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有的人见不得别人变好?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2020-11-09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见到这样的怪异现象:
一个人处在逆境中时,他便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同情与怜悯,然而当他从这一逆境中解脱出来后,那些先前还同情他的人,下一刻可能就变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当然也有例外,真心相待的朋友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儿对你指指点点,还会为你的境遇的改善而感到高兴。
但为什么有一些人不乐意看到别人变得更好呢?
| 芥川龙之介,日本小说家。代表作《罗生门》《鼻子》等。

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归纳为一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
在短篇小说《鼻子》中,芥川龙之介讲了一个关于僧侣的故事:
在日本的池尾,有个禅智内供,附近地区几乎无人不知道他,但这不是因为他在佛理上的建树,而是因为他那异于常人的鼻子:禅智内供的鼻子长达五六寸,像一根香肠一般垂在脸上。这给禅智内供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还时常招致他人的议论。
尽管「池尾的老百姓替禅智内供着想」,没有直言他鼻子的怪异,但这鼻子还是极大地伤害了内供的自尊心。于是,内供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来将鼻子弄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京城返回的弟子给他带来了一个偏方,他试用之后终于如愿以偿:鼻子变短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待他鼻子变短之后,众人对他的嘲讽反而更明显了,例如:来找他办事的武士,身边的中童子,杂役僧徒,都当着他的面笑出声来。
内供本就敏感多疑,对自己的鼻子也十分在意,因此见到众人的反应之后,只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于是,鼻子短了反倒叫内供追悔莫及。
一夜之间,他的鼻子又自个儿变回了原来的模样。没了以往梦寐以求的正常的鼻子,他反而觉得如释重负,心情重新舒爽起来。
内供为什么会在鼻子变短之后,依然感到如此的不自在呢?芥川说,这是因为「他从池尾的僧俗的态度中觉察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内供本是位高权重的僧侣,那些议论他的人,如中童子,杂役僧徒,基本都是在身份地位等各方面比不上他的人,他们能从内供面部的缺陷获得一种优越感,所以他们可以将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去同情怜悯内供。
但这种同情不是真的同情,而是「幸灾乐祸」:为自己未遭遇他人的灾难而感到自满自足,又虚伪地想要掩饰自己的道德缺失;在「黑黢黢的里子」外,披上「怜悯的外皮」。
因此,在内拱鼻子变得正常之时,他们会充满敌意。而当内供的鼻子缩短,他们唯一一个在面貌上的优势也消失了,就必须从高地灰溜溜地爬下来,地位翻转。之前的自满自足成为泡影,心理自然是不愉快的。
既然内供让他们不愉快,他们就去找内供的不愉快,从而有了一系列明目张胆的嘲讽内供的行为。
不过,作者芥川对人性的体察并不限于此,乍一看,内供好像是受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碾压的受害者,但其实他也在找机会成为这类「旁观者」:当他的自尊心因怪异的鼻子而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不断地留心察看别人的鼻子」,试图找到其他与他一样有这种缺陷的人,从他人的痛苦中获得心理安慰。只是一直都找不到这样的对象,他才「同情」他人未遂,愈发烦恼与惆怅。
内供自尊心强,更应该明白他人以这种方式「同情」自己的滋味,然则他却想以同样的方式寻找下一个受害者。通过这样一种描述,将人性中自带的利己主义倾向呈现于大众面前,或许作者芥川是想告诉我们:人心理上就是存在一种不顾道德、只为自己的倾向,这是一种事实,但如果人们不抑制其中可能产生的恶意,任其伸展,结果就只会是集体道德的沦丧。
就像之前提到的,当你和那些真心相待的朋友之间拉开差距时,他们就完全没有负面情绪吗?不是,他们可能也会着急、失落、自尊心受到伤害,但他们会抑制自己的恶意,消化自己的这不良情绪,守护你们的关系。
可见,「见不得他人变好」的恶意,源自于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其实质是自私自利的肆意伸展,它使人从心理上的利己主义,走向行为上的道德失范。■
参考文献
[日]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文洁若(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知鸦和著名历史学家马勇教授联合打造的《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在B站上线了。爱历史的你,快来和马勇老师一起,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脉络,感受历史转折点的厚重,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挖掘历史悬案的秘密。
现在订阅,立即享受限时5折特惠,用全球视角,重温中国历史不为人知的那一面吧~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极简中国史》通识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