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墨山河,梦里老家——婺源

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婺源古治清华,隶属歙州,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是古徽州挥毫泼墨留下的最恣意的一笔。今属江西上饶,西至瓷都景德镇,毗邻铜都德兴,北枕“天下第一奇峰”黄山,与三清山遥遥相望。“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便是人们对它的最初印象。在“中国最美乡村”的盛名之下,婺源依旧静默着,粉墙黛瓦映山色,小桥流水是人家。



“浓淡烟云展画,浅深稿橹水挼蓝。扁舟我欲春风里,鱼鸟依然旧所谙。”无论是浮岚暖翠、单椒秀泽;还是林籁泉韵、鱼翻藻鉴;无论是潋滟湖光、苍苍山色,还是古村新街、耕地桑柘,山的绵亘与水的蜿蜒,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婺源简约生动的生活画卷。古樟树、五显庙、彩虹桥……它们已经融入婺源人的血脉之中。虽然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建制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徽学、徽商、歙砚、三雕,还有那青林古柏间掩映着的飞檐翘脚,依旧是徽州人心中的乡愁底色。



万里河江总有源,百年老树也有根,婺源名字的由来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婺水之源。四大古国,皆是沿着江河发祥,因水而立,傍水而兴。婺源川流交错,河湖纵横,段莘水、清华水、小港水、高砂水、中云水和赋春水合各路涓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乐安江,再蜿蜒向西,赴饶之鄱阳湖。因此,认为婺源县名与河流有关的说法很多,如“以县东大鳙山水流如婺州,故名”“旧县治清华地近婺水之源而名” “以婺水绕城三面,因以为名”等等。



银溪如练,清净澄澈,迂回绕转青山出。汤清味醇的婺源绿茶、圆润丰满的荷包红鲤、脆嫩爽口的江湾雪梨便在这一弯流水的滋养下,愈发吸引着往来的游人行客。在婺源,你大可以做一个平静的村人,从城市的喧哗中挣脱,听一听泉水叮当,看一看碧波荡漾。婺水是倦鸟归处,婺源是梦里老家。



二是婺女之源。相传尧之时,百川溃堤,洪水滔天,一女子身骑大鳙鱼,勇斩恶蛟龙,因治水救民有方而名登仙门,为婺女星,掌吴国分野。置县之时,恰逢长安东南方婺女星光耀,遂赐县名婺源。婺女的传说,长久滋养着婺源的民间信仰,古时各村落皆建有婺女庙,经年香火袅袅,信众如织。2011年,星江河畔重塑婺女神像,婺女像面容慈祥而和蔼,默默注视着婺源百姓,千年的信念得以薪火相传。

“宝婺辉联南极晓,斑衣彩舞北堂春。”婺女逐渐成为智慧勤劳的婺源母亲的化身,她身上负着“矛”,手上执着“文”,饭稻羹鱼,火耕水耨之余,不忘教导孩子诵读诗书、研习礼义,把笔墨纸砚深深融入了婺源人的血脉。徽墨、徽砚不仅仅是徽商贩卖到他乡的货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延续的象征,而诗书传家、以德育人的文化传统,也正是婺源耕读文化的起始。



在这一方墨染的土地,你会遇见朱熹,他不凡的出生在虹井铭刻,他不俗的志向在廉泉流淌。朱子借品茶喻求学之道,教育后人食苦方知甘。茶香经久氤氲着,朱子文化与婺源徽文化和谐共生,润物无声,行走婺源间,但见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一渠源头活水,滋润百里人家;一脉历史气韵,裕养古今婺人。



婺源的河流,不仅孕育了紫阳先生的理学哲思,还走出了江永与詹天佑等诸多学者名流,留下了“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传世佳话,诗意书香将他们熏染得儒雅而睿智。文公阙里,天佑桑梓,流风遗韵至今未泯,婺源以儒教垂范,民风淳朴,即使是偶然遇见的拄拐老妪、嬉戏孩童,也深藏着诗书的内蕴。

婺源不可以没有白墙黑瓦的老屋,没有小桥流水的村庄,不可以没有书声朗朗的学堂,没有香火袅袅的宗祠……我们不可以没有这水墨山河,我们不可以没有老家。带着前人留下的训诲前行,我们才不至于走失。

地名不仅仅是文化的镜像,更是游子的路标,千百年来,婺源的星空与原野,古屋与老树,从未荒芜,不曾远去。

来源:地名研究小组

作者:汪晨云

编辑:袁云

校对:汪晨云

责任编辑:郝志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威市地名文化内涵探析以“江西”得名的地名文化西汉淮阳国(郡)辖域的变迁
城寨之外:北宋西北沿边“崖巉”考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