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汲师:我有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文艳 相约新乡 2023-01-15

 ·

点击蓝字  关注相约新乡

【注】点击文章中蓝字,打开相关链接阅读详情。

 


汲师,是新乡90年代之前的人们对汲县师范学校的简称,这些人如今几乎都年过五旬,但汲师这个名字绝对是他们心中一个永远无法改口的烙印,因为汲师曾经带给他们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

 

当年我们懵懵懂懂欣喜地跨入汲师,拜师求学,至如今,我们十分怀念我们的母校——汲师。


01



   百年汲师  

汲师坐落于卫辉市贡院街27号,从1883年的“经正书院”,到2016年并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前后历经130多年,开创了河南师范教育的先河,是豫北乃至河南数代教育人的精神家园!成为支撑和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受古城卫辉人民的厚爱,更让所有新乡人引以为豪。


平原省立卫辉师范学校  前师第一届毕业典礼 1950.02


❖  大概发展历程如下 

❖  1883年,中州名儒李时灿先生在卫辉府成立了推行进步教育的“经正书院”。

❖  1906年于罢科举、兴学堂之际,时任河南学务公务所议长、河南省教育总会会长的李时灿先生在“经正书院”内创设“经正师范学堂”,开创了河南师范教育之先河。

❖  1916年学校更名为河北道师范。

❖  1918年改称河南省立第五师范。

❖  1930年改为河南省立汲县师范学校。

❖  1949年改名为平原省卫辉师范学校。

❖  1952年改为河南省汲县师范学校。

❖  1989年学校更名为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

❖  2002年9月在全国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中,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新乡幼儿师范学校。

❖  2016年新乡幼儿师范学校并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  2018年,整体搬迁到位于卫辉的新校区,校名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汲师的开山鼻祖李时灿(1866—1943)先生,字敏修,号闇斋,汲县(今卫辉市)西街人。16岁考中秀才,20岁考取举人,26岁中进士。入仕后,曾任刑部部曹、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学务公所议长、救灾总会会长等职。民国时期,出任河南教育司司长。他与当时天津的严修、江南的张謇并称“教育三杰”,亦有“南张北李”之说。


图为卫滨九老合影,前排右二为李时灿

 

1883年,时年17岁的李时灿先生联合乡里士绅,于卫辉府城西大街设立经正书社,诚邀各地名师,引入大量西方进步书籍,使得豫北人士方知科举之外尚有学问,引得豫北三府众学子云集卫辉求学。

 

1906年,李时灿先生又在经正书社的基础上,在府城东隅的贡院科场旧址内,创办了师范学堂。此举开创了河南师范教育的先河,也是我们很多人认为的汲师真正的发源之地。师范学堂的设立,使得贡院街成为卫辉老城近百年文化气息最浓厚之地。

 

但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遭遇了严重破坏,整个学校成了一片废墟,汲师不得不过黄河,暂迁至禹县顺店。为何要南迁到禹县?禹州一高退休教师王朝喜告诉我们,禹县远离京汉、陇海铁路线,相对安全;禹县人多地广,商业发达,会馆建筑众多,可资利用;汲县人、中州名儒李敏修长期在禹县执教,人脉资源丰厚……这些条件促成了汲县和禹县的患难融合。


汲师29-34班全体同学毕业留念 1961.06.20

 

直至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才再次迁往贡院街本址的汲师,开始了快速的恢复发展。这之后的半个世纪,是汲师最为辉煌的时期。

 

上世纪末,由于社会发展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汲县师范”这个名字也慢慢成为历史,成为几代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朱砂痣。

 

进入新世纪后,全国教育行业掀起资源整合的大潮,汲师老校区已无法满足各项需求。于是从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汲师建设新校区的发展方向后,便确定了卫辉市翟阳线西侧400余亩土地作为汲师新校区建设和发展新址。


汲师整体搬迁后更名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


2018年,汲师完成了从贡院到新校区的整体搬迁,以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之名再续辉煌。

 

02



   大师与学子  

 


“昨晚梦中,又回到了汲县师范。记忆中的古老街道,摆着酱野兔的排挡;开满油菜花的田野,夕阳与满月共辉的傍晚,还有那绕城流淌的清澈河水,水面上浮动的野鸭子……我当时所衷情的一切全没有出现!梦中的我却行走在一片乱糟糟的闹市中,迷茫中突然看见了记忆中学校古老的大门……”


这是一位曾经在汲师工作过的老教师的回忆,怀念的是近半个世纪前(八十年代左右)的汲师校园,而这个时代的汲师也才是新乡人心中真正的汲县师范学校。


大概率是因为这一时代之前、之后的学校,名字都不叫汲师,也可能是因为这一时代的汲师是百余年历史中最具新乡人骄傲的资本,更可能是因为这一时代大部分的汲师学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师生:一个用青春热血与无私奉献支撑起中国中小学教育大半边天空的灵魂工程师。



那时汲师的老师们,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北京、上海、苏杭一带毕业的大学生,功底都比较深厚,在汲师毕业又在汲师任教了半辈子的霍德柱老师,在自己的“我记忆中的汲师三老”这篇文中,也提到了当年汲师老师们的深厚学识与可敬人品。


文中提到的老师有:做过教育厅的督学、在文字学和音韵学上造诣颇深的吴勉之先生;在人才辈出的汲师被称为“活字典”的张毅生先生;把年轻教师的论文改得密密麻麻、简直跟重写了一遍似的熊德成先生;瘦小睿智的“小老太太”、叶圣陶先生的外孙女姜亦多先生;一挥手能画出逼真的中国地图的孔庆晔先生;毕业于西安美院、郁郁不得志、口才不是太好但绘画技艺颇高的李文秀先生;曾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因家庭原因回到家乡,在汲师实验室当了一辈子职员的苏德荣先生……

宽仁美德似甘霖披泽生灵,敬业风范如黄河响照青天。这就是汲师曾经的老师们,他们用学识与人格培养了一代代教育者。


虽比不上大师级别的老师们,八十年代左右的汲师学子,顶着“中师生”的名号,却也风光无限。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秀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这一时期从这些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便被称为中师生。

 

当年的中师生们全都是各个中学里出类拔萃、成绩优异、天资卓越、悟性极高的追风少年,他们这些人被我们称为“一群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

 

所以在当年能够考入百年名校汲师,成为一名中师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最起码类似于现在的重点院校985或211。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是整个村子的骄傲与艳羡的对象。

 

今年五十多岁的汲师学子焦先生,对当年自己拿到汲师通知书的一幕就印象深刻:激动地落泪。

 

1985年,来自辉县上八里的焦先生才十六岁,在那个炎热的夏季,他拿到了汲师的通知书,当时整个村的人都跑来向他祝贺。一直在小山区长大的小焦终于等到了开学报到的日子:


我告别爹娘,自己先乘坐汽车,来到辉县,再倒车到新乡,又倒车到汲县汽车站,最后步行四五里地,才到学校。


第一次到汲师,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哪儿都新鲜都好看,宽阔的校门,挺拔的桧树,高大的教学楼,一排排乒乓球台儿,从学校门口到宿舍,光步行走就得走二十分钟。


我想,这汲师恐怕是中国最大最好的学校了吧。


汲师同学大多来自四区八县的农村,一开始都比较陌生腼腆,女同学邀请我打羽毛球,我还感觉脸红害臊。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适应了汲师学习生活,并且我认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就是在汲师度过的。与中学学习生活截然不同,汲师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在汲师,我学会了弹琴唱歌绘画和书法,并荣幸加入了当时在新乡地区小有名气的汲师“柳笛诗社”。光写现代诗歌,我就写了三个厚日记本。

在焦先生的回忆中,当年汲师还有一项传统:每天早上汲师学子都要环汲县县城跑操,有检查老师给跑操的学生发跑操牌,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一年需要拿到一定数目的跑操牌才可以,到最后将计入期末的体育成绩中。

 

而今,像以上这些主人公一样,毕业于汲师后走到全国各地中小学讲坛的汲师学子们,数以万计。

 

他们当中最早的一批已经50多岁了,最后一批也40多了,这一生似乎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他们用最好的成绩去了汲师,最好的年华给了祖国的未来。

 

他们在当年就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在祖国大地落地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他们把先进的思想、文化撒播在祖国的城市乡村、山山水水,不断地充实、更替着教育事业的有生力量,让普六普九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现。


汲师培养的优秀学子

 

从汲师走出的除了众多中小学教师中,也不乏各级行政领导。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在汲县师范学校教书,现代著名画家侯德昌、秦岭云、卢光照、李剑晨都曾在这里学习。

 

03



   当年拜师求学的校园 


今天,沿着狭窄的贡院街,穿过汽车、三轮、电车的围追堵截,一路蛇行后,再回到汲师旧址,进入汲师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办公楼墙体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大字,诠释着师范学校的精神内涵。一如当年的学识渊厚的先生和聪明慧顶的学生们的秉性。

 

已是人去楼空的校园,异常沉寂,唯有夕阳下的花木还青翠挺拔。


贡院街汲师校址内的百年古桧树


校园小道一侧的这棵古桧树,在汲师已生长百年,它用坚毅挺立的身姿,迎来一代代求知若渴的少年才俊,又在每一个盛夏,挥动多情的枝丫,送走一批批背着行囊、带着激情的未来精英。

 

有多少汲师学子在自己的作文里写过这棵古树,有多少少年在这棵古树下留下自己最美的青春倩影,又有多少人纵使毕业多年依然念念不忘这方汲师学子的灵魂栖息地。


老校钟与老教学楼


而最令人感怀的则是这座建于民国五年,即1916年的老教学楼了。教学楼内部,还是石质台阶,木制栏杆。拾级而上,二楼内景,更是古朴典雅。旁边的老校钟与老教学楼遥相呼应,是多少汲师学子梦中的思念。


遥想当年教学楼中,朗朗的读书声;走廊上,如花笑靥的女同学俏丽的身影;餐厅门口手端搪瓷碗、拿粮票买饭的学生;操场上,“稍息,立正,报数”的声音……



网友苦谏花:

那里有苍翠挺拔的老桧树,有曲曲折折的林荫道,有百年沧桑的老味道。那里,有我奋斗的青春岁月,有恰同学少年的美好回忆,有永远也回不去的过去,一砖一瓦都沾染着我的气息。即使再过十年二十年,闭上眼,她的样子也在我脑中清清楚楚。

汲师学子寇振朝

百年汲师即将消融在时代的烟尘中,数万汲师人的母校情结也只有在梦牵魂绕的零星记忆中去寻觅了。三十七年了,人生虽几经变迁,我仍以汲师毕业生的身份而自豪。如虹的青春虽已渐渐逝去,但汲师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魂魄。



汲师学子郭文艳

汲师有我太多美好的青春回忆,我和同学们的笑声与足迹遍布每一处角落,至今难忘,永远难忘!如今已经40岁的我,每每想起母校总会激动不已,提起母校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母校影响了我,塑造了我,让我能够不忘初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全心全意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汲师学子焦小有

忽然听到一首歌,这么大的人了,瞬间泪水夺眶而出。怀念啊我的青春啊,昨天真的在我的记忆里生了根发了芽,却永远再也回不去了。汲师也永远去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汲师学子陈鸿溪

我想说,孩子,不论你将来什么学历,长大了都要到“汲师”看看,这是你爷爷和祖爷爷的母校,是豫北,乃至河南省,当年数代教育人的精神家园!祝你将来展翅高飞!祝“汲师”新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汲师学子秋兰为佩

汲师,是我二十年前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也是我人生第一个有自己身份的工作单位。那时我怀着孩子,曾经整个楼道的同事们放下饭碗帮我搬煤球,我的学生们轮班帮我提水;孩子岀生后,我上课,无课的人轮流着帮我带孩子;我走时,一个楼层大约十余人送我到新乡,帮我搬行李托运……浓浓的质朴的情义,让我总不能忘怀这个我曾经的一段艰难人生!二十几年过去了,我的汲县师范呢?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回忆录中,汲师学子对母校的怀念,数量之多、感情之深、文采之美,都是最令人感动的。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自己的成名作《塔铺》一文中,也提到了汲师。一九七八年高考前两个月,刘震云的父亲为给备考的儿子借到《世界地理》这本书,带着四个馒头,从延津塔铺徒步到汲县师范,来回一百八十里路,终于在汲县师范教书的“刘震云”表姑家的孩子那儿拿到了这本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

桃李满天下



呦呦鹿鸣渐失声,唯有古桧天地擎。百年名宿别故地,古城再无文曲星。


从经正书舍到经正师范,从经正图书馆到省立汲县师范,再从新乡幼师到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从1883到2016,这是一曲多么韵味悠长一咏三叹的抒情慢板啊!

 

从“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则国家旺”的办学初衷,到“中州文化之权舆,河南学校之先声”的肇始与丰功,它为我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何等大的贡献啊!


 

尽管今天再也不会出现府县考生齐聚贡院,以图从童生考上秀才的繁华景象,也再也没有拿着干粮、背着行囊拜师门下,欲做一书生的意气风发,但是百年古树依旧在,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汲师人:兴废不负文昌地,莫忘曾经是书生。


祝福新汲师,天下依旧满桃李。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了解新乡



【特别鸣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倾力指导。

【资料来源】众多汲师学子的回忆录,公众号卫辉365等,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平台转载、摘录内容只以传播为目的;版权、转载问题,请联系我们。

往期回顾

延津:大河奔腾古渡情 金堤槐香第一麦

“云赏”新乡:不负如许春色

新乡:功夫来袭!“岳”出江湖!

总  监 制:韩卫军 马新华        

主      编:刘树雨 

执行主编:尚建东 夏宝莲    

责任编辑:朱新国 李文艳 杨杨

投稿邮箱:6267546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