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崇礼博物散记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237期,由书友韩小燕为大家分享——崇礼博物散记,以下根据直播视频资料整理。
值日生卢刚:请大家看看今天的分享者韩小燕以前在壹木自然读书会做的一个月分享:
11月值日分享:崇礼野花小丸子: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读书分享会马上开始了,2月23日晚8点由韩小燕同学带来《崇礼博物散记》分享,此次将采用微信视频号直播形式,快快就位了。
韩小燕:在开始分享前先给大家推荐壹木读书会编纂的《自然游戏-第二辑》这个小册子,有需要的网友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来申请:壹木读书会:自然游戏第二辑发布会
我叫韩小燕,一个正在努力成长的“永恒少年”。
在壹木读书群做过3次值日生,分享过2本书,今天是我分享的第3本书籍,能够分享我特别开心。
2019年4月23日分享了书籍《植物学通信》(壹木读书会|植物学通信)读书分享--植物学通信
2019年11月分享了崇礼野花(壹木读书会|11月值日分享--崇礼野花)11月值日分享:崇礼野花
2020年11月分享了我大西北的寻美记(壹木读书会|11月值日生分分享)11月值日分享-大西北寻美记
2021年3月16日分享了书籍《寻美记》(壹目读书会|寻美记)读书分享--寻美记
2021年6月分享了旅行主题的书籍(壹木读书会|2021年6月值日分享)6月值日分享--旅行主题书籍
书的名字叫做《崇礼博物散记》
先来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因为我在崇礼待过一年,对崇礼有感情,看到这本书就觉得亲切。书里说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也很有感受。
因为我跟刘老师一起爬过崇礼的山,见证了刘老师做学问的钻研精神。
贝贝分享的大神们吃新疆囊都不怕苦,刘老师这位大神呢,则是捎上崇礼早餐店的两根油条当作干粮就出发看花去了。
还因为我想跟着刘老师学一学如何写出一本书,关于如何写出一本书,所以我写下的分享主题是“一本博物书是如何诞生的“。我对刘老师做了微信采访,稍后的分享我也会跟大家说说。
我把书名拆成三部分,崇礼、博物、散记,稍后我会先从这三部分开始做分享,最后推荐几个崇礼游玩的地方。
我是做儿童教育的,整个团队研究的教育方法是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精髓就是问题导向学习,迁移到咱们的分享,我也会先为每一个部分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崇礼:为什么是崇礼?
崇礼这个地方非常好,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去过你就会知道了,夏天很凉快,冬天可以滑雪,一年四季的星空都很美,满天繁星,夏天可以看见银河。
崇礼在哪呢?在张家口,是张家口的一个区。
张家口在哪?在河北省,崇礼在张家口的东北方向,在北京西北边。从北京开车去崇礼三四个小时就到。
张家口之前是中国北方的关口,但不叫关而叫口。刘老师在书里就写历史上有“走西口”也有“闯东口”,“走西口”是活命是糊口,“闯东口”是为发展为事业,张家口的景点“大境门”就是当年“张库大道”的起点,出了“大境门”就是国外了。
张家口还有一个景点叫做“堡子里”,最早张家口城就那么大,中国古城都是四四方方很多窄胡同,现在已经是一个商贸中心,很多古建筑都没了或者翻新改造了。
作为当时的中国边境,到处都是山,山上很多长城遗迹。刘老师书中提到的水晶屯长城遗迹,我也去过,所以阅读这本书就像回忆当年在崇礼的时光。
崇礼出名不是因为长城,更多是因为滑雪。崇礼地处一个山凹凹里,有特别的小气候,夏天一天之内能降好几场雨,乌云来了雨就来,乌云过了雨就停。
冬天雪多,一晚一早零下二三十度,冷的时候出去跑个步头发胡子都是白霜,不比哈尔滨暖和。书里说的万龙雪场能营业到每年五一。
刘老师说三季看花一季滑雪,冬奥会的赛区之一在这里,但是各大媒体宣传依然是张家口赛区,不是崇礼赛区。其实雪如意(白杨树场馆群)、U型池、越野滑雪中心都是在崇礼。U型池在云顶雪场,雪如意是新建的,在一个山谷里。徐梦桃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场地,苏翊鸣、谷爱凌拿银牌的坡面障碍技巧赛场地全都在崇礼的云顶雪场。
出了很多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的七台河市不为大家所知,崇礼只是全部25个比赛项目的三个赛场之一也岌岌无名,但它们都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虽然电视媒体都是说张家口赛区,不说崇礼赛区。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之下,刘老师写了这本书。他2018年就有这个写崇礼的念头了。
有一个小插曲是,刘老师鼓励我写过,我还真写了几篇游记,但是后来工作调动离开崇礼,写作就没继续,想想是一个遗憾,但同时也是自己水平不到,还写不出一本书。
当然,刘老师喜欢看花、喜欢崇礼、喜欢滑雪,他写书,也是写给自己,给自己留下一个过程纪念。我认为这是刘老师谦虚的说法,反正刘老师认真的人生,值得我一直学习。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想刘老师是通过自己一次次的野外调研,一本本的书籍出版,来审视自己和帮助他人。
博物:崇礼特色的植物有哪些?
刘老师在书里写了5种崇礼特色的植物:胭脂花、箭报春、长毛银莲花、长瓣铁线莲。这5种我都拍过。刘老师在《崇礼野花》一书里写了122种,我当时就是抱着《崇礼野花》来刷山的,所以崇礼的5种特色植物我都去拍过。还曾经在小丸子老师的鼓励下做值日生,分享我见到的崇礼野花(戳这里查看:壹木读书会|11月值日分享--崇礼野花)
胭脂花:红色,浓烈的红,花瓣落了像蜡烛
箭报春:紫色、粉紫色
长毛银莲花:白色,洁白,纯正的高贵
长瓣铁线莲:紫色,优雅的长裙子的状态
冀北翠雀花:浓郁的紫色,像灵巧的翠雀鸟;因为在崇礼西湾子发现,所以又叫西湾子翠雀。
这里还整了一个笑话,崇礼野花分享和现在的分享,我都把普通的翠雀当成了冀北翠雀。还好刘老师给指认出来了。他说冀北翠雀花的口部比较窄,花序上部成束状,花集中在上部。刘老师只在崇礼的三个地方看见过。通过比较,我也发现了束状的冀北翠雀,普通的翠雀花比较散,不集中,也没在顶部,两种翠雀的叶子也不一样,冀北翠雀的叶子稍宽一些。
(左:翠雀,我拍的;右:刘老师拍摄,冀北翠雀花)
胭脂花和箭报春都是早春植物,植株比较矮,为争夺阳光,早早就开了花儿,我跟着刘老师和颖儿老师到过崇礼最早的雪场塞北滑雪场附近山地,拍摄胭脂花和箭报春;在喜鹊梁山上看过粗根鸢尾。后来我自己又去喜鹊梁山上看到过翠雀花,可惜不是冀北翠雀;也找过粗根鸢尾,但没有找到,或许是败了,不认识叶子,加上草丛各种植物混杂,找不到踪迹。鸢尾有很多种,我目前只能看气质知道都是鸢尾(害羞~);在转枝莲村附近的山上经历了好几场雨,为躲雨也为看花一个下午几进几出找长毛银莲花。
(刘老师在教我认识穿龙薯蓣)
(还没完全开放的箭报春)
(左,紫苞鸢尾-小燕拍摄;右,粗根鸢尾-刘老师拍摄)
截取两条百字微信(丸子老师的鼓励,坚持记录),一条长毛银莲花,一条胭脂花。
这一部分我想分享一下刘老师的看花战略和野外看花的战术方法。
看花战略:野外考察的OODA环
看花战术:一年四季“重访”
OODA环是观察、定向、决策、行动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去野外观察之前要有一个期待,到了之后锁定目标,中途放弃“无趣”目标,随时调整决策和行动。
战术上要尽量全面拍植物的根、茎、叶、花、生境等,疏漏了就再去“重访”,一年四季都要去看,重复看,反复看,把它驯养(哈哈~“驯养”我的理解)。
散记:
这一部分有三个问题三个答案
如何考察植物?
如何挖掘遗迹与民情?
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记录?
先来看看刘老师是如何考察植物的?
刘老师传授给我的大神之法是:寻找兴趣点,适当规划线路,以点圈面;多次考察全面观测。
寻找兴趣点:刘老师没有选择崇礼的鸟等来观察,他的两大兴趣点一是植物,二是崇礼历史。以点圈面地完成了对崇礼的整体分享。
多次考察全面观测:有记录的2020—2021年就有18次之多,有的还会反复观察。这里说一下,刘老师曾经说过认识植物要学会看气质,这就好比之前群里说的“书看多了就可以把书当成工具书”道理一样;刘老师说当你认识100种植物之后,你认识植物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不是线性的,是越学越快的。积累一定量之后,就会从气质认识。用气质,我在冬天会认识菊科植物,也会认识方楞茎的唇形科植物,我还用“看气质”的方法来观察枇杷树(戳这里阅读:从气质开始认识一棵枇杷树)
提一下刘老师的刷山技巧:照片多拍,回家挑选和修剪,这样节省更多时间用来野外踩点和观察;观察要根茎叶生境等全方位观察,甚至叶子正面背面,有时候甚至需要刨出根来一看究竟,看完再埋进去。这样可以多方面了解和认识一种植物,当然也有漏拍漏看的时候,刘老师的弥补方法是再跑到野外再去拍。
这里边刘老师的专业考察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不怕野外吃苦,吃饭带干粮。
一个小插曲,跟着刘老师和颖儿老师一起刷山,我们拍的起劲儿,我一屁股坐在了蚂蚁堆上,等我知道了,蚂蚁已经爬满全身了,我大叫一声站起来,觉得自己完了。刘老师镇定地说没事,拍拍就没事了。回去的路上,刘老师一边开车一边捉蚂蚁,没事一样,我却心里膈应得难受,觉得自己进了一次灾难大片。
刘老师这种考察叫做旅行考察,他记录下来成书,更多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些成果,实际是在给后来的爱好者研究者们沉淀积累了博物知识,就像蒋老师在讲座里分享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志》那样给人们留下了博物学财产。我还写了讲座听后感,戳这个可以查看:世界是由方法和知识构成的。
再来看看,刘老师如何探究崇礼历史、遗迹和民情?
刘老师说,“设想,10年,50年后,自己写的东西重新读,是否还有价值?将来别人写崇礼历史时,是否会参考其中的记述?”
站在这样一个留下历史文献历史成果的角度,刘老师用自己的钻研精神和高效行动实践着记录着。刘老师还说,“必须实地走走,才有感觉。只看地图不行,有的地方要反复走。”
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为了检验大境门上石刻“内外一统”四个大字的真实性,刘老师把自己弄一身灰,搞得非常狼狈。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石刻地方现在是建材门市,早已废弃,刘老师给了100元小费,才得到允许爬上去清理障碍查看。
回想我去大境门的时候,嫌走得累,打了个车从墙外转了一圈,然后下车去爬了长城,,向北张望了一下,遥想一下当年隘口要地,就回来了,比着刘老师的钻研,我花了腐败游的费用看了个寂寞。
还有为了验证崇礼话“地豆豆”是什么植物,刘老师几经周折联系到崇礼的杨成先生,杨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地豆豆”,证实了崇礼的“地豆豆”是蔷薇科石生悬钩子。
刘老师还考察了崇礼方言和崇礼作物,崇礼的经济作物有甘蓝和甜菜,我曾经去张北参观元中都博物馆,在去的路上就看到大片的甘蓝和甜菜,人们在收割甜菜。第一次见甜菜不认识,很好奇,专门下车去问问是啥,后来他们还赠送我两棵,让我拿回家煮着吃。
刘老师实地考察走访、找相关的人问询,除此之外,还搜索文献。
最后一起看看,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记录?
我微信问了刘老师,相当于采访了刘老师,他说:
关于考察记录:有些记录马上就写,有的需要再核实再考察之后落笔写。这里边照片是关键,照片留存了很大量的信息。刘老师还说,一定要到实地反复考察。
关于文献搜集:有些东西事先策划好要写,需要专门查资料。有些并不知道,在野外调查中才形成了问题,才琢磨着要写。整本书历时8个月写作,从2020年10月开始到2021年6月,这期间刘老师至少一半时间在北大图书馆,还会在孔夫子网上买旧书参考。可以说是搜集了大量信息之后的成果。
(刘老师发给我的他参考过的一小部分资料)
书里提到的古戏楼,刘老师前前后后去了4次,观看古戏楼的变化。
调查民情与当地农作物,刘老师还会下到莜麦田里去。
(刘老师提供的两张收获照片)
这里边我感动的点在于,刘老师的勇敢与坚持。勇敢是说,很多问题是在过程中梳理的,不一定是在一开始就非常明白的。只要开始就有成果,不开始就不能离成果越来越近;坚持是说,一次一次的重访、记录、整理。
这本书的内容是崇礼博物散记,分为7章,第1章地理地质、第2章分形边疆、第3章西湾旧事、第4章时空草木、第5章内外统一、第6章植物图谱、第7章图像记录
内容很丰富,具体不展开分享,但我想这些成书过程、观花方法和整理过程,比书的具体内容对大家更有指导性。
增补:
推荐崇礼游玩之地,除了冬奥场地、各大雪场,还有:
1. 水晶屯古长城
2. 天路,一条空中风车之路,落日非常美
3. 张北元中都博物馆:蒙古统治历史
4. 秀水公园爬山、富龙雪场爬山、小西沟徒步道
5. 西湾子教堂
6. 张家口铁路工业主题公园
推荐崇礼美食:
1. 各种莜面(蘸口蘑肉汤,香极啦)
2. 各种口味的麻饼(咸、甜、红糖每个都好吃)
3. 中秋胡麻油制作的特色月饼(特别甜)
最后的最后,推荐刘老师其他四本书,都是图多字少非常好看的博物书,既可以慢慢逐页欣赏,也可以拿来当作工具书:《崇礼野花》、《延庆野花》、《青山草木》、《勐海植物记》
哦~我手上这本《崇礼博物散记》就是刘老师送我的,感谢刘老师,感谢壹木小伙伴的倾听。
用刘老师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这段话体现了刘老师的真诚、认真与用心:
崇礼,地名本身就很美。草木更美,值得反复地欣赏。
坦率说,我写此书是非常自私的,跟写《檀岛花事》一样,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整理和保存记忆。字里行间似乎为了读者,也许那是不得已。可以辩护的一点是,如果对自己都不用心,怎么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
崇礼很美!值得反复欣赏!
卢刚:得到里面的《崇礼博物散记》电子书,感谢小燕的精彩分享
一帆:@韩小燕 ——6月值日生 ,感谢分享
新月:谢谢老师分享
慧雪:@韩小燕 ——6月值日生 ,感谢分享
胡勇:以后多做视频号分享。。。
winter:@韩小燕 ——6月值日生 感谢分享
圆蜗牛:好棒,养眼
马贝贝:不用一直点语音条,好评
车:@韩小燕 ——6月值日生 感谢分享
马贝贝:而且有种“对上号”的感觉,约等于单向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