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靖江方言地名用字分析——以“垈”和“圩”为例

钟晓蕾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笔者在统计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主要对靖江地名中出现频率较高且具代表性的通名用字——“垈”和“圩”的读音和释义进行分析,略述部分其他通名。通过对地名用字的分析,不仅可以探寻蕴藏在地名中的方言遗迹,而且可以了解靖江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

关键词:靖江;通名;方言;垈;圩

诚如周振鹤、游汝杰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中所说,“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各具特色的。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地名中独特的方言用字便于我们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特色。靖江是少有的江北吴语城市,虽地处长江以北却属于吴文化。就方言分布来看,靖江境内集老岸话、沙上话于一体(另有泰兴话、如皋话、崇明话及夹沙话4种小方言,因使用人口少不具有代表性,故此处暂不讨论),老岸话属吴语,沙上话属江淮官话。综上,其独特性可见一斑。一个标准的地名包括通名和专名两个部分,通名因其普适性和类别义,比之专名更稳定,对于研究地名中的方言遗迹而言也更有价值。因此,笔者以江苏省靖江市为例,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通名进行研究,以探寻蕴藏在地名中的方言遗迹。

靖江以横港为界,分老岸话和沙上话。也分出了“垈”和“圩”。横港以北说老岸话,地名多以“垈”为通名;横港以南说沙上话,地名多以“圩”作通名。由此可见,“垈”和“圩”在靖江地名中极具代表性,以下分别对其作详细介绍。

一、


作为通名,“垈”字在靖江地名中的使用最为广泛。据“古音小镜”统计,其数量多达502个,超过了包括“圩”字在内的所有其他通名。可以说,“垈”在数量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垈”字所在的横港以北地区的靖江人几乎都说老岸话,印证了老岸话在靖江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

“垈”读作“dài”,与“埭”同音。靖江地名中皆用“垈”而非“埭”,这在吴语区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靖江为什么独树一帜地选用“垈”字而非使用更为普遍的“埭”?“垈”与“埭”究竟有何关系?下面结合工具书加以分析。

埭:是一种堵水的土坝,古代在水浅不便于行船处筑坝,中间留航道,两岸竖转轴,船经过时以人力、畜力推动转轴以此把船牵引过去。这个义项在《正字通》中有相似的表述:“壅水為堰,兩岸樹轉軸設綆,遇舟過埭,以綆繫舟尾,用人推軸轉綆引前跨之,或以牛繞軸輓之。”其堤坝义在《中华字海》、《中华大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均有记载。与另外两者不同的是,《中华大字典》中增加了“往来舟舶征税之所”这一义项。《汉字源流字典》涵盖了以上所有释义并有所补充:“本义为堵水的堤坝,又指船舶往来征税处,方言用作量词,指‘趟’、‘次’,又用作地名。”

:除《中华字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该字之外,其他均未见收录。但这两部工具书中也仅显示其用于地名,没有明确释义。有人说“垈”疑为“垡(fá)”的谬传。这一说法不无根据。单从两个字本身来看,“垈”与“垡”字形相近。就实际应用而言,靖江地名中目前仍存在同一地名两字都可作通名的现象,如“薛家垡”和“薛家垈”。另外,很多地名单指某个地方时,其通名为“垈”,而以之作为公交站名时,其通名则变成了“垡”,如“白果树垈”(垈名)和“白果树垡”(公交站名)。由此可知,“垈”疑为“垡”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本文姑且采用“垡”字释义解释“垈”。对比各种工具书发现,《汉字源流字典》中关于“垡”字的义项解释得最为详细和完善,故此处采用其释义。“本义为耕地翻土,引申指耕地时翻起的土块,又用于地名。”

靖江滨临长江,历史上经常遭遇洪涝灾害,最初的水利建设多以筑堤建坝为主。联系这一事实,再结合上述释义内容,不难发现靖江地名中的“dài”应当写作“埭”而非“垈”,取其堤坝义更符合地域特征。而靖江地名中“埭”写成“垈”,是地方自造字。“埭”与“垈”均为形声字,形符都是“土”。选“垈”而不选“埭”,是因为“埭”如今的声符“隶”不读“dài”,所以选用表音的“代”做声符,形成俗字“垈”。

2019年8月19日,《靖江市地名规划(2020-2040)》(公众意见征询)指出,今后村落通名“埭”,不宜使用“垈”替代。可以预见,未来靖江地名中的俗字“垈”将会被“埭”全面取代,从而实现地名的规范和一致。

二、


作为通名,“圩”字在靖江地名中的使用仅次于“垈”。据统计,靖江以“圩”字作通名的地名数有359个,同样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至于“圩”的读音,靖江东北片读“yú”,如“十八圩”“通洲圩”;西南片读“wéi”,如”鼎兴圩”“补相圩”。实际上,有字典记录的“圩”字读音有3个,即:“wéi”“xū”“yú”。《故训汇纂》引《玄应音义》仅收“yú”;《正字通》中载“衣虚切音于……俗读若维”,《汉语大词典》中收“yú”“wéi”“xū”三音;《汉语大字典》中三音皆收,但将“wéi”和“yú”合并为一项;《中华字海》中只收“wéi”和“x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已不再见到“yú”。由此观之,“圩”字古音中本有“yú”的读法,但因俗读作“wéi”,便渐渐取代“yú”作为官话通用读音。然而,“yú”并未就此消失,仍然活跃在某些方言区的口语词里,靖江东北片保留“yú”的方言读法便是实例,《浙江省嘉善县地名志》中收录的带“圩”字村名均注音为“yú”也证明了这一点。原因显而易见,相较于北方官话地区,吴语区受官话影响不大,至今仍保留“yú”这一古音。靖江东北片属吴语区,官话化程度轻,故至今仍保留“yú”的读音;而西南片属官话地区,通用读音“wéi”。这就是“圩”字在靖江境内有“wéi”和“yú”两种读法的原因。

再说“圩”的释义。上文已证得“圩”的“yú”“wéi”二音同出一源,故此处合并论述其释义。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圩”作“xū”时解释为“集市”无可争议。而作“wéi(yú)”时,古今解释不一。《字汇·土部》:“圩,圩岸。”本义为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正字通》《中华大字典》和《中华字海》中均为两义:一为低地防水护田的堤(江淮间水高于田筑堤扞水曰圩);一为凹,中央低而四方高(孔子生而圩頂故名丘)。《汉字源流字典》在此基础之上又有所补充,内容更完善也更贴近当下“圩”的使用情况。故此处采用其释义:“本义为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引申指圩子,有圩围着的地方。用作动词指筑圩防水。又用作形容词,引申指凹,即中央低四周高。”释义中“有圩围着的地方”一义表明“圩”不仅有堤岸义,还可指一个地方,这个义项凸显了“圩”字的地名意味。靖江地名中,无论是将“圩”读成“wéi”还是“yú”,都是取其堤岸义并由此引申指圩围着的地方,符合当地紧靠长江、河道纵横的地理特色。

无论从读音还是释义来看,靖江地名中的“圩”与“围”都颇有渊源。如今“圩”和“围”的官话通用读音皆是“wéi”。而从靖江方言来看,两者皆有“yú”的读法。“圩”字读“yú”上文已讨论过,此处不再赘述;“围”字读“yú”,例如“围裙”的“围”,在靖江话中音“yú”。释义上两者亦有相通之处。“圩”由堤岸义引申圩围着的地方。这一义项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蔡佞所给出的“长江、淮河流域的‘圩’是‘围’的地方俗字”这一论断可信。

总体来看,靖江属于吴语区,但以“圩”字作通名并非只存在于靖江、浙江等吴语区的地名中,广大官话地区也有。比如同在江苏,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徐州就有地名“东常圩”“石圩子”,属于江淮官话区的淮安亦有地名“项圩子”“胡圩子”。但吴语区同官话区带“圩”字的地名在结构上却存在差异。就江苏境内而言,官话区以“圩”作通名的地名中往往会在词末加“子”尾,而吴语区的仅1个“圩”字(详情见表1)。



由表1可知,无论是江淮官话区还是中原官话区,以“圩”作通名的地名中都出现了“圩”字后带“子”尾的现象,而吴语区无论所属哪个市县均只出现单字“圩”。靖江地名中均只出现单字“圩”而未出现“子”尾,也为靖江属于吴语区提供了佐证。

三、其他


其实,除了“垈”和“圩”,还有一些通名亦能体现靖江的地域特色,诸如“桥”“市”“港”“坝”等。“桥”作通名(如:五里桥、礼士桥)与靖江的水系发达有直接关系。靖江境内河网密布,桥作为连接一个村庄与外界的重要建筑物,必然会成为当地的显眼标志。靖江的集镇以“市”作通名(如:木金市、季家市)而非“集”,符合“苏南地区用‘市’、苏北地区用‘集’”的惯用说法,成为“靖江虽地处江北文化上却更贴近南部吴越文化”的又一力证。紧靠长江,为了避江涛之险,靖江疏川导滞,修坝筑堤,建起了“六竖一横”的骨干水系。正是因为堤坝遍布、河港纵横,很多地名便依托于此,以“坝”“港”为通名,才有了“渔婆港”“五圩港”“拦港坝”等地名的诞生。

总而言之,靖江境内方言地名用字数量繁多,笔者仅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通名“垈”和“圩”进行论述。研究发现,这些字随着时代变迁或字形本土化或读音俗化或本义衰退,音形义都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如今,其使用频率降低,鲜少有场合使用。但它们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植根于地名之中,让我们得以透过地名窥见其原貌。这些通名为研究当地方言、地理和历史提供了有力依据。


文章作者:钟晓蕾

文章来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十四卷第二期

选稿:耿曈

编辑:王鑫

校对:万诗青

责任编辑:黄舒馨


NEWS


往期链接

地名用字分级的依据和原则

浅谈地名特殊用字的规范

潼南县地名用字研究

靖州地名源流考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