所“吊"的范围应在其生活范围内。
负夏,又作瑕丘。瑕丘,春秋时属卫地。秦置瑕丘县,治所在今山东兖州东北。西晋废,隋复置,移治今兖州。北宋大观四年(1110)改为瑕县,璇改嵫阳县。基于此,我们说负夏的地理位置应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去寻找,具体说应在今山东菏泽一带。
负夏又称负瑕,《左传·哀公七年》:“师遂入邾,处其公宫,众师昼掠。邾众保于绎。师宵掠,以邾子益来,献于亳社,囚诸负瑕,负瑕故有绎。”杜预注曰:“负瑕,鲁邑,高平南平阳县西北有瑕丘城。”“绎,邾山也,在邹县北。”由此我们说,负夏、负瑕、瑕丘,是同一地名的不同表述,在今山东西部地区。
山西垣曲有同善村,今更名历山镇,镇北有古城门楼一座,系明代万历四年( 1576)年所建,北城门外侧上方有刻石刻“帝舜故里",南城门重修于清咸丰年间,今已毁不存。今当地县博物馆所存刻有“古负夏”三字的横额,据说原在南城门外侧。至于清人为何称之为“古负夏"。从已知文献看,未见到丝蛛根据。如果仅以清咸丰年间的刻石来推翻汉晋时期的注解,恐怕难以成立。
鸣条 《孟子·离娄下》称“(舜)卒于鸣条”。鸣条的地理位置,唐以前并没有异议,即三朡和郕附近。唐萧德言《括地志》云:“高涯原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坂口,即古鸣条陌也。”始有鸣条蒲州说即山西运城说。其实,古文献关于鸣条地理位置的记述十分清楚,《史记夏本纪》:“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叛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己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由此可知,鸣条是商汤灭夏桀的地方。《竹书纪年.帝发》:“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占于郕,获桀于焦门。”确定三朡和郕的位置是确定鸣条位置的关键。
《尚书序》:“遂伐三朡。”《史记·殷本纪》:“桀奔走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朡,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集解》引孔安国曰:“三服,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正义》引《括地志》曰:“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东有三朡亭是也。”《后汉书·郡国志》在“济阴郡定陶县下”有“三朡亭”。可知“三朡”地处定陶。
郕,古国名,周武王封季弟载于郕,其后迁于城之阳,故曰城阳,又作成阳。《史记·货殖列传》:“昔尧作于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毫。”《集解》引三国时期魏人如淳曰:“作,起也。成阳在定陶。”《竹书纪年·帝尧》曰:“八十九年,作游居于陶。九十年,帝游宫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这里的“陶"应理解为古陶丘。许慎《说文解字》云:“陶,再成丘也,在济阴。陶丘有尧城,尧尚所居。”成阳作为一个县,秦时属东郡,汉代属济阴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的的济阴郡领定陶、冤句、吕都、成阳、鄄城、句阳、秺县、乘氏等九县,大致相当于今山东菏泽一带。关于成阳的地理位置,古文献中并没有歧义。《水经注·瓠子河》:“瓠子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成阳城在当今(濮)州东南九十里许,与菏泽交界处。”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秦之东郡、汉之济阴及清之濮州、曹州,皆位于今山东菏泽一带。
三朡、郕和鸣条都是商汤灭夏的地方,应在一个地理范围内。既然三朡、郕地处今山东菏泽,鸣条也当在此地附近。
对鸣条的地理位置,吕思勉先生曾说:“《史记》言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各书皆同,惟孟子谓舜卒于鸣条。予谓孟子、史公同用《书》说,《史记》此语必遭后人窜改,此说是也。然昔时以鸣条近南巢,南巢即今安徽巢县。霍山实古南岳,后人移之衡山,乃并舜之葬地而移之零陵。汤居亳在陕西商县,其放桀于南巢;周起丰镐,王业之成,由成王之定淮徐;秦之并天下,楚亦迁于寿春,以为自秦以前,有天下者,皆自西北向东南,如出一辙也。今知中国民族,实起东南,而鸣条亦在古兖域,则昔之所疑,全无根据矣。”又说:“娀即戎,《春秋》鲁国西固多戎。《吕览简选篇》曰:‘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战于郕,登自鸣条,乃入巢门。’战于郕,登自鸣条,似与《史记》之‘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相当。郕或即有娀所在也。鸣条为舜卒处。……《淮南子·修务训》曰:‘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荀子·解蔽篇》能死于亭山’巢门者,南巢之门。亭,历声之转。后人以春秋时地名释之,乃谓南巢为今巢县,历山在今和县,窃疑历山即舜耕处,仍在今山东省内。”从以上行文看,吕先生所言“古兖域”“今山东省内” ,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古鸣条在今山东菏泽一带。
冀州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舜,冀州之人也。”冀州之得名始于东周,战国时期稷下学者们应大一统的理想需要,构绘出海内九州和海外九州,人为地把天下划为九个地域范围。《禹贡》则正式提出九州说,冀州被划在中央。《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高诱注曰:“冀,大也。四方之主,故曰中土地。”又云:“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海岱之间是东夷人的生活聚居区。因此,中土冀州是东夷居住区,这与舜“东夷之人”正好相对应。“古人以为东夷腹地泰山在大地中央,后来视野扩大了才改称泰山为东岳。
《史记·夏本纪》称“禹行自冀州始”,《集解》引孔安国曰:“尧所都也,先施贡赋役载于书也。”南宋蔡沈在《尚书集注》中说:“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又曰:“兖州之域,东南距济,西北距河。”也就是说,冀州在今天的山西黄河以东、河南黄河以北、山东黄河以西的广大范围内,并不是确指某一地区。
由于“冀州”带有中心、中央的意味。因此,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变化,冀州之所指也在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的冀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正因为如此,才有许多地方称为冀州。由于舜及其以前的东夷人所在的今山东中西部是文化发达的地区,故有“冀州"之称。由此我们说《孟子》所称“(舜)东夷之人”与《史记》所称“(舜)冀州之人”并不矛盾,表现的是同一语义。
历山 古代典籍对虞舜的记述虽多有抵牾,对舜耕历山却没有分歧。《墨子·尚贤中》、《韩非子·难一》、《管子·版法解》、《吕氏春秋·慎人》、《淮南子·原道训》、《史记·五帝本纪》都有“舜耕历山”的明确记述。但是,各地名之历山者有20余处,称为舜所耕者亦不下15处。欲界定舜的活动核心区,确定舜所耕历山的地理位置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集解》引郑玄曰:“在河东。”《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亦名甘枣山,亦名猪山,亦名狗头山,亦名薄山,亦名吴山。此山西起雷首山,东至吴坂,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及妫州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处,未详也。”《括地志》的作者只是三处并举,并未肯定或否定任何一处。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众多舜所耕的“历山”中,以山东济南、山西永济、山东菏泽3说影响较大。
济南说,源于《水经注·济水》:“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俗谓之娥英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由于郦道元在记述时有所怀疑,只是说:“《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因此,此说自郦道元后并无多少人提及。
山西说,源于《水经注·河水》:“(河水)又南过蒲阪县西……皇甫谧曰:……郡南有历山也,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郦道元肯定了这一说法,他说:“郑玄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谓郑玄之言为然。故扬雄河水赋: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于河之岩。今雷首山西镇大河,校之图讳,于事为允。”郦道元肯定历山在山西的主要根据是汉代郑玄所称“历山在河东”,而山西永济恰在汉河东郡。作为东夷首领的舜为什么会远到山西呢,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怀疑。清代朴学大师孙星衍认为郑玄所云“历山在河东",是根据《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兖州。”并非是秦汉时期才命名的河东郡。而古兖州在今山东境内。至此问题已经不言自明,是郦道元混淆了两个“河东”,因此,山西永济说不攻自破。
菏泽说,源于汉代高诱注《淮南子》曰:“(舜耕)历山在济阴城阳”,济阴城阳即今山东菏泽。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水》:“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池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渎带瓠河也。’郑玄曰:‘历山在河东,今有舜井。’皇甫谧或言:‘今济阴历山是也,与雷泽相比。余谓玄之言然。”郦道元以郑玄云“历山在河东”对菏泽说予以否定。问题正出在这里,“历山在河东"恰好是历山在菏泽的铁证。《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济,其浸卢维。”大野即巨野泽,“卢维当于雷雍,今历山与雷泽雍诅附近。”由此我们说,河东即兖州,位于今山东西南部。
随着“河东"的地理位置的界定,历山菏泽说渐占上风。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曾作《历山虞帝庙碑铭》,光绪朝编纂的《山东通志》、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等都肯定了历山菏泽说。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对于传说时期的资料,一般将金文、今文《尚书》部分篇章《周易》的卦爻辞、《诗经》、《左传》、《国语》及其它先秦著作作为首选;次之则《大戴礼记》、《尚书》部分篇章及汉人著作;再次为《世纪》。谯周、皇甫谧、郦道元书中的有关资料可备参考。“如果没有特别可靠的理由,不能拿应作参考的资料非议第二、三等资料,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特别可靠的理由,绝不能用第二、三等的资料非议第一等的资料。鉴于此,汉人郑玄和高诱肯定舜耕历山在菏泽的论说是不能轻易用其它资料非议的。舜耕历山山西永济说和山东济南说的史料,在时间上晚于郑玄和高诱,虽不能完全否定,但其价值要较逊色的多。在“没有特别可靠的理由”的情况下,还是维持汉代人的说法为好,即舜耕历山,在河东兖州,在济阴成阳,即今山东菏泽一带。
雷泽 《史记·五帝本纪》称舜“渔雷泽" ,汉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括地志》:"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有雷神,龙身人颊,鼓其腹则雷也。”这大概是雷泽之得名。雷泽之地理位置,本十分清楚,但人们出于对虞舜的崇拜,虞舜事迹被搬到各地,与虞舜相关的地名也在各地重复出现。《蒲州府志·山川》:“雷泽在永济县首阳山下,南流入河。相传舜渔于此。水经:‘河水又南经雷首山西,又南涑水注之’。郦注:‘水出雷首山,有夷齐庙,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首之千者,是也。'据郦此言,则俗所指雷泽者,正是穆王时雷水。”在这里《蒲州府志》的作者忽视了古代对水和泽的区别,水指河川,泽指湖泽,雷水绝非雷泽。
其实,雷泽是古雍、水、沮水会合而形成。《尚书·禹贡》:“济河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郑康成《诗·曹风集说》:“昔尧尝游成阳,舜渔雷泽,民俗始化。”《括地志》曰:“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这里把雷泽框定在古九州中的兖州范围内和西周曹地一带,从根本上否定了今山西永济县南的雷水。
《后汉书·郡国志三》:“成阳有尧冢、灵台,有雷泽。”《水经注·瓠子河》:“瓠子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即舜所渔也。”由此可知雷泽距成阳不远。前已论述成阳在今山东菏泽。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今菏泽市几乎全部属于古兖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在今山东菏泽东北设雷泽县,金贞元二年(1154)置雷泽镇。清人刘藻修《曹州府志》时直接说:“雷泽在菏泽县东北六十里。”由此断定,雷泽地处今山东菏泽。
河滨 舜“陶河滨"之河在何处。学术界多指河为黄河。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河”作“菏”。《说文通训定声》曰:“(河)假借为菏……又发声之词,《吴仲山碑》‘感痛奈何?' 《广雅·释水》‘河,何也。’《诗·元乌》:景员维河。'笺:‘河之言何也。'《春秋说题辞》:‘河之言荷也。'”这也就是说,在古代河、荷、菏、何通用。
古菏水分东、西两段:东段自今山东定陶县东北菏泽东流,经今成武、金乡二县北,至鱼台县东北入古泗水;西段自今定陶县西古济水南岸分出,东北流至县北还入济水。《尚书·禹贡》:“浮于淮、泗,达于河。”意即徐州贡道自淮、泗取道菏水通向中原。故“(舜)陶河滨"即“(舜)陶菏滨" ,也就是说,舜陶穴或制陶于菏泽一带。菏泽又称荷泽。《史记·夏本纪》:“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都,道荷泽,被明都。”《索引》:“荷泽在济阴定陶县东。明都音孟豬。孟豬泽在梁国睢阳县东北。《尔雅》《左传》谓之‘孟诸’,今文亦为然,唯《周礼》称‘望诸’,皆此地之一名。
《史记集解》在注“陶河滨"时引皇甫谧的话说:“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史记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太平寰宇记》曰:“河滨在定陶西南十里,即陶丘。”陶丘,即古陶国,今山东定陶。《书·禹贡》:“济人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陶在春秋时期属宋地,越国上将军范蠡助勾践复国后,居此贸易,数至三千金,号陶朱公。《史记·货殖列传》:“朱公以为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这充分反映了陶在当时的繁荣程度。陶在春秋时期的繁荣,决非偶然,而是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即尧舜以来的累世发展。
舜陶河滨之地在定陶,在定陶志书中多有记载。明嘉靖四十四年《定陶县志·序》:“在昔帝尧作游成阳,帝舜陶于河滨,皆在此域中。”清顺治十二年《定陶县志·序》:“定陶弹丸之邑,在昔游成阳,陶河滨,导雷泽,从三朡,尧舜禹汤之圣累世继踵。”民国五年《定陶县志·序》:“定陶为唐尧所都,其说见于《乐史》、《太平寰宇记》。而《汉书》薛费注云:‘尧初居唐,后居陶。’《竹书》云:‘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曰都、曰居、曰游,其说不同,其为尧之故迹则无疑也。虞舜陶于河滨,故今有河滨寺;神禹导水于陶丘北,故今有陶丘亭。”
对于舜陶河滨的地点也有不同的看法,《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在这里,《括地志》的作者只是提出“陶河滨”处并非一地,蒲州陶城也许是其一 ,并没有肯定“陶河滨”处为蒲州陶域,也没有否定“陶河滨"处为定陶、蒲州古有陶邑,《蒲州府志·山川》:“然陶邑之名,因城乃有。自唐至今,千载无改,迹绍远古,永复传之。今郡城北三十里陶邑乡即其处也。”值得注意的是,蒲州之陶邑始自唐朝,而济阴陶丘始出自《尚书》,孰是孰非,不辩自明。今山西永济县有“陶城村”,分南、北两村,柴继光先生《尧舜禹故都纪行》称“它古时曾名河滨,不知何据。
寿丘 《史记·五帝本纪》:“(舜)作什器于寿丘。”什器,即日常生活用品。《索引》:“什器,什,数也。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寿丘,地名,黄帝生处。”颜师古注曰:“军法,伍人为伍,二伍为什,则共器也,故谓生生之器为什器,亦犹从军及作役者十人为火,共畜调度也。”既然什器为日常生活用品,“作什器”之地就不可能远离其生活地。由上述可知,舜耕、陶、渔之地皆在今山东菏泽一带,“作什器”之地亦应距此不远。
战国时期齐地有寿邑,位于山东东平县西南。西汉置寿良县,东汉光武帝避叔父赵王良讳改为寿张县,皆治今山东东平。唐初寿张县移治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寿良、寿张皆因寿邑而得名。而寿邑盖因寿丘而名。《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虞舜)作什器于寿丘”条引皇甫谧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徐北文先生认为:“寿字古时读音为‘桃' ,或曰桃丘,当为陶丘之另一写法,盖陶、桃同音假借。当即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之陶邑。”我们认为徐先生的这一推断是正确的,解决了寿丘的地理位置。定陶、东平、梁山同在鲁西南范围内,城邑被黄河吞没后,人们再建城邑时,位置会有所变化都是正常的,寿丘(定陶)、寿良(东平)、寿张(梁山)的位置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
宋代文学家曾巩知齐州时曾撰《齐州二堂记》,其中说:“以予考之,耕、稼、陶渔,皆舜之初,宜同时,则其地不宜相远,二家(指郑玄、皇甫谧)所释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皆在鲁、卫之间,地相望。”鲁、卫之间,就是今山东菏泽一带。
姚墟 《竹书纪年》称”舜生于姚墟”。晋初皇甫谧作《帝王世纪》亦曰:“帝母名握等,生舜于姚墟,故姚氏”,对于舜生姚墟,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姚墟位于今天的何地,汉代应劭在注《汉书》时说:“姚墟于雷泽近,后世称为姚城。”《括地志》曰:“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清《曹州府志》:“姚墟在濮州东南九十里。”《太平御览·井》引《拾遗记》曰:“濮州姚墟有三井,是舜井也。以物投一井,即二井水皆动,耕于历山、渔雷泽即此也。”由此可见,濮州与雷泽是确定姚墟地理方位的主要参考坐标。
濮地是濮族的生活区,远古时期,在今鲁豫交界处黄河之南的濮水一带, 生活着一个濮族, 其首领为濮牛。《山海经·大荒东经》:“王亥托于有易、河伯、濮牛。”郭璞注曰:“河伯、濮牛皆人名。”古本《竹书纪年》:“河伯、濮牛皆人姓名托寄也。”濮水又称濮渠水。上游分为二支:一支于今河南封丘县西分古济水东北流, 一支于今河南原阳县北分古黄河东流,二支合流于今长垣县西。东至今滑县东南复分为二:一支经今山东东明县北,东北至鄄城县南入古瓠子河;一支经今东明县南,又东经菏泽北入古巨野泽。濮水附近有许多以濮命名的地方,如《春秋·隐公四年》:“卫人杀州吁于濮。”古帝丘邑又称濮阳邑,春秋战国时期曾为卫国都城, 即今河南濮阳西南。西晋在汉代东郡设濮阳国,晋末改为濮阳郡,治今河南濮阳。北魏移至今山东鄄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濮州,治鄄城。唐天宝初改为濮阳郡, 乾元初又改为濮州。由此可知,濮州地处今鲁西豫东一带。雷泽的地理位置前已论述地处今山东菏泽。故, 濮州、雷泽附近的姚墟, 应位于今山东菏泽。
由以上论述可知,诸冯、负夏、鸣条、冀州、历山、雷泽、河滨、寿丘、姚墟等古地, 均位于今山东菏泽地区。虞舜的中心生活区就在这一带。“容或因为大洪水的缘故, 他们的部族四散播迁。他们的大部分迁到山西南部。”这正是今山西地区也有许多虞舜遗迹、遗址的原因所在。
文章作者:仝晰纲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选稿:常宏宇
编辑:周辰
终校:陈汶灵
审定:洪珊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