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诗词大会”蒙曼 | 诗词无用的年代,为何我们还要读诗?
本文字数 4929 字 | 阅读时间 13 分钟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依旧很火,导师们也有些没有料到。评委蒙曼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存在,只不过被压抑太久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2007年开始,蒙曼五上《百家讲坛》,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作为一名老师,蒙曼坦言“现在依旧很忙,每周学校还有七节课”,参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占去了她大量的精力,在现有的高校考核机制中,这些工作显然不会为她的学术研究加分。但她认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也是分内之事吗?”
让她乐此不疲的原因,很重要的还是来源于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蒙曼生在一个崇尚读书的年代,又非常幸运地生在一个读书人家。
小时候,连新华书店的人都知道这家人肯买书,“书店进了新书,会直接拿着书单到我们家让我父母勾选,然后把书送来。”
蒙曼和父母的合影
在她五六岁的时候,父母给她买过一套四卷本的《唐诗故事》,这套书是一个地质队员编写的,“我当时看得入迷,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句子,他会根据自己去到的地方讲理解与感悟”。
再加上这套书并没有选择一些佶屈聱牙的篇目,所以“很容易就读进去”,一位地质科研人员和一个小女孩,就这样发生了奇妙的“时空反应”。
等她再大一点的时候,流行歌曲走红大陆,人人热衷于抄歌本,从小熟读古诗词的蒙曼觉得那些歌词“很啰嗦,一点都不美”,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当人家讨论歌星的时候,她不想插嘴,宁可拉开距离。“我从小就不喜欢逆着自己的天性做事,别人的做法,与我有什么相干?”
现在的蒙曼,每周依旧要去学校上课。讲台上,从一开始的几十个学生,到几百个学生,再到后来登上电视屏幕,让更多人听见自己的声音,蒙曼永远谈笑风生,镇定自若。
在采访中,不断有这样的大笑,似乎所有的话题,无论重大与否,都能“笑谈”。
很多人说,蒙曼是一个天生的好老师。其实不然。
2002年,从北大历史系博士毕业后,蒙曼回到她的母校中央民族大学当老师。第一学期学校给她排了三门课,蒙曼每天备课到凌晨两点。
她甚至给同宿舍非历史专业的朋友试讲,“看见她笑了,我就知道这个笑话成了。”学生听她的课轻松快乐,没人知道那些笑话都是她对着镜子练好的。
第一次上“百家讲坛”的时候,蒙曼只有32岁,是这个节目最年轻的讲师。“我并不比别人强,事实上人家先天会觉得你不如人,而你不能坐实这种想象。因为介意,所以要努力。”
在之前选择品读《唐诗三百首》的时候,蒙曼并未料到有一天诗词会达到如此“沸点”。而在经历了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狂欢以后,静下心来再读这些经典诗选,又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最近,蒙曼推出新书——《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以四季节令为序,品读她心目中的最美唐诗。我们也有机会和蒙曼聊了聊,听她讲述自己热爱的“诗歌”和中国人的“诗心”。
01
【 为什么不可以说“清明快乐”? 】
十点人物志:《四时之诗》一书中诗歌的篇目是按照节气时序来编排的,这是否想强调古代诗歌的“日常性”?
蒙曼:对,我想这是最自然的一个角度。古人跟今人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对自然更加敏感,他们的人生是随着自然的节奏走的,所以春种、夏储、秋收、冬藏。同时,古人的情感也是跟季节之间相关的。
比如他们在春天和秋天写的诗多,冬天和夏天写的诗就少,因为春天是生发的,秋天是收敛的,这都有一个季节大的转换在里面,所以这时人们的诗性就更浓厚一些。
而夏天和冬天都有藏的一面,夏天藏热,冬天藏冷。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顺序,如果按照边塞诗、悲怨诗、田园诗等等来划分,专题感就太强了,和人们生命的关系也更浅。
十点人物志:比如清明节,提到这个节气,很多人就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节日,您同意吗?
蒙曼:清明其实是一个融合上巳和寒食的节日。上巳其实是祈福,《兰亭集序》里“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句话就有提到上巳。寒食节是禁火,也就是把旧火灭掉,迎接新火的到来。而清明祭祀的功能是后期慢慢发展出来的。
所以清明有两个调性,一个调性是从祭祀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它和“雨纷纷”或者说比较伤感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了。
另一个调性是欢乐的,因为要迎接春天和生命的到来。所以你就能看出清明其实是个非常混合的节日。
之前有人问我,能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我说当然可以了,因为清明节从来都有非常快乐的一面。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人对古代文化有一种非常僵化的误解。
02
【 如果不是用“背诵”的方法掌握诗的美,
那就错了 】
十点人物志:按照一个综艺节目正常的生命周期,三季之后可能就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但《中国诗词大会》做到现在,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蒙曼: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人对“诗心”的需求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被压抑太久了。中国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我们最早的文化就是诗的文化。
这就是我们区别于希腊民族的地方,他们在讲理,在讲逻辑和辩论,但我们一直在讲诗,我们把对各种事情的感情、判断,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传统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历经千年,没有中断。
即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人喜欢,只不过我们在近代引入了一个新的教育系统,我们把“诗性”在很大程度上抛掉了,但民族性格绝不会因为几十年的抛弃,就会被彻底改变,这是一点。
第二,我认为它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选的诗不是以难度为最高目标的,它恰恰是以唤醒为目标。就是你这个东西本身是存在的,我一次一次的唤醒你。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雷海为
所以雷海为会得冠军,武亦姝会得冠军,一个是快递员,一个是中学生。你就能看到这个节目追求的程度,是全民都有可能达到的程度。俯下身去,贴着老百姓的需求走,才能成功。
十点人物志:如果在雷海为和彭敏之间选一个冠军,您希望是谁?
蒙曼:其实在比赛之前他们让我预测,我说我希望雷海为得冠军,但我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但我真是觉得“诗歌”这样的存在,在中国的普世性,就应该有这么大,就是一个外卖小哥也能够亲近。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武亦姝
所以诗歌是把人拔到天上去的,但所有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都在大地上行走。我觉得雷海为恰恰就反应了这一点。所以中国人和诗的关系,在雷海为这里能得到一个最好的诠释。
十点人物志:这个节目今后的发展和改变会是什么呢?
蒙曼:改变会有,但我个人觉得这个节目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坚持。这个节目的创新点就在于没有刻意去创新,其实任何东西,不坚守下来就形不成传统,形不成传统就没有长久的力量。
《中国诗词大会》最核心的坚持是提供一个舞台,唤醒更多人的情怀,这一点坚守对了。至于剩下的创新,都是细节性创新。对我而言,有的时候,坚守的作用不亚于创新。
十点人物志:也有很多人觉得,《中国诗词大会》过分的强调背诵,成了“背诗大会”,您怎么看?
蒙曼:学语言必须从背诵开始。人掌握诗的美,如果你告诉我从理解开始,那这个路就错了。如果你都背不下来,你的语感就不能成立,语感不能成立,你说我对这个诗的内容有理解,那不是诗,那叫诗评、诗论。
还有很多人说能不能考作诗?这里面又牵扯出两个问题:第一,作诗的好坏,谁说了也不算。既然这是一个竞技比赛的形式,那答案必须是标准答案,只有背诵才能考出标准答案。
第二就是如果现在考作诗,其实就已经把大部分人拒之门外了。因为诗歌的创作,今人跟古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古人的诗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结婚、送行、生孩子都要写诗。
但在今天,诗只是我们陶冶情绪的手段,跟生活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了。也就是说,今天大部分人已经不会写诗了,但如果从背诵入手的话,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参与的。
03
【 很多人对“美育教育”的理解很狭隘 】
十点人物志: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是特别喜欢读诗的,那他们怎么去更好的引导孩子?
蒙曼:父母不喜欢,可能两种情况:第一,父母的心性和诗是不吻合的;第二,很多父母过去没有这个机会知道诗的妙处。但父母和孩子的心性未必是一致的,而且很多父母当年所受的教育里不存在诗教的内容,但今天我们的教育进步了,存在这个内容了。
所以我认为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孩子,至少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可以有多种选择,而“诗歌”是其中非常好的一种选择。父母可以借助书、音频、电视节目等形式让孩子的天性与“诗歌”这样美好的东西更加亲近。
十点人物志:不论是从应试还是非应试角度,现在整个社会都开始重视语文教育,这“重视”的背后您有什么担忧吗?
蒙曼:这是一种大的导向,但与其担忧这种引导方向,还不如多去思考一下这背后的评判标准。如果人的审美情绪、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真实的提高,那这个方向就是好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看重在这种趋势下,民族文化整体变化的程度。你比如说现在网上大家回帖的时候都是爆粗口,那这个时代的文化和语言表达程度,肯定是要差一些,这很容易判断。
十点人物志:对于前段时间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女德班”这类事情,您的评价呢?
蒙曼:当然不赞同了,所以说传统文化为什么需要梳理。因为我们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非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而且有许多,我们已经身不由己的在继承了,但现在关键的工作是梳理。
比如《唐诗三百首》就是从几万多首唐诗中梳理出来的,这都是后人梳理的结果。所以作为学者,我们希望能选出一些跟现今生活吻合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属于过去,也能参与未来的创造,这是挺重要的。
十点人物志:作为一名老师,您对现在学生的美育教育是怎么看的?在重建当代人的审美性上,古典诗词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蒙曼:现在我们整体的美育教育做的不好,虽然我们在很早就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美”一直是比较弱的一项。同时,我们现在很多人对美育教育的理解是很狭隘的。其实美呈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今天讲到诗歌,这里面就存在着美。
首先是“美的韵律”,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美的颜色”,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然还有“美的意境”,为什么谢道韫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比他的表哥谢朗讲“撒盐空中差可拟”要好,因为它有意境,它让雪变得灵动起来了。
最后还有“美的价值观”,比如中国古人讲到战争,一方面有“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是英雄主义的美;另外一方面还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也是美的,因为这是对战争的批判,是讲社会的良心,这两个同属于价值之美。
所以中国的诗歌里面有色彩的美,音律的美,意境的美,价值的美。这都是美的教育,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把美的教育狭窄化。
十点人物志:最近这些年,很多民国的语文老课本都被拿出来,作为启蒙读物备受推崇,这种评价过誉了吗?
蒙曼:民国语文教材非常多,但不一定都好。但我们现在选出来的一些,往往是其中比较好的,所以我们不能拿一本出版于民国时期的,经过大浪淘沙之后在今天面世的教材,和今天一本平庸的教材比,那是不公正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就是民国的特殊性。它是在传统和现代交集的时候产生的一个时代,形成的一种审美。所以它既有古雅的情绪,还有对新时代一种生机勃勃的渴望。
而现在我们是平稳发展,社会的冲撞感不如那时候强了,随之带来的新鲜感、活泼感可能就不如那个时候强烈了。所以民国的书,我觉得要批判的阅读,全部拿来肯定是不行的。
我讲一个有趣的例子:我曾经看民国的一本书里,教育孩子家里来客人了应该怎样做:里面说应该打开门,然后礼貌的称呼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之类的。放到今天对不对呢?我们现在首先教育小孩:不要轻易打开门。这里面反应的就是时代的差别。
所以,虽然我们有些民族的价值观恒久不变,但变化的部分不可忽视。
今日话题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首(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诗歌?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接触到它们的?这些诗歌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把你和这些诗歌的故事告诉我们吧。
参与话题讨论,留言区点赞前十的小伙伴将各获得蒙曼老师新书《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1本。
截止时间
2018年4月28日下午6点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该书以24节气和现代节日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在四季时令中阅读精选的唐诗作品,品味唐诗的语言和文学美,讲述文化典故、进入诗人心境。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