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椅子这个东西 好像有点权力的意思

我在 我在IAM 2023-05-15


好 房 子 GOOD SPACES

吴帆 · 视频口述





纤维艺术家吴帆,是深职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以手中之线帛,生万物之灵动。近几年,她把目光转向“椅子”,创作了《夜未央》、《弃物系列》、《方寸论》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其中的《弃物系列》,正在西班牙马德里第八届“国际当代纺织品艺术双年展”(WTA)展出。







2014年春天,吴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个展《线·象》,其中有一段非常优美的自述:

我从来都这样认为:
世界万物皆美好,
只需善待与端详。
小观一条枝、一片叶,
已生动万千;
大至星辰轮回、万物更迭,
更是幻化无极,无所适从。
人,之于其中,
赏枝叶之灵动,
叹苍穹之恢闳。
既然不是写作之人,
无法以生动言语颂赞美之诗;
亦不似画家般妙笔绘意,
仅以手中之线帛,
旋转、反复而生发
冥思中若有神力,
丝丝中幻生境像;
似与天地对语,
又如过往复现……
那情、那景,美极,
亦感动自己。
……
借以线表象,
亦告慰世人。

自然节气,是吴帆早期作品里最常出现的题材。
 
《谷雨》、《白露》、《惊蛰》是以节气为灵感的一组服装,以片状材料为表现形式,表达节气之美。比如《谷雨》,采用半透明真丝材料拼接出旗袍轮廓,以盘扣和流苏为点缀,又在人体曲线轨迹上饰以金属丝与丝线,缠绕形成种子的造型;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时至暮春,雨生百谷。将湿润、孕育的谷雨意象幻化成女人的衣裙,将生命的轨迹交融于人体的曲线,真是一件无比浪漫的作品。

吴帆作品《谷雨》

《浮游》系列的灵感则来自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吴帆用层层叠叠、若隐若现的“纱”织物为原材料,来表现浮游生物的柔美和通透,再借助灯光的辅助效果,营造出海洋的神秘与空灵。

吴帆系列作品浮游》

《春·祭》系列,用棉绳和金属丝缠绕面具,以五件作品诠释了少女、花季、爱、思念、浪漫等女性不同人生阶段的状态,春光无限,以为纪念。

吴帆系列作品《春·祭》

《线体》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以废弃的蕾丝、棉线与金属为材料,交织成数十个高低悬垂、前后交错的瓶子。纤细的线体罗织于无序和有序,无形和有形之间,虚虚实实,影影绰绰,仿佛水月烟霞一般,气韵生动。



作品《线体



“纤维,其实是一个非常细腻的东西,她很柔软、甚至有爱,很女性。我还是特别愿意表达女性的那个部分。
将椅子变成艺术作品,最初纯粹出于惜物的心情。

“《弃物》系列其实直白,是不是到了中年内心有一点惜物。其实物体它没有生命,但是它陪伴你,其实它已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能再留一点时间,我觉得《弃物》系列主要是表现一种情感。

作品《弃物

作品《弃物》制作过程

其实是在和朋友的讨论当中,吴帆有了新的灵感。
”椅子这个东西,好像有点权力的意思。像中国文化里面,一些传统的官椅、圈椅、交椅,这些都是帝王使用的。

《夜未央》就是借由官椅和丝线,表达一种力量的平衡。

代表权力的稳定线条和代表生命的曲线交织,代表女性的高跟鞋与代表男权的官椅并置。

“有的时候这种强大的阳性力量不一定比女性阴柔的力量来得更(强),就是方方正正的或者一种特别规矩的状态有的时候,它是需要一些灵活的东西;这个世界其实是需要这种共融的。大小之间,强弱之间,他不是绝对的。其实我想要表达的是这个。

吴帆作品《夜未央》

《方寸论》表达的情感更加直白。
《方寸论》原文出自禅宗四祖--隋唐高僧道信大师對牛頭法融的開示,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偏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易。"

吴帆作品《方寸论》

一把官椅,一颗模拟的会跳动的“心脏”。当你靠近椅子时,“心脏”开始跳动,当你离开时,“心脏”慢慢安静。椅子后面是一块一丈长的布帘,布帘上有一寸寸用缝纫线匝出来的刻度,吴帆说,“丈”表示无限,再大的权力在无限的历史里也不过是方寸之间的行为。
 


《共生体》对于吴帆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位于深圳下沙地铁站内,是当时深圳城市规划院向全世界艺术家公开招标的一个项目。

“当时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它放在地铁站里面,我觉得能不能让墙面出现一些海报、灯箱以外的,艺术性更强的半立体装置呢? 下沙原来是一个城中村,有香港人和其他各种外来的人交杂在一起,还有当地的一些文化。其实,大深圳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是不同城市的人和当地人的一种交融。这个概念其实放大了,整个世界不都在发生交融吗?交融表现出来的特征,有的是贸易、有的是战争。其实,人类社会,随着你到达一个地方特别容易了,那交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最后就会成为一体,边缘会越越模糊。

作品《共生体

《共生体》以手工编制为主体,底部造型以植物根部形态为基础,变化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态,外部采用各种不同形态的植物的叶与种子构成一组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共同生长的生命共生体,寓意下沙地域文化中的人情与事故、风土与风俗,都因这一片水土而发生关联,并最终融为一体。从更广义的概念上来说,《共生体》象征人类与自然之间历经千万年,早已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




撰文 / 刘 洲
编辑 / 我在君


我在 好视频
欢迎分享 留言交流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