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少年,和他们以命相搏的人生
作者 | 灯灯
十点人物志原创
被誉为今年最佳国产纪录片的《棒!少年》,让一支少年棒球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人们抱着看热血漫画的期待走进电影院,最终却发现,这个故事道尽了底层孩子的人生之苦——孩子们打棒球,是为了生存。
因为贫困,他们不得不踏上职业棒球选手的道路。
与其说是他们选择了棒球,不如说是棒球选择了他们。
在中国,练体育被许多贫困儿童视为重要的出路。
只有成为职业运动员,或者凭体育特招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大山,看见未来。
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对他们而言,从来不是易事。
被棒球选择的狼少年
2017年,纪录片导演许慧晶来到京郊的爱心棒球基地,第一次见到这群棒球少年。
训练场上穿着白色棒球服、朝气蓬勃的孩子,让他感到一阵恍惚:
“如果不知道他们悲惨的身世,你会以为这是一群练习棒球的富家子弟。”
中场休息时,许慧晶注意到,其他人都围着教练玩闹,有个小男孩却独自坐在角落里,低头玩一只黄色小恐龙,眼神很忧郁。
那个孩子叫小双,后来成了全片的主角之一。
小双是主力投手,来自河北农村。爸爸在他出生前,突发脑溢血去世,妈妈生下他和双胞胎哥哥后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哥哥一出生,就被送了人。小双因为瘦小,脑袋只有拳头大,没人要,差点被家里人埋了。最后还是大伯拦了下来。
小双先是被大伯养着,大伯去世后,他被送到姑姑家,几年后,姑姑也去世了,他又被送到二伯家。
转机发生在2015年。
这一年,前国家棒球队队长孙岭峰从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招募了十几个7到10岁的困境少年,组建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
基地里的孩子,大多和小双处境相似。
他们来自河北、宁夏、四川的山村,全都是贫困儿童或“事实孤儿”——父母重残、重病、远走他乡后,无人抚养的孩子。
孙岭峰的目标只有一个,“用10年,把他们培养成职业棒球选手,改变命运。”
刚来基地时,小双很长时间都不吃不喝,也不跟人交流。他以为二伯把他卖了。
这个男孩,不到10岁,却经历了普通人要用七八十年才能经历的事情。他总是心事重重,独来独往,眼里随时噙着一汪泪。
和忧郁的小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片中的另一个主角,马虎。
马虎人如其名,生龙活虎,顽劣异常。刚来一两天,就把基地闹得鸡飞狗跳。
他骂人、打架、随地吐痰,上课时吃粉笔和胶水,每天都有孩子被他惹哭。
教练孙岭峰叹气道:“马虎要是不来练棒球,就是个小混混。”
马虎的家,在宁夏西海固。
他三个月大的时候,爸爸把妈妈打跑了。爸爸长年在外卖羊肉串,不愿回家,他跟着奶奶长大。
家里穷,马虎经常在街上捡烂苹果和烂香蕉,吃还没坏掉的那部分。他口袋里揣着刀子,偷过东西,还坐过一天牢。
刚到基地的时候,马虎一顿能吃三碗米饭,甚至会把自己吃吐。导演经常看到他挺着一个圆圆的肚子,在训练场上跑。
每天,孩子们从日出练到日落。
棒球磨砺了他们的性情,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
他们手肘和肩膀处常年贴着膏药,指根处的水泡褪成了黄茧,手背上都是黑黝黝的皱皮,冬天还长满红肿的冻疮。9岁的孩子,已经练出了八块腹肌。
艰苦的训练卓有成效。
短短两三年,他们像野狼一般迅猛成长,横扫了两岸四地各大棒球比赛的少年组冠军。
纪录片的高潮,是孙岭峰带着孩子们去美国参加比赛。
参赛资格来之不易,孩子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结果,他们第二场就遇上了世界冠军芝加哥队,以11:0的成绩惨败,淘汰出局。
马虎捧着热狗去安慰失落的小双,小双哭着冲他大吼:“你知道这样一次比赛有多难得吗?机会只有一次,你懂不懂啊!”
这句话,仿佛也是他们坎坷命运的写照。
棒球少年的经历并非个例。
在我国,许多贫困儿童和他们命运相同。
2019年,民政部公布数据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的“事实孤儿”约50万名。
他们的父母或重残、重病,或服刑在押、被强制隔离戒毒,或一方死亡、失踪,丧失了抚养子女的能力。
博主@夏尔谢夫工程师 曾说过:
这些非常穷苦、无人看管的孩子,若想改变命运,通常只有三条路。
一读书,二参军,三当运动员。
一旦天资不够聪颖,或者教育资源跟不上,参军和做运动员,是唯二的选择。
练体育太苦了,普通家庭不会轻易让孩子走这条路。
但对于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来说,这条路,却通向大山外的世界。
在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琼中,有一支中学女子足球队。
十年间,这支足球队却从无人知晓的农村弱队,一路打到了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
很难想象,队里的女孩在入队前,连足球是什么都不知道。生在海南,却从没有见过海。
她们身处海南中部的闭塞山区,小学没毕业就开始干农活养家。
每天割橡胶、种甘蔗,通常不到二十岁就嫁人,然后生儿育女,一生都没能踏出大山一步。
2006年,一个叫肖山的足球教练来到琼中,决定组建一支少年足球队。
他从全校挑出了24个女孩,承诺食宿全包,学费全免。
听说往后不用为孩子多花一分钱,家里人求之不得,有的还会问:“还有个小女儿,你要不要也带走?”
条件很苦。训练场上,经常有女孩穿着两只右脚的鞋子。
因为买不起真皮球鞋,她们只能穿最便宜的布鞋。
一双鞋,跑一周就露出脚趾头。开始是缝两针,后来是贴块布,再后来实在不能穿了,就左右脚凑出一双鞋来。
餐费也严重不足,每人一天只有5块钱。
女孩们常说:“从食堂出来,还没到宿舍,就开始饿了。”为了吃饱饭,她们还要开荒种菜。
训练更苦。凌晨5点起床跑步,下午练习运球颠球,每天训练时间至少5小时,文化课也不能耽误。
可就是这样,三个月后,每个球员可以颠球200个,连续头顶球50次。12分钟耐力跑,全在3000米以上,这是职业男子足球队的水平。
2009年的全国青少年女足比赛,琼中女足崭露头角,拿下了铜牌。
此后,她们越战越勇,包揽了国内大小比赛的前三甲。
2015年,琼中女足第一次出国,到瑞典参加“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一举夺魁,此后两年成功卫冕,实现三连冠!
再之后,有人入选了国家队,有人参加体育特招上了大学,有人毕业后当起了足球教练,还有人嫁到了国外。
她们终于走出了大山,见到了外面的世界。
农家女孩的命运,由此被改写。
不过,球类运动对场地要求高,并非主流选择。
练长跑,则是成本更低、更普遍的选项。
远在千里之外的辽宁鞍山,有一群孩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长跑。
冬天的东北,气温低至零下20度。
黑夜里,他们穿着厚重的棉服,戴着耳包,套上反光背心,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带他们训练的人,是当地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柏剑。
从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25年的时间里,柏剑的“梦想之家”一共收留了120多个孩子。
来到“梦想之家”以前,这些孩子是孤儿,小混混,流浪少年。
有的孩子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一出生就被亲生母亲扔在柏剑门前;
有的孩子父母离异,各自再婚,孩子成了谁都不愿管的累赘;
还有的人虽然父母双全,但饱受家暴之苦。一个13岁的女孩说,她曾亲眼看到,狂躁的父亲将姥爷的左眼打瞎。
柏剑收留了他们,带他们练长跑。
从小颠沛流离,他们的学习基础都很薄弱。
只有练长跑拿了奖,考了证,才有机会以特长生的身份,被高校降分录取。
为了快点出成绩,孩子们常常主动要求“连车”,即在腰间系一根绳,将绳子的另一端绑在车上,车开得多快,孩子就必须跑多快。
就是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24年间,“梦想之家”走出了52名大学生,12名专业运动员。
后来他们有的人成为公务员,有的人自己创业当老板。
挣来的钱,又捐了部分给“梦想之家”还在读书的弟弟妹妹们。
没有退路的孩子,却靠自己跑出了新的人生。
然而,这不是一条百分百会成功的路。
练体育的折损率非常高,有人跑出去了,也有人没有。
棒球少年的教练孙岭峰曾说:
“练体育对于身材、运动天赋、性格都有要求。天生素质分三六九等,很多孩子根本不具备‘争第一’的素质。”
很多孩子因为家里穷,从小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达标,第一关就过不了。
小双在美国输了比赛后,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归队时,孙岭峰发现他的个子完全没有长。
“吃得不好,以前比他矮的队员现在都比他高了,现在他只能和低龄组一起训练。”
还有些时候,孩子家长的阻挠,也会让众人的心血功亏一篑。
孙岭峰队里曾有一个藏族孩子,眼神清澈,天赋很高。
每次,别的孩子都在玩,他永远是一只手套、一个球,默默对着墙练习,没过多久就熟悉了球性,即将成为队里的主力,能上场比赛了。
然而,孩子和妈妈视频的时候,话越来越少,“最后他妈妈感觉快要失去这个儿子了”。
那年春节,母亲来了北京,带着儿子坐上了开往西藏的火车,一去不回。
与此同时,带领孩子训练的组织者们,也在承受着异于常人的压力。
经费不足是最常见的困境。
青春期的孩子,一日三餐都是巨大的消耗。强棒天使队的男孩们,每天要吃掉20斤肉,而这刚刚达到运动员的营养下限。
爱心棒球基地原先在北京昌平郊区,但因为城中村拆迁,场地仅用了两年就报废了。
孙岭峰曾经为了给新场地找资金,累到心肌梗塞,心脏多了四根支架。
最终,强棒天使队挺住了,但也有组织受外力影响,被迫解散。
三年前,四川成都的一批“格斗孤儿”,曾经引发了大量争议。
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大凉山的留守儿童,不是父母双亡,就是父亲吸毒、母亲改嫁。
孩子们早早辍学,吃不饱饭,经人介绍,来到一家名叫“恩波格斗”的俱乐部练习格斗,目标是成为职业选手,谋一条生路。
偶尔,他们会参加表演赛。孩子们在铁笼中肉搏,笼外围满了叫好的成年观众。
然而,当这一幕被放到网络上,却刺激了不少人的神经。
一时间,质疑蜂拥而来,很多人骂俱乐部的老板“丧尽天良,靠孩子赚钱。”
于是,俱乐部被迫关门,政府承诺会发放救助金,安排这群孩子入学读书。
孩子们并不愿意。有孩子哽咽着说:“我不想回去,这里有肉吃,回去只能吃洋芋。”
铁笼子里有他们的梦,那是脱离贫穷、脱离生存挣扎的梦,也是获得归属感和尊严的梦。
问到梦想,所有孩子的答案全都是UFC(终极格斗冠军赛)。那条闪闪发光的金腰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
可是没有办法,孩子们仍然被一个个遣返回家。
后来,曾有记者找到一个回了家的男孩,问他:“以后你还想去继续练格斗吗?”
“不想了。”他用很小的声音跟记者解释,“越小训练越好。过几年再练,没用了。”
在这条路上空折返的孩子,大多回家后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甚至很多都失去了音讯。
孙岭峰曾说过,“必须坚持下去,因为看过外面的世界再把他们送回去,更残忍。”
他希望用10年的时间,把他们培养成职业选手,或是参加体育特招,走进大学。
最坏也可以留在队里做教练,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自己既定的、难以改变的命运。
End
没有人敢许诺这些练体育的穷孩子,一定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纵然有女排队长朱婷、举重冠军龙清泉这些逆天改命的先例,但说到底,他们都是凤毛麟角。
“你的出生可能相对悲惨,但你要有高人一等的信念。
你是我千辛万苦找到的,也是在棒球场上最有潜力最有发展的,你就是最棒的!”
他能看到孩子眼里闪着光。
点【在看】,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人物《<棒!少年>里的那棵树和那张脸》
2.极昼工作室《北五环外,被棒球选择的废墟少年》
3.南方周末《棒球“孤儿”:改变命运的训练场》
4.肖浑《日本有热血燃爆青春故事,我们也有啊!》
5.每日人物《回访“凉山格斗孤儿”:过几年再练,没用了》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逆天改命的孩子们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