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GIS的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王洪波 杨冉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提要:以保定地区3906处乡村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对保定地名景观进行分类定量分析。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法,揭示了不同类型乡村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保定北部与西部山区为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人文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区,不同人文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保定乡村地名类型特点与空间分异特点是区域自然地理与文化地理特征在地名景观上的映射,记录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反映了保定悠久的文化传承、鲜明的军事色彩,见证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处理好地名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关系,延续地名文脉,体现地域特色。

关键词:地名;文化景观;核密度估计法;保定


地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的结果,也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伴随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它不仅有一定的地名语词文化内涵,而且承载了一定的地名实体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

学界对地名研究有深厚的积淀,清代考据学派以地名方位考证为核心,在地名沿革、地名含义、地名用字、地名典籍考证与辨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结合西方文化地理学中文化景观学派研究理论,利用现代地学3S技术和定量研究手段对地名景观进行解释成为地名文化新的研究方向。国外方面,如史蒂芬•杰特(Stephen C.Jett)、卡尔•英奇•桑德雷德(Karl IngeSandred)、格雷姆•吉尔(Graeme Gill)等人对民族地名、殖民地名方面的研究;国内方面,王彬等人引入了GIS空间表达方法,对广东地名进行了量化显示并分析了地名景观特征;王容、吴宏歧等人通过对盐池县聚落地名自然要素的统计,分析了地名空间分布与地貌关系,王长松等通过对北京聚落地名时空分布的研究,探讨了聚落的生长路径。宋晓英等以蔚县为例,对小区域尺度地名景观特点进行了研究。另外,郝凌云、孙百生、邹辉、陈晨、胡鹤年等人在西藏、承德、西安、北京、陕西、上海等地也进行过类似研究。

保定地区地形变化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对该区域地名景观特点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地名景观形成影响因素,对深入理解当地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演变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以京津产业转移和雄安新区建设为契机,保定势必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充分认识当地地名景观的特点、形成与分类,对于保护地名遗产,传承地名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保定位于河北平原中部,西依太行,东、南、北为冀中平原,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西部中山区海拔千米以上,山势高峻,河谷深切,多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中山区东南为低山丘陵区,坡缓谷宽,往往有黄土覆盖,向东南逐渐坡展为山前冲洪积平原,由漕河、界河、瀑河等冲洪积扇群组成。平原区又可细分为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湖积洼地三部分。山前洪积平原由河流出山口后洪积物堆积而成,冲沟发育,海拔30~100m左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10~30m之间。平原东部为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湖积平原,海拔7~10m左右。

保定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期号称“燕南赵北”地区,北宋时期为宋辽对峙前线,明清时期为畿辅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又成为疏散首都职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以乡村聚落地名为研究对象,地名与地理位置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开放资源,如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研究中涉及到的地名来源等信息参考万历、光绪《保定府志》等地方志资料;《保定市地名资料汇编》等地名志资料。地形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网站。


1. 3 研究方法


首先利用互联网、各类史籍等文献资料,查询研究区内聚落地名由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类。其次通过Google Earth等查询各地名的地理坐标,并将其计入Excel。再将以上步骤获得的地理坐标导入ArcGIS中,对于获得的聚落地理位置信息,以1:20万地形图数据进行校正。为分析地名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KDE)的空间平滑法(Spa-tial Smoothing),得到保定各类地名景观核密度分布图,进而从空间可视化与量化角度分析保定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不同类型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地名景观分类统计


研究过程搜集到的保定地区乡村聚落地名3906处,根据其命名来源及特点可分为自然景观类地名与文化景观类地名两大类。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以地形地貌、水文、动植物等命名;文化景观类地名主要以姓氏、军事、建筑工程等命名,还包括寓托祈福与意愿类地名(表1)。

 


在搜集到的3906处聚落地名中,自然景观类地名有1424处,以反映地貌形态的最为常见,有754处,占地名总数的19.30%;在这754处聚落地名中,又以含“沟”、“峪”字的地名最为常见,含“沟”字地名231处,含“峪”字地名80处。含“岭”字地名57处,含“台”字地名67处,含“岗”字地名43处。水文类地名其次,有392处,其中以含“河”字地名较多,有86处,含“口”字地名其次,有60处,含“水”字地名54处。动植物地名共278处,其中植物类地名173处,动物类地名105处。植物类地名中,以含“柳”字地名较为常见,有23处;含“桑”、“苇”也较为常见。动物类地名中,以“马”、“牛”“羊”最为常见,三者合计有48处。

人文景观类地名有2431处,其中姓氏地名数量最多,有1034处,占地名总数的26.47%,包含有王、张、李、刘、马、宋、岳、裴、吕等115姓。其中“王”姓聚落数目最多,有71处,其次为“辛”、“张”、“杨”、“李”、“刘”,分别有55处、48处、40处、39处、38处(按:古代不少“辛”字村庄往往与“新”同义,故实际以“辛”姓命名村庄数量要少很多)。军事类聚落地名402处,占聚落地名总数的10.29%,其中以“营”字命名聚落数目最多,达169处;其次为“屯”、“堡”,分别有60处、40处。建筑工程类地名368处,占地名总数9.42%,含“城”地名数目最多,达86处。寓托类地名342处,多用“安”、“义”、“隆”、“和”等字。反映经济活动的聚落地名数量较少,仅146处,多以“店”、“务”、“市”、“场”、“窑”等命名。


2.2 聚落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2.2.1 自然景观类聚落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由图1可以看出,保定自然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于北部与西部地区,这是由保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的。北部与西部山地丘陵区较中部与东南部平原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复杂得多,聚落选址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更为明显,其地名更倾向于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

从自然景观地名分类分布上看,北部与西部山地丘陵区聚落选址过程中受地形、水源影响尤为明显,中山区聚落往往位于河谷中,多以“沟”、“峪”等命名,低山丘陵区以“岭”、“坡”、“台”、“岗”等命名的聚落数量显著增加。水文相关类地名在东部与东南部湖积平原区比较密集,与低洼的地形相对应,聚落地名多以“河”、“口”、“水”等命名;在山前河流冲积扇地区,潜水出露形成下降泉,地名往往以“泉”、“井”等命名。

动植物类地名的空间分布总体较均衡,但从具体用词上看也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植物类聚落地名中,西北山地丘陵区多以“松”、“柏”、“杨”、“荆”、“葛”等词命名。山前地区、冲洪积扇平原区以“柳”命名的聚落数目较多,与平原砂质土壤、不定期洪水泛滥有一定关系。东部与东南湖积平原不少聚落以“蒲”、“苇”等命名。动物类地名分布也有类似的空间分异特征,西北部山区多以“狼”、“虎”等野生动物命名,中部冲洪积扇区多以“牛”、“马”、“羊”等常见家畜命名。



2. 2.2 人文景观聚落地名空间分布特征

从整体上看,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人文地名密度最高,其次是东部、东南部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地区,北部、西部山地相对稀疏。不同类型的人文景观地名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

姓氏地名在人文景观类地名中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1034处,26.47%),其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息息相关,主要集中在适宜农耕和居住的冲洪积扇地区,北部、西部山区则相对较少。建筑工程类地名来源复杂,集中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与东南湖积洼地区。山前冲洪积平原历史悠久,古城遍布,有众多以“城”命名的村庄,如“尧城”、“唐城”、“固城”等。东部及东南部湖积平原区水患频发,大量村庄以桥梁、水利和堤防设施命名,如“高桥”、“苑桥”、“东堤”、“西堤”、“曲堤”、“闸板口”等。寺庙在古人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地理坐标之一,大量村庄以“寺”或“庙”命名,如“黄柏寺”、“清泉寺”、“楼桑庙”等村。军事类聚落地名的分布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分布在西北山区,明代为内长城所经,沿内长城一线兴起了一条军事性质地名带,多以“堡”、“营”等命名,如东团堡、马官营、小营等。另一类军事地名集中在东南,大致沿大清河分布,多以“城”“寨”等命名,如寨里村、扬威城、马家寨、大寨等。



保定重要的军事地理价值也造成了这一地区历史时期战乱不断,致使民生凋敝,人民不胜其苦。于是产生了祈求天下太平、安宁,憧憬兴旺、富足生活的心态,并将这种心态流露在所居住的地方,形成了一类特殊的寓托性地名,如“太平”、“兴隆”、“仁厚”等地名。这种寓托类地名的空间分布,与军事类聚落地名的分布有着相当高的一致性,更突显了战乱的残酷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活动类地名的分布整体上较为分散,整体数量上东南平原区仍占有显著优势。多以“店”、“务”、“市”、“场”、“窑”等命名,如瓦窑村、陶场村、大王店、道务村等,此外一些以“铺”命名的聚落也可能与经济活动有关,如炭灰铺,明清民国时期以出产煤炭著称。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保定“众水东潆”、“九河所渚”,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不少商业聚落具有沿河流呈线性分布的特点。 


3 讨论


地名既反映当地历史时期和现实阶段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又记录着民族兴衰、社会变迁、经济生产、军事活动等纷繁的文化信息。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是人类利用并改造自然结果的映射,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其空间分布除受到自然环境制约外,还受历史、人口、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对地名景观的保护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保定文化的深层次特征,如历史、军事、建筑和经济驱动下的文化空间格局。在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今天,成为地方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基础。


3. 1 忠实记录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特定区域内地名景观往往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表达,在地名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地名景观也是对区域自然环境的记录和表达。

保定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中山区“沟”、“峪”“崖”等地名反映出山势高峻,河谷深切的地形特点;低山丘陵区“岭”、“坡”、“台”、“岗”等地名反映了坡缓谷宽的特征,东南湖积平原区聚落多“河”、“口”、“水”等名称,反映了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的环境特征。动植物类地名中,西北山地丘陵区“松”、“柏”、“杨”等聚落地名反映出暖温带中部山区针阔混交的植被特点。“荆”、“葛”等地名可能意味着受人类开发影响,森林退化,产生了大量的灌丛植被。山前地区、冲洪积扇平原区以“柳”命名的聚落数目较多,与平原砂质土壤、不定期洪水泛滥有一定关系。不少聚落以“蒲”、“苇”等命名,更体现了聚落所在地区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地理环境。西北部山区多以“狼”、“虎”等野生动物命名,反映出历史时期保定西北山区在人类未大规模进入以前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型食肉野生动物,是区域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


3.2 反映了区域悠久的文化传承


保定中部冲洪积扇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是早期文明发展的理想地区,有大量商周文化遗址分布和唐尧及有易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战国时期南部属赵、北部属燕,有“燕南赵北”之说;秦汉时期保定设置了众多的郡(国)、县,筑关建城。大量聚落地名也反映了其悠久的文化传承,如“尧城”、“唐城”、“黄金台”、“武阳台”等地名,多与先秦经典历史事件有关,“楼桑庙”、“都亭”、“清凉城”等为汉魏时期遗留下来的地名。闸板口、边吴村、石塚口等则为宋辽对峙时北宋营造塘泊防线所遗留的地名。

保定众多的姓氏地名,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古时期赵郡李氏、范阳卢氏就已经是全国都有影响力的名门望族,河北大地同时也是张氏的发源地之一,距离王姓聚集地太原亦不算远。齐、韩、高等姓在历史时期亦是保定名门。因此出现了众多以王、张、李、韩等姓命名的聚落。另外,由于保定“联络表里,翊卫京师”的重要位置,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又有大量移民进入,驻扎屯田,更增加了保定地区姓氏的来源,如鲍、孟、洪等姓,当是明代由于移民屯田进入保定的姓氏。


3.3 体现了区域鲜明的军事文化色彩


保定自古以来便具有重要的军事地理意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其“重山西峙,群川东汇。宣府、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为之阻隘。联络表里,翊卫京师,诚重地也”;“自唐天宝之季,迄宋靖康之年,淸苑左右大抵皆战场矣”。

先秦时期保定为燕赵分界线,北宋时期为宋辽分界所在。宋辽两国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以大清河(时称拒马河)为界。为防辽国铁骑南下,北宋君臣沿大清河一线设置了诸多军事重镇,如雄州、霸州、破虏军(今信安)、保定军等,在这种特殊的军事形势下,沿大清河也出现了军事地名的集中分布,如寨里村、安肃镇、长安城等。明清保定军事地位不降反升,西北太行山在明代是护卫京师的内长城所经之地,河流侵蚀形成的诸多隘口是沟通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涞源县飞狐陉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里。古人称:“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易县紫荆关,又称蒲阴陉,“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在这一背景下,保定出现了大量包含“营”、“堡”、“屯”、“铺”等具有鲜明军事色彩的地名。


3.4 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利用与改造


 保定南部与东南的湖积洼地区,曾经是“众水东潆”、“九河所渚”苦于水患的地区。宋代以后,尤其明清时期,修堤治水,疏浚河道成为区域内人类活动的重要主题。为解除水患威胁,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和堤防设施。其中围绕西淀、东淀修建的千里长堤,以及位于白洋淀东缘的赵北口十二连桥,成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不少村庄以这些水利和堤防设施命名,如“口头村”、“东堤”、“西堤”、“曲堤”、“崔公堤”、“勺堤”等。


4  结论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蕴藏着地方自然、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等诸多信息。本研究对保定地区不同类型乡村地名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利用GIS中基于核密度的空间平滑法,揭示了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异特点,具体表现为:

(1)自然景观类地名分布与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以反映地形地貌形态的地名,如“沟”、“峪”最为常见,且集中于北部与西部山区。水文相关类地名在东部与东南部湖积平原区密集,多以“河”、“口”、“泉”等命名。植物类地名“松”、“柏”、“杨”等反映出暖温带中部山区针阔混交的植被特点。东部与东南湖积平原“蒲”、“苇”等反映了地势低洼、长期积水的地理环境。动物类地名西北部山区多以“狼”、“虎”等野生动物命名,中部冲洪积扇区多以“牛”、“马”、“羊”等常见家畜命名。

(2)人文景观类地名以山前冲积平原密度最高;其次是东部、东南部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山地地名相对稀疏。从类型上看,姓氏地名在人文景观类地名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中在适宜农耕和居住的冲洪积平原地区。姓氏地名的多样性,既反映了保定悠久的历史底蕴,也深受明代移民的影响。早期建筑类地名景观集中在中部冲洪积扇平原,宋代以后,尤其明清时期东部及东南部湖积平原开发,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和堤防设施,因此也有村庄以“闸”、“桥”、“堤”等命名。军事类地名的大量存在是保定军事意义在地名上的深刻反映,分布在西北山区和大清河沿线。寓托类地名的空间分布,与军事类聚落地名的分布有着相当高的一致性。经济活动类地名的分布整体上较为分散,整体数量上东南平原区仍占有显著优势。

总之,保定地区地名景观的类型特点与空间分异特征反映出地名文化景观根植于当地自然与文化地理特征。地名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演变的结果,是当地历史环境变迁的标志,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见证。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应当注重处理好地名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防止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的老地名的流失,延续地名文脉,体现地域特色。



来源:《干旱区自然与环境》

2018年11月第11期

作者:王洪波  杨冉冉

选稿:耿曈

编辑:袁云

校对:黄舒馨

责任编辑:黄馨烨


往期推荐


浅谈地名特殊用字的规范

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云南省云龙县傈僳语地名的命名特点及文化意蕴

清水江林契中所见汉字译写苗语地名的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