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床图片 | 面部皮肤多发可消退的结节,或为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2-12-15


柳叶刀微信公众号持续为读者带来与临床相关的专业解读。《柳叶刀-血液病学》(The Lancet Haematology)近日发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汪旸教授团队治疗的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多发性角化棘皮瘤。该多发性角化棘皮瘤,伴随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而出现,第一次是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后,第二次则是自身血液病进展后。这种现象提示了角化棘皮瘤的发生与全血细胞减少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介绍

朱培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在读博士,住院医师。擅长常见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治。

汪旸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皮肤病理以及良恶性皮肤肿瘤,包括皮肤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皮肤淋巴瘤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utaneous Lymphoma, ISCL)执委。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本期临床图片描述了一位47岁女性患者,因右眉、右耳廓出现多个结节前来就诊。这些结节于2月前出现,迅速长大。


Figure: Multiple keratoacanthomas in a patient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Three flesh-pink, sharply circumscribed, crateriform nodules with keratotic cores on the right eyebrow (A) and the right auricula (B).


患者曾于1年余前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因此进行了多疗程化疗。最后一次疗程,出现了药物所致的IV度骨髓抑制。与此同时,患者发现两侧眉部各有一个结节。这两枚结节在患者骨髓抑制症状改善后的8周内渐渐消退。


患者否认既往皮肤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右眉及右耳廓有3个淡红色结节,中央火山口样,内含淡黄褐色角化物,结节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界限非常清楚。


对右眉部的皮损进行切取活检,病理检查可见肿物由内陷的鳞状细胞团块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无异型性,中央呈火山口样改变,其内充满角质物,两侧则由唇状表皮包绕,这些表现符合角化棘皮瘤的诊断。


血常规显示患者存在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为1000个/uL(正常值:4000-10000个/uL),血红蛋白浓度为42g/L(成年女性正常值:110-150g/L),血小板计数为10*103个/uL(正常值:100-300*103/uL),该结果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合并病态造血。


我们给予了5%咪喹莫特乳膏,让患者隔日一次涂抹于角化棘皮瘤皮损处;对于患者的血液疾病,行红细胞、血小板的输注支持治疗,以改善其全血细胞减少的状态。在治疗后的8周内,这些结节逐渐消退,随访1年后皮损无复发。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低级别的鳞状细胞癌,皮损好发于头颈部或四肢等曝光部位。本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为孤立的结节,中央有角化物质,类似火山口样改变。多发性角化棘皮瘤的出现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学暴露(例如纹身所用的红墨水)、免疫抑制状态,以及应用某些药物(例如:BRAF抑制剂、来氟米特等)相关。


本例患者的多发性角化棘皮瘤,伴随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而出现,第一次是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后,第二次则是自身血液病进展后。这种现象提示了角化棘皮瘤的发生与全血细胞减少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提示患者的血液学异常被纠正后,角化棘皮瘤皮损可以自行消退。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皮损的消退也应当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角化棘皮瘤在临床和病理上需要与侵袭性鳞状细胞癌相鉴别,长病程的皮损尤需注意。因此,必要时应对病灶进行切取活检,以期获得准确的诊断。


本病例展示了与骨髓造血异常相关的多发性角化棘皮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识别与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皮肤病变,这有助于发现患者潜在的异常改变,并进一步为其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方式。END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临床图片 | 面部出现不对称的皮肤潮红和出汗,或是罕见病丑角综合征

临床图片 | 疑难病播散性诺卡氏菌感染的治疗

临床图片 | 罕见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的日晕征和蜘蛛肢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血液病学》期刊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