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亿规模产业基金!三大院士及李健等在绵阳北川出席无人机行业盛会,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中国无人机产业协同创新智库揭牌

通航圈 通航圈 2023-12-25
2月17日,以“站位科技之城 叠造空天之城”为主题、由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等主办的2023首届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无人机)产业峰会在北川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卢秉恒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李健北京空天无人机科技研究院院长徐枞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锐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领导,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主委、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市委副书记王华蓉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据介绍,这是国内今年无人机领域首场行业盛会,也是绵阳市无人机产业集群获评四川省23个产业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后的有力实践,是北川县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了解,峰会现场发布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无人机产业规划》《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产业园建设规划》,向全球推介了北川倾力打造的配套全、空域广、试飞条件好、优惠政策多、生态链完整的中国科技城(北川)无人机产业园并广邀全球企业入驻。本次峰会,签约年产100架轻型四座固定翼飞机研发及生产基地,年产50架奥捷龙旋翼机生产及培训、观光运营等项目19个,总金额达80.9亿元。峰会还宣布成立累计规模超30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打造良好金融生态。而据通航圈了解,在建的北川通用机场也将在今年6月建成投运。此外,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航天北斗云无人机产业双链研究院也在北川揭牌,在北川还举行了联盟的首次会议,中国无人机产业协同创新智库也揭牌成立并为近40名首批入库专家颁发了聘书

北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福兰及相关专家、企业负责人为“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航天北斗云无人机产业双链研究院”揭牌。

今天的峰会上,著名航空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刘大响院士,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李应红院士,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北京空天无人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合肥工业大学原校长徐枞巍等知名专家将在现场分享观点、论道技术,共同探讨无人机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路径,民航局原副局长李健也应邀出席并作报告。全国近80名无人机领域企业家和近100家行业研究机构,分别就无人机科技协同创新、行业应用两大主题在现场展开激烈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还受聘为绵阳市科技顾问。他们作为各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学术翘楚,将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迅蚁等15家无人机企业在会议期间展示和推出了通航(无人机)产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据报道,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将联合相关单位和智库专家、企业家共同打造产业研究和交流平台,助推四川省内无人机行业开展资源共享,推进协同创新、技术攻关、应用合作,以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助力技术转化、科技应用在北川通航(无人机)产业园加快落地,推动全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联动发展,助力构筑无人机产业创新高地,赋能我国无人机产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四川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联盟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四川天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成都纵横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
而同日揭牌的中国无人机产业协同创新智库将致力于前瞻研判全球无人机产业及相关领域发展趋势,深度解析国内无人机产业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推动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无人机研制、销售、运行、报废等全寿命周期产业体系,打造无人机产业生态网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在今天的峰会上,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主委、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绵阳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打造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集聚地,培育完善无人机产业发展生态,科技赋能无人机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将给予北川力所能及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科技城建设和北川通航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无人机产业是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绵阳将以本次峰会为契机,推动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西部通航产业创新高地。希望与会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一如既往关注绵阳、关心北川,共创互利共赢美好未来。
前不久,绵阳市无人机产业集群——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被认定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航空产业集群、3个无人机产业集群上榜!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北川具有发展无人机产业的独特优势。拥有750平方公里飞行空域,高度1600米,真空1100米,覆盖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可实现半小时报备飞行,全年可飞行330天。北川通用机场被纳入全省第二批空域改革试点,总投资6.53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亿元,航站楼主体工程、航站区消防中心、道面区主体工程已完工。据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母贤斌介绍,目前,北川通用机场已基本完成跑道、航站楼主体工程建设,力争今年6月全面建成投运,届时可为通航类企业提供飞行训练、低空旅游、航空教学、应急救援等飞行平台。
资料图:建设中的北川机场
据了解,近年来,北川县抢抓全省首家民族地区通用机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园区“航空港”、绘制产业“航线图”、设置飞行“降落区”,逐步形成集通航装备制造、通航营运、应急救援、低空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通航产业集群,既完善了全省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了川西北区域航空应急救援能力,也为北川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注入了新活力。

通航+教育培训筑牢发展人才基础


依托绵阳泛美飞行职业技术学校绵阳飞行职业学院,与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合作,引进航空中高职学历教育培训、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飞行员培训、无人机飞手培训等教育培训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教育培训基地。目前,学校实现招生近8000名,开展无人机飞手培训168期、6000余人次。


通航+文化旅游培育新兴产业业态


依托九寨沟、广元等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基础航空设施,开通至周边区县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短途线路,全面提升北川旅游交通便捷度。同时通过举办航空技能竞赛、航空赛事等活动,发展低空观光、滑翔伞、高空跳伞、热气球、航模等飞行体验项目,着力创新游客观光方式、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截至目前,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8场,吸引游客约600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6亿元。


通航+先进制造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航科技、沈阳卓翼、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引入通航飞机整机装备、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航空运动装备、飞行模拟机研发制造等项目,实现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链全覆盖。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税收超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通航+公共服务提升整体社会效益


建设立足绵阳、辐射川西北的通航应急救援中心紧急救援直升机备勤保障基地,开发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抢险救灾、森林防火、警务飞行、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服务项目,解决山区幅员广大、交通不畅、公共服务覆盖能力弱的问题。目前,已执行飞行任务100余架次,采集各类信息150余条,覆盖面积达3000余平方公里。


来源:绵阳市政府网、四川新闻网、红星新闻、大爱北川。
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