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主席亲手摇开水闸! 新乡这条渠缘何被冠以“人民胜利”之名?

李文艳 相约新乡 2021-08-02

历史丨地理丨时尚丨人物

新乡市委市政府唯一外宣微信公众号

新乡宣传片《心想是城  相约新乡》

太行之阳,渠水流淌,一条横贯新乡市区的水渠,以60余载源源不断的一袭清水,诉说着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胜利颂歌,它就是被誉为“新中国引黄第一渠”的人民胜利渠。


从黄河上游到中游,许多引黄工程及灌区的名字大都与河名、地名或地理称谓有关,如引大(大通河,黄河支流)济湟(湟水河)工程、景泰电力提灌工程、河套灌区等。人民胜利渠却是个例外。


那么,她为何被冠以“人民胜利”之名


打破“黄河变荒漠”断言:创造历史


中国黄河无法治理,黄河流域下游及周边地区若干年后将会变为荒漠。”这是1949年,西方国家水利专家在印度集会时给出的断言。


而事实上如此断言也确有根据。历史上,黄河一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民间常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所编《人民黄河》的统计,在1946年前的三四千年中,有文字记载的黄河决口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尤其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舆论下,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策兴建人民胜利渠,困难很大,意义更大。


人民胜利渠总干渠全长52.7千米,至新乡市汇入卫河。1949年10月,经水利部及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前期工作启动。1950年初,黄委编制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1951年3月,经周恩来总理亲批,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能否打破外国专家的断言?能否结束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


但无论多难都挡不住平原人民的豪情激荡,当年17万人民齐上阵,战天斗地,破除万难,大干13个月,于1952年4月成功造就了这座胜利之渠



4月12日开闸放水。放水当天,施工的脚手架尚未拆除、十里八乡的人们拥挤在渠道边、闸桥上,翘首以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也正是受这一刻现场群众热烈情绪的感染,时任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罗玉川提议把这一工程改名为“人民胜利渠”。从此拉开了开发黄河中下游水利资源的序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工程,使临黄地区水生态环境和农耕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连片自流灌溉区,彻底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布局。


鸟瞰人民胜利渠


摄影:王世龙


一代伟人视察的地方


这造福人民的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在1952年10月31日这个历史时刻,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亲临人民胜利渠视察。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这是1952年10月31日早晨5点多钟,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从开封乘专列来人民胜利渠视察时,向登车给他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黄河河官王化云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嘱咐的一句话。这句话后来广泛流传,成为一代人治理黄河的口号。

“‘人民胜利渠’这个名字好。我今天就是来看这条‘小黄河’——人民胜利渠的。”

人民胜利渠首闸

这是1952年10月31日上午10多钟毛泽东主席来到人民胜利渠渠首,向前来迎接他的原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省军区司令员刘致远和人民胜利渠渠首领导人乔登云说这番话的。在这里,毛泽东主席亲手摇开了引黄灌溉大闸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从人民胜利渠铁路专线下火车,走向渠首闸

当天,在新乡卫河岸视察时,当毛泽东主席看到人民胜利渠引来的滔滔黄河水流入卫河,说:“今天看了‘小黄河’很高兴,这样,天津用水困难也好解决了。”


毛泽东主席的期望很快得到了历史的印证。1985年和1986年,海河的不少支流几近干涸,天津地表水近乎断绝,地下水因海水倒灌又苦又涩,既不能饮用又不可供工厂使用,天津政府向国家告急。新乡黄河修防处决定从黄河放水,经人民胜利渠流入卫河,天津得到了黄河水,水荒很快解除。

天津自行车厂分数批用卡车送来3000多辆飞鸽牌自行车,车厢两侧贴满了“吃水不忘送水人”、“向新乡人民致敬”等标语。因此,卫河就成为一条连接两地人民的“友谊河”。而向卫河供水的人民胜利渠则如幕后英雄般继续流水淙淙。


打破30年淤死 预言:焕发新生机


人民胜利渠虽胜利引水开灌,但一些外国水利专家再次预言,人民胜利渠最多运行30年就会淤死。



然而新诞生的人民胜利渠一直都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先后告竣,干支渠系进一步完善,到今天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形成科学的灌排体系。人民胜利渠的生命充满活力,并走向壮大。

这一壮大我们用数字说话:人民胜利渠目前有效灌溉面积136万亩,主要承担焦作、新乡、安阳3市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的农田灌溉和新乡市城市供水任务,受益人口达500万人。目前,灌区内平均粮食单产是开灌前的10.7倍,棉花单产是开灌前的5倍,累计创社会效益400多亿元,成为引黄灌区的一面旗帜。



实践证明,经过67年运行,人民胜利渠不但没有淤死,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为豫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着黄河水。


打破30年生命谶语的人民胜利渠犹如一颗明珠,吸引了30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官员、水利专家、外交使团等前来参观、考察。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巴特·舒尔茨在为人民胜利渠灌区题词时写道:“能在这样多泥沙的条件下灌溉,确实是个奇迹。”


美了生态:盐碱地如今“赛江南”


“我们这里是盐碱地,以前小麦亩产只有三四百斤,自从用上黄河水灌溉,盐碱地全都变成了米粮川,现在小麦每亩能打千把斤,水稻平均每亩也在1400多斤。”看着满地金黄即将开割的水稻,原阳县祝楼乡新城村村民祝忠民告诉小编,以前都是用井水浇地,井水硬度大、水温低、容易泛碱,种出的稻米也不好吃,如今用黄河水浇灌出来的稻米,又黏又香,味道就是不一样。

原阳金黄稻田

浇灌祝忠民家农田的黄河水,就是通过人民胜利渠,再从一号跌水处流入新磁河而来的。由于引来的黄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沉淀后用来灌溉农田,保留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这才使昔日低洼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了如今的高产稳产田。



60多年来,“人民胜利渠”灌区的干部群众克服了旱、碱、风沙等自然灾害,有效地开发利用水沙资源,通过沉沙淤改,使灌区内原有的10万多亩盐碱地全部改造成为了良田,农田得到了适时的灌溉,农业产量稳定,“原阳大米”“延津小麦”也成为全国知名农业品牌,使灌区群众把香甜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

现在的“人民胜利渠”渠,这条农业的命脉仍在为灌区人民的幸福默默地奉献着,为豫北地区近百万亩田园的丰收立下年复一年的汗马功劳。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67年前,一代伟人的谆谆嘱托已然成真。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邃:“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更有新中国70年来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有黄河文化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有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治黄经验,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在一代代治黄人的努力下,实现更多的“人民胜利”。一如六十多年前的那座胜利之渠,给世界一个奇迹,给炎黄子孙一个可期的未来。


END—  


往期回顾

市委书记和市长齐“站台”,推介新乡70年精彩“蝶变”!

新乡:让外地学子,花了4年读懂你……

影视剧中的新乡元素,你认出了几个?

我要是新乡,会对岳飞好一辈子!

总  监 制:李国强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王未来    

责任编辑:王嘉俊 杨 杨

投稿邮箱:84875652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