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症」,弄不好本来是「矫情」的矫情说法
▲点击上方音频,听青年人类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郑少雄老师原声领读《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精彩片段。
「孤独」这个字眼有点矫情,但这几年它频繁出现在「朋友圈」的字里行间。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北上广,去大理、去丽江、去西藏。仿佛离开了大城市,去了节奏缓慢、远离尘嚣的地方就可以摆脱孤独。
有用吗?
在导读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郑少雄老师认为,「逃离北上广」可能还真不算离谱:
「我们如果今天去到大理或者丽江或者西藏,其实会发现许许多多的人恰恰是从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逃跑的,他们去到那里像是在寻找一种可以说是反结构的形式,也就是说脱离这种孤独的大城市,然后回到一个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地方,因为通过这种面对面交流,他们才可以互通心意。」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作者:罗宾·邓巴
译者:区沛仪/张杰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01.
面对面交流的起源:能不能做朋友,先捉只虱子再说!
作为社交的一种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最直接而有效。在人类之前,许多灵长类动物早已深谙此道:
「在远古还没有出现语言的时代,原始人类甚至包括灵长类动物都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社交生活,他们的社交虽然不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但是他们用肢体——就是通过互相梳毛来实现。梳毛其实就是在灵长类动物里面——包括黑猩猩、大猩猩乃至包括普通的猴子——它们每天可能会花很多时间互相梳理对方的毛发。因为互相梳毛不仅仅是一个卫生清洁的缘故,它实际上也是一个互相表达忠诚、表达承诺的行为。」
▲小猕猴在给大猕猴梳毛、捉虱子。Twinkle摄于北京动物园
动物之间相互梳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社交,是因为梳毛行为不仅能刺激产生兴奋感和舒适感,还可以建立互相信任与忠诚的关系,有助于个体联盟成为群体,这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是一种关键性的生存策略。因此,梳毛社交使更多动物「在一起」形成了群体,群体内部的个体能够相互梳毛,也吸引了更多个体加入群体。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群体规模扩大,梳毛圈子也越来越大,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建立信任与忠诚,也就是要梳更多的毛。而一只猩猩能给多少只其他猩猩梳毛,显然是有上限的。
02.
人类能突破这个上限吗?
人类突破了这个上限,靠的是新的社交工具——语言,即通过协调发声并赋予声音以意义。这就需要复杂的大脑构成,比如足够的大脑重量和新皮层面积,只有人脑才能满足。因此,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在邓巴看来,语言实际上是为了社交,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日常的语言中其实大量的时候我们在讨论的是八卦,我们讨论的是闲言非语。那么在许多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诧异,一个如此珍贵的宝贝,比如说语言这个能力,这是其他所有物种所不具备的,为什么会被我们用来做这么琐碎的、在我们看来如此不堪的流言蜚语呢?那么实际上这就是人类结盟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流言蜚语和八卦来交流信息,人类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忠诚,这比讨论一些所谓的更正式的或者更高大上的显得更加重要。」
语言成了我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八卦成了梳毛廉价且高效的替代物。人类的语言和猩猩的梳毛一样还能获取更多信任与忠诚!
但是,这种信任与忠诚常常只能维持在小圈子里,这是因为: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便捷工具,却也形成了交流的壁垒。
比如不同的语言。
「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今天的全世界几大最重要的语系里面,实际上有大量的同源词汇,那么根据这个可以判断语言大致是相似的......语言在全世界出现了可能大概6000种,不同的人在6000种语言之间几乎是不可互相沟通的,那么这个是为什么?」
语言的确比梳毛更便于维系更大的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但是随着群体成员的增多以及为寻找各种资源引起的迁徙,语言越来越多样化,这既是习俗的无意结果,也是为显示区别的有意所为。
这就好像同一个猩猩群体内只容得下一种梳毛技法,换个技法梳错半根毛就知道你是敌人派来的卧底。
再比如,只限于更小群体的方言。
抱团是人类社交的目的之一。群体成员越多,人们越倾向于建立小密圈,也就一定会形成群体内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不光要确认眼神,还要确认「方言」,才算遇上「对的人」。「方言」保证群体里都是「对的人」,没有「卧底」,群体和个体才有安全感。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奶奶和孙子经常都变成了没法确认「方言」的人
语言用相互交流带来了信任和忠诚,又靠设置壁垒带来了安全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交有了新的变化,信任、忠诚、安全感也有了新的变化。比如:
手机里的「朋友圈」。
郑少雄老师讲到:
「我们正在通过新的社交网络或者说社交媒介,建立起了大量的社会关系,而且我们会因为这样而以为它就成为了我们的社会资源,但其实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是一种无效的社交。无效社交其实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许多正常人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大量社交,因为背后没有知识和情感的支撑,它实际上并不能成为有效地抚慰我们内心或者说逃离孤独感的来源。」
▲繁华的大城市,人与人的物理距离无限缩小,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
手机通讯录能够储存成千上万个联系人,但语言和梳毛一样,都有社交数量的上限,这种上限的原因都是大脑。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或者说就是信任、忠诚和安全感,再或者,用矫情的说法是「温度」和「情感」。这个上限,没法只靠手机和技术就能突破。
所以,朋友圈人数的上限哪怕是10000,但按照这本书的观点,一个人最多只能跟150个人保持社交关系,150以上的,都是无效社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邓巴数。
对此,有更生动的比喻:
「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石器时代的人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现代。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无论我们可以扩展的社交网络有多么庞大,人类的限度却始终没有解决,因此,技术不能解决人性互通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无法克服的宿命。」
语言也好、技术也罢,终究都只是工具,一旦脱离共情、缺乏理解力、离开肢体接触,就失去了魔力。《围城》里的方鸿渐幽默风趣,但依旧无法经营好一段婚姻;你在悲伤无助时痛哭流涕,远方好友微信语音的安慰也往往减轻不了你的痛苦无助,乃至孤独。
▲在《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幽默风趣博得了一众女士的好感。但在与孙柔嘉的婚姻中,二人并没有获得最终的幸福。图为电视剧版《围城》中的一幕,婚前方孙两人甜蜜的在一起。
既然如此,那么:
北上广深的「孤独症」真的是宿命吗?
对于这个问题,邓巴是悲观的,郑少雄老师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可能只有「笨办法」: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只能回到人类本身。对抗孤独、缓解焦虑的出路,不是逃离北上广深,而是放慢节奏、放下手机,和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好好聊聊天。
毕竟,不光面对朋友,面对社交。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慢下来」欣赏,才能真正体会。
这当然很“鸡汤”!但还能怎么样?
邓巴数已经隐藏着「孤独症」的某种宿命式的密码,难以逃脱。而你的「孤独症」,弄不好本来就是「矫情」的矫情说法。■
▲扫描海报二维码,收听青年人类学家、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郑少雄老师原声导读:《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更多精彩文章回顾▽
与知识相伴,过多彩人生!
限时免费开通知识推广小店,代言知识圈APP的优质好课,一键分享给好友,赚取高额奖学金,轻松让你边学边赚。
0元开店,快来扫码加入推广吧!👇
👇爱智慧的学友,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明白知识店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