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遁形于人群?你需要这份“隐身”黑科技!
审核专家:吴宝俊
理论物理博士、科普作家
我们总是幻想自己能够拥有神奇的特异功能,瞬间移动、千里眼、顺风耳等。其中,隐身术更是深受青睐,以此为想象的影视作品也有很多。
如2000年上映的《隐形人》,又称《透明人魔》,就是围绕人类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达到隐身的目的展开的。
当然,“隐身术”并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中。在军事领域,我们就经常会听到“隐形战机”、“雷达隐身”等术语,也经常看到有人研制出“隐身衣”的新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现实版“隐身术”的原理,看看它有哪些神奇之处吧。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属于跨学科的应用科学技术,它涉及电磁场原理、声学、光学、红外工程学等多种学科。
1
隐身技术应用于军事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军事目标或武器装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
现在,已经投入军事应用的隐身技术有红外隐身技术、反雷达隐身技术等。
>>>>雷达隐身
雷达是探测突防目标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当目标被雷达波照射时,能量会向各个方向散射,目标反射的雷达波越多,就越容易被发现。
因此,反雷达隐身技术就是突防兵器采用各种无源、有源的技术来降低其雷达散射,降低雷达发现隐身兵器的能力,主要的技术方法是隐身外形设计和应用吸波材料。
隐身外形设计是通过外形设计使雷达探测器的回波偏离雷达接收方向,例如改变飞机外形的角度及形状,将回波限制在某个角度范围内,从而避开雷达接收方向。
应用吸波材料则是利用了某些特殊的化学涂层能够吸收雷达波,并将其转化为热的特性,避免了雷达波的散射。没有了回波,雷达自然就无法接收信号,发现目标了。
>>>>红外隐身
红外辐射主要来源于武器装备的发动机。近年来,随着红外侦察、制导和热成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反红外探测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此,可以在武器装备的发动机喷口采取一定的遮挡措施,尽量在发动机附近的部位使用耐热的合金材料,也可加装隔热衬里,尽量减少热量的扩散。
另外,在整个武器装备的外层涂抹散热快的涂层,也可以有效降低整个装备被发现的可能。
2
现在普遍采用的可见光隐身是涂料迷彩伪装的方法,在武器装备的表面喷涂与背景一致的颜色和迷彩伪装图案,模拟背景的色彩,有效掩饰装备的目视外形,从而达到隐形目的。
军人在战役中也会采用穿迷彩服来隐藏行踪,这种方法的起因是人们发现面对多种颜色和几何形状的混乱组合,观察者将无法获得稳定的聚焦点,并最终产生视觉混乱,达到“隐身”的目的。
随着迷彩服的兴起,人们不断进行研发,发展出了数码迷彩,它将色块的结构打乱,并在边缘构造更多的棱角,让敌方更难识别。
3
日常生活中的环境相对简单,没有复杂的地形和植被,那么怎样才能像科幻电影中那样隐身呢?
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在研究此类“隐身衣”,这类隐身衣多是根据变换光学的方法设计的。
国外有家科技公司就发明出了一种隐身衣,它利用斯涅尔定律(又称“折射定律”)来实现隐身效果。
原理是不管什么样的材质都有特定的折射率,当光线通过不同的材质的介质时,折射就会发生变化。
隐身衣利用这个原理让光折射之后使物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而且该公司采用的隐身衣材质更加纤薄,这给以后制作能够完全贴合人类体型的隐身衣提供了更好的借鉴。
现在,人类还无法实现完全的“隐身”,但或许有一天,技术得到突破,我们也可以变身成为“超级英雄”,拥有神奇的“隐身术”。
点击图片阅读:草莓农残多?别慌,马上教你放心吃!
点击图片阅读:引无数科学家竞折腰的“三体问题”到底有多难?
点击图片阅读:高萌来袭:你见过最大的兔子有多大?
温馨提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目前北京市已经调整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观众身体健康,自2020年1月27日(初三)起,北京科学中心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请关注北京科学中心官网(www.bjsc.net.cn)、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了解最新动态信息。
想成为北京科学中心志愿者吗?点击“报名”即可了解详情,并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