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奥遗产:“水立方”优雅变身“冰立方”,世界唯一冰水交融奥运场馆

国际设计 2023-09-17

来源:人民网 |《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水立方变冰立方 全球第一座双奥场馆这样炼成




01 
全球第一座双奥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又名“水立方”、“冰立方”,和国家体育场“鸟巢”遥相呼应。作为全球第一座“双奥”场馆“冰立方”是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双奥”场馆。它在水冰自由转换之间,体现了建筑与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也充分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结合的典范。


国家游泳中心外景 来源:市重大项目办


北京冬奥会持续进行,从“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全球冰壶运动员巅峰对决的绝佳舞台,继2008年后再次惊艳世人。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总经理杨奇勇10日下午走进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与中外记者分享了“冰立方”在筹备冬奥和场馆运行方面的故事。


来源:人民网 欧兴荣摄


据杨奇勇介绍,整个冬奥会筹备过程中,国家游泳中心采用“水冰转换”的策略,在原先的泳池上建设了可移动、可拆卸的冰场。“在‘水立方’里开展冰壶运动,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挥了主导作用。”杨奇勇说,相比新建场馆,对已有场馆改造可以大大减少投资,“水冰转换”则能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


国家游泳中心“水冰转换”短视频

来源: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营部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集冰上精品赛事举办、大众冰上健身、冰壶运动推广等于一身的综合冰上项目平台。杨奇勇透露,未来的运营策略也基本确定,在每年的11月,泳池将转换为冰场,用于开展冰上运动;在下一年的3、4月左右恢复为泳池,用于开展水上运动。“如此场馆利用将变得更加饱满,让‘双奥’遗产持续绽放光芒。


来源:人民网 | 冬奥观察:“水立方”变身“冰立方”背后:让“双奥”遗产持续绽放光芒 | 2022年02月11日16:43 | 责编:欧兴荣、张帆




02
点赞双奥场馆建设


2月16日,在北京冬奥会女子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迎战循环赛排名第三的英国队,中国姑娘们表现稳健,展现了较高的成功率,以8∶4战胜英国队,取得中国女子冰壶队第三场胜利。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延续了昨天取胜的好状态,表现稳健,以6∶5战胜瑞士队,最终以4胜5负的成绩结束了循环赛的争夺。从近期外媒对冬奥场馆的多方报道中,不难看出“水立方”变“冰立方”这一可持续利用策略备受关注


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 来源: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运行主任皮埃尔·杜克雷表示,北京是第一座双奥之城,这是优势,现在用的很多场馆都是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比如以前的水立方变成冰立方,这是非常骄傲的事情,现有的遗产重复利用,这是更好的,可以充分体现奥运会的目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国际奥委会:水立方变成冰立方,这是非常骄傲的事情 | 2022-02-02 13:30 | 记者:赵晓松 | 编辑:孟紫薇


来源:BTV冬奥纪实频道《我与奥运》揭秘双奥场馆水立方


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中,多个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例如“水立方”和“鸟巢”,再次派上用场。有些特定体育项目的比赛场地必须新建,而这些新场馆体现了中国工程师的奇思妙想。

——据西班牙《阿斯日报》网站2月5日报道


北京冬奥会强调有效利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许多场馆是在当年奥运场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本月2日开幕的冰壶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这一外观独具特色的建筑曾是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场馆。北京冬奥组委仅用大约20天就将“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原来的泳池变为冰场赛道,比赛时冰壶滑动声和刷子摩擦声清晰可闻。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3日报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媒点赞北京冬奥场馆建设——“水立方”华丽转身 “雪飞天”永久留存(海外看台)| 2022年02月10日 第 06 版 | 记者严瑜整理




03
优雅变身的困难与应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比赛。游泳运动员在这里24次打破21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游泳池”。赛后,国家游泳中心进行场馆改造,实现了多样化的运营,成为世界范围内奥运场馆运营的典范,并于2019年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体育和可持续建筑奖”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正在举办优雅的冰壶比赛,成为最雅的冰场。


为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国家游泳中心增加了“冰”的功能,建立了可转换的冬季运营新场景, 实现世界唯一的“水冰转换”双奥场馆。这次冰壶场馆改造工程,秉持“可持续”、“轻建造”的核心理念,在保证水冰功能复合的基础上,实现场馆设施的整体提升和可逆转换,改造后的国家游泳中心实现“冰水双轮驱动”

设计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可逆的“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实现在保有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凭借这套可拆卸的制冰体系,在制冰设备和冰层拆除后,冰场即可还原为泳池。


从奥运会游泳比赛到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场景转换,需要建立建筑空间、体育场地、室内环境、智慧运行等系统性的核心要素关联和转换策略,涵盖建筑设计、结构、设备、能源、智能化和工程建造、临时设施等关键领域,从而服务赛时和赛后各类人群。

国家游泳中心现有更衣间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冬奥会赛事需求,新建更衣间成本高昂,且挤占场馆赛后运营空间。设计团队采用轻建造模式,创新性地使用集装箱式运动员更衣间。对旧集装箱进行低碳环保的功能模块化改造,通过“快闪”模式进场安装,满足赛事运行时的运动员更衣间需求。赛后,集装箱模块可以无痕移除,还原场馆运营空间,且撤出的集装箱模块可作为场馆的客服咨询、休息餐饮、商品售卖等公众服务设施使用,甚至还可以通过租赁、出售集装箱模块实现场馆经济收益。

集装箱更衣室


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市地标建筑,其绿色、科技、人文理念深入人心。改造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的标准设计实施并获得了相应的评价标识通过照明系统改造,获得了三星级绿色照明标识证书,比改造前照明节电约60%,有效地节能减排;通过设立可持续监管平台及能源管控中心,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群智能技术手段,加快推广建设可视化、智慧化的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实现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


改造完成后的国家游泳中心全面实现智能升级,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变化,为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提供绝佳的环境。利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以BIM模型为载体,通过精确测量、机器深度学习等手段,实现智慧化场馆。场馆新增的信息引导系统可快速、全面了解场馆信息,提升观众观赛体验,提高入场和疏散效率。改造还将升级安防和消防系统,让场馆在重大活动中指挥更便捷,处理突发事件更有力。


“冰立方”通过“冰“、“水”功能的转换,将打造世界首例同时具有运行冰上和水上文体项目能力的场馆,成为“双奥之城”的代表性建筑。“冰水双轮驱动”的“冰立方”也将成为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和持久利用的典范。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
项目位置:国家游泳中心南广场地下空间
建设单位: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整体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包括一块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和一块由四条45米×5米的标准冰壶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  

设计团队

项目经理:郑方

设计总负责人:郑方、孙卫华

建筑专业:孙卫华、董晓玉、宋刚、唐文宝、朱碧雪、冯喆

结构专业:王雪生

设备专业:陈盛、汪波、刘磊、魏时鸣

电气专业:王潇潇、徐昕、孙妍

经济专业:王帆

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说明部分撰文来自孙卫华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字样,进入国际设计网。


相关链接:
顶流冰墩墩把冰丝带扣脸上了
老场馆焕发新魅力,羽生结弦都点赞的“最美的冰”——首都体育馆
【“凌”空绽放】18岁天才少女一举夺冠,首钢滑雪大跳台成功出圈!
【“翊鸣”惊人】17岁小将创造历史,聚焦“含金量”最高的云顶滑雪公园


——END——

“冰立方”,今天您「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