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议地名的地域寻根文化与传承 ———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为例

王 磊 陈国华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点击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

顾村公园


一、导言

顾村公园是上海重要的绿色生态核心之一,位于上海经济文化向北扩展的重要区域顾村镇,其范围:北起沙浦、南迄蕰藻浜、西邻陈广路、东至沪太路。总规划用地约434公顷。起伏跌荡的山体水系以它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水一桥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又通过地域文化寻根彰显传承。


二、公园名称的规划编制与构思 


2.1 主要编制原则 

(1)与全市公园名称不重名,不同音。

(2)体现地域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3)词语意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

(4)简洁明了,雅俗共赏,方便使用,增大地域知名度。

(5)不以企事业单位、公司名称和产品商标、品牌等名称命名。


2.2主要编制理念 

(1)地域乡土。是人类感情中深层次的东西,从小便根植于记忆之中,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本土的特色性和温暖的家园感,都是地域寻根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所以,突出地域文化寻根概念,彰显宝山、顾村的历史人文底蕴。(2)借“村”字,隐喻公园自然郊野和森林广袤的原生态概念,领引人们对春蛙秋蝉之意的遐想,蕴藏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恬静自然,动静相宜的意境。(3)一个“村”字,能勾起“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等诗情画意的意境,让游园的人们沉浸在公园的鸟语花香、山花灿烂之中。


2.3. 顾村镇的岁月痕迹

顾村镇,行政区域41.66平方公里,辖13个居委会,20个村,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9公里。顾村成陆于唐朝初期,迄今1300 多年,名称来源于大顾家宅。相传元朝至顺年间(1332年),由崇明移居胡巷桥(今吴淞镇)的顾氏兄弟4人(元、亨、利、贞)迁居与此,建立大顾家宅,因丁财两旺而得名。民国元年(1912年),士绅顾珍彝改革私塾,创办顾村农事小学,命名为顾村小学(当时称谓文明学堂),始有顾村之名。据(明万年《嘉定县志》)记载,在清嘉道年间(1821年),此地商铺30余家,布庄12家,花行4家,檐前均悬号灯为记。清咸丰3年(1853年),因太平军攻克宝山城,战争涉及顾村损坏惨重。随着重浚荻泾,布庄、花行率先增设。民国10年(1921年),随着沪太路竣工通车,吸引了一批市区投资商前来办厂。其中有饶汉祥创办的“上字牌”电池厂;余天方创办的1300纱锭的宝兴纱厂;协大祥布店张仲乾改建电池厂为织布厂;民国24年(1935年)上海国际电台为镇区输送电力,街道商店发展为50多家。因 “八一三”战争爆发,镇区遭受日军飞机轰炸,街道商店被毁。民国33年(1944年),爱国民主人士顾纪长,先集资创建624纱锭的宝丰纱厂和俭丰布厂,其后,顾纪长筹措资金复建顾村小学,创建顾村中学,次年,再独资创建鸿昌面粉厂。因当地丰富的棉粮资源吸引上海厂商,又有投资商筹措资金拟建2个纺织厂和纺织机械厂、染料厂,但由于临近解放战争,购置土地后未动土建造。顾村,纵横穿境的河流有蕰藻浜、潘泾、荻泾、沙浦、湄浦等10多条市、区、镇级河流,古旧醇和的水乡韵致,留存到今。它或浪漫或婉约的韵律,似有小船摇过石桥,划向远方。在那窄窄的深巷中,依稀听到的叫卖声声、诗歌句句。融汇在江南水乡的水墨画中。顾村还是一个历代名人、贤达、英雄辈出的“风水宝地”。


2.4 移民与地名的文化渊源

在地名形成发展中,除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外,移民的作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不仅反映了地名发展的历史过程,更表现在古、近代的历史变迁中,由于移民地名这一特殊的历史产物的形成和发展,才从地名的变迁过程中折射出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与寻根性。
上海古代以家族姓氏命名的地名中,据现有史料所载,远自汉代就有此类移民地名的形成,如孔子的后裔,第二十二世孙孔潜,为后汉时太子少傅,后避地于海隅乡(今青浦区大盈镇天一村),遂命名其所居之地为孔宅。至唐末五代时期,高州刺史、福建泉州人章仔钧与妻练夫人屯戎浦城,遂命其居住之地为章练塘(今练塘)。在今市郊结合地区自然村(宅)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村(宅)地名几乎占该地区地名的大部分,而在郊县农村村落的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地名数量则更多。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移民地名也随着市政建设和拆迁逐步消失,形成了历史地名。顾村名称的演变与形成,同样体现了移民与地名文化的渊源和地名的地域文化寻根性。


 三、公园内桥梁名称的命名与寻根文化

根据《上海市地名管理条例》及地名命名的相关规定,厂区、校区、公园等内部的相关道路、桥梁等名称,不需地名管理部门的命名审批,但可以帮助和提供查询、策划、编制方案等无偿服务。顾村公园内的道路、桥梁等名称,虽然不需审批,但我们还是积极参与了方案的策划。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种显性、隐性的与地域内在本质关联的地名,往往形成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记录着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传承的根源。比如始建于1872年的太平桥,1921 年因新建老沪太路被拆除,但沪太路新修建的桥梁仍沿用太平桥的名称。1992年,因沪太路再次拓宽,太平桥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顾村镇的老安村为此有了太平桥生产队。太平桥,一个当地寓意安康太平、年年岁岁太平的一个祈愿型名称,随着历史的变迁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地标性符号。当曾经与它有着关联的人们看到它的“再现”时,也许会拥有一种区域共同的心理趋向与温暖的家园感。所以,这种独特的文化寻根性不但具有区域的文化意义,而且具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但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当地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习俗乃至农耕文化等相关。比如,归王村的鲤鱼沟桥就是因长1000余米,宽30余米的鲤鱼沟养殖鲤鱼生长快而得名,还有距今314年历史的白杨村的梦熊桥,和建于清末民初年间沿用至今的杨木桥村的杨木桥等。公园内已建成使用的18座桥,都是以建设公园搬迁湮灭的原自然村名称或此类有着悠久历史的桥梁名称命名。这些别具地域特色的桥梁名,在园内已成为一道“风景”,除了让游人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外,在增添隽永意味和折射文化底蕴的同时,彰显了地域文化寻根的特点。



3.1从故土亲情看湮灭地名的重要性 

盛宅村、胡庄村、白杨村、朱家弄村、杨木桥村、羌家村、谭杨村、长浜村、星星村、顾村村、大陆村、沈杨村、沈宅村、归王村、毅翔村、老安村等当地自然村的名称,不仅是当地耳熟能详的一个地名符号,可以说是当地的一种地理景观,地理环境的素描。同时也是地域性、文化性和多层次多群体性的一个标志,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代表着一种共同的心理趋向,代表着区域性的文化意义,在一定的区域内起着凝聚创造社会群体心理倾向和心理归属感的作用。当这些名称随着建设发展而消失湮灭时,会在一定区域内让人产生不舍、留恋、阵痛乃至痛苦的心理,因为这里的生生息息都与这些地名休戚相关。也就是这些故土亲情,让人读出了它凝重的历史文化与传承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就是一种原始的,在千家万户声声呼唤中传承下来的东西”——余秋雨。


3.2从历史发展看湮灭地名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诗人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 1882)曾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生存的”。一个城市(地域)的形成不是固有或停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壮大和有所演变的客观存在。地域的发展必然烙有历史文化与根的记印和不同时代的痕迹,因而有其自身的年轮、纹理以及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古迹、地名等,反映了它在时间演变过程中的生命延续状态。一个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一个地域的名称在其发展中往往经历多次的选择后才最终形成,所以,从历史发展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的寻根性中不难体现出湮灭地名的重要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延续至今、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的持续动力就在这种强大的历史延续性的保护下进行的,它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支撑。一旦这条“链”将“断裂”,如果不寻找一种“替代”的途径或载体来承接下 去,将会使区域的历史文化脉络及文化的寻根产生断裂。再者,地域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聚落形式,记载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凝聚着人们的记忆,这种久远的记忆也是形成历史与文化不可缺失的要素。而正是这些物态的旧居、遗迹和非物态的地名、语言、民俗等要素,才使得地域因此充满朝气与活力。毋庸置疑,地名是多元历史文化的结点,一旦湮灭,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变得单薄。


3.3 自然村落名称的历史轨迹 

3.3.1 谭杨村。农业合作化初期,东西各建一个试点社,东片称“星星”社,西片由谭家木和南杨宅二个自然村合建称为“谭杨”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延用谭杨大队,文革后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村级政府谭杨村。
3.3.2 羌家村。一百多年前,这里因住了姓羌的十几户人家而得名小羌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因风水原因逐移民到杨行镇的羌家浜。虽然该村现在没有羌氏居民居住,但为了纪念祖先留下的产业,仍然以羌家村命名自然村名。


3.4 自然村的桥名略考

3.4.1 胡庄村的胡庄桥。明朝年间,胡晨全家从河南信阳迁居到上海吴淞口西蕰藻浜岸边定居。经数十年耕耘创业,务农经商,人业兴旺。清初年间,官府在蕰藻浜上建了一座简易木桥,因两岸商贸繁荣,胡家就此发展为闻名四方的“胡家庄”。光绪年间,木桥朽损断阻,众民为无桥而苦急时,正逢一俞姓富商 求胡家庄祖传推拿名医为其子治好了疑难病。俞姓富商因多次酬谢名医而被拒所感动,出资为胡家庄建钢砼水泥新桥,全村百姓为感激俞姓富商为民建桥造福的善举功德,取名为建福桥(也名胡庄桥)。1937年,此桥被日寇炸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解蕰藻浜胡家庄南北两岸断桥相隔之苦,当地的富商李希森、李伯坤、李伯荣三人资助,和两岸百姓募捐建起了拱形三孔钢砼水泥桥,名称依然沿用旧名。1968年,上海市政府出资拆除了老桥,在离老桥东侧近1公里处,又新建了川路大桥。记录着胡庄村变迁的这座历经风 雨、饱经风霜的桥,不但见证了新中国的建设和上海改革开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地域文化的传承。
3.4.2 朱家弄村的青龙桥。相传,明末清初,清军与明军在顾村镇展开了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阵亡士兵埋葬于当地的坟山,墓地四周建起围墙和正南门的H型石门一座(文革中被毁)。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这里拜祭过亡灵,为纪念皇帝走过桥的荣耀,该桥得名为青龙桥。
3.4.3 沈宅村的“万年桥”。据传,清末,沈宅村的万年宅与嘉定交界处有一条河,村民出行靠船或小木桥。某日,村上一媳妇回娘家,巧遇石桥即将合拢完工,于是小媳妇手拿家什,带着家丁好奇的等待桥合拢后过去。此时,一石匠却说道:“今朝姑娘侬只走这座桥”,(即第一人走新桥会结束生命)。然后小媳妇还击道:“千年媳妇,万年桥,这个石匠只造这座桥”(即石匠造好此座桥后即死亡),不料,该石匠果真暴病而亡,万年桥就此得名,该宅也因此改名为万年宅,寓意世代子孙昌盛、繁衍万年、万年安康幸福。

3.4.4 顾村公园以湮灭地名命名的桥梁名称
公园内桥梁名称一览表
十几座桥梁,十几个名称,跨过的是水,连接的是路。而记录的却是地域的历史文化,传承的却是那些点点滴滴和不朽的地域精神。

 四、结语

小桥流水、栈桥码头,装饰点缀了鲜花灿烂、绿意葱茏,令人惊叹不一的是拥有地域文化寻根性的公园、桥梁名称。就是这些名称,以它独特的方式,无声无息的向游园的人们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在折射文化底蕴的同时,又以它古朴凝重的历史“身份”,彰显地域文化的寻根与传承。



来源:《中国地名》2011年第6期作者:王磊  陈国华 张雯 崔风琴选稿:周辰编辑:周辰校对:刘家瑶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链接:

论地名命名与更名的文化传承

北京规划建设002| 漫谈北京街区的地名传承

传承《更路簿》文化遗产挖掘南海渔民地名价值

浅析西域历史地名的发展与传承

记忆的嫁接:古淮阴地名的嬗变与传承



微信扫码加入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