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读 |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提高中国成年人的期望寿命
《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发表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丽云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研究发现,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中国成年人的期望寿命。该研究是第一项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多项生活方式因素与期望寿命之间关联的综合性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进而提高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本研究由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共同完成。孙秋芬(研究生)、于冬梅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吕筠教授、赵丽云研究员、李立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原文更多内容。
文章解读
研究背景
与传统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少体力活动、不良饮食习惯和肥胖等,已被证实与人群死亡风险存在关联,特别是慢性病导致的死亡[1, 2]。基于传统流行病学生存分析得到的反映危险因素与疾病或死亡风险关联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指标通常不易被非专业人士理解。相比之下,期望寿命这一概念更为直观,可以定量衡量人群综合死亡水平,帮助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评估生活方式与期望寿命之间关联的研究证据有限;主要见于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健康者的期望寿命比不健康者长7.4-18.5岁[3-6]。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明确目标,到2030年中国人群平均期望寿命由2015年的76.3岁延长至79.0岁。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卫生资源状况等显著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亟需开展本土化的研究以评价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在达成这一目标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赵丽云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整合了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约50万人数据、中国营养与健康监测调查(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CNHS)17万余人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GBD)公开数据库,评价多项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与中国成年人期望寿命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死亡率,提高中国人群30岁时的期望寿命。
研究结果
1、基于CKB队列人群分析生活方式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的关联
本研究关注五项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下定义低风险的生活方式:(1)不吸烟或非因病戒烟;(2)不过量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量<30g纯酒精,女性<15g纯酒精;(3)健康的饮食习惯:每日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周1-6天摄入红肉及制品,每周≥4天摄入豆制品,以及每周至少一天摄入水产品;满足前述4-5条视为具有健康的饮食习惯;(4)积极的体力活动:总体力活动水平排位在同年龄组、同性别人群的前50%;(5)健康的体重和体型:身体质量指数(BMI)介于18.5-27.9kg/m2之间,且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本研究纳入487,209名CKB研究对象,在中位随访11.1(四分位间距10.2-12.1)年期间,共发生42,496例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全因死亡及死因别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按年龄和10个项目地区进行联合分层,在模型中调整性别、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对应疾病的家族史和臀围。
结果显示,相比具备0-1项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者,具备全部5项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38(95%CI:0.34-0.43),各死因别死亡的HRs(95%CIs)分别为:心血管疾病0.37(0.30-0.46)、恶性肿瘤0.47(0.39-0.56)、慢性呼吸系统疾病0.30(0.14-0.64);对应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PAR%)分别为37.8%(95%CIs:30.7%-44.5%)、42.8%(95%CIs:30.5%-53.6%)、29.9%(95%CIs:17.8%-41.2%)和36.3%(95%CIs:-16.3%-72.9%)(图1)。
图1. 生活方式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之间的关联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2、分析生活方式与期望寿命的关联及不同疾病死亡率的归因
在男性中,具备0-1项低风险生活方式者30岁时期望寿命(95%CI)为41.7(41.5-42.0)岁,而具备全部5项者为50.5(48.5-52.4)岁;女性中对应的期望寿命分别为47.3(46.6-48.0)岁和55.4(53.5-57.4)岁(图2A)。因此,生活方式最健康的一组人30岁时期望寿命与最不健康的一组人相比,男、女性中分别延长了8.8(6.8-10.7)岁和8.1(6.5-9.9)岁(图2B)。
利用Arriaga分解法对具备全部5项以及0-1项低风险生活方式者的期望寿命进行死因分解。结果显示,男性中延长的期望寿命分别约有27%、30%和7%由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降低所致;女性中对应的比例分别为46%、11%和15%(图2C)。
图2. 具备不同数量低风险生活方式者30岁时的期望寿命及其差异和疾病别死亡率归因
3、分析不同特征人群中生活方式与期望寿命的关联
不同特征人群的期望寿命虽有差异,但随着具备的低风险生活方式数量的增多,期望寿命均逐渐延长。以城乡分析为例,具备全部5项低风险生活方式的城市人群30岁时的期望寿命较仅具备0-1项者分别长9.2(95%CI:7.4-11.0)岁(男性)和10.5(95%CI:9.8-11.2)岁(女性),农村人群的期望寿命相应长9.7(95%CI:6.3-13.0)岁(男性)和11.2(95%CI:8.6-14.1)岁(女性)(图3)。
图3. 城乡人群中具备不同数量低风险生活方式者30岁时的期望寿命
结论
本研究汇集了CKB队列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数据、CNHS具有全国人群代表性的横断面监测数据以及GBD公开死亡率数据,使得研究结果在稳健性和代表性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证实,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对提高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采取综合措施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应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END
参考文献
[1]LOEF M, WALACH H.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on all cause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 55(3): 163-70.
[2]ZHU N, YU C, GUO Y, et al. Adherence to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Chinese adults: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9, 16(1): 98.
[3]O'DOHERTY M G, CAIRNS K, O'NEILL V, et al. Effect of major lifestyle risk factors, independent and jointly, on life expectancy with and withou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Consortium on Health and Ageing Network of Cohor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NC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6, 31(5): 455-68.
[4]LI Y, PAN A, WANG D D, et al. Impact of 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on Life Expectancies in the US Population [J]. Circulation, 2018, 138(4): 345-55.
[5]MANUEL D G, PEREZ R, SANMARTIN C, et al. Measuring Burden of Unhealthy Behaviours Using a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Approach: Life Expectancy Lost in Canada Attributable to Smoking, Alcohol, Physical Inactivity, and Diet [J]. PLoS medicine, 2016, 13(8): e1002082.
[6]LI K, HüSING A, KAAKS R. Lifestyle risk factors and residual life expectancy at age 40: a German cohort study [J]. BMC medicine, 2014, 12: 59.
*中文解读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