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年,不自信都是因为“没钱”!我是这样爬出了“穷”的泥潭

安潇 安潇 2023-02-10

啊,此刻有点崩溃。先跟你们吐槽一下!

昨天,我专心致志地在尝试写篇科技文,满脑袋都是未来世界,想说晚上加个班就可以完成了。

结果,Sula白天从滑板车上摔了下来,没有外伤,却一整天都喊疼、没法走路。我就想,先带她去看个急诊,再回家赶稿。我还特意向刚去过的朋友打听,她说,疫情期间人不多,她半小时就回来了。

于是,晚上8点我带Sula出门看急诊。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英国A&E伤不起,没事千万别去啊!我这一去,就是足足5个小时!


急诊的人确实不多,可那个效率,真是无力吐槽。不过人家也够负责,前后四个医生给Sula检查,除了有些肿,并无大碍。

这次的经历让Sula很兴奋,尤其是大型仪器给她拍骨骼的X光片时,她简直嗨了。在家她就最爱读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的绘本、幻想自己当医生,当她看到X光片上自己的骨骼,还哀求医生把光片送给她,她好拿回家给姐姐显摆......


夜里1点回来以后,我和Sula都累得残花败柳,文章也泡汤了。科技文要下周再上,今天不得不请个假。

不过,周二我推送的一篇:孩子羡慕同学家的豪宅,我该怎么回应?引起了好多好多回应。很多读者都说想要听听如何家庭理财、如何培养孩子财商,还有很多朋友想知道我是如何摆脱“穷”的困境的。

其实我特别写过一篇我的经历。即使是现在,也经常回想起当年因为“穷”,而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焦虑和不自信。但幸运的是,我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对于钱的“思维”,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自己从“穷”的泥潭里爬了出来。如果你还没看过这篇文,可以今天在这里回顾。

要读到末尾哦,因为今天还有一份礼物送出。

不知道Sula还会“瘸”多久,希望我们周六的动物园之行别泡汤啊。

安潇


那些年,不自信都是因为“没钱”!
我是这样爬出了“穷”的泥潭


我时常会回忆起初到伦敦那几年。有挺长一段时间,我感到一团乱麻、一片混乱、一无是处。当时整个人都处于焦虑的状态,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穷”。

我尝过一穷二白的滋味。家人支付了学费供我出国留学,但生活很拮据,一毕业我就必须自己应付一切开销了。毕业前后我花了不少时间到处奔波找工作,收入寥寥无几,眼睁睁地看着银行账户的数字越来越少,我深陷泥潭,每天都焦灼得想尖叫。


我还记得看到账户里只剩下两位数英镑时的那种崩溃感,那是我全部财产。我找闺蜜借了200英镑,借钱的感觉让我无地自容。最后还是放下面子给家人打了越洋电话,又借了1000镑,说如果花完了还找不到工作,就打道回府。我一直认定一毕业就应该能够汇钱回国给爸妈的,可我还在向家人伸手要钱,这对我的自尊来说是个挺大的打击。

后来我找到了工作,开始做动画,进展得很不错,能够在伦敦这片陌生的土地立足了,收入也能覆盖基本的生活需要了。我以为一切都会变好,但仍然常常感觉穷。处在有着高度社交需求的年纪,我需要用钱来修补“存在感”,必须追求一种能让我“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方式”。

但是伦敦的开销实在太贵了,吃住行都需要大把的银子,更别提社交和奢侈品了。对“生活方式”和“自我认同”的追求让我的财务状况成了一片沼泽地,家人朋友的欠款和信用卡透支也对我虎视眈眈。


当时我的唯一想法就是拼命挣钱,加班工作,但我完全不知道如何管理钱。只要工资到账,我就很快花光,就为了买到一些能够维持“尊严”的东西。

当周围有的朋友开始周游世界、买房、讨论投资的时候,作为月光族的我,心里很清楚我一贫如洗,毫无安全感,只有失败感。

人们都说“穷”的味道是”酸“的。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散发着焦虑、敏感、嫉妒、不安和不自信的气息,还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性格。

终于我想明白了:当时的自卑和焦虑,不是性格使然,是因为太穷了!当一个人无法管理好自己的金钱,就不可能真的有掌控生活的自信,难以滋生出那种笃定、坦然、所谓的“大写的人格”。

想要给予自己安全感,需要从管理“钱”这件事开始。

我那时下定了决心:“没钱”不该是人生设置,一定是自己对钱的规划出了问题,必须找到结点,开始改变。



我在这篇文中也讲过我刚到伦敦时那几年的状态:改变人生轨迹的唯一途径

当时是读书拯救了我。我如饥似渴地读书,而这些书,一点点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遇到这本书也纯属偶然,是亚马逊随机推送给我的一本电子书。叫做The Total Money Make Over,作者是Dave Ramsey。

中文名:《抓住你的财富:改变你一生的理财习惯》
作者:Dave Ramsey 戴夫·拉姆齐 (美)
出版:2003

当时我没听说这个作者,不知道他是个人资金管理专家和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我没什么期待地读了,只是因为很多其他理财的书,都是关于投资和实现财务自由的,我感觉离自己太遥远。

但这本书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意识到没有理财的思维,对人生负面影响是极大的。

他提出的“走出财务泥潭的七小步”,正是针对我的情况,指点我这种人,如何在一团乱麻的财务危机中,给自己理清一条路,一步步找到掌控感、自信心、实现人生规划、最终获得财务自由。

欣慰的是,书中的每一步都是“baby steps”,不给人威压感,特别容易开始执行,而且一旦开始了,就会从实现每一小步中得到信心。

我这些年做的最明智的一个决定之一,就是开始执行“七小步”,而且我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就从第1步走到了第4步,不仅财务状况大为改观,而且人生轨迹都因此改变了。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感觉、和能够掌控人生的自信心,也因此深切感受到金钱管理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当时有读者留言说,在国内找不到这本书,希望我能仔细讲讲。今天我就把Dave Ramsey的“7 baby steps” 七小步,在这里细述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七小步”对深陷财务危机的人更有针对性,比如当时的我。如果你已经走在财务自由的路上,就不需要迫切的改变。

但也有不少人拒绝面对现实:可能你有车有房,戴着昂贵的手表、穿着不错的名牌,但好好照镜子,铭心自问:你的财务状况是否能给自己安全感呢?万一停止了工作、没有了收入,你能够维持多久?退休的时候,你会有足够的钱给自己一个舒适宽心的余生吗?

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现在就想到,掩耳盗铃的话,就会让自己活在一份不确定的危险当中,也会腐蚀内心的一份安全感。

最开始,先在纸面上计算两个部分:月支出/月收入。要把所有的支出都列清楚,你才能看清自己的问题。


“月支出”是关于:你都要付哪些钱?支出包括房租、房贷、车贷、手机、网络、会员费、学费、饮食等等所有方面。

然后写下自己的“月收入”:谁付给你钱?有多少?

比较一下数目。如果两个数目很相近,那就说明你快被自己的生活方式“淹没了”。就像当年的我,会以为一切支出都是“必要”的,其实并不见得。

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则:无论如何要在每个月中有“盈余”,才可能开始后面的7小步。

我那几年就是被“生活方式”绑架了,觉得需要“花钱”才能给自己尊严和自信。而事实上,每个月没有盈余的“月光族”,是永远无法用物质给自己带来真正的自信的。

所以,想要开始这“7小步”,你必须在开支上紧缩,让每个月能够有“盈余”,自信才会开始积累。


第1步. 用最快的速度,
存1万元的应急存款


Dave Ramsey在书中建议的是1000美元,我四舍五入为1万元,因为整数会给人成就感。

每个月有了盈余,就赶紧存起来,直到存够1万元。1万元是现金的形式,可以随时拿来应急,不要放在定期存款和股票里。

把它放在首要位置,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它。这个期间,不要去想着等很久的某个电子设备马上降价了可以去买它,或者多下几次馆子没什么大不了。快速实现第1步很重要,为什么呢?

因为它会启动存储的习惯,开始给你掌控感:你制定了一个目标,而且完成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感觉,是安全感和自信的开始。而且在紧急情况发生时,1万元就是带来缓冲的保护垫。 

如果应急时不得不花掉这1万元,那么之后要立刻把它当作首要任务,再次存满。

我当时花了3个月做到了第1步。心里的那个大缺口立即就有了正在弥补的感觉,获得了不少安慰。


第2步. 用“滚雪球”的方法
把房贷以外的债款都付清


这看起来是“七小步”中最让人害怕的一个,却是最能够给人解脱感的重要一步。

Dave Ramsey把这个过程称为“滚雪球”:列个表,把所有的债款从小到大写列出来。这样开始执行就很容易,上面那些小笔的债款很快就付清了。当列表缩短,会立刻给人畅快的感觉,然后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那几个大的债款上,一个个攻破。比如当时,我最大的两笔债,是向我爸妈借的生活费和信用卡透支。

但是房贷不在这个名单中。房贷在后面解决。

这个阶段,就要咬紧牙关,缩减支出,一定要努力从债务的牢笼里逃出来。

你必须现在过得比别人“紧”,才能将来活得比别人“松”。

如果有一些大的债款迟迟还不清,就要定睛看看是否与自己此刻的财务现状不符?比如车贷,是不是车子太贵了,是不是该换个便宜的车?

一个个攻克,这个过程会比想象的还快,忽然有一天,除房贷以外你就没有任何负债了!那种解放的快感是难以言喻的!

我花了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步。然后,我忽然惊喜地发现,没有负债了之后,忽然每个月能省出更多盈余了!那么就可以更有信心的走下面这几步了。


第3步. 存满3到6个月的生活费,
编织一个预防意外的安全网


第1步存的1万元,此时可以用来编织“安全网”了:你要存满3到6个月的生活费。

首先,你必须对自己每月的生活开支非常清楚,并存到3到6倍的这个数字。比如如果一个月的开支是1万5千,那么要存够4万5到9万元。

有了这个“安全网”,压力和焦虑就会一下子解除很多。无论工作和收入出现什么突发情况,都有至少3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缓冲而不会触礁。

这段时间仍然不要太受“生活方式”的诱惑,名牌啊、假期啊、新车啊。还是那句话:如果想未来比别人得更洒脱,就要现在比别人更克制。

建好了安全网,并且零负债,这时终于可以开始策划未来了!也能够开始享受一些生活了。这时的自信和畅快会从内而外散发出来。

我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步。所以“7小步”从第1步到第4步,我花了一年半,这个过程比想象的快很多、也容易很多,到了这时,我整个生活状态都不同了,人也淡定了很多,有了“底气”。


第4步. 把15%的收入存入“退休金”


当做到了零负债、有存款,那么现在可以拿一些收入用来享受生活了,偶尔的奢侈也是可以的。

但无论你的年龄多大,都应该从现在开始为退休做计划。停止工作以后,你还会有几十年的生命,最惨淡的状态无非是又老又穷了。想要有舒适的“余生”,需要有充足的退休金,这个准备,越早开始越容易。

David Ramsey建议把每个月收入的15%放入基金或者养老金,作为退休的保障。这笔存款要一直存到退休才能碰。



第5步. 有孩子的家庭,
要尽早设立大学基金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了孩子以后,开销一下子就增大了!是不是会有“一朝打回解放前”的感觉,时不时地又成了“月光族”?

但我还是牢记着原则:每个月必须有盈余!其实花钱多少,孩子都可以快乐地长大。

而且,也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把收入的一部分存入到“儿童基金”,为孩子上大学或未来做准备。市面上有很多收入不错的ISA儿童基金,每月往里存些钱,孩子18岁的时候,会获得很可观的一笔储蓄。孩子无论拿它深造、还是作为创业基金、或者结婚买房,你都不会感到捉襟见肘。

时间的复利是非常强大的,自己的人生没能利用起来的话,要让孩子享受到时间的力量。

第6步. 早点把房贷付清


下一个目标就是把房贷付清,越快越好。

不过,中外文化有差别,David Ramsey建议把还房贷放在第6步,但是国内的朋友们都说其实用这笔钱做理财会更值。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己权衡!

David Ramsey认为,当你自己有存款、零负债、有养老规划、还不用还房贷,生活会非常轻松吗,住所永远是自己的,这种安全感会给人极大的力量。付清房贷以后,收入可以用来做很多有趣的事:旅行,投资,买奢侈品,等等。


第7步. 投资与捐赠


当你做完了以上所有步骤:还债、储蓄、规划养老金、儿童基金、付清房贷,那么你就有很多的自由来决定如何使用手上的钱了,可以用来享受生活,也可以继续建立财富。

其实在还清房贷之前,你就可以开始学习投资,想办法给自己增加“被动收入”,早一点实现财务自由。


与此同时,重要的一件事是“给予”。David Ramsey建议,其实从第4步开始,当你存够了3到6个月的生活费后,就可以开始从自己的收入中划出一小部分开始做捐赠了,他的建议是1~5%。

这1~5%的“给予”,会给你力量感,让你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也相信钱是可以源源不绝的。而这份自我感觉,会帮助你获得更多的财富。

到你走到了第7步,就更应该越来越多地做慈善,你会发现:“给予”比财富本身带来更多快乐。



以上就是会帮助你走出泥潭的“7小步”,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你会开始执行吗?还是你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果你正在为钱忧虑,希望这篇文能给你一点启发。期待你的留言!


安潇 于 伦敦


安潇聊聊

感谢你们看到最后。周二时,我和大家聊天,希望听你们提议我写哪些话题。今天,继续有小礼物送出。

马上就到开学季了,我精心挑选了Jeune Premier“地球最美书包”给大家开团,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哦!截至8月7日周五北京时间21:30,我会在留言区挑选一位读者,送出风靡全球的Jeune Premier迷你英伦包一个,男孩款、女孩款任选其一。本周六公布获奖名单!
Jeune Premier这个品牌,意为“纯洁的孩子,释放天性又纯真浪漫”,它是2012年由一对比利时夫妇创立,同年仅开学季期间的销量就超过10万只,凭借颜值和高端的品质在全球获取大量的粉丝,甚至被很多欧美妈妈们称为“孩子们的爱马仕”。

若没能中奖也没关系,这个超美的比利时轻奢儿童箱包品牌Jeune Premier,也在今日的次条预告和开团,有20款造型出众功能强大的书包,以及5款对应花色的铅笔盒,价格5.7折起,还赠送文具套装。让孩子成为开学后学校里最时尚的娃!

今天的三是Suki和Sula从婴儿起就在用的天然有机母婴洗护用品,来自欧洲百年有机护肤品牌WELEDA维蕾德,给大家精选了面霜、洗发沐浴液、防晒霜等六款明星产品,适合孩子敏感脆弱肌肤。

来和我聊聊天吧!

最近微信改版了,很容易走失,请别忘了“星标”我的公号,这样就能再次遇见你了!

前文推送:

推荐阅读
我用地摊的收入,换来最美的婚纱
我和他在虚拟的世界“相遇”,在真实的世界“冥想”
关于幼年时代与内心底色的一场追问
我们的伦敦婚礼
9年,我家花园的变幻史
最新文章
老二,是老大光环下的小透明,还是人美路子野的黑马?
小姐妹尬聊牛津树,Suki英音绘本朗读
特殊时期给孩子过生日,没有热闹派对,但有“秘密惊喜”

懂得管理金钱才会有底气,
点“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