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研究 | 卞晴 赵晓龙 刘笑冰 |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卞晴 赵晓龙等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0年第6期 P88-94

卞晴,赵晓龙,刘笑冰.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风景园林,2020,27(6):88-94.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卞晴

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气候适应性研究、健康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赵晓龙*

男 / 博士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刊编委 / 研究方向为生态导向城市设计、健康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刘笑冰

女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方向为健康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极端气候条件频发及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水体要素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反射率小的物理性质对城市热环境的局地冷却效应。以科学引文检索(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为依据,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分析了1986年以来国内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发展趋势。重点总结了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技术与方法、效应机制以及物理特征、外部空间特征、植被特征影响因素等基础研究成果。明晰了该研究在拓展实证研究新思路、明确量化设计规范、提出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体系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旨在为最大限度发挥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促进城市人居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影响因素;气候调节性设计策略


全球城市化背景下,自然地表被大量硬质下垫面取代,加速吸收高输出低蒸散的人工热量。极端高温天气将公共健康能源成本与污染问题置于严峻挑战中。当城市面对一系列由热过量引起的负面效应时,如何优先考虑自然下垫面气候效益,成为气候调节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热点课题。水体因热容量大、蒸发潜热大及水面反射率小的特殊物理性质,使国内外学者认识到其是城市开放空间性能最好的辐射散热器。


1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进展概述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即水体具有调节环境温湿度、风速,促进人体与所处环境热交换平衡的效能。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和科学引文检索(SCI)核心合集数据库,针对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展开检索(图1)。


1 国内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的主要学科领域


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检索结果展开科学图谱分析。

自1992—2007年,国际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热度逐年增长。其主要探究了水体应对气候变化与缓解城市热压力的效能(图2)。


2 国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聚类时间轴


2007—2013年,研究热度显著增加并向气候调节性设计管理与策略转变。并侧重水体在整个自然系统中应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能量守恒、生态与社会效益(图3)。


3 国外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关键词聚类


一方面,在城市设计视角下提出能够协助设计师权衡水体冷却效应与土地利用限制的管理政策与设计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倡导将应对气候变化加入水安全规划。另一方面,强调被动设计(passive design)及生物气候设计(bio-climatic design)的局地气候调节效能,利用水体显著的区域气候调节性与自然通风能力,缓解极端季节高峰时段的制冷与供热需求,减少碳排放。进而,从能源动力学角度,最大限度平衡热损失与热收益,减缓城市能源消耗。

早在1986年,中国便运用大气热量传输理论阐释水体气候调节性(图4)。初期探究了水体特殊流动机理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2010年至今,随着城市恶劣气候环境与户外健康需求矛盾的日益突出,研究维度由水体气候效能的作用机制向水体对城市内核的渗透能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转变(图5)。


4 国内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聚类时间轴

5 国内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关键词聚类


比较而言,国内以水体自身气候效益为研究中心,而国外善于将水体气候调节性放置在社会生态效益与资源管理的语境中(图6)。虽然国内外已意识到水体气候调节性对热环境的积极作用,但应用层面缺乏对基础研究成果系统的整理与归纳,量化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实践。如何利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气候调节性设计理论方法与模式语言仍属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前沿问题。


6 中英文高频关键词词频与中心性对比


借此,笔者重点梳理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方法、效应机制及影响因素等基础研究成果,为其量化设计规范及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


2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技术与方法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研究涵盖了原始气象数据积累、计算机数值模拟及社会学研究等多种评估方法。在不同研究尺度与精度下成为利用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解决城市热环境的先决条件与技术保障(图7)。


7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评估技术与方法


原始气象数据积累是获取一手气候资料、测量水体气候调节性的基础途径。卫星资料、遥感热成像、GIS地理信息数据库揭示了河流、湖泊等大空间水域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热量差异。定点与移动测量构成的地面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则有效弥补了大尺度图片瞬时片段化的缺陷,广泛应用在中微观尺度研究中。

数值模拟建构方式极大提高了预测水体气候调节性的准确性。以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与ENVI-met三维微气候模型为代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以其快速、准确、低成本的优势,在模拟与分析水体在复杂建成环境内的流动及热交换问题中得到大量应用,为预测未来滨水空间局地气候变化、筛选理想气候控制变量、指导气候调节性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平台。

与此同时,随着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感知作用认知的加深,社会学方法逐渐应用于探求滨水空间热环境与行为模式关联研究中。


3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机制

水体气候调节性机制研究建立在其物理性质与大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局地气候变化基础上。并揭示了水体蒸发吸热导致空气水蒸气含量升高、相对湿度增加,在水蒸气风压下推动局地气流循环的变化过程。30年来,一系列相关基础研究证明水体能够对局地温湿度、风速产生昼夜性、季相性与地域性的弹性变化,并以独立或叠加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热感知。进而,分别在物理与心理双重层面推动气候收益(图8)。


8 水体气候调节性机制


3.1 温湿度效应机制

水体日间环境温湿度呈单峰曲线状趋势,可平均降低环境温度1.6~3.0 ℃;相对湿度提高6%~14%。随着昼夜交叠与地域变化,水体温湿度效应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与季相差异(表1)。


表1 水体温度效应的昼夜及季相性差异


温湿度效应的空间传播特征直接影响了滨水空间设计范围。水体温湿度效应呈“舌状”传播,垂直辐射范围为200~400 m,水平辐射范围为上风向2 km至下风向9 km,以下风向2.5 km以内降温增湿效应最为显著。

3.2 风速效应机制

风速效应来自水陆粗糙度差异的动力作用及水陆热容差异的热力作用。水陆环流打破近地面逆温层的稳定状态,使地表温差趋于平缓。从而形成城市散热换气、有效排污的重要生态通道。风速效应与水体面积呈正相关,1 600 以上的水体可增加风速0.13 m/s。风速的提高不仅决定了水体温湿度效应强度及传播范围,更体现在调节各气候因子动态平衡,控制局地气候条件变化幅度的效能。

3.3 热感知效应机制

弹性的温度及风速效应易于在时空维度下控制局地温度变化幅度,避免引发人体生理热能的极端丧失或获得。水体局地相对湿度≥70%时,在0.5~1.6 m/s的风速补偿下,热感知阈值可提高至28~32 ℃。其局地温湿度平衡强烈依赖于良好的空气流动状态,并推动形成有效的热感知效应机制。


4 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影响因素

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随局地环境特征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差异。相关研究不仅着眼于水体自身物理特征,还涵盖了水体外部空间及植被特征的协同作用。一系列影响因素研究的展开,将调节性机制的基础研究逐步扩展至城市滨水空间的应用研究中。

4.1 水体物理特征的影响

4.1.1 水体形状

形状是水体最基本的物理特征,面状与线状水域的冷却效应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强度与表现形式(表2)。线状水域作为低温廊道,其特有的贯通性与连续性能有效分割城市热岛的聚集形态、阻隔热岛效应的区域性扩张,为城市热岛内外的热交换提供散热途径。


表2 水体形状对气候调节性的影响作用


4.1.2 水体面积

Sun等认为扩展水体表面蒸发面积可使多余热量以潜热形式消散以保持局地热交换平衡。李书严等、纪鹏等分别在不同空间尺度下证实,当水体覆盖面积达到阈值时,水体气候调节性可发挥出最高水平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表3)。


表3 不同空间尺度下水体面积对气候调节性的影响作用


4.1.3 水体状态

此外,部分学者认为改变水体状态能够快速应对城市热岛。喷泉、跌水等小型动态水体,在高压水柱作用下转化为水分子,较静水面的冷却效应提高2.9 ºC。水雾的降温增湿效应与风速呈正相关并以下风向最为显著,上下风向湿度差为5.5%。Ishii等则认为非静止状态下,人工化充放水过程均可强化水体原有冷却能力。

4.1.4 水体分布

水体科学分布能有效将其气候效应反馈于城市各个有热缓解需求的角落。分散式水体降温增湿及通风能力均明显优于集中式。

4.2 外部空间特征的影响

水体气候调节性离不开外部空间特征对其作用强度及传播范围的影响。相关研究分别从应用研究及优化策略视角,对下层空间特征与上层流体特性的差别与交互关系展开探讨。

应用视角认为,水体水平方向气候效应随用地性质、空间布局与形态、街道几何形态及建筑密度的变化而增强或削弱。优化策略视角则基于滨水风环境在不同空间结构下的传播特征及效应强度,重点探寻构建城市通风廊道与水体风环境的契合途径。陈宏等依托江风对流,提出控制空间形态、建筑密度等气候调节性滨江空间设计策略。徐小东等基于滨水空间交通结构与风廊关联,提出合理修正路网密度引风入城。此外,部分学者力求通过水体气候效应改善居住区内部“狭管效应”,为开发舒适滨水住区提供控制性引导方法。

4.3 植被特征的影响

植被是具有气候调节效应的重要自然下垫面。形态视角,植被覆盖率、种植结构、绿地宽度是强化水体水平方向温湿度效应的主要因素。当水体周边绿地郁闭度≥0.6;植被覆盖率介于60%~80%区间时,降温增湿效应稳定持续。同等情况下,乔—灌—草复合种植结构可增强效应强度。滨水绿地宽度≥45 m时,水平方向气候效应随之扩大。另一方面,刘滨谊等为不同生物气候区的滨水空间提供了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策略。

然而,水体与植被均有各自主导的空间维度且受城市规模影响显著。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植被降温增湿作用逐渐减小,水体效用增大。为最大限度发挥二者气候效应,不同城市发展密度及规模下应采取不同的景观策略。

 

5 思考与展望

随着水体气候调节性评估与预测技术的提升以及各学科对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认知的加深,无不激发着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在营造视觉审美的传统中逐渐注重生态气候效益的价值。未来城市滨水空间亟须在实践形式追随气候的实证研究、明确气候调节性的量化设计规范、提出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体系3个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以科学化、标准化及系统化落实水体在建成环境下的气候调节性效用。

5.1 拓展形式追随气候的水体景观设计实证研究新思路

上述成果不难发现,水体不能作为独立的自然下垫面对城市气候环境产生独立影响。任何建成环境因素都会对营造舒适的滨水空间产生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得滨水空间的物理环境可以被利用与塑造。因此,我们有待利用ENVI-met等气候模拟软件建立建成环境因素与气候因子间的交互关系。基于实证研究成果,将量化参数综合应用到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中。并直观地显示出水体气候调节性与其他建成环境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及在城市热缓解战略上的实践意义,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策略提供新思路。

5.2 明确基于气候调节性的水体景观量化设计规范

现有相关规范(如《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公园设计规范》)中涉及的水体设计指标,大多从生态安全与水域利用角度出发,不仅缺乏气候效益的考量,同时欠缺相应的控制性与指导性约束。对此,水体气候适应性量化成果应转化为国家标准或立法等宏观干预的重要政策依据。该指标不仅应成为设计层面遵循的基本前提,更应是气候效益使用后评价的参考依据。以美国为例,将热评价指标写入纽约环境法案,要求局地气候与热舒适指标在开发前后保持一致。得以在兼顾城市发展与热平衡中,保证自然下垫面在人工环境的设计整合中发挥出行之有效的气候收益。不仅弥补了对物理环境使用后评价的忽视,同时有效控制开发强度对物理环境的破坏。

5.3 提出因地制宜的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设计策略体系

1)尊重水体气候调节性在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生物气候条件是气候调节性水体景观设计的根本源头。水体气候效应的昼夜性、季相性与地域性特征可弹性回应不同气候类型下人们对滨水空间热舒适的诉求,更表现出多样带有地域特征的水体景观形式。

2)推动水体气候效益与多尺度城市空间关联的良好契合。顺应水体及植被气候效应在多尺度城市热岛下的演替规律。由于植被的气候效应单一且孤立,而水体特有的流动性更易于形成连续的冷却辐射链条。因此,水体与植被的协同策略应扬长避短、相辅相成(表4),并最大限度发挥植被气候调节性协同效益(表5)。


表4 不同城市发展密度及规模下的水体与植被设计策略

表5 滨水绿地植被气候调节性协同效益设计指导参数


3)针对不同设计尺度提出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策略。利用水体在不同空间层级下的气候应变能力作为连续的设计策略(表6)。


表6 不同空间尺度下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设计策略

 

6 结语

大量基础研究证明水体景观气候调节性能够有效承载气候变化带来的热负荷。同时,随着学科交叉、理论支撑实践的研究模式逐步成为量化景观策略的主流思想。依托自然过程为主导的水体景观在适应不同地域气候特征与城市空间特征中,被赋予了新的气候调节性功能与属性,得以应对城市气候变化与挑战。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的景观设计提供了实验性与前瞻性的设计新思路。



图表来源:

图1为Web of Science 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图2~5为CiteSpace 科学计量软件分析结果;图6由作者基于CiteSpace 科学计量软件分析结果整理绘制;图7由作者基于文献[16-33]绘制;图8由作者绘制。表1由作者基于文献[38-45]绘制;表2由作者基于文献[53-55]绘制;表3由作者基于文献[12, 56-58]绘制;表4由作者基于文献[82]绘制;表5由作者基于文献[77, 80]绘制;表6由作者基于文献[12, 42, 53-65]绘制。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KOVATS R S. Heat Stress and Public Health: A Critical Review[J].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008, 29: 41-55.

[2] COMRIE A.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Health[J]. Geography Compass, 2007, 1(3): 325-339.

[3] MATTHIES F. Heat-health Action Hlans: Guidance[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8.

[4] LI W F, CAO Q W, LANG K, et al. Linking Potential Heat Source and Sink to Urban Heat Island: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86: 457-465.

[5] WENG Q. Managing the Adverse Thermal Eff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a Densely Populated Chinese C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70(2): 145-156.

[6] DU H Y, SONG X J, JIANG H,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oling Island Effects of Water Body: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7: 31-38.

[7] TAHA H. Urban Climates and Heat Islands: Albedo,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nthropogenic Heat[J]. Energy and Buildings, 1997, 25(2): 99-103.

[8] ARNFIELD A J. Two Decades of Urban Climate Research: A Review of Turbulence, Exchanges of Energy and Water,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3, 23(1): 1-26.

[9] 卞晴,赵晓龙,王松华.水体景观热舒适效应研究综述[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543-547.

[10] OKE T R. Boundary Layer Climates[M]. London: Methuen, 1978.

[11] NAKAYAMA T, FUJITA T. Cooling Effect of Water-holding Pavements Made of New Materials on Water and Heat Budgets in Urban Area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0, 96(2): 57-67.

[12] SUN R, CHEN L. How Can Urban Water Bodies be Designed for Climate Adapt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2, 105(1-2): 27-33.

[13] RICKERT B, BERG H V D,BEKURE K, et al. Including Aspects of Climate Change into Water Safety Planning: Literature Review of Global Experience and Case Studies from Ethiopian Urban Suppl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9, 222(5): 744-755.

[14] YAO R, COSTANZO V, LI X Y. The Effect of Passive Measures on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Climate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18, 15: 298-310.

[15] STEENEVEL D G J, KOOPMANS S, HEUSINKVELD B G,et al. Refreshing the Role of Open Water Surfaces on Mitigating the Maximum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4, 121: 92-96.

[16] 刘勇洪,轩春怡,权维俊.基于卫星资料的北京陆表水体的热环境效应分析[J].湖泊科学,2013,25(1):73-81.

[17] 冯晓刚,石辉.基于遥感的夏季西安城市公园“冷效应”研究[J].生态学报,2012,32(23):7355-7363.

[18] 李东海,艾彬,黎夏.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水体缓解热岛效应的研究:以东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8(5):414-418.

[19] 宋晓程.城市河流对局地热湿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0] 齐静静,刘京,宋晓程,等.大型城市河流对城市气候影响的实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43(10):56-59.

[21] 颜金凤,孙菽芬,夏南,等.湖–气水热传输模型的研究和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08-313.

[22] 孙菽芬,颜金凤,夏南,等.陆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热传输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6):704-713.

[23] 周从直.湖泊热结构和蒸发的模拟计算[J].环境科学,1994(2):33-37.

[24] 韦婷婷.基于CFD技术的城市气候模拟及气候适应性规划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5] 宋晓程,刘京,叶祖达,等.城市水体对局地热湿气候影响的CFD初步模拟研究[J].建筑科学,2011,27(8):90-94.

[26] 陈宏,李保峰,周雪帆.水体与城市微气候调节作用研究:以武汉为例[J].建设科技,2011(22):72-73.

[27] LI X, MITRA C, DONG L, et al. Understanding Land Use Change Impacts on Microclimate Using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2018, 103: 115-126.

[28] 张琳,刘滨谊,林俊.城市滨水带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36-39.

[29] 薛思寒,王琨,肖毅强.传统岭南庭园水体周边热环境模拟研究:以余荫山房为例[J].风景园林,2014(6):50-53.

[30] 薛申亮,刘滨谊.上海市苏州河滨水带不同类型绿地和非绿地夏季小气候因子及人体热舒适度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27(2):108-116.

[31] 徐心馨,李小娟,孟丹.北京市不同下垫面类型对热岛效应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3):47-52,76.

[32] 徐竟成,朱晓燕,李光明.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周边滨水区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0):101-104.

[33] LAM F K. Simulating the Effect of Microclimate on Human Behavior in Small Urban Spaces[D]. Berkeley: UC Berkeley, 2011.

[34] 刘珍海.水体温、湿、降水效应的分布特征及其产生的背景[J].水电站设计,1988(2):62-68.

[35] 王浩.深浅水体不同气候效应的初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3):517-522.

[36] 傅抱璞.小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7] 郝熙凯,高配涛.微气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探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2):34-36.

[38] 杨凯,唐敏,刘源,等.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及水体周边小气候效应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05-114.

[39] WONG N H. Influence of Water Bodies on Outdoor Air Temperature in Hot and Humid Climat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CSDC 2011: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ansas: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12: 81-89.

[40] COUTTS A, BERINGER J. Impact of Increasing Urban Density on Local Clim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in Melbourne Australia[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2007, 46(4): 177-193.

[41] THEEUWES N E, SOLCEROVÁ A, STEENEVELD G J. Modeling the Influence of Open Water Surfaces on the Summertim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Comfort in the City[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3, 118(16): 8881-8896.

[42] 王浩,傅抱璞.水体的温度效应[J].气象科学,1991,11(3):233-243.

[43] 纪鹏,朱春阳,王洪义,等.城市中不同宽度河流对滨河绿地四季温湿度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3,11(2):240-245.

[44] 傅抱璞.气流通过水域时的变性[J].气象学报,1997,55(4):440-451.

[45] 傅抱璞.我国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水域气候效应[J].地理学报,1997(3):56-63.

[46] HOU P, CHEN Y H, QIAO W, et al.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trieval from Satellite Images and Influence by Wetlands in Urban Region[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3, 111(1-2): 109-118.

[47] 埃雷尔,珀尔穆特.城市小气候:建筑之间的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8] 李雪松,陈欢,方明扬.滨水城市热环境与通风廊道关系研究:以黄石市为例[C]//《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环境工程》编委会,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2018:828-835.

[49] ZENG Z W, ZHOU X Q, LI L. The Impact of Water on Microclimate in Lingnan Area[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7, 205: 2034-2040.

[50] PARK C Y, LEE D K, ASAWA T, et al. Influence of Urban Form on the Cooling Effect of a Small Urban River[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83: 26-35.

[51] 谈美兰.夏季相对湿度和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2] 谈美兰,李百战,李文杰,等.夏季空气流动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2): 70-73.

[53] MURAKAWA S, SEKINE T, NARITA K.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 River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an Urban Area[J]. Energy and Buildings, 1991, 16(3): 993-1001.

[54] CHENG L D, GUAN D J, ZHOU L L, et al. Urban Cooling Island Effect of Main River on a Landscape Scale in Chongqing, China[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9, 47: 101501.

[55] 岳文泽,徐丽华.城市典型水域景观的热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3,33(6):1852-1859.

[56] 李书严,轩春怡,李伟,等.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研究[J].大气科学,2008,32(3):552-560.

[57] 李书严. 城市不同下垫面覆盖的微气候效应[C]//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6:173-186.

[58] 纪鹏,朱春阳,李树华.夏季城市河流宽度对绿地温湿效益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3):679-684.

[59] MONTAZERI H, TOPARLAR Y, BLOCKEN B. Simulating the Cooling Effects of Water Spray Systems in Urban Landscapes: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tudy in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7, 159: 85-100.

[60] NISHIMURA N, NOMURA T, IYOTA H, et al. Novel Water Facilities for Creation of Comfortable Urban Micrometeorology[J]. Solar Energy, 1998, 64 (4): 197-207.

[61] 曹丹,周立晨,毛义伟,等.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夏季小气候及舒适度[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8):1797-1802.

[62] ISHII A, IWAMOTO S, KATAYAMA T, et al. A Comparison of Field Surveys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s Surroundings a Large Pond: When Filled and When Drained[J]. Energy and Buildings, 1991, 16(3): 965-971.

[63] SPRONKEN-SMITH RACHEL, OKE T, LOWRY W. Advection and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across an Irrigated Urban Pa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0, 20(9): 1033-1047.

[64] 张丛.城市休闲广场水体布局的微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7.

[65] 轩春怡.城市水体布局变化对局地大气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66] MANTEGHI G, LIMIT H B, REMAZ D. Water Bodies an Urban Microclimate: A Review[J]. Modern Applied Science, 2015, 9(6): 1-12.

[67] SYAFII N I, ICHINOSE M, KUMAKURA E, et al. Therm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round Bodies of Water in Urban Canyons: A Scale Model Study[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7, 34: 79-89.

[68] 赵琛.南宁城市景观格局与热岛效应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69] 王晶.基于风环境的深圳市滨河街区建筑布局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70] 徐小东,徐宁.湿热地区气候适应性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模式研究[J].南方建筑,2011(1):80-83.

[71] 金虹,吕环宇,林玉洁.植被结构对严寒地区城市居住区冬夏微气候的影响研究[J].风景园林,2018,25(10):12-15.

[72] 梅欹,刘滨谊.上海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冬季微气候感受分析[J].中国园林,2017,33(4):12-17.

[73] 赵晓龙,赵冬琪,卞晴,等.寒地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风环境三维分布模拟研究[J].城市建筑,2018(33):58-62.

[74] 张丽红,李树华.城市水体对周边绿地水平方向温湿度影响的研究[C]//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北京: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2007:399-408.

[75] 蔡园园,闫淑君,陈英,等.亚热带城市河流廊道绿带结构的温湿效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3,33(4):357-362.

[76] 蒋志祥.水体与周边植被对城市区域热湿气候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77] 纪鹏,朱春阳,高玉福,等.河流廊道绿带宽度对温湿效益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2,28(5):109-112.

[78] 刘滨谊,魏冬雪.城市绿色空间热舒适评述与展望[J].规划师,2017,33(3):102-107.

[79] 张慧文,张德顺.城市滨水带小气候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1-27.

[80] 刘滨谊,林俊.城市滨水带环境小气候与空间断面关系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滨水带为例[J].风景园林,2015,22(6):46-54.

[81] 陈茗.西安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水体小气候效应实测分析:以环绕慈恩寺地段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2] 孟宪磊.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的多尺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83] ADAMS-SCHOEN S. On the Waterfront: New York City’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Challenge[M]. Corvallis: University of Oregon School of Law, 2014.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0-06刊首语 | 郑曦:设计思想的形成《风景园林》2020-06目录 | 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研究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0-06 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研究《风景园林》2020-06专题导读 | 风景园林设计思想研究LA专题 | Miquel Vidal Pla | 当代景观设计的现时危机与未来挑战:从特质出发的设计途径LA专题 | 金秋野 | 巴拉干建筑中的“自然之影”LA研究 | 赵智聪 彭琳 | 国家公园分区规划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LA访谈 | 从行路者到引路者——玛莎·施瓦茨的设计教学、实践与研究哲思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0年6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遆羽静 刘昱霏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