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烽火岁月,传承家国情怀 中文系师生前往韶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2020年10月23至25日,中文系、哲学系师生前往韶关开展主题培训。在这次生动的“情景式”学习教育活动中,师生们参观了中山大学各学院在坪石的办学旧址,更为深入地学习中大历史,也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上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蓄意毁坏文教设施,加之中山大学具有“抗日大本营”之称,日机肆意多次定点轰炸中山大学校区,1938年广州沦陷,国难校难重叠,学校被迫迁移,一迁云南澄江,再迁粤北坪石,三迁粤东梅县连县。一波三折,颠沛流离,生命财产损失十分严重。但学校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弦歌不辍,坚信必胜,最终胜利复员重返广州。在坪石办学的四年,是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坚持救亡图存、培育国家栋梁历程中的重要篇章。
10月24日上午,师生们前往坪石镇中山大学办学旧址参观学习,先后走访了铁岭村文学院办学旧址、研究生院旧址(广同会馆)、武阳司村法学院旧址、三星坪村工学院旧址、三星坪码头等地,重温粤北办学的峥嵘岁月,在实践中体悟先师们把战地当讲坛、视育人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
参观广同会馆纪念柱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烽火之下的文学院,名师荟萃。岑麒祥、詹安泰、钟敬文、朱谦之等教授们于磨难中坚守,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而勤耕不辍。在这里,朱谦之教授曾以诗寄托自身的志趣与期盼。“中年粤北讲台开,战地春风桃李栽。坪石岭前歌剧闹,桂林洞里警钟哀。诲人不倦吾滋愧,抗敌图存志不灰。封豕长蛇终殄灭,夜深犹盼捷书来。”这熔铸着家国情怀的慷慨之音,久久涤荡于师生们心中。师生重走坪石路,是铭记艰难办学的烽火岁月,亦是传承时代使命与担当。
参观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
中午,师生们登山来到塘口村的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遗址。1941年,中山大学的第三个天文台建成于此。此山后更名为“天文台山”。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理学院师生们从未停止探求科学知识的步伐,孜孜不倦,作出了丰硕成果,如提出了核物理、地理红岩学说、“珠江三角洲”等概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站在视野辽阔的天文台山顶,师生们了解了卢鹤绂、吴尚时等先生们为祖国科学建设所作努力的感人事迹,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参观天文台山遗址 |
下午,师生们抵达坪石镇管埠村的师范学院旧址,参观师范学院的历史陈列馆。这里虽是炮火连天时代的山野村舍,却无愧为艺术高地。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金曾澄校长聘请了徐幸之、马思聪、黄友棣等名师来到此地任教。他们从音乐、绘画、木刻、戏剧等方面开展艺术创作,用五线谱、画笔、刻刀、剧本创作当抗日武器,铸造出坚毅的灵魂,在国难中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参观师范学院历史陈列馆
25日,中文系师生们来到广东省委机关旧址,参观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中共广东省委在抗日战争期间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克服困难和阻碍,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部署了全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对抗日力量进行军事训练、兵员补充、粮草筹备以及武器弹药准备等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抗战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观结束后,中文系师生党员在机关旧址重温入党誓词。
参观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
重温入党誓词
为推动师生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师生们在活动期间还开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专题学习与研讨,听取了吴重庆教授的《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和罗成副教授的《“伟大的胜利”从哪儿来》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由中文系、哲学系党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中文系有37名师生参加。培训活动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与校史、系史教育相结合,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师生们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版权声明
撰稿:汤梦茹、黄智杰
摄影:马震、李劲峰
编辑:谢金泽、黄佩琳
初审:李劲峰
审核:陈方
审核发布: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