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试论甘南村镇地名中的通名类型与地名景观

拉毛东知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关注江西地名研究


【内容摘要】甘南村镇地名从地理实体属性上可分为高山、平原、沟谷、关隘、河湖泉水、石崖、农村、牧场以及具有居民地意义的建筑物等其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折射出该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及人文景观。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独具甘南历史文化特色的地名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地理景观特点以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甘南;地名;分类;地名景观


一、引言


地名是人们赋予个体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英文写作Geographical name。地名的涵义尚有不同的说法,比较统一、科学的说法为:“地名是个体地理实体的代表”。王际桐先生认为,地名能概括地方、地点、地域、地物等自然或人类活动形成的、具有地理属性的实体。地名由专名和通名组成,后者用来指明地方的类型,为地定类。通名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对地名通名进行收集积累和归纳分类,是进一步研究通名系统的前提条件。地名通名分类作为传统地名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对研究我国地名通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细致分类通名,能够推进对地名的由来、演变、含义和语词构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1981年,刘盛佳先生在《地名通名和通名系统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对汉语地名通名的表现形式、产生、演变、系统及通名研究等方面做了科学的阐述。1990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制订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对中国地名做了分类。2001年,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制定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对地名进行了更为系统科学的分类。2002年,著名地名学家王际桐先生的《中国汉语地名通名的规范》一文,对中国地名通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我国青藏高原上的民族语地名通名的分类与研究有助于推进藏族历史当中遗留的历史地名的研究。西藏自治区测绘局编录的《西藏自治区地名录》(内部资料)中简单的分类了西藏地理通名并做了藏汉对照表。张院利在《西藏地名通名的语义类型和认知文化考察》一文中,对西藏地名通名系统做了系统的分类与研究。西藏的地名通名,突出展现了其数量繁多、类型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张院利女士用于分析的近两千多地名材料中,山岗丘台类、沟谷坎崖穴类、滩坝坪川洲类和河湖泉渡口类等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占总通名的82%,其余为人文地理实体通名。在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中,河湖泉渡口和山岗丘台分别为33%和28%,占总数的六成之多,具有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与西藏独具特色的命名文化有关。命名文化,是由自然地形地貌所决定的。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心地带,跟东部甘青川等地貌地形上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地方差异性。西藏的地名通名系统不能代表整个青藏髙原上的地名系统,在语言、宗教和文化方面与此相同的甘南地区,西藏的地名通名系统也不能代替青藏髙原东北边缘地区的地名通名特征。


二、甘南村镇地名通名类型


通名可以从时间、语言、地理实体属性和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王际桐先生从地理实体属性上的自然地理实体角度划分出11种大类及其其它小分类;从人文地理实体角度划分出3大类和小分类。本文运用王际桐先生的地名分类方法,以万玛仁青先生撰写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区建制暨村镇地名》中的甘南地名以及在实地调研中收集整理的甘南村镇地名为基础研究对象,从个体地理实体的属性上对甘南村镇地名进行分类。


(一)自然地理实体通名


青藏高原上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观的地名,如后藏地区萨迦县的“萨迦”,藏语意为“灰色的土地”;山南的曲松县的“曲松”藏语意为“三水”因地处三水汇合处而得名;昌都地区的“昌都”,藏语指“河流汇合处”。另外,拉萨色拉寺,因寺院周围有一种名叫“色拉”的植物而得名;艰萨尼木县,因此地多产“尼木”(麦穗)而得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东与定西、陇南地区舭邻,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西与青海省果洛、黄南州相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西长360.7公里,南北宽270.9公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甘南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



甘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甘南的羌部逐渐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秦时,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两县。隋时的临洮郡、桴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唐初,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土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55年,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设于合作市。目前,甘南下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99个乡(镇、街道办)。其中,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合作五县(市)为纯牧业县(市);迭部、临潭、舟曲三县为半农半牧业县。


甘南境内山峦叠嶂、河流交错,主要地貌有山原区、峡谷区和山地丘陵区三种。命名一个新地名时,人们采取的最直观、最简单的命名方法是描述个体地理实体的方位距离或地理形态特征、物产特征及其它特征来命名的方法。


甘南村镇地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有山(ri)、河湖泉水(chu,mosho,chu mgo)、沟谷(lung khog)、平原(thang)、关險(vgag sgo)、周边(kha)和石崖(brag)七大类。其中,山类通名又包括山口(la)、山丘(ri chung或ri devu)、山腰(ri mgul或ri rked)、山岗(ri sgang)、山麓(ri vgab或ri rtsa)、上下部山(ri kong ma和ri zhol ma或ri smad ma)等。如卓尼县疼尔钦乡达日村(stag ri),其地名源自附近的达日山名。舟曲县曲瓦乡架然村(ja ri)、茶然村,其名称与山有关,分别指架然山和茶然山。卓尼县藏巴哇乡的拉查村和洮砚乡拉扎村、舟曲县坪定乡的洛杂村,这三个村名的藏文书写形式相同,都为“拉杂”(la rtsa),意为“山脚下”。合作市那吾乡道格日琼村(rdo dkar ri chung),其意为“白石山丘村”。夏河县桑科乡日迪贡玛(ri devu gong ma),其意为“上部山丘”碌曲县拉仁关乡(bla ri mrul),其意为“神山之山腰”,地名源自拉仁关牧团名,因牧团居于在拉日神山(bla ri sbun mched)山腰而得名。临潭县冶力关镇(k·yas ri sgang),其藏语名称意为“右山岗”。


有些地名与上述七大类中的关隘有关。关隘类通名中,包括门(sgo)和关(vgag)两类。如卓尼县柳林镇的上城门村,藏语称“亚若果钦”(ya ru sgo chen),其中“果钦”是指“大城门”,可见此处曾是城门关口;另外,合作市卡加道乡的夏仓格合(bya tshang vgag),藏语意为“鸟巢关”。这一类通名的数量虽并不多,但在通名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有些地名与藏文“卡”(kha)有关。“卡”在藏语中有“周边”的意思。与此有关的通名,在甘南村镇地名中既单独作为通名出现,也与山水等通名一起出现如卓尼县藏巴哇乡的巴什夺喀村(spang shun mtha kha),意为“巴什周边的村庄”。舟曲县武坪乡的亚哈村(yar kha),其藏文正确读音应是“亚卡”意为“上部”夏河县麻当乡措客村(mtsho kha),意为“湖边”,其中“湖”和“卡”(周边)都是通名,此处作为地名出现。藏文辞典中,对“卡”的解释有多种,不仅指“边界”或“周围”,还指地理实体的顶部或上部。如夏河县唐尕昂乡的吉仓拉杂村(sgyis tshang la kha),意为“吉仓山顶”。卓尼县喀尔钦乡的大日卡村(stag ri kha),意为“虎山顶”。此类通名,主要集中分布于舟曲、迭部、卓尼三个县。



与河流、湖泊有关的通名,主要包括以河(chu)、湖(mtsho)、泉(chu mgo)为通名的地名。如卓尼县申藏乡的曲些村(chu zhol),意为“河边村”。在此类地名中,有时以河水的颜色为准对村镇进行命名,如玛曲县欧拉乡的曲合尔村(chu dkar),意为“白河村”;合作市卡加道乡的其乃合村(chu nag),意为“黑河村”;夏河县曲奥乡的曲奥村(chu sngon),意为“蓝河村”。碌曲县获海乡的措宁村(mtsho nyin),意为“向阳湖村”。此湖原名叫“姜托措干”,藏文意为“野马湖”,因古时在湖边常有野马群而得名。夏河县麻当乡的措客村(mtsho kha),意为“湖边村”可见,在藏区江河湖海等自然地理因素对地名有一定的影响。


与沟谷有关的通名,一般与沟壑(lung)、谷地(khog)、沟内(nang)等密切相关。如卓尼县纳浪乡的纳浪村(gnav lung),意为“盘羊谷”。在此类地名中,与沟壑直接相关的地名还可以分为沟内(lung nang)与沟口(lung mdo)两种。囊指里面,是相对于外面而言的,但在地名中指山谷。如卓尼县扎古录镇的艾鲁纳村(vom lung nang),意为“奥姆沟内的村庄”;卓尼县恰盖乡的贝隆多村(sbos lung mdo),意为“贝沟口村”。也有上部沟(lung ba gong ma)和下部沟(lung ba vgab ma)来区分的地名,如合作市佐盖曼玛乡的朗甘贡玛(lung skam gong ma),是指“上部村庄”,而朗甘秀玛(lung skam zhol ma),则指“下部村”。有时以沟壑的地理位置与日照关系来命名,背阴沟(lung srib)或向阳沟(lung nyin),如舟曲县果耶乡的别列石嘎村(bar lung srib ka),意为“背阴沟”,而别列尼嘎村(bar lung nyin kha),则意为“向阳沟”。另外,也有把沟壑的自然状态与生产活动或某种动植物联系起来给地方命名的情况:如卓尼县木耳乡的卓尼库村(vbrong nyal khog),意为“牦牛谷”;夏河县桑科乡桑科村(bsang khog),意为“焚香祭祀谷”,据说因格萨尔王在此焚香祭祀而得名;合作市勒秀乡德日囊村(stag ri nang),意为“虎山里村”,此处“德”字是指“老虎”;卓尼县恰盖乡道日纳村(rdo ri nang),意为“石山里村”,此处“道”字指“石头”。另外,在勺哇土族乡也有名叫“道日纳”的村庄,其藏文拼写与上述村名完全相同。


此处用于分析的615个自然地理通名中,有172个山类通名、23个关隘、46个河湖泉水类、173个沟谷类、79个周边、23个石崖、99个平原。在用百分比统计法统计后制做的频率分布图(见图1)中,各通名的数量关系清晰可见。总体上,甘南村镇地名中的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呈现出数量繁多、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不仅跟青藏高原多样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有关系,也跟游牧和农业经济生活方式并存的人文景观有密切的联系。大多数居民点分布在辽阔的草甸草原和宽广的沟壑内。



(二)人文地理实体通名


分为牧场、农村和其他建筑物等通名。其中,牧场的通名一般与牧点(vbrog或mtsher)、牧团(ru或tshoba)和牧帐圈(skor)有关。这三个通名在其它通名分类中跟农、林场归并在一起分类。甘南地区作为传统牧区,游牧生活方式是该地主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出现数量众多的与牧区有关的地名(见图2)。甘南村镇地名中的牧区地名,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如合作市佐盖多玛乡道麻尼才(rdo ma ni mtsher),意为“玛尼石牧点”;合作市勒秀乡扎会村(vbrog shul),意为“牧点遗迹”;卓尼县阿子滩乡卓日村(vbrog ru),意为“牧团村”;另外,临潭县初布乡也有名叫卓日的地名。牧团通名,可以分为上部牧团(ru gong ma、ru stod ma、ya ru)、中部牧团(mbar ma)及下部牧团(ru zhol ma、ru vgab ma、ma ru)。如合作市卡加道乡日贡玛村(ru gong ma),意为“上部牧团”;夏河县桑科乡多玛村(stod ma),也意为“上部牧团”卓尼县喀尔钦乡喀尔钦牙日(mkhar chen ya ru),意为“上部大城牧团”夏河县桑科乡姜若贡玛(vjang ru bar ma),意为“中部姜牧团”。合作市勒秀乡仁杂玛村(ru vgab ma),意为“下部牧团”。夏河县桑科乡嘎尔髙贡玛(sgar skor gong ma),意为“上部嘎尔牧帐圈”。牧帐圈通名,又包括上部牧帐圈和下部牧帐圈,如噶尔高秀玛(sgar skor zhol ma),意为“部嘎尔牧帐圈”。


关于农村居民点地名,一般与被称为“代”(sde)或“代巴”(sde ba)的通名有关。这里的“代”或“代巴”一般指代部落,或某种群体聚落点。如夏河县甘加乡瓦代村,有“瓦氏部落”的意思,第一世嘉木样出生于“瓦”(dbal)氏家族。“瓦”字在藏文里有dbal与ba两种写法,但读音相近。在此类通名中,部落可以分为拉代(lha sde)和弥代(mi sde)两种。


在具体的命名中,一般根据地理位置来命名,分上部(stod sde)与下部(vgab sde)。如舟曲县大峪乡老地村(道迪村,stod sde),意为“上部村”;夏河县拉卜愣镇須尔德(vgab sde),意为“下部村”。


除此之外,有些地名与某些建筑物通名有关,如寺院(dgon pa)、日追(闭修地ri khrod)、噶尔(sgar,小寺院)等。“ri khrod”在甘南地名中,有些地名与寺院等建筑物有关。如临潭县王旗乡阎家寺村(tsha rdo dgon pa擦多贡巴),意为“阎家寺”。卓尼县刀高乡的贡巴村(dgon pa),其“贡巴”藏语意为“寺院”,是典型的通名转换的例子。卓尼县康多乡日柱村(ri khrod),意为“修行地”。碌曲县西仓乡嘎塞尔村(sgar gsar),意为“新寺”,为第三世德哇活佛于1840年兴建的一座寺院的名称。



在此用于分析甘南人文地理通名的348个地名中,有290个牧区居民地、38个农村居民地、20个其他类的通名(见图2)。人文地理通名的统计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中牧区居民地占较大的优势,主要分布在甘南西部地区的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等。总体上,甘南村镇地名中的牧区居民地通名有详细的上中下部和新旧等类型,牧场通名跟地理区位通名结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牧区通名群。


三、甘南地名景观的分布特征


地名景观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群体地名的通名或专名集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因素的一致性所形成的地名群体特征。过对甘南村镇地名通名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其通名的区域特征。


(一)牧团(ru)


历史上,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因此出现了许多与游牧文化有关的地名。这些地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反映了吐蕃时期的游牧生活和部落制度。一般来说,由一群牧民帐房聚集在一地所形成的群落,叫做庙瓦(ru pa),意为“牧团”;转牧场,也叫做“煎卓瓦”(ru vgro pa),意为“迁移牧团”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全境分为“四茹”乌茹、叶煎、腰茹和茹拉,加上后来的苏峨茹和象雄茹(羊同,分上下两部),共为7茹。当时的所谓的“茹”,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和军事职能p但是,本文所说的“煎”,与吐蕃时期的“煎”有所区别,没有任何行政职能或军事职能,它只是一个牧民群体。同一牧团的家庭在同一地区放牧,同时迁徙,或者年中至少有一季整个牧团聚在一起。在牧民一起掠夺时,也常常是整个牧团一起行动,具有一定的经济职能,但没有任何行政、军事方面的职能。


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区划资料》统计,甘南全州草地总面积为4084.5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草原广阔,牧草丰茂。玛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和碌曲县,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其中,玛曲县为纯牧民县。因此,玛曲县的地名中,通名多与游牧文化有关,保存了许多独特的藏族游牧文化信息。据笔者统计分析发现,在地名分布上,全州与牧团(ru)有关的通名中有63%来自于玛曲县;13%来自于卓尼县;其余24%的通名分布在四县一城。(见图3)



甘南地区的村镇地名通名系统不仅体现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游牧经济生活方式,而且也映射了藏族游牧部落的历史文化。游牧在藏语中叫做卓巴(vbrog ba)。“卓”这一词标志着自然区位的地带,但在使用上有文化的含义。辛玛卓(半农半牧区)和黑帐部落的特殊游牧文化,占据着南北伸展的一条带状地区。牧团通名分布,主要以今玛曲县为主,覆盖了夏河县和碌曲县西部大部分地区。通过分析发现,这种牧团地名景观与埃克瓦尔所指出的游牧文化分布地是相吻合的。


(二)河流(chu)


甘南境内河流纵横,水源丰富、径流稳定,不仅甘南州七县中的四个县的名称源自于水流名,而且村镇地名通名系统中所呈现的河流地名景观也更加明显,共有44个村镇地名与河流名有关。在甘南州通名系统中,各县的河流通名分布很均匀,只有碌曲县没有与河流通名的地名(见图4)。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全州河流通名总体上分布均匀,通名系统与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比较清晰。



以河流命名的地名,在甘南村镇地名中占很大一部分。以湖海命名的地名却屈指可数,在甘南村镇地名中只有8个以湖作为通名的地名。地名不仅是人文历史的载体,也是自然地理史的镜像。从甘南村镇地名通名系统中,可以看出甘南地区的水文特征。青藏高原腹心多湖泊,因此,该地区通名系统中有大量以湖为通名的地名出现。甘南地名通名系统中,却并没有这种现象出现,这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所决定的。


结语


本文对甘南村镇地名通名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指出了地名景观的分布特点。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第一,甘南村镇地名大多与自然地理实体通名有关,山名、河湖名、沟谷名、关隘等常出现于大小村镇地名之中;第二,人文地理实体,可分为牧区、农区和其他建筑物通名等,其中“茹”一类的通名在部分地区出现较多,不仅反映了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也折射出了该地区历史文化,呈现出与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卫藏地区等完全不同的特点。第三,仅从地名文化来看,甘南地区与游牧文化有关地名多来自玛曲县,占总数的63%;此外,河流等自然因素也与地名文化有联系,就甘南而言,与河流(chu)相关的地名多源自卓尼、夏河等地方,这也在某一层面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


甘南村镇地名中,自然地理实体通名多于人文地理实体通名,这与西藏通名系统的特点相似。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地貌特点映射在该地区通名系统上,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也映射在甘南地名通名系统上。甘南村镇地名通名系统中的每个通名的空间位置和坐位方向都非常清晰,进而衍生出更为细致的类别属性通名词,这是由其特有的游牧生产和社会活动所决定的。甘南村镇地名系统,不仅是甘南地区自然环境在语言上的映射,更是历史信息、地域文化在语言上的记录。



来源:《西藏艺术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拉毛东知

选稿:郑雨晴

编辑:陈汶灵

校对:林丽婕

审核:耿曈


往期精彩


“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

湖北省市县地名文化探究

基于GIS的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云南省云龙县傈僳语地名的命名特点及文化意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