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十三行”地名文化的考究与利用

杨宏烈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广州“十三行”地名文化已构成一个时空大系统,虽然当时地面上的历史建筑较少,但遗址地名可考,后续相关建筑很多。研究“十三行”地名,不仅可了解其产生、沿袭和变革情况,还可鉴识遗址环境参照物及所涵丰富的中外贸易关系史。为培育广州世界文化名城,亮出“十三行”国际名牌,构建国际性的“十三行”商埠文化旅游项目。文章梳理了有关“十三行”的主要地名系列,分析了“十三行”地名文化的构成特色,揭示了其沿江近水的分布规律和时空传播的文化功能,提出了保护运用“十三行”地名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十三行;地名文化;保护;利用









地名学是近代以来出现的交叉学科,与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地名研究就是弄清地名的分布及其规律、从地名的传播中探索其隐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信息,对其地点、区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开发、利用。

在2010年召开的广州“两会”上,保护老广州的地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有的学者为“近20年老地名消失近2000个”(黄淼章)而惋惜;有的学者肯定了“老地名中张扬的广州个性”,反对随意改名(司徒尚纪);有的学者列举了老地名传承的优秀范例,指出了“大量老地名的消失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遗弃”(朱竑)。

广州“十三行”,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地名术语:一是指十三家行商;二是指十三家外国商馆;三是泛指与“十三行”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系列地名;四是指大清帝国开海设关一口通商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十三行”地上遗物虽已丧失殆尽,而旧址地名遗留不少,确有研究运用的价值。

广州“十三行”所在核心地区也是广州培育世界名城的文化核心区。研究“十三行”丰富多彩的地名集合,有利于加强广州与世界的联系,有利于认识广州名城的主题文化特质,“保护城市的文化和传统”“对市民美好生活永恒精神追求的尊重”(朱竑)。司徒尚纪教授对“十三行”某些地名作了深刻的诠释。本文欲系统梳理“十三行”地名文化,希望能落实到保护国家名城、培育世界名城的建设活动中,以期为规划理论提供参考思路。




“十三行”遗迹地名的寻踪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秘书处刘亦文先生曾对“十三行”遗址作过统计。他指出:“行,列也”“居货之地”也。“行”,陈列货物以便贸易也。广州“宋代已通行”。明代有“牙行”和“三十六行”,有“十三家商号”等称谓。清代的“十三行”是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成立粤海关后的第二年建立的,“番舶入市者,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行”。“沿明之习”主要是沿明之管理模式。“十三行”还有“洋行”或“洋货行”,行会团体“公行”(遗址在正对靖远街的“十三行”路北)等之称谓的相应地名。一个代表大清帝国具体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殊系统——“十三行”遗址地名分布甚广(图1)。


1.1 行馆商馆地名遗址



“十三洋行”旧址,在今文化公园、十三行路、人民南路和仁济路一带。历史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曾说:因地名留存使夷(商)馆位置可考者有8处之多。如怡和行(EWO)本名伍绍荣,旧址于人民南路东,并有一条小巷依然故名;宝顺馆(Paou-shunFactory)亦即宝顺行,遗址于十三行路南偏东的小巷处;天宝行在人民南路与十三行路交接的东南角上。

外国人如(英)马礼逊(JohnRobertMorrison)、巴特(R.N.Bate)、W.Bramston,还有日本人田代辉久等用文字地图、简易地图、实测地图相继对十三行夷馆进行了细致研究,相互位置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总的来说商馆分布较行馆分布明晰,条理清楚。主要原因大概是商馆用地集中、排列有序、特色显著、影响较大,并受到外国人的注意(图2)。相反,行商行馆的地址不突出,分布在十三行路以北、以东、以西地带,无规律次序,兴衰起落变化大,地标性差。有时行馆、商馆合二而一。


1.2 商馆区买卖街地名



先有夷馆后有街。十三行街是1777年开辟的,用以控制夷馆用地向北拓展及限制夷人活动范围。街内两旁盖筑小铺,列肆其间。“凡夷人等,水梢等所需零星杂物,以便就近买用,免其外出滋事。其新街及重要路口俱派拨行丁数十名,常日把守,一切夷人行走,概不许越出范围之外。其闲杂人等,亦不许混行入内”。原十三行街可谓当时的涉外商业街,或类似“中英街”,安排有枪有炮有碉楼的清兵加以守卫。现十三行路可谓一条历史参照坐标轴,可定位同文街、靖远街(旧中国街)、新豆栏街、联兴街等小街小巷。


1.3 “十三行”仓库群地名



“十三行”商人的仓库在沙面和河南。美国亨特著《旧中国杂记》说:“有几家行号在江对岸的河南还设有巨大的货仓或栈房,里面存放着大量的印度原棉,来自英国、美国以及马六甲的毛、棉织品,以及其它商品,如大米、胡椒、槟榔、藤、锡等等”。“总商浩官因第一次鸦战遭火灾,损失了在沙面江边的几间大货仓,价值达75万至80万元”。当时沙面名叫“中流沙”。历史画卷记载:广州长洲岛当年建有外国人的转运仓库。中国装货栈房位于西濠涌以东,就涌江水运装卸之便。黄埔村酱园码头后也有装运仓库遗址。


1.4 行主别墅庭园地名



部分行主的住宅区在泮塘和河南同福路一带。他们的住宅建筑十分豪华、气派,像一座宫殿。有名的行商庭院共5家。其中最美丽的是潘庭官的住宅——海山仙馆,坐落在商馆西边三四英里(1英里=1.61km)的江边。他的私人“官殿”中有大批的服务人员。1800―1823年,丽泉行行商潘长耀在西关龙津西路逢源大街一带也有花园别墅。1740―1760年间兴建的陈式花园位于河南海幢寺以南陈家厅直街(1908年)。1780―1840年间位于河南的潘家花园是潘启、潘有度等辈兴建的宅园(即今南华西街一带),20世纪初还有一口方塘遗址。

伍浩官(伍崇曜)的住宅在今河南南华中路一带。伍家花园有如《红楼梦》的大观园。中央大厅可摆筵席数十桌,能容上千的和尚诵经礼佛。后花园占地辽阔,有水路直通珠江,是为一名园。两广总督阮元也慕名而来,中秋到此赏月。伍园与潘园交相辉映,炫耀自己的财势。现存溪峡街,还珠桥、漱珠桥等桥名与其有关(图3)。

图3南华西街“十三行”遗存遗址


1.5 外港码头税馆地名



“十三行”的每个商馆都在门前广场珠江边上拥有自己的码头,这是外商采用填江的“非法”手段扩大用地所致。《广州城坊志》记载:“道光时,十三行码头,东以新豆栏为限,西以靖远街为限,而仁安、普源、同兴、源昌东、中西等街,均当日码头遗址也”。“十三行”大宗货运港口设在黄埔村、琶州一带。有一幅作于1795年的外销画刻画了“十三行”商包办珠江船运的情况。外商的货运到黄埔村后,外港码头有挂号口、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管理服务机构接应,再用小船运到“十三行”商馆及其他地方。粤海关征税,“十三行”同外商贸易并管理、约束外商。“一口通商”时期的澳门则为来华贸易各国商人的共同居留地。“十三行”、澳门、粤海关、黄埔同为广州口岸大清外贸体制的重要环节。


1.6 外国水手驻地地名



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外商来广州做生意,不能住在城里,只能停住在郊外的黄埔港。18世纪,法国商人曾把深井岛作碇泊、堆栈及水手上岸活动之地,故称为“法国人岛”。丹麦人则主要在长洲岛活动,故称之为“丹麦人岛”(图4)。后来英国商船也在这里碇泊。当年的黄埔港是一个有几千人的市镇,居民们为洋人充当买办、装卸、铁匠、引水、修理工等,“几乎所有的居民都同外国船舶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非贸易季节,外商只能居住在澳门。所以,澳门也被称为广州的外港。


1.7 外商游览景区地名



在休息日或生意之余,外商在广州的休闲和游览活动主要是去城北白云山、河南海幢寺、水上划船俱乐部所在江面、以及“地连海市鱼虾美,相逢多半是花农”的芳村花地游玩。平时在附近逛商店或游览名胜古迹和寺庙,如华林寺、北帝(洪圣)庙、文昌庙、关帝庙、花塔、长寿寺、泮塘古村、仁威古庙等。他们还会去故衣街附近的“万寿堂”铺头,购买一种从来没有运到过国外的“万寿午时茶”回来享用。一些年轻商人还组织了一个“广州划船俱乐部”,在珠江河上举行比赛活动。至今许多风景名胜景区、景点,还常为“老外”回忆录中描述的对象。


1.8 碑刻墓地教堂地名



当年外国商船停泊黄埔古村码头,有碑石和外销画为证。深井岛竹岗的外国人墓地有23个,文物部门已经修复,可供参观。特别是美国第一任公使的高大墓碑尤为引人注目。前几年丹麦大使也来此找到3个丹麦人的墓地。19世纪孟加拉商人来“十三行”经营棉花贸易,他们住在长洲岛(外国人叫丹麦人岛),因信奉巴斯教(又叫拜火教),在此建了一幢巴斯楼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此楼已于1923年重建,解放前仍有教徒看管。里面有块碑石,铭刻巴斯教徒建楼的情况(该楼现在是黄埔造船厂的档案馆)。在巴斯楼附近的山头上有十几个巴斯教徒的墓地。广州石室是鸦片战争的产物,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十三行夷馆前有一座小教堂,多张外销画印证了这一景观。这个遗址在现文化公园内。


1.9 军事要塞遗址地名



十三行行商也参与了中英战争的某些环节。如潘士成制水雷、仿造战船,受到道光帝的嘉奖。潘正炜家族参与河南人民反租地的斗争,行商捐款设炮台、引进枪炮等活动,都有相应的遗址可考。如西关西炮台、越秀山四方炮台、牛栏岗古战场、河南抗租地纪念碑、虎门硝烟池、沙角炮台、长洲岛炮台、琶洲炮台等都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军事要塞地名遗址。又如番禺莲花山上的莲花城,曾为林则徐设立的第二道江防要塞。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积约1×104m2,内设墩台、营房、操练场,战时城外沿江设有炮台。后来琦善在此与英军头子义律签订《穿鼻条约》,议定割让香港。


1.10 商馆区内花园地名



据1856年测绘的十三行商馆区的地图记载:商馆南向江面地段有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即现文化公园水产馆以东至“汉城”景区),分别占地面积约为171m×110m和76m×85m(美国花园12077.40m2,英国花园6503.21m2)。又据1844年11月法国人于勒·埃及尔所摄的“十三行”照片,有英国花园的真实镜头。花园的具体位置乃现文化公园的东南部,园内树木葱笼,临江尚有一些商务用地。1956年文化公园进行沉箱施工,发现水产馆附近地下8m深处有瓷片和基本完好的陶瓶,说明该路段在1840年前后仍是“十三行”内港水域。


“十三行”地名文化的特色




“命名”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地名”所指、能指的“实地”与“虚名”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虚用价值”。命名的过程往往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命名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会在其中得以体现。由此可以探索“十三行”地名具有如下一些时代特点。


2.1 带有浓厚的家族念故特色



河南龙溪首约、龙溪二约、潘家祠道(旧有龙溪乡),为“十三行”总商潘启及其家族住宅用地故址之属。因其从福建泉州同安县龙溪乡迁来,故名“龙溪”。溪峡街、伍家祠道,为“十三行”首富、公行总商(首领)伍氏家族住宅故址(今海幢公园有一尊叫“猛虎回头”的太湖石,即伍氏花园的遗物)。1835年建宗祠,与潘家隔河相对,“溪峡”之名来自其福建老家“溪峡乡”。这是典型的光宗耀祖、留恋故土的反映。这与北京恭王府某一景观大门命名“榆关”类似,后者反映了满族统治者眷念边关草原牧场的心理。


2.2 按加工产品名称命名街巷



手工工人的驻地,传统街巷社区披上产品、商品名的外衣,此寓意资本主义关系已萌生。广州丝绸业的发达,聚集了大量丝绸工人住居西关,形成了大量的家庭作坊。这是按传统街巷的城市形态形成的“工业区”。因为产品的丰富多样,为便于管理,分发加工原料,回收成品、半成品,故将许多街巷用产品名称命名。如经纶巷、锦纶巷、锦华巷、锦龙巷、锦云巷、锦秀巷等。十三行夷馆附近的街巷名,除少数寓意朝贡贸易史(如“怀远驿”)外,大多还是依行命名,或按买卖商品(或制作工艺)命名,如豆栏街、故衣街、桨栏路、打石街等沿用至今。


2.3 以经营理念形态命名



商行、行商、洋行、公行,数量繁多,要一下子弄清楚不容易。然而听其名就有所含义,有助于人们认知理解。

“十三行”早期,以经营产品范围令行名。货物以输出地区分别管理经营,分“琼货”“广货”为十三行货,西南诸番者为“洋货”。办本地货则设“本港行”,因外地货而出现“南海行”“福潮行”。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经商图吉利,以吉祥字眼令行名。按中国人习惯,良好字眼总是皆大欢喜。一般寓意顺利、昌盛、和气生财、功德圆满、中庸中用之类高度概括的字眼招人喜欢,用此做行名,不但心理上可得到安慰、鼓励、祝愿,同时也规范了一种良好的经营行为方式或理念。如隆顺行、中和行、宝和行、丰泰行等。

世界已进入全球商品时代,以对应的外贸国名为行名是可行的。某行对某国外商做生意,按规定,行商要对外来人员的安全负责。此“安全”主要是防止“老外”跟另外的中国人“勾结搞鬼”,故该行商必须监督外商。为工作关系顺利,为联系对象明确,习惯上就将某行叫成某国行。丹麦行或名德兴行、英国行或名宝和行、美国行或名广源行等。另有直译名叫法,“炒炒行”即丰泰行、即巴斯行(Parsee行)。以地理位置的特征为行名,占尽天时地利,好寻好找,又能给人深刻印象。如西濠涌西岸的行馆命名“小溪行”;西岸近江本有洋行行栈,方便装船进货卸货、方便出租挂牌经营。

以行主名字令行名,人名与行名一致。类似“文如其人,行如其人”也。乾隆时期的行主陈广顺,其行名为广顺行;行主邱义丰,其行名为义丰行;行主蔡聚丰,其行名为聚丰行。某个时期还有以“孖鹰行”命名的商行,双鹰是帝国行的外贸商标。帝国行就是德国行。


2.4 用大地名拔高小地名命名



如以“中国”一词令街名:“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一指京师;二指天子之国;三指中原;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地区。“十三行”的特殊地位及对内对外的关系,有“资格”将多种含义混而用之。国外也有许多“中国街”。飘着万国旗的十三行夷馆边令名“中国街”,有点特区国际化的味道。“十三行”的“新中国街”“老中国街”的无形资产现已被开发商无偿占去,并坏了历史街区的概念,败怀了人们的心理活动。


2.5 外国人自我认定的洋地名



殖民时代占领者常常自以为是地命名他国地名。外商洋人也在商馆地带给珠江边的地形地貌命名。如亨特的夷馆地图中,注明有“牦馿尖”的直角地形伸入江中。帆船时代水边的特殊地形地物对实现船舶泊岸很有帮助作用。外国传教士、医师在广州开办的学校、医馆(在沙基)也应关注。


“十三行”地名文化的传播



地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这种赋予从发展的角度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大众所认;存在一个从赋予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化的过程。“十三行”地名系列就包括了特定的区位、范围、时间,即特定的文化发展现象。

“十三行”的地名指位性表现为:沿珠江一带开展外贸活动的地理实体,正是广州当年的一个城市“增长极”,一个半开放时代的概括,中国第一道西洋建筑文化景观集锦。大多“十三行”地名皆因首次“设店开街造城”而来,涉及范围很广,足以形成一部“十三行”地名体系。如商馆、洋行、税口、夷务所、买办馆、码头、仓库、船坞、炮台、花园、教堂、买卖街等等,分属商、住、游、军事、外交、宗教诸方面的地名子系统(图5)。


图5 “十三行地名文化遗产”构成矩阵示意


“十三行”的地名社会性表现在:它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更名、演变始终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代十三行时期,广州是全球的中心市场之一,是一个老少皆知的国际名城。当年“万国梯航奉职贡,八荒舞蹈称臣仆”的大清“国门”,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商埠文化特区——西关。沿明清西南城墙至泮塘荔枝湾一带,汇聚了各种外事机构,汇集了从事进出口商品制造、加工、包装、运输、管理、服务等业务的半官半商机关社团。“别开邸第馆诸夷,十三行家各斗靡”的景观风靡全球。

“十三行”地名是“十三行”的活化石,记载了说不完的动人故事,体现了地名文化的延续性。例如,怡和大街(旧为怡和街),是怡和行故址;宝顺大街,是天宝行、同顺行故址;普安街,是普安行故址;荳栏中(旧豆栏正街),是丰太行故址;同兴路(旧为同兴街),是宝顺行故址。靖远北路(旧为靖远街),西侧为中和行故址,南为万和行故址,北为十三行会馆“公行”故址。十三行路是为外商服务的一条“涉外街”。同文路(旧为同文街),是同文行故址;源昌街(在文化公园中部),是广利行故址;德兴北街西侧,是丹麦馆故址;同文街东侧是西班牙馆(大吕宋行)故址。荣阳街,是法兰西行故址;靖远北路(旧为靖远街)东为美利坚行(广元行)故址。晋源街,西为鹰行(以双鹰为商标),是英国夷馆故址;东为瑞行,是瑞典夷馆故址。仁安街,西为隆顺行,是老英国馆故址;荳栏中,东侧为保和行,是新英国馆故址。凡是对历史具有敬畏精神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十三行”地名时间上的传播,见证了广州的“沧海桑田”。从明代的怀远驿(今杨巷一带)带旺西关,至清代十三行富商名宦聚居西关,使西关成了“无寒暑、无昼夜”,声名远播的繁华之地。当时有人误以为西关一直是广州城区的中心。外商经常游玩的花地发祥于名僧达摩于此西来建寺讲经的南朝,当时众多信徒聚集,以种花为业,渐成花卉之区而得名。清代外商常常参与每逢“八日游花地”之俗,这同“十三行”管理制度有关。

“十三行”地名空间上的传播,更与中外贸易文化交流这个主题分不开。“十三行”的指位性和社会性,构成了一部“十三行”的历史活剧舞台。“十三行”地名组群构成了“中国第一商埠”的整体原形。“十三行”地名长时期、广泛地出现在西方各个发达国的外贸史、国家博物馆、东印度公司的档案之中,出现在当年来华贸易的外商水手的日记及其后裔的纪念活动之中。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广州的地名被境外的城镇命名所用。如“Canton”在美国就有4处,十三行博物馆在台湾就有2处。随着“十三行”研究的深入,更在当今的“WTO”国际事务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十三行”地名的历史概念定将越来越鲜明。


“十三行”地名的文化功能



地名的功能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作为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为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十三行”为广州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无形资产,提高了广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近年来,不断有外国人来寻找“十三行”遗址。开发利用“十三行”历史文化遗址资源,有利于推动广州对外经贸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展国际旅游,既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遗址地名凸显世界商埠形象



“十三行”的行商外经模式相对之前的“朝贡贸易”是一种社会进步,这是自明代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的结果。“怀远驿”和“夷馆区”两者开始都是临江布置,自北向南填江造陆扩建。地名遗址的变化是曲折复杂的外贸政策变化演绎的结果。地名的时段效应、空间效应与连续效应,反映了历史的进化效应。

“十三行”主持和经营外贸,增强了广州对内对外2个扇面(向北大陆与向南海洋)的辐射力。广州的位置和中国的政策,加上其他各种原因,使这座城市成为数额很大的国内外贸易大舞台。一系列商馆、码头、海关遗址地名,勾画出广州乃千年国际大港的形象。


4.2 遗址地名记录了行商家族史



来自福建、江浙、安徽、番禺、琼州的“十三行”行商,都是在官府与外商的夹击中经营外贸的企业家,他们所有的共性寓于各自独特的个性之中。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类似被称为“世界富豪”的伍氏家族,潘氏家族多位行主的庭院建筑艺术多表现出重视文化艺术的特性。行商兴衰史有时与其相关地名的变迁具有某种戏剧性的联系。如“海山仙馆”拆变为“每人出,三官食”,意味着园主毁家纾难的悲哀。


4.3 地名遗址记录社会时代变迁



地名的要素是地理实体物质最基本的空间元素,也是一个时间构成要素,或者说是构成事物必要的、不可分的基本因素。“十三行”的生存空间是一种封建主义的买官制度(获得行商的外贸经营权要花20万两银元)下的经常性敲诈勒索和无止“进献”的社会环境,必然导致社会结构性腐败及行商的破产。从“十三行”地名的集合中可以看出西关的形成、灾变、折腾与发展情况。从黄埔古港、琶洲塔村的商贸地名,可见外商人员的活动行迹与范围。从海关各种管理机构的布置,可见其航海活动特征及气候地理规律。


4.2 地名演绎内外压力难搞外贸



“十三行”承担了宫廷采购的任务,为国家税收重要来源,俗称“天子南库”不无道理。在其雅称后面,行商们却带着镣铐跳舞。其故事当指“十三行”商馆区既是商场、货场、官场,又是战场、火场、祸场。一方面沐浴“皇恩浩荡”、手握尚方宝剑、一口垄断通商贸易的优惠,一方面随时都有被捐钱捐款、被抄被抓、被充军被杀头的危险。“伴君如同伴虎狼”,行商们既要发展、又要保护自己。读者可以想象,这将酝酿出怎样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出来?“岂知番人更狡猾,洋货日贵洋行贫。”残酷的“商欠”,常使许多商行落到破产失名的地步。


4.5 遗址地名记录自然地理变迁



古港的漂移、河道的变窄、沙洲的沉浮、海岸的外推、河涌的覆灭、湖泊的消失、古街的延长、新区的形成等沧桑之变,对城市以深刻影响。黄埔原名“凤浦”。黄埔古港水深时每年能停靠八十多艘西方越洋东来的“海舶”。后因港口淤塞,许多船舶只能停靠长洲岛。古村名由原来的有水的“浦”变成无水的“埔”(图6)。“十三行”商馆前的珠江岸线一直南移,后建闻名世博会的海关大楼,使西堤现成了博物馆群社区。

亨特是“十三行”的水土养大的外国人,他对“十三行”时的“旧中国”有认同感。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反映了许多真实情况:“这些世界有名的商馆,是因为后来西马·糜各里爵士对广州城进行炮轰时被夷为平地的。当我最后一次看到这个地点时,离我们最初开始在这里居住已近35年,这个地方简直无法辨认了。这里完全变成了废墟,甚至找不到两块迭在一起的石头!”这是一种人为的悲剧沧桑,产生地理气候变迁,就像长江三峡一样。这里讲的是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海军提督西马·糜各里指挥进攻广州城的情况。“一百多年来,这块地方曾经是广大的中华帝国唯一给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后遭到破坏。令亨特感到“绝对安全”的“十三行”,使“任何一个曾在这里居住过的‘老广州’(亨特也自称是‘老广州’),在离开商馆时,无不怀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十三行”地名资源的利用



研究“十三行”,就是弄清其各种地名的时空关系、名实相符的本质特征、古迹遗址的现代作用。对于地名遗产的问题,也应有法律规定,哪些单位或个人有资格运用遗址地名,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播历史文化。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番妙论:“在中国,有价值的东西是很难保留下来的,不懂得就糟蹋光,弄懂的就偷光。”抱着靠山吃山的心态、摆出“占山为王”的架势,那些想借“遗产”“遗址”来为自己谋利的人,何尝不是在“偷”?而他们对落到自己手里的公器一厢情愿地改造和开发建设,又何尝不是“糟蹋”?

“十三行”的地名资源是广州的宝贵文化财富,值得政府重视和保护。特别是在发展“十三行”旅游方面,要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科学地开发利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反对;放任“不利用”也是错误的。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5.1 启用历史地名塑造广州“中国第一商埠”形象



地名是有能指、所指功能的语言、文字、声音符号。有时就是一个品牌、一种物质成果、有附加值的专利项目。立法保护“十三行”文物、遗迹遗址和有关地名。通过设立保护区或树立标志的办法,尽量多地保护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种信息是一种无穷的“文化矿产资源”,一种无成本的广告宣传。有文物遗产、有遗址地名标志、有实物佐证的历史,令人自豪,否则就令世人遗憾。十三行路以北的桨栏路、和平路、光复路目前还保留了数十家以“行”命名的商铺,给人们浓厚的“十三行”遗风,值得进一步组织发扬,形成卖点、亮点、旅游热点(图7、8)。


图7 十三行街地名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图8 开展“十三行”古村落旅游


5.2 成立国际性的“十三行”地名文化专题博物馆



开展“十三行”地名研究,特别是在搜集、翻译出版国外专著、资料方面,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举办“十三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经贸洽谈会,重构“十三行”国际联系网络是很有意义的。美国当年的水手后裔与历史研究人员就主办过有关“十三行”主题的活动。台湾新北市、鹿港等地就建有十三行博物馆,效果很好。西方航船最早登陆日本的商埠也有类似的纪念场馆。“十三行”成为了一个拓荒商埠口岸的代名词。“死去”的历史与活着的人文永远是一致的,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比如十三行商馆遗址博物馆、行商潘家大院博物馆、梁家私塾文化博物馆、海港码头博物馆等等,须提上规划建设日程。


5.3 整合“十三行”旅游景点,建设“十三行”影视城



无锡的“十三行影视城”和浙江东阳市横店镇的广州街,在发展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广州于原址用原地名重建“十三行”部分商馆,置办“十三行”博物馆,重显当年“十三行”的辉煌,更有意义。著名导演孙道临曾经表示要来广州搞“十三行”影视城,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可以结合拍摄“十三行”电影和建设“十三行”旅游区来开发建设。相信对于发展第三产业和提高广州世界名城的知名度,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5.4 借“十三行”地名将广州花卉业推向国际市场



1816年,因河南陈氏花园已毁,外商人员按规定每月可到达芳村花地、海珠海幢寺游览3次。如此说来,200年前,花地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受“老外”青睐的花卉、盆景、菜蔬风景胜地。尤其这里杨桃、七姐果远近驰名,加上花地美丽的传说故事和200年的开放史,就此打造一个国际化的花卉出口基地,应该是可行的。借“十三行”地名以创业,创业以扬十三行名。


5.5 力求为“十三行”遗址地名树碑、挂匾、立牌



碑刻牌匾虽然不是原址原物,但它们却是原址原物的信息载体,同样能给人们一定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将它们设计成一个很好的艺术品时,他们就成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枢纽,激发人们更多的联想。否则,连个虚名也没了,只能使人更加遗憾。现在立下的标志物,若干年后也会有文物价值。再者,挂牌立碑,能起到一定的纪念作用、保护作用和警示作用。政府应鼓励这种既简单又有意义的活动,完全可以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效益。


5.6 重视地名的雅称、别名、俗名的研究



“十三行”及其有关地名常有许多雅称、别名、俗名,如“国门”“天子南库”“第一商埠”“广州华尔街”“丝绸之路主埠”“法国人岛”“巴斯楼”“Canton”“牡驴尖”“鬼子楼”“碧楼”等。“雅称”从正面美化或颂扬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当今有人称“十三行”为“18、19世纪的中国商品交易会”。别名、俗名的背后往往隐含着精辟的思想和内在的本质力量,有些别名后来也成为“正名”“书籍名”或“官方名”。通俗并广泛流行的“俗名”简练而形象,大多数是约定俗成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众多行商、外贸官员、广州民众以及众多外商、船长、大班等人物的办事特征,反映了中外文化(含地名文化语言)的交流情况和时代背景,给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或线索。

西关早有“报业基地”之称,始自行商自办出版印刷业。当时世界文化名人梁发在“十三行”翻译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文圣经,洪秀全读后组织拜上帝会,梁发的儿子应林则徐之邀担任英文翻译。轶事作为历史不足为训,如作用旅游,可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5.7 加紧对“十三行”遗址地名进行保护规划



做好名城保护规划,构成法律制度。规划可以采取保存、整饬、暂留、更新(含重建、新建、拆除后不再建3种情况)等方式,对“十三行”历史地名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图9、10)。

图9十三行街区是“十三行”旅游的富矿区

图注:①怀远驿旧址;②桨栏路旧址;③侨批局(永昌叻庄);④万源堂参茸行旧址/西荣横参茸行旧址;⑤蛇王满海鲜酒家。


如桨栏路东起光复路,西至杨巷路、长乐路交汇处,与十八甫路相连。现在数十个商店仍然习惯用“行”命名。什么“布料行”“绸带行”“配料行”等等,不一而足,颇有情趣。这是传承历史文脉的一种最简单的积极方式。俗话道:“羊城呼市为栏,如竹栏、果栏之类。”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解释:“广州凡食物所聚皆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以鬻诸城内外之称,惟两粤有之。粤东之栏以居屋,粤西之栏以居人。”桨栏路因船桨集市,故名。谭敬昭《听云楼诗草·珠江柳枝词》“‘豆栏东接井栏西’句自注云:豆栏、井栏,并街名,当为槳栏之转。”仅一个街名就十分有趣。民国时期桨栏路招牌林立,一派热闹景象。当代可否营造各种专业步行街组建“十三行”旅游区?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水井坊等历史街巷的保护更新,值得广州效仿。


结语


在广州人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接触到“十三行”地名。这些地名代表着历史、代表着文化、代表着城市的主题。“十三行”遗址地名,是广州“最具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值得收入国家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时时唤醒老广州人一段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因为特殊的“十三行”行业活动或是洋商、行商的交往而形成的地名,只要地名还在,当年依附在地名后面的海洋贸易的故事就会一直相伴。大众只要探究一下就能知道:广州“十三行”地名与中国社会特质转型的“大拐点”有关,与中国同世界开始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联系有关,与商品经济的人性自觉大进步有关,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国际事件有关。“十三行”是广州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一个广州主题文化的传承点;其历史地名不能因为搞城市建设而消失,不能因为居民的变化而流失。

“十三行”地名联结的是广州的民俗个性、联结的是广州人的精神情感。“十三行”地名所承载着的特殊文化符号,有国际发展史背景,有全国发展史背景,也有世界名城社会进步的现实意义。“十三行”文化传承要靠文化符号,首先就要有物质文化的支撑,其次是靠文化记忆。除了保护“十三行”物质性的地名遗址遗存,还要亡羊补牢式地建立十三行地标式的文化景观、城市景观,让人们知道广州的城市本质特征,应该打着这张名片走今后的道路!





来源:《热带地理》2013年第6期
作者:杨宏烈

选稿:常宏宇
编辑:黄舒馨
校对:耿曈
责任编辑:周辰




往期推荐



阳江江城地名文化内涵浅探
福建漳州地区地名文化研究
重庆地名的历史文化意蕴探究
六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昭通大关县地名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