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乡“清明上河园”:看见爹娘小时候,看穿太行一千年!

王嘉俊 杨志敏 相约新乡 2019-05-25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外宣微信公众号

请点击上面视频,欣赏来自新乡的“太行风情”。视频来源:辉县电视台



  人们都说,新乡太行有缘分,那么,这份缘分究竟有多深?

 

  这不,在新乡市辉县南水北调渠畔,映着南太行的巍巍山影,精心打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太行民俗风情文化园”。

 

  这里不仅藏满了饱含时光温度的老物件,还有堪比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型实景演出。  


  不同的是,开封版的“清园”,讲的多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故事,新乡版的,却是太行山下寻常人家的老时光……






  

  今天,沐浴着晚秋的光,和八方来客一道,赴辉县城西,太行山下。


  

  在这里,恰逢“梦回大汉迎宾客”,身着华服的皇帝,在众大臣的簇拥下,宣告辉县太行民俗风情文化园开园! 



  之后,就见曼妙女子,身穿旗袍,擎着油纸伞,在今年最晚的花香里,盈盈而来。



  她们走在太行泉水旁,衣袂飘飘,水一般的恬静,火一般的热情,映红了牧野晚秋的柿子林。



  这一刻,温婉醇美的“太行秋梦”,在门前的玉米穗前,闪着金色的光,正在轻叩我们的心门。



  回望昨昔,这里有老家的房子,老家的窗,它们像时光的锁,打开后,童年的记忆,就撒着欢儿跑了出来。



  这杂技,曾惊艳过中原大地的岁月,若不想仅仅在电视中看见,就来辉县,和观众一起,献上自己最热烈的喝彩



  喝彩之余,您可以暂时让心安静下来,带着孩子,走进农耕博物馆。1500平米的展厅,收藏了郭玉忠先生踏遍晋、冀、鲁、豫四省,行程数万公里,征集到的农耕器具和生活器具4000余件



  看看老纺车,朝花夕拾,回忆灯光下的母亲


  洁白的棉花,曾织就年华的霓裳。如今,华发银丝人渐老,吱吱呀呀的声响,在老家故土上,响彻心房。


  

  还有母亲手中的推车,载过五谷丰登,曾载过母子情深。



  当然,还有父亲的铁锤,曾劈开过太行山石,垒起房屋座座,在山下的家,亮起万家灯火



  石头,压弯的是,挺起的是



  还有《知青岁月芳华情》,白衬衫和着军绿色的梦,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子女若是陪伴父母来,定是一段笑中带泪的回望


  

  只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带走了父母芳华,匆匆那年,留下回忆无数,只待后人寻。



  回忆如金,想着,能把这回忆,送进镖局,装进镖车。



  将这镖车,发往下一代,再下一代,让时光接力将记忆传承。


  

  如树之年轮,历尽春夏,永续不绝!



  如水之波澜,圆圆同心,清澈交织。



  到时,我们再登上高塔,守着百里太行,在云卷云舒中,就能将昨天和今天相连,并看见美好的未来。



  一泓清波,载着岁月情长,杨柳依依多情处,最是“鹊桥相会”!



  在新乡,透过石拱桥,梦里水乡,看见北国江南。



  这里,有奋进之后的笑逐颜开,岁月静好。



  这里,还有《山里红了》的旗帜飘飘,山乡喧嚣。



  这里,有尚在近处的“老味道”,最地道的农家菜,最纯粹的山乡情!


     

  一个老物件可以勾起一段回忆,一个炕桌勾勒出一个家族的团圆,一幅孝道图想起祖母的味道……



  一桌一椅,一物一景,在太行民俗风情文化园,让疲于奔波的人们,将所有无所寄托的情怀得以释放。  


  

  有人说这里是故乡

  有人说这里是家园

  

  盛情邀请您,来河南-新乡-辉县,

  和家人一起,梦回太行,

  回望老时光……




【本文摄影】戚琳、自娱自乐、金色年华、王嘉俊、王树安

【本期编辑】王嘉俊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往期回顾


河南新乡:千年百泉书院,曾是全国文化教育中心!

新乡:这棵银杏,三亩,千年,树下藏着红旗渠的“伏笔”!

中国新乡:2天3夜7宗“最”,“高博”一鸣天下知!

5个城门的新乡:人在街上走,墙在脚下沉,看见1400年的梦!

望京楼:新乡到北京“最近”的地方,离天只有“三尺三”!

新华书店在新乡:始于1948,致敬爱书的你!

新乡和平桥头:金龙庙里供的谁?藏的记忆这么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