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如何被这个战斗民族妈妈撼动的

AnnXiao 安潇AnnXiao 2019-06-20


一个爱捣蛋的儿子、一个不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时髦的外国妈妈;聊聊身边人的故事,看你会不会像我一样受刺激。



这样一个奇怪的家庭组合


今天讲一个我的身边人的故事。


上周六,我带Suki去家门口的小公园学练自行车,在那里她碰到了以前幼儿园的同学Alek。


这个五岁的小男孩Alek给我印象很深。他和Suki一样大,长得很机灵,在幼儿园里出名地调皮,甚至在家长中都有些“口碑”。以前好多次Suki在回家路上向我抱怨过Alek,说他抢她东西、推她、或者大声开过分的玩笑,经常让她气愤填膺。


Suki和Alek现在都上学了,她俩有段时间没见面了。这天在小公园相遇,竟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兴奋,高兴地拉手玩了起来,一玩就是忘情的几个小时。我也有点惊讶:Suki和他怎么忽然处得这么好了?



事实上,Alek的妈妈Liliya给人印象更深刻。在幼儿园的一群妈妈里,她显得很突出。我多次碰到她去幼儿园接送孩子,她看上去非常年轻、金发碧眼、身材高挑苗条、总是穿着精致讲究,是一个大美女。


在伦敦,来自东欧的年轻保姆很多,因为她不太像个妈妈,说英语时的外国口音又很重,我一度以为她是孩子的保姆,专管接送的。后来我才弄明白Alek就是她的亲儿子,她来自战斗民族俄罗斯。


Liliya在家长群中显得有那么点格格不入,不像大部分爸妈接了孩子以后会在旁边的公园里玩耍寒暄相互了解。她总是开着一辆很贵的车,立刻就带着孩子离开幼儿园,所以和我们其他爸妈也很少有交集。


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将近四岁的女儿也在同一所幼儿园,叫做Vera。我对Vera这个女孩倒是印象不深,只记得早上入园时,Suki和Sula看到她会热情地打招呼,但是Vera从来都不理人。


所以这一家就是这样一个组合:一个爱捣蛋的儿子、一个不理人的女儿、和一个年轻时髦的外国妈妈。Suki生日的时候我还通过幼儿园邀请她的儿子来我家参加派对,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这些点滴叠加在一起,我有了一点先入为主的印象:也许这是一家生活在自己圈子里的有钱人?是不是大人孩子都有点傲慢无礼呢?



女儿不理人的真相


而Alek的妈妈Liliya,这天果然也在小公园。她带着儿子过来,四岁的女儿Vera也在小公园里荡着秋天。


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当她看到我,立刻就走过来和我打招呼,用很重的俄罗斯口音问我要电话号码,她看起来很友好。她说,上次记我的电话号码时弄错了一个数字,Suki生日派对她想带Alek参加,都准备出门了,短信问我地址,但才发现电话号码搞错了,就没能联系上。她向我道歉,还说Alek很失望,一直怪她。


原来是这样,她的热情和歉意一下子让我感觉亲切了很多,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傲慢。我们总是太容易通过自己的第一印象而揣测别人。



孩子们在公园里自己玩自己的,我和她就聊起天来,聊起了Suki和Alek刚入学的学校。


她说,她本来也想为Alek选择Suki去的那间私校,但最后去了本地的一家公立小学,是因为那里有专门针对自闭症的课程和老师。她的二女儿Vera两岁起诊断为自闭症,她为了让兄妹俩都在同一间学校,就放弃了给哥哥选择别的学校的机会。


我听了非常吃惊,一时语塞,我从来不知道Vera有自闭症!我看向那个可爱的四岁女孩,她长得很漂亮,继承了妈妈的美貌。我虽然以前意识到她从来不理别人,但完全没想到竟然是自闭症儿童。


我感觉心脏都紧了起来。我在伦敦大学心理学课上学过关于自闭症的内容: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患病的孩子会有很大的社交障碍和沟通障碍,经常会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和兴趣,像是灵魂被囚禁在自己的方寸小世界里,我知道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会非常痛苦!而Liliya和两个孩子都一直给人光鲜亮丽富有的印象,我真没想到印象之下隐藏着这样一份孤独。


然而Liliya的身上却没有任何纠结的气息,她一点也不介意和我聊女儿的自闭症,脸上也是从容地微笑着。她的坦然让我感觉非常好奇,很想要去听她的故事。




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Liliya说,女儿Vera从两岁确诊为自闭症以来,就开始接受地区政府给予的各种追踪疗程,他们要不断地和自闭症医师和语言治疗专家见面,为孩子定制疗愈的方案。


Vera属于轻度自闭症,认知在有些方面其实是很不错的,不到四岁,可以从1数到100,可以做简单的加减法,形状和字母都认识。但是在生活自理方面,却仍然非常困难,女儿到现在还不会使用厕所。最折磨人的是语言交流方面,Vera虽然懂得不少单词,但只会偶尔自言自语地说,她很少将语言用于与他人的交流,不太和人说话,甚至从来不叫妈妈。


Liliya不想送女儿去残疾人学校,而本地只有这一家普通的公立小学会有自闭症课程,会有两位专职的老师特别来关注和帮助几个自闭症的学生。这样的课程,就连在私校里也没有。也是这个原因,Liliya很早就知道Vera会去这所公立小学。


她说她其实对Alek有点愧疚,因为哥哥很聪明,她本想为Alek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但自己实在做不到很多年周转于两所学校接送孩子,就只好让哥哥妹妹都在同一间学校了。


Liliya说的时候就像在聊一场电影一样轻松,但我却隐隐地为她揪心起来。看着那个好可爱的小女孩Vera在滑着滑梯,我不由想象着自己同龄的女儿Sula。拥有一张天使的小脸,如果从来不能喊我妈妈,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真的想象不出这种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感觉。


自闭症病人最大的障碍就是社会社交和语言沟通,他们往往难以理解生活中的简单规则,更难以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Liliya说,Vera无论能够认知多少数字和单词,在简单的生活中,是无法让她放心的,女儿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照料。比如Vera走到马路边,如果你叫她停,她会停下来,如果你不喊她,她就永远不能理解为何要在马路边停下脚步。



你有几个好帮手?


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妈妈是无时无刻不为孩子操着心。再加上家里还有一个淘气捣蛋的哥哥,这得用掉一位母亲的所有心力了吧?我惊异于这位年轻的妈妈是怎么找到精力打理自己的外貌形象的,她总能穿着精致地出门。我猜想,那肯定还是家里得有很多帮手吧?那样才能顾得上自己。于是我试探地问,是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能够帮忙呢?


她摇摇头,说她和老公的父母都在俄罗斯,根本没有来过伦敦,只有在孩子刚出生的两年,她聘用过保姆,但现在孩子去了幼儿园,她就自己带了。她说很庆幸这家幼儿园的老师非常专业和有耐心,儿子和女儿都很喜欢去那里,幼儿园里也有受过自闭症儿童教育培训的老师,所以她能坦然地让女儿一周去几天,体验与同龄人的社交。她说现在的时间虽然都围着接送孩子团团转,但至少不用每天都陪着女儿。


这让我感到有点惊奇了,这个年轻妈妈竟然是自己带两个孩子吗?我带两个乖巧的女儿都会觉得累,她却能带自闭症的女儿和淘气大王的儿子还能照顾好自己?那肯定得有一个超级给力的队友。


孩子爸爸也经常来接送吗?我问Liliya。


她叹气摇头,说爸爸的事业太忙了。爸爸在伦敦建立了律师事务所,最近又刚在俄罗斯开了事务所分所,所以经常两个国家来回跑,别说接孩子了,甚至都经常不在国内,接送和照顾两个孩子,都是她一个人来。她说每天的时间其实非常紧张,早上起个大早,先开车送哥哥去学校,然后送妹妹去幼儿园。下午两点半她就去学校接哥哥,陪哥哥玩一会儿或者上兴趣班,然后五点买了菜,再带着哥哥去幼儿园接妹妹,晚上回家做饭,照顾孩子吃饭睡觉,生活每天就是这样重复着的。


家里不仅没有老人帮手,连队友也经常帮不上忙,这个妈妈是怎么做到脸上都看不出疲劳的痕迹的呢?难道精神面貌真的都来自心态吗?还是说战斗民族就是这么强大?!


换做我的话,我是必须死乞百赖要依赖队友的啊!每个星期,老R接送孩子不会比我少,他每天晚上准时回家,给我每周一个晚上可以在外面享受自己的时间,周末还让我睡个懒觉,可就算这样,我还经常觉得带孩子挺累的忙不过来!更别提Liliya还要照顾自闭症的孩子了!她是怎么做到这么一脸从容,不哀怨的呢?


我觉得这个妈妈真是很神奇。之前我对她的猜测是个养尊处优的少奶奶,不爱与人交往闲聊,现在看来,偏见是多么狭隘啊!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忙着开车上路,是因为必须前往忙碌生活的下一个站点,她肩上扛着很多的挑战。



全职妈妈还是事业女性?


我还是想给她的“强大”找到借口。我心想:我经常感觉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又忙又累,很可能是因为我要带俩孩子还要想要兼顾一份工作!而她照顾两个孩子还这么井井有条,一定是全职妈妈吧!既然老公事业有成,那么她可以专心持家,至少在孩子去学校和幼儿园的时候,她还能喝个红酒洗个桑拿,让自己十足充电?


于是我又试探着说:儿子在学校,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呢?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吧?


她愣了一下,说:休息?没有多少休息的,这个月的客户都已经排满了。


我睁大眼睛看着她:客户?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一个新生儿摄影师,她在家花园里建了一个摄影棚,客户会带宝宝来家里拍片。因为她要接送孩子,每天只能工作到下午两点就要出门,所以早上送了孩子以后就要立刻回家开始工作,一天只能接一个case,就这样,客户已经排到十一月了。


于是,我就被刺激到了:

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自闭症女儿、一个淘气大王儿子、没有帮手、还能兼顾一份事业?这还有天理吗?


真的是事业,还是仅为消遣的爱好呢?我好奇地想要看她的作品。于是她给我看了一些她拍的照片,让我的眼睛睁得更大了:张张都是大片啊!对于非常喜爱儿童摄影、自以为给女儿拍了几张还不错的照片的我来说,看到她的摄影的专业性,才感受到我和那个境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Liliya的新生儿摄影)


她在纽约学的摄影,本想成为时尚摄影师,但当了妈妈以后一直围着孩子转,就只能在家拍摄了,于是转型成为了新生儿摄影师。


从她的照片能看得出,这才不是自娱自乐的爱好那么简单,要做到这样的专业,是需要有极大心力的投入的。


她拍摄的画面很动人,摇篮里的新生儿,都像刚被童话森林里的仙女哄睡了一样。



而我更喜欢她和两个孩子的自拍:孩子们望向诗意的大海与天空,有妈妈牵牢他们的手,望向生活里的现实。



她拍的Alek和Vera兄妹俩,温馨得像是成长在人间天堂里的宠儿。




敲打那面孤独的墙


看着兄妹俩的美好照片,我很被触动。我问她,对于妹妹,哥哥是什么态度呢?哥哥喜欢和妹妹一起玩吗?


她之前和我谈话的时候,脸上一直都是自信和坦然的表情,没想到这一次,她的眼睛里出现了一丝阴霾。


她说:Alek是个非常好动的男孩子,特别爱说话,想法很多,他虽然很爱妹妹,会照顾妹妹,但他很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玩伴,能够和自己不停交流的小伙伴。有一次,哥哥Alek对Liliya说:“妈妈,你能去幼儿园,帮我换一个会说话的妹妹回来吗?”Liliya停顿了一下说:那一次,自己听了特别伤心。



Liliya是笑着说出她的伤心的。但我觉得自己的心里有什么东西碎掉了似的。我难以用言语去揣测Liliya作为妈妈的感受,但我能想象,深爱的女儿在她面前建立了一面孤独的墙,这面墙因为儿子的任性敲打,只会更大声地孤独回响。


Liliya又说,好在他们对孩子的症状发现得比较早,两岁时就带Vera看了医生,诊断了自闭症,因此治疗开始得早。轻度自闭症在有效的帮助下,是有很大几率转好的,女儿会慢慢地能够自理和正常生活,能够更好地与家人交流沟通,她对小Vera充满了信心。


但是她对哥哥是很有歉意的。她说,在Vera刚确诊时,爸妈都是整天着急地围着妹妹转,到处带着妹妹求医问询,Vera受到爸妈每分每秒的关注。而哥哥因为健康好动,就被爸妈忽略了很多。那时Liliya没什么时间陪哥哥,所以他心里有抵触,在幼儿园经常捣乱和淘气。Liliya叹口气说,有一阵她总是动不动就在放学时收到老师的汇报,说Alek和别的小朋友起冲突,她经常觉得自己都没脸去和其他家长说话。那次收到了Suki的派对邀请,Alek和她都特别高兴,她却搞错了我的电话号码,让Alek很失望,她也觉得很过意不去。


后来Alek上学了,她就感到陪伴正常了一些,因为女儿也去幼儿园了,而儿子下午3点放学,她每天都会一对一地陪Alek说话玩耍,一直玩到5点钟再去接妹妹。她感到这种母子的一对一的时间,让哥哥变得温顺了很多。她也特别兴奋地告诉我,Alek最近在学校的状态都特别好,一下子懂事了,很少捣蛋淘气了,她感到很受鼓舞。


当我们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是多么容易自以为是地去评价别人。只有抛开偏见,坦诚交谈,才能理解其不易。以前我看着淘气的Alek、和匆忙开车走人的Liliya,只以为是粗鲁和高傲,谁能想到那背后都是有故事和有原因的?生活永远都不简单。


我看着Alek和Suki在不远处的儿童乐园玩,Alex真的成熟了好多啊,跟个小绅士似的,Suki爬不上悬浮的吊椅,Alek就用力地把她托起,帮她坐上去。这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总在幼儿园里欺负小女生的淘气大王了。母亲的多一丝关注,就能让一个有点狂野的小兽驯服,变成被爱滋养的好男孩。



战斗民族妈妈的碾压事迹


故事讲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被这位战斗民族的妈妈所撼动?我难以想象是什么样强大的心智让她能笃定应对孩子的挑战,还拥有一份事业和自信。但这就完了吗?还没有呢!更加碾压的事迹还在后面!


当我发现Alek对着妈妈说着流利的俄语,便问Liliya是如何在家给Alek教俄语的。她苦笑着说:因为爸爸会八种语言,所以对儿子的语言要求很高!两种根本不够啊,爸爸是期待Alek以后能说八种。所以儿子的语言训练是全面开工的,但是女儿因为有语言障碍,专家建议先专注于一种语言,目前只教英语。


Liliya说,她每年都会带孩子回俄罗斯。但她也抱怨道,孩子上学了以后,没有自由假期,暑假从伦敦前往俄罗斯的机票就超级贵了,还要倒班机。她又说,因此今年夏天在哥哥入学前,她带两个孩子玩了个爽,三个人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旅行,去了塞浦路斯、泰国和俄罗斯。


等一下,等一下,是我的耳朵听错了吗?三个人?难道是Liliya一个人带着俩孩子去半个世界旅行?


Liliya解释到:在塞浦路斯时,老公从俄罗斯过来和他们聚了一下,然后她自己带俩孩子坐飞机去了泰国玩了两周,之后她妈妈到泰国相聚,再一起去俄罗斯全家大聚会。她说:还是有人帮忙的。


但我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管怎样,她是自己一个人带孩子飞去泰国玩了两周,没有帮手啊!我的朋友们,我感觉眼前闪现小星星,世界都呈现了新的面貌!


还记得我好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吗?“一个妈两个娃十小时飞机的不死攻略”,我当时完成了十小时旅程之后累成狗,缓了好几天之后写成文章,得到了50万阅读量和超多的“英雄妈妈”的赞誉。


但是我骗了你们啊朋友们!对比之下,我那哪是“英雄妈妈”?在这位战斗民族妈妈的事迹前,我那都不算事儿好吗?她这可是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一个自闭症孩子、一个淘气大王孩子,跨半个世界坐飞机,三个人在泰国玩了两周啊!她这才是超人,大写的服!


她看到我惊讶的表情,笑着解释说:Vera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自闭症孩子哦,很多自闭症儿童都难以克制自己情绪,特别容易发脾气,但她的Vera是一个天使,除了需要妈妈细心的生活照料以外,她其实特别合作和听话,是个性情温和、布娃娃一样的可爱宝贝呢,也是因此,她才能够放心带两个孩子去旅行,不至于走几步就崩溃。



Vera这时走过来拉起妈妈的衣角,Liliya伸手揉着她的头发,满眼都是疼爱,能看得出,她是真心为女儿骄傲啊,女儿在她眼里就是一个真正的天使,自闭症仅仅是翅膀上的一个缺口而已。


这时,Suki和Alek跑过来,他俩在小公园玩了近三个小时,已经是大汗淋漓,我们准备回家。我们和Liliya一家告别。我的内心里还是澎湃着的,我记下了Liliya的联系方式,真的很想更多地见到她,了解她从容对待人生的秘诀。


我以为自己是个还算坚强的妈妈。我真的好高兴,身边有许多比我更强大的人,展示给我:人生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战神Liliya)



回家路上,Suki高兴地跟我说:“Alek不再是个淘气包了!他今天很照顾我,还分享了他的饼干给我吃呢!”


我摸了摸Suki红扑扑的小脸,释怀地笑了。





安潇 2018年10月 于 伦敦


(图片均来自Liliya的个人摄影网站)




我写的真实故事:


一个妈两个娃十小时飞机的不死(但只能保证半活)攻略!

幸福的定义就是我姥姥

关于幼年时代与内心底色的一场追问

谁爱美国人

老二的独白

老二 VS 老大,谁赢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