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路名与上海海洋文化

陈晔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地名是地区文化演进的标识,区域内环境变化和人类群体活动,往往被地名所记录。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记录着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等文化内涵。上海因海而生、依海而兴、人海相依,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上海路名颇具特色,已形成一系列包含“海”字命名的路名。总体而言,上海市区包含“海”字的路名主要集中在沿海郊区,市区相对较少,老的马路包含“海”字的较少,新建的道路有“海”字的较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地区海洋文化的时空特征。

关键词:上海、路名、海洋文化、时空特征


引言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含丰富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等。海洋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旺紧密相连。海洋文化是指人类跟海洋发生关系后,形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再形成的习惯、规范、意识、思想、理论和信仰,对海洋利用的不同方式,产生不同的海洋文化。

上海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三角洲东端,北濒长江口,南临杭州湾,西南部与嘉兴地区相接,西部、西北部与苏州地区接壤。上海沿海区域经历逐渐成陆过程,市区由最近两三千年海上冲积平原逐步形成。利玛窦认为上海因其位置靠海而得名。和“上海”相关的别称如“海上”“上洋”,都源于上海最早的方志明代弘治《上海志》,其中记载:“上海县,称上洋、海上……,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故也”。自古以来,上海就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



地名是地区文化演进的标识,区域内环境变化和人类群体活动,往往被地名所记录。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之前,地名早已出现。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记录着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等文化内涵。同时,地名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更迭,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地名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素材和资料,是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开掘的“富矿”。20世纪30年代,地理学家曾世英倡议创建“地名学”,经过他与众多学者长期努力,地名学已基本形成完整学科体系。地名见证历史,不同地名反映不同的历史特征。地名是地域的指代,语言信号,属于人们意识的反映,先民从其长年生活的环境中提取出地名,正符合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反过来,地名也能体现当时当地居民的意识,反映其文化。

上海因海而生、依海而兴、人海相依,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上海路名颇具特色,已经形成一系列包含“海”字的路名,与上海城市名称相呼应,展现着上海的海洋文化。



一、上海路名之总况


上海北枕长江,南邻杭州湾,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长江三角洲东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冲,西部、西北部与苏州相连,西南部与嘉兴接壤。长江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其河口三角洲沉积,使上海的陆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扩展,经历沧海变陆地的过程,市区部分由两三千年以来由海上冲积平原逐步形成。

上海市区最早的道路建在今黄浦区南部的老城厢内。作为上海镇署、上海县的所在地,明弘治时已有康衢巷、梅家巷、新衙巷、薛巷、新路巷等5条街巷。随着经济日趋繁荣,县城建设日益加强,

街巷逐渐增多。明嘉靖时增至10条,清康熙时又增至25条,清嘉庆时增至63条。城内街巷纵横交错,城外沿黄浦江地带,也是道路交叉相连。还发展出“弄”“里”“湾”“场”等道路的通名。

开埠后,上海市区道路发展相当迅速。英租界当局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修筑第一条马路——界路(今河南中路)。不久之后,英法美先后成立道路码头委员会,在各自租界内竞相建造道路。19世纪50年代,英租界当局在洋泾浜北首继续修筑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打绳路(今九江路)、海关路(今武汉路)、布道路(今福州路)、派克弄(今南京东路)等,截止至清同治四年(1865),由26条道路构成的英租界道路网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法、美租界当局也分别在洋泾浜南侧和苏州河北岸虹口一带,各自修筑黄浦滩马路(今中山东二路)、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文监师路(今塘沽路)、百老汇路(今东长治路)等道路。租界当局还以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军为名,大肆越界筑路,英租界当局筑成徐家汇路(今华山路)、新闸路、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麦根路(今淮安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法租界当局筑成徐家汇路(今徐家汇路、肇嘉浜路)等道路。至1925年,工部局越界筑忆定盘路(今江苏路)、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等38条界外道路。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民国三年(1914),法公董局越界筑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圣母院路(今瑞金一路)等24条界外道路。为了抵制租界不断扩张的态势,华界也积极修筑道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市成立“南市马路工程总局”,筑成华界第一条近代马路——外马路(今中山南路)。紧接着闸北、吴淞等地区也成立类似机构,相继修筑道路。闸北地区,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民国十六年(1927)共筑路70多条。1931年前后,上海市政府在新市区(江湾五角场北)筑路20多条。解放初期,上海市区共有道路930条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区道路逐渐由市中心向郊区扩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今长宁区中部和西部、徐汇区南部和西南部、普陀区西部和北部、静安区北部、虹口区北部、杨浦区西北部、浦东地区西部,修筑并命名约600条左右的道路。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海道路呈现两大新趋向:随着宝山区、嘉定区、闵行区和浦东新区的设置,市区道路由建成区向新建区扩展,而以浦东新区发展尤为迅速;伴随内环高架路、南北高架路的兴建,市区道路由地面向空中发展,上海市区现有道路2000多条。



二、上海路名之变迁


最初时,上海地区路名的命名相当随便,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设立专门负责地名命名的专门机构,上海道路的命名进入规范化和系统化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上海在各个方面出现翻天覆地变化,但在路名上变动不大,仅在小范围内有些改动,该阶段上海路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建道路的命名上。

最初,租界地区道路的取名十分随意,比如沿路有个花园,便称作“花园弄”,有个教堂就称为“教堂街”,有个界线,即称作“界路”等。19世纪60年代初,英租界形成比较完整的道路系统,为了记忆的方便以及利于管理,自1862年后界内的路名趋向于以中国其他省份的省名和城市之名来命名。1865年英美租界当局严格规定,在原英租界内,南北向的道路以中国的省名命名,东西向的道路以中国主要城市的名称命名,对旧有的道路名称作相应的更改和调整,对一些道路进行新的命名。如在南北方向的道路中,将界路更名为河南路,将石路更名为福建路,将桥街更名为四川路。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中,将花园弄更名为南京路,将领事馆路更名为北京路,将海关路更名为汉口路。英美租界当局提出的以外地省市名称来命名道路的原则,虽然在应用范围上有一定局限,长期主要停留在黄浦江、苏州河、泥城洪(即今西藏中路)和洋径洪四条河流之间的范围内,但该原则毕竟为上海道路的命名提供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向大都市迈进的上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道路大量增加,该原则没有被淘汰,反而发扬光大,从仅仅取用部分外地省市的名称扩大到取用全国各地的省、市、县镇以及山河湖峡等一些地理实体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出现不少纪念型路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淮海路。现在淮海路分为淮海东路、淮海中路和淮海西路。黄浦区境内的淮海东路,东起人民路,西至西藏南路,全长373米,宽14.9米—28.7米,车行道宽10.2米—20.9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筑,因宁波人办的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设在此地,故名宁波路。民国32年(1943)改名为东泰山路。1945年更名林森东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淮海中路在市区中部,跨黄浦、徐汇、长宁3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华山路。全长5,500米,宽16.5米—30.7米,车行道宽10.4米—20.1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法公董局越界筑路,名西江路。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法公董局总董名改名宝昌路(Route Paul Brunat)。1915年以法国元帅名改名霞飞路(Avenue Joffre)。1943年改名泰山路。1945年更名林森中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淮海西路在市区西部,为徐汇、长宁两区界路。东起华山路,西至凯旋路。全长1510米,宽21.0米—27.2米,车行道宽14.0米—19.0米。1925年法公董局越界辟筑,以原英国驻华公使名命名乔敦路(Jordan Road)。20世纪30年代改名陆家路。1943年改名庐山路,1945年命名为林森西路。1950年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改今名。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上海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原先的郊区变成市区,也经历大规模的筑路,在道路命名方面形成一定特色,四周新建的地区以位于全国方位相同的省内地名为专名。如普陀区在市区的西部,则以西北陕西和甘肃省地名作路名,如宜川路、武威路等;杨浦区在市区的东北部,选用东北的辽宁和吉林的地名较多,如凤城路、鞍山路等;浦东新区在市区的东部,山东地名相对集中,如崂山东路、潍坊路等;徐汇区西部及闵行区在市区的西南部,则选用西南广西和云南地名,如桂林路、剑川路等。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又出现一些以外国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居里路、高斯路、牛顿路等,这些路名与一个世纪前带有殖民色彩的洋路名完全不同,表达了上海人民对科学家的敬意以及对科学的尊重。



三、上海路名中的海洋文化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人海相依,上海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上海路名颇具特色,已形成一系列包含“海”字命名的路名,用“海”来命名上海的众多道路,特色浓郁,立意高远,体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上海市区含“海”字的路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市以“海”开头的路名众多,分布在浦东、黄浦、虹口、静安、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等区,其中奉贤最多,有27个;浦东其次,有21个;宝山第三,有16个。



结论


上海因海而生、依海而兴、人海相依,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上海路名的发展,较好地反映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所隐含的海洋文化。

老城厢地区是上海最早城市化的区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经元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分华亭东北五乡设上海县,隶松江府,县治在上海镇。该地区含有“海”字的路名相当少,除了海潮寺周边有海潮路外。路名反映该地区的社会人们状况,由此可以说明在近代之前,上海地区的居民虽然已经与海洋有了交集,但在文化上还是以传统大陆文化为主导,海洋文化处于边缘。即使进入近代,伴随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以租界道路为代表的上海路名中开始出现包含“海”字的道路,但还是主要以其他省、市、县的名称的方式间接进入,可知近代以来上海地区的海洋文化有所提升,但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上海郊区发展更加迅速。在路名方面,上海中心城区的道路中,包含“海”字的少,而沿海郊区包含“海”字的道路较多,该现象较好地反映了上海海洋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和时间规律。除了沿海郊县毗邻大海,海洋意识高于市区外,道路修建的年代也是重要因素。汉字“海”的字源,亦反映古代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东汉刘熙的《释名》将“海”解释为:“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如晦也”,曲折地表达在古人视觉和心灵上,海洋带来的并非完全是愉悦的美感享受。在他们眼里,大海是个神秘和遥远的地方,也是危险和可怕的地方。地处吴越地区的上海,其先民虽有涉海活动,如捕鱼等,但从周边的地名,如“宁波”“海宁”“镇海”“定海”等,仍能感知上海先民对海洋的畏惧。只有到了现当代,伴随科技的发展,上海地区沿海居民对于海洋的认识才得到改变,所有新建的道路中,才会出现对于祈愿型路名,比如海庆路、海兴路等。

在沿海郊区中,金山区比较特殊,虽然金山区也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金山地区的路名中包含“海”字的并不多,这与金山区曾经历过由陆地变海洋的过程有关。位于杭州湾的大金山三岛原本与大陆连接,该岛历史人文资源丰厚,西周周康王所筑的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康城城址就位在金山三岛,大金山岛上还有金山忠烈昭应庙、慈济院和寒穴泉等著名历史遗迹,该岛在宋朝淳熙与绍熙之交沦入海洋,经历从陆地变海洋的过程,现在的金山区就是以金山得名。鉴于这段地理变迁的历史,金山区包含“海”字的道路较少。



来源:《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第4期

作者:陈晔

编辑:黄海红 

校对:何涵

稿:耿曈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耿曈



往期链接

天津村镇地名文化研究

湖北省市县地名文化探究

“瓦屑坝”移民:传说还是史实

基于GIS的保定乡村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微信扫码加入

QQ扫码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