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看到辛瓦尔死前3天没吃任何东西,立即想到了杨靖宇
西班牙街头一幕!国王遭民众围攻
又一个特朗普时代!对美国、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今天,石狮这所小学向全市展示!
灯塔国的灯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治疗观 | 为什么我敢说“不是你的错”
Original
陈彬华
彬华同学
2023-04-21
收录于合集 #心理
37个
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文章,也算是我近一年执业下来的治疗观。我认为对于需要求助或是希望自我成长的朋友,又或者是从事助人工作的同行来说,可能都有些启发。因为是随记性质,所以没有直接写完就发了,没做太多修改,如果有任何不清晰或是有误的地方,欢迎留言交流。
这篇文章里,我会首先介绍关于图式的概念,接着介绍我认识到的图式疗法,包括它如何认识人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工作。文章在这个部分谈了“改变”本身,不仅是咨询,我们日常发生的改变,还有像是共学这样的实践中的改变,底层都有些一致的东西。最后,再以图式作为切入点,去谈个人问题作为系统问题的一个“映射关系”。
正式开始前,分享一个我很喜欢说的小故事:
爸爸载着小明出去玩,路上不幸遇到了车祸,被送到了医院抢救。主任医生赶来急救室,发现躺在床上的小明,不由地惊呼,“天啊,怎么会是我的儿子……”
现在考考你,小明和医生是什么关系?
图:一位男医生和女护士
一、图式:在我们的经验与概念之间
我问过许多人这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够一下子答对。现在给出我的参考答案:这位主任医生是小明的妈妈。
故事给出的信息有限,其它符合逻辑的答案包括:“爸爸”是小明的后爸,主任医生是小明的亲生爸爸;两位是同志婚姻的关系;主任医生是“隔壁老王”等等。几乎所有人在猜测时都默认主任医生是一个男人。这就是“图式”(Schema)的力量。
现代心理学里所说的图式,是一种介于经验和概念之间的东西。比如我们经验中的苹果,是我们实际见过、拿过、品尝过的苹果;而苹果的图式就像是我们对苹果的整体印象,比如想到苹果,我们会有个红彤彤、大概拳头大带着甜香味的形象出来;而概念是更系统的,比如苹果是一种乔木的果实之类的。
用刚刚主任医师的例子:经验中的主任医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或者你和他们的相处经历;而主任医师的图式,可能是穿着白大褂、戴着眼睛的男性,话不多、讲究卫生等等;而主任医师的概念,比较严谨来说可能是“医生职称的一种,当前是医生职称中的最高级别”。
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清楚呢?总之,
图式是一种认知、体验、印象的混合体
。平日里,不论我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都在借由图式在思考。
二、图式如何影响我们,而我们又如何改变图式?
心理治疗与咨询领域中,Jeff Young在上个世纪末开创了图式疗法。它最早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即因为成长过程中因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遭遇创伤事件或经历发展性创伤,而形成的一些对自我、他人及世界的图式。
在图式疗法里,主要将图式分为五类,分别对应五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分别是“分离和拒绝”、“自主性与能力不足”、“限制不足”、“过于警惕和压抑”和“他人导向”。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在后台回复“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可以收到一份我写的笔记
。
以“分离和拒绝”类的图式为例,其中包括“遗弃”、“不信任”、“情感剥夺”、“缺陷”和“社交孤立”。这些图式都涉及到成长过程中安全依恋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一个孩子在小时候不论想要什么东西,都会得到父母的拒绝,他们可能会想“我一定是个坏孩子,所以爸爸妈妈才不会给我礼物”。这在当时能够帮助他们得到一个解释,并且也有一些控制感。假如父母不爱自己,可能是一个更可怕也更脱离孩子控制的情况。如果TA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图式可能就会越发稳定,对自己有缺陷的认知内化成了TA信念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成年。
这个部分,如果大家感兴趣自助的,可以读读《性格的陷阱》,是Jeff Young写的自助书;咨询师则可以读也是Dr. Young写的《图式治疗》这本Guidebook,或者是一本体验式学习的Experiencing Schema Therapy from Inside Out。
《性格的陷阱》封面
在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传统中,我们会运用我们的理性去改变信念。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中学议论文时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假如我们是一本书、一篇文章,那么信念就是我们叙述中的论点。要反驳一个论点,我们得去看它的论据和论证。
所以呢,在CBT里,我们会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逻辑谬误”,并找一些对应的论据去反驳它们。
以我来说,我的肢体称不上协调,所以以前学做操或者有些班级一起要跳舞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些挫败。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可能不光会想“我肢体太不协调了,我是学不会的”,甚至会泛化到“我学什么都学不会”。
可事实如此吗?比如我最后确实学会了做操,这就是我能学会的证据,反驳了我说的丧气话;而对于“我什么都学不会”,显然出现了过度概括的情况,我只是学做操慢了些,我的很多科目还有一些技能不都学得挺好的吗,怎么能说我什么都学不会呢?
但是,这么去反驳自己,就会有一种“我知道你不是在怪我,但我还是觉得你在说我”的感觉。毕竟都说我有什么“非理性信念”了嘛。
当然,在CBT创始人阿伦·贝克的临床实践中,他是会以咨访关系“托住”一个人,会尽可能不让TA感到被指责,假如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这也能作为认知干预的一部分。不过在CBT的培训中,特别是一些后继者的实践中,这一块还是会有所缺失。
许多流派的创始人都看到了这个部分。比如叙事疗法的创始人之一,麦克·怀特提出了“外化”的方法,将人和问题分开,“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本身”;慈悲聚焦疗法(CFT)的创始人Paul Gilbert看到了我们为了生存而去这么做的动机等等。
图式疗法也很相似的:一方面像是CFT看到“症状”的动机那样,开创性地探索起了我们图式形成的历史,也就是让当事人能够明白,“你经历过这些需求的不满足,所以你为了能够生存下来而有了那些想法、行为和感受,这都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图式疗法把图式及对应的行动称之为我们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把这些部分和“人本身”分开。
在这种探索和分开的基础上,我们也有了更多空间做出改变。对于内在那些“有毒的”部分,我们要坚决拒绝、抗争,或者至少应该把那个部分里“有毒的成分”尽可能去掉。而对于其他的很多部分,我们都应该更多地倾听TA,让TA发声,让我们理解TA。我们不确定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各个部分会整合在一起,还是会有一个部分成长起来,让我们有更多的确信。但改变会在接纳中发生。
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发生改变,而有时不会发生改变呢?这与我们是否深刻地去探索、觉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我们有没有深度地去体验遭遇的一切、内在发生的一切。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发现,自我觉察和负面情绪是有正相关性的。一些人练习正念反而会给自己造成伤害。而我们带着非评判、接纳的态度去觉察时,这样的相关性就削弱甚至消失了。
如果一个人现在有足够的资源,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比如一个信念或是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比较能支持一个人做更多的体验。就好像一些人可能一个人不敢去坐过山车,但和朋友可以鼓起勇气去一样。当然,如果这种体验的“难度”相对比较小,我们也更可能会选择去体验。
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的研究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重,就是因为在良好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能够通过TA与当事人的关系,支撑TA做体验,让改变的空间变得更大。这样的支持下,我们内在的生命力、能量,或是其它的什么动力,自然就会促成我们的改变。
图式疗法便很注重体验性的工作,比如意象练习、意象重构还有空椅子等等。都是有意识地,用一些相对成熟、有仪式性的方法来支持当事人去体验。这种体验不光是一种“冒险”,它也是一种练习。因为咨询师会支持当事人走过这些体验,那么就会培植一种信念,“我可以用一种和以往不一样的方式去体验、行动,这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尤其是在意象重构的练习中,当事人几乎是重新经历了曾经给TA带来压力的事件、情境,但这一次TA不是一个人,TA可以得到安慰、理解和支持。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纠正性情感体验”,过往错失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新的满足。
体验性工作之中,比如空椅子时,或者意象这类练习的之后辅以认知和行为的工作。这样可以把体验到、收获到的东西梳理起来,慢慢积累许多正向的改变。
我们再离开临床的情境,谈谈广义的“学习”这回事。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说法,对于我们反复碰壁或是没有进步,舍恩他们提出了“第一型改变”,虽然我们改变(做了些不一样的事情)了,但又什么都没改变;U型理论把它叫做“下载”,我们重复以往的做法;还有舒适区的说法大家更加熟悉,走出舒适区才是我们的学习区。改变的发生都涉及到了体验,所以学习理论里强调了体验式学习。
U型理论示意图
当然学习不止于体验,它是一整个循环,崭新的经验、深度的体验还有全面的反思等等,都是有效学习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咨询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咨访双方都在学习。要是有机会,下回可以更多聊聊这部分。
三、真的不是你的错
我们前边提到,我们工作的基础是“这都很正常,不是你的错”。大多数人都会担心,这只会是一句安慰。所以我想再结合我社科方面的背景再说一些。
开篇的时候说了那个小明和主任医师的故事,相信有不少朋友会想到一个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我们对一些身份、标签的图式。这样的图式为什么会形成?很显然,因为社会现状下,大多数人见到的主治医生就是男性。这背后是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假如故事里说的是护士,大家肯定一下子就会猜到妈妈。这是社会分工使然。可这分工是天然的吗,即便是天然的,这样的分工现在看来是平等、正义的吗?
这样剖析下来,我们能看到两个层次:一个是不论程度如何,我们都多少受制于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们能够尽可能去反思,但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受过什么影响,这确实不是你的责任;另一个人,社会层面、系统层面,不论是说大系统还是小系统,都有它不尽如人意或是有失于公义的地方。
我在公众号里提及过创伤视角的重要性,其中一点就是问题视角与创伤视角的不同。问题视角看我们有什么问题,即便我们认同那些对“问题”的定义,那我们又为什么会有问题呢?创伤的视角便是强调了“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发生在你的身上过”。
更进一步的,我们又有了优势视角、抗逆力的视角。我们为了在早年生存下来而发展了那些图式,说明我们从来都不是纯然被决定的、被动的客体。
只要社会环境在改变,又或是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资源,我们自然有能力发展出一个更满意的人生
。
创伤资源研究所课件
如果要再多和同行说两句,我觉得这里便是图式疗法这类偏认知行为的疗法,与女权主义疗法、叙事疗法能够相连接的点。在我们的图式背后,还有社会或是地方文化的叙事;而我们之所以受创,自然有带来伤害的那一方。把视角从当事人的缺陷,转到应当负起责任的加害方,这便是赋权的过程。
我之前在原生家庭那篇文章里边聊过,今天再换个说法。那就是假如我们受原生家庭所害,那什么让原生家庭那么有毒呢?可能有封建文化,可能有集体创伤、代际创伤,还可能有贫穷、不平等等等。
虽然说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说归结于社会问题,因为我们确实会经历到一些非常意外的东西,比如一些灾难等等。但人总是有韧性的,任何的“伤”、“残”,会成为困扰,多少都有“障”的存在,也就是这个社会上的障碍。这对社会可能有些“苛求”,但我确实期望这个社会总能更往积极、支持的方向去。
苦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是要消除苦难。但我们应当避免创造苦难,避免创造二次伤害,并建立起让苦难能够充分舒展开,人们能够得到支持的社会
。
这样的社会可能永远是个彼岸,但如果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倾向,如果我们能够支持彼此走过苦难,那这仍旧是一个蛮理想的世界。
作者
陈彬华,一位游走在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和人类学之间的行动者。曾接受叙事疗法、慈悲聚焦疗法和第三波CBT的训练,正在参加图式疗法的系统课程。
过往推文
我的助人行动观
社会心理工作者书单
超越原生家庭 | 在家族历史中重新看到自己与社会
人类学+社区工作+心理咨询=集体叙事实践
译文 | 女权主义疗法的理论与技术
同情聚焦疗法学习分享(上)
同情聚焦疗法学习分享(中)
“创伤知情”工作坊内容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