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体育总局:今年起这些航空赛事活动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第一批)》及《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印发

通航圈 通航圈 2023-12-25
据通航圈获悉,1月3日,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了新修订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第一批)》。据介绍,新版《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专门新增了“第三章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对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实施行政许可。而作为配套,1月3日印发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第一批)》中包含潜水、航空运动、登山、攀岩、滑雪登山、汽车摩托车相关赛事活动等6大类18个小项的赛事活动,由体育总局联合工信部、公安部、人社部、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发布,明确将1.气球赛事活动 2.飞机赛事活动 3.超轻型飞机赛事活动 4.跳伞赛事活动(室内跳伞除外) 5.滑翔伞赛事活动 6.动力伞赛事活动 7.悬挂滑翔翼赛事活动 8.牵引伞赛事活动八项航空运动赛事活动列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根据新版《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未经许可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将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禁止组织体育赛事活动的处罚

据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释,新版《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的制定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体育赛事活动“熔断”机制制定高危险体育赛事活动许可制度,细化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相关保障措施,提出促进和支持体育赛事活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实推动体育赛事活动繁荣发展根据新版《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按此执行:
第十三条 举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实施行政许可体育总局指导全国范围内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并予以公布。地方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工作。跨行政区域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由所在行政区域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协商确定许可方式,协商不一致的,须向相关行政区域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分别提出申请。 
第十四条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向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体育赛事活动的名称、时间、地点、规模、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参赛条件等内容;(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或资质证明材料;(三)场地、器材和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说明性材料;(四)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等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用以约定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分工的书面协议;(五)风险评估报告、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安全工作方案、医疗保障及救援方案、赛事活动“熔断”机制、赛事活动组织方案等材料;(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进行实地核查,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举办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书面决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和负责人姓名;(二)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规模、参赛条件等基本信息;(三)实地核查情况;(四)批准情况。 
第十七条 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申请材料或取消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在体育赛事活动开始前向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或取消手续。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进行审查,根据情况作出新的许可决定或者撤销原许可决定。 
第十八条 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体育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不当和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 地方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情况。
据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介绍,体育总局还印发了《关于做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范围和对象。符合列入《目录》中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名称和条件的,必须按照《体育法》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体育行政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单项体育协会主办、承办的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属于《目录》范围,主办、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条件和要求从严进行审查,并承担相应责任。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许可对象是指《目录》所列赛事活动的组织者,由组织者提出许可申请。赛事活动组织者有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原则上由赛事活动的主办方提出许可申请,受主办方书面委托,承办方也可以提出许可申请。 
《通知》要求规范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程序。对出具专业技术人员相应资格或者资质证明,配置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场地、器材和设施,制定通信、安全、交通、卫生健康、食品、应急救援等相关保障措施,实地核查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强调,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着力提升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工作水平,尽快建立健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合作,加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执法监督管理。加强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体育赛事活动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单项体育协会都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坚决落实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行政许可规定,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规范;认真抓好《目录》和《通知》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确保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附:
1.《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01395/c25071703/content.html
2.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5072175/content.html
3.七部门《关于公布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第一批) 的公告》:
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01395/c25072190/content.html

4.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相关文件
https://www.sport.gov.cn/n315/n20067006/c25071654/content.html
来源:体育总局航管中心;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