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85高端相亲平台上,名校毕业生正在被挑挑拣拣丨谷雨数据

菜菜 谷雨数据-腾讯新闻 2020-12-07

名校圈相亲到底啥标准?网友直呼怪不得单身|谷雨影像


十几年前提到相亲,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掉价”。


如今,越来越多的单身年轻人开始接受相亲。他们在各种各样的相亲场合里挑选他人,也供人挑选。


在一个985学生专属的名校生相亲平台上,就有这样一群等待爱情和婚姻的年轻人。



01

名校相亲平台与“含陌量”


“陌上花开HIMMR”,是一个名校生专属的相亲平台。

 

大家对于“陌上花开”有一个有意思的调侃,叫“含陌量”。意思是在你的微信好友中,有多少个人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平台的工作人员曾这样解释:含陌量越高,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你的朋友圈越优质。

 

在官网上,平台这样定位自己的功能:

 

是全国唯一一个只针对国内外顶尖高校在校生和校友的精品信息发布平台。旨在通过精确定位用户群体,积极传播正能量的婚恋理念,服务最优秀的你。

 

精准定位用户群体的首要标准,就是学历。

 

这个平台最初在小范围中被人关注到,就是因为不低的学历门槛。在这里发布相亲信息,至少需要985高校或海外名校学历。

 

登上平台公众号的学历,“底线”还要更高,国内仅限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九所高校。

      


“优质”的直观反映,是他们所从事的行业。

 

近一半的名校毕业生在金融、咨询、互联网、科研等行业工作。

       

 

行业和平台会进而体现年收入。

 

根据平台公布的数据:男嘉宾年收入的平均数为44万,其中近90%年收入高于20万,还有10%年入百万。女嘉宾年收入的平均数为22万,14%年收入在50万以上。

            

从名校毕业、进入光鲜亮丽的行业、年收入20-50万不等,是这个平台上名校毕业生标配的人生轨迹。


 

02

“凡尔赛”相亲文学

 

陌上花开HIMMR的全称是“How I Met Mr. Right”。但关于“Mr. Right”的标准,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因为在这里,每个人的自我介绍看起来都闪闪发光。

 

在这个平台上随手捞出一份介绍,看起来更像是一份针对名企的简历。

 

学历只是最基础门槛,在这里,女生们常常用“目标感”“自律”“努力”来形容自己。

 

相应地,“独立”“上进”“脚踏实地”也被写进了她们的择偶标准里。

 


某些时候,这个平台上的女生们,会用一种不经意但又暗含潜台词的措辞,来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习惯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带着书(包括CPA)或听播客。”

“在依山傍海的校园里研究移动机器人,也跟实验室的伙伴们经常出海,徒步麦理浩径。”


谈到爱好,要么是从小学习书法,又或者是玩玩潜水、开一开直升机。


“从幼要习书法、背古文。”

“跳过伞,潜过水,玩过滑翔机,开过直升机。” 

“民族舞11级,跆拳道红带,钢琴、爵士舞和素描也入过门,曾经的园艺爱好者。”


她们的人生看起来格外丰富,每一项兴趣爱好都把业余生活塞得满满当当。正如其中一位嘉宾写道:“如果有什么不喜欢的事情,大概最不喜浪费时间吧。”

   

 

除了讲述经历、爱好,在这个平台上的名校毕业生们,往往还会提及家庭背景。最常见的描述:“北京/上海土著,高知家庭,温馨和睦,无经济负担。”


相似的人生轨迹,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旅游目的地,偶尔还会见到几句相似的文案:

 

“探索山河远阔与人间烟火。”

“再到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阳光下读一本闲书、远赴一场烟火。”


但区别于其他相亲平台的嘉宾,依然是超强的自律习惯和学习能力:


“我研究生期间用四个月通过了AICPA考试。”

“以Top的成绩申请到某大学硕士,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相亲是一个需要展露自我的场景,需要描述自己的优点,但又不能用太过直白的方式自夸。

 

这里的名校毕业生们,以一种含蓄但充满细节的方式,宣告着自己的优秀。


 

03

扒开层层外衣之后

高端局的内核依旧是“门当户对”

 

从表面上看,相亲是一场互相选择的配对。

 

面对各种关心和询问,嘉宾们会用“眼缘”“感觉”来评价相亲的对象。

 

但观察更实质性的数据,会发现最后落在了一个字上面:钱。


在这个相亲平台,这些名校毕业生会挂出自己的信息,吸引其他嘉宾来应征。如果看过资料觉得彼此合适,会“通过”对方的应征。


嘉宾们的收入越高,通过率就越高。收入与通过率的相关性,在男嘉宾的身上有更加明显的趋势。

 

年入百万的男女嘉宾们,无疑是相亲市场上最抢手的香饽饽。

     

 

“合适”,在相亲的语境之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准则。

 

相比于其他方式的偶然性,相亲对于条件的相互匹配显得更加在意。无论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外在,还是更为隐性的内在条件,都讲究“合适”和“优质”。

 

在外形条件上,180cm-185cm的男生,会很容易得到青睐。165-170身高的女生,也是妥妥的女神。

   


平台上的嘉宾们自己或是有车有房,或是有海归背景,转而投射到理想相亲对象身上,就是另外一个自己。 


更为详细的相亲描述之中,“一线城市”“研究生”“有经济实力”“已购房”等关键词,成为了筛选的标准。

   


在名校学生的相亲中,从学历、身高再到收入,都印证着那句俗话:门当户对。

 


 

04

焦虑与渴望

 

关于985名校生,在曾经的讨论之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名词叫“小镇做题家”,他们在层层筛选之下进入了中国最顶尖一批的学府。

 

在《三联生活周刊》对985学生的采访里,有女生这样形容自己的婚恋观:

 

“我一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想找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相亲对象。如果让我随随便便找一个人结婚,我觉得很难受。”

 

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通过狭窄的通道从小镇突围,如果再“向下找”,无疑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落差。

 

社会舆论对于女生会更加不友好,旁观者会认为她们的生育价值高于学历价值。

 

如果从985毕业、在名企工作、外形条件优质,但没有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得到的评价往往是:“真可惜。”

 

相比名校男生来讲,女生更容易被婚育焦虑所绑架。

 

男多女少,是大家对于单身人群的普遍认知。根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男女总性别比达到了104.45。

 

但在名校相亲平台上,真实的情况是女多男少。

 

嘉宾库中,男女嘉宾的比例大约在3:7。

      


在名校相亲的群体中,挑剔与焦虑并存着。


有人用一个词概括如今年轻人们的婚恋观:“交换式恋爱”。


相比起互相给予,他们更在意等价交换。


浪漫已经过时,实用变成了最普遍的标准|《北京爱情故事》


“小镇做题家”的讨论里,常常提到一个词:内卷。


当“内卷”侵入到方方面面,婚恋也成为了其中的一环。


共同成长和飞蛾扑火式的爱情,越来越让人觉得不切实际。出生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相互拖累,才是更为重要的标准。


有人在意实用、有人在意合适,但越来越少的人在意“爱情”。

撰文丨菜菜
数据丨镝数李璋
设计丨镝数Eve

出品丨腾讯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