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心要 | 通过分辨禅修境界净除禅修障碍
莲师心要建言
第 五 章
透过分辨这些状态或境界,
你得以区辨不同类型的三摩地,
净除禅修中的障碍,
并避免偏离正途。
除障珍宝宝库
1 - 2
✡︎ 上一期 ✡︎
在桑耶·钦普的闭关地,卡千的公主——明妃措嘉,向上师莲花源恳请:
请鉴知我啊,伟大的上师!
虽然您已经对一个像我这样无知愚蠢的女孩,开示了世间的一切(器世间)以及世间众生(情世间)都是法身,但由于我不断与迷惑感知为伴的习气,我的佛法修持仍旧偏歧到理论性的了解中。
我恳请您慈悲赐予我能将所有行持与法性内在本质相连结的教授!
莲花生大师答道:
措嘉,听着!
尽管你自认对乐、明、无念三者既没有贪恋、也不攀执,但你仍旧保留了一种微妙的内心依恋。
为了要净除这个陷阱,便有了九次第定,由四禅开始入手,为的是摒除带有欲望的念头。
初禅是要远离认为有能者与所者的概念思维,但仍在进行对禅修之所者客体以及禅修之事的识别。
二禅是要远离概念思维与识别,但仍固着于品尝三摩地的乐受。
三禅是要达到如如不动的心,但仍伴随着吸气与呼气(入出息)。
四禅的三摩地则是透过无阻碍的清明感知,全然远离概念思维。
四无色定则净除了色界的概念思维。
但由于停留在“一切现象如虚空一般”的想法上,你会偏离正途,进入空无边处。
由于停留在“心识无边且无方向”的想法上,你会偏离正途,进入识无边处。
由于仍然有“感知的明晰认知非存也非非存,也不能说它是智力的对境”的想法,你会偏离正途,进入非想非非想处之中。
由于停留在“心并不由任何实体所构成;心并不存在且是空性的”这样的想法中,你会偏离正途,进入无所有处。
这些状态仍有着概念化、心理上的恋着及二元心之体验的些微垢染。
灭尽定或灭受想定则摒除了以上这些状态的种种概念。
受思灭尽定,指的是
“六识不再涉入各自对境”的一种止灭状态,于呼吸和二元心两者之活动的“间断”中平稳地安住;无受思灭尽,乃是达致你的内在本性。这就是究竟的无分别之境界。
在九次第定当中,四禅的状态是“能生起‘观’的三摩地”,因此,这四禅的三摩地与内在自性相符一致,是世间三摩地当中最卓越的。
四无色定是三摩地的陷阱,而灭尽定则是声闻的寂静三摩地。
透过分辨这些状态或境界,你得以区辨不同类型的三摩地,净除禅修中的障碍,并避免偏离正途。
(乐、明、无念)三者涵盖了整个五道的过程。
当你克服了以上这些陷阱,能够修持没有过失的禅修后,在座上禅修时,你沉静且鲜明地保任在乐、明、无念中②;而座下禅修的阶段,种种显相无碍地生起,且如同梦境或是神奇幻相般毫无实质。
你了解因和果的本质,累积足够应圆满的功德,而得到三摩地暖相,因此而圆满了资粮道。
②乐、明、无念这种三功德特质是心本然自性的基本属性,就本身来说,它们并非是陷阱。
但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导向这些功德特质,察觉到这些特质,并充满了此三者的“体验”,成了一种值得追求与维持的境界时,便会形成一种细微的恋执;这种细微的迷恋正是久陷轮回的直接成因。(祖古乌金仁波切)
像这样持续修行一段长时间之后,你实际见到了自己内在的固有本性真是无有住处、且是自我觉知的。
你认出你的本然面貌,这就是见道。
由于你体验到显相、明觉及空性是无有住处且是自我觉知的,因此你直接地见到了非因缘和合的固有本性。烦恼障从根断毁了,你了知因果是空性的,轮回没有任何实质的存在,这即是初地“极喜地”。
此时的座上禅修境界与佛果是无二无别的,而座下禅修状态中的一切事物,皆如神奇的幻相般生起。
逐渐熟悉这个境界并能稳定地保任时,一切现象便会成为非二元性。
由于认识到一切现象皆是自展现的,显相与一心便合而为一。
当空性以因和果的方式现起,此时,你便了悟到所谓的“缘起”。
座上禅修期间,一切现象皆是无有住处的,且以明觉之体性的方式呈现;座下禅修的期间,客观对境的微量显现,即是修道。
这样保任一段长时间之后,你了悟到轮回与涅槃的一切是无二无别的、是超越生起与止灭的、是纯粹且全然圆满的、是无有住处且是自我觉知的。
所知障完全消失,当一切现象展露为本觉的这个时刻,就是无学道、亦即佛果的境界。
《莲师七句祈请文》
开示和诵集
开示领诵上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扫玛播放
往期精选
12 Sep 2018
因为你,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