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出了事就骂资本,能让我们更好吗?

新少数派 2021-08-3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来源: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作者:我是北游


打工人在权衡,资本也在权衡,最终会趋于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真正坏事的,是打着为了“社会公正”的旗号,干预这个自发过程的企图。


01

 

哈耶克发现,在真实的世界中,在自发秩序的细节中,即不可能是公正的,也不可能是不公正的,这是因为结果并不是可预期的或可预见的。

 

这是我们观察真实世界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否则我们就会非常不诚实的把我们所面对的复杂问题,简化为一个道德问题。

 

比如,拼多多女孩为什么会猝死?因为万恶的资本家让她加班嘛。


 

这个答案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这个答案足够简单,也符合长期固化形成的思维惯性。

 

在我们这个极度讲求效率的时代,把答案极简化,也是一个显著的公众舆论的特征。


如果骂资本能够解决问题,能够挽回女孩的生命,那就多骂几句吧。


即使你明知道,这种道德批判并不能真正阻止无数年轻人为了高薪而自愿加入996和715的加班大军,并将之视为荣耀和美好生活的开始。

 

其实,但凡有点脑子,还算基本诚实的人,都会承认,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刻,我们都无法准确的知道,我们今天所作出的选择是否被未来的结果证明是明智的。

 

就如同摆在拼多多女孩面前的挑战,并非只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放弃150万年薪,避免猝死;另一个答案是拿着150万年薪,然后猝死。

 

还别说世界并非除了黑就是白,而是多彩并复杂的,即便她只有两个选择,如果她能够提前预知答案,她当然会毅然决然的选择前者,而不会悲剧性的选择后者。




然而,没有人能够生活在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如果真有未卜先知这回事,那么我们确实可以避免所有的悲剧,而层出不穷的悲剧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是无法避免悲剧发生的,而每个人的愿景都无时无刻被现实所约束。

 

拼多多女孩的猝死当然是个悲剧,但请拜托,不要把她描绘成一个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而只能被资本驱使的无脑之辈。

 

她和很多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一样,都是在拼一个美好的未来,她的猝死不是因为她傻到不知道加班熬夜的危害,她只是没料到她会成为不幸的那一个,仅此而已。

 

这种侥幸的普遍存在,让我们所有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区别仅仅在于运气的好坏。

 

谁也无法提前预知,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索维尔告诉我们,“被约束的愿景”,一方面让我们知道人类的极限在哪里,另一方面让我们悲哀的认识到我们并没有任何解决方案,我们有的只有两个字——权衡。

 

而权衡利弊,也是人们面对真实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核心要义。



 

我们不知道未来最先击倒我们的是贫穷,还是疾病?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只是在权衡,在赌一个未来。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是罪恶的吗?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说跟傻子没两样了。

 

动辄说资本是罪恶的,就好比是在说,人要吃饭是罪恶的一样滑稽可笑。资本的存在就跟人要吃饭一样,本身只是个真实的现象,没有自带道德属性。

 

人跟资本的博弈,更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而不是关于所谓“社会公正”的道德论辩。

 

也就是说,关于一个人上班应该多少个小时,一个星期上多少天班,其实是打工人在跟资本多年的互动博弈、讨价还价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不是某些常年居住在乌托邦理想国的文人们脑子里转一下就出来最佳答案了。

 

打工人在权衡,资本也在权衡,最终会趋于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真正坏事的,是打着为了“社会公正”的旗号,干预这个自发过程的企图。

 

哈耶克说,这种建构社会的企图很危险。

 

因为没有人能够为整体社会设计出更好或更坏的结果,因为没有人能够凭借对这些过程的理解,可能足以预测他们行为产生的后果。




就好比过多的福利,事实上导致了更多人不去工作,和更多单亲妈妈的出现,因为即使父亲缺失,她们也可以养育更多的孩子。

 

02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正?

 

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

 

公正到底是拿着150万年薪加班到1点?还是拿着100万年薪加班到10点?还是每个月拿着2000元工资,依然在隧道里捡垃圾的环卫工人呢?每个人都在权衡自己的生活,评估工作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在真实的生活里,知识精英的智慧并未凌驾于普通人之上,他们没有十足的理由来指导别人关于美好生活的个人期望,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选择,都毫无把握。

 

从本质上说,这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关乎生活智慧。

 

近期猝死的年轻人并非只有拼多多女孩,巴拉巴拉小魔仙的演员在跨年夜也不幸猝死,据说是因为饮酒过度。

 

和拼多多女孩不同的是,这显然不能被公共舆论简单怪罪到资本的罪恶上去,当无法宏大叙事的时候,人们往往才会转过来面对真实的问题和个人的责任。

 

才会发现,实际上,我们不但愿景是被约束的,我们对自身与生活的自律和节制,是一种逃脱不了的责任,不确定的结果也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承担的,即使你有满肚子的委屈。

 

我以前在谈酒桌文化的时候说过,当你给自己找到无数理由,却不敢拒绝灌你酒的傻逼,可能只证明一点:你对自由没那么热爱。只有你愿意为自由付费的时候,你离自由人才会更近一点。

 

很多人喜欢强调现实的无奈,环境的逼迫,其实有哪个人不会受到现实的约束呢?

 

你的身体、你的家人、你的价值观、你的老板、你的钱包......每一个现实存在的因素,都可能制约你的选择。

 

如果你身高不够,你可能当不了模特;如果你视力不好,你做不了飞行员;如果你天赋不够,可能成不了朗朗;如果你买不起机票,可能去不了美国......

 

为什么总有人愚蠢的认为,你想要什么,世界就会给你什么呢?

 

不,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应该认识到,你的愿景是被约束的,是需要你去权衡诸多现实因素后,认清自身的具体情况,用切实可行的行动去获得,甚至于你付出极大努力,也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这就是真实世界的面目,也许你觉得残酷,也许你觉得老天不公,也许你觉得如此美丽勤奋,才23岁的女孩却香消玉殒于加班路上,我们必须给她找到一个“杀人凶手”,人间才值得。

 

那我只能说,你可能误解了这个世界。

 

因为要找到“凶手”总是容易的,嘴巴一张就有了。但人生是如此的危机四伏,当你最终发现,在你自以为得意的消灭了“想象中的凶手”之后,会有更多的凶手伺机给你致命一击,而你除了抱怨凶手太多之外,已经失去了讨价还价、参与博弈的本钱。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在所有经济学家中,哈耶克可称得上是一大“怪胎”:他虽然从骨子里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但他在外人的眼里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而且他还深度涉猎心理学、社会理论、系统论等领域。

“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这样评价哈耶克的思想:“我读了哈耶克的著作后,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 

哈耶克的作品,早已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成为所有热爱自由,忧思人类命运人士的案头必备书。

然而,哈耶克的作品,犹如他当年的命运一样多舛。先知书店经多方努力,为书友奉上目前中文版最全的哈耶克六部作品(含独家),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2020年的“反智逻辑”

不要犯“完美主义病”

朱海就:垄断的含义

维舟:不要去批评你不能理解的事物

弗里德曼:市场的力量

齐亮:世界上最不道德的事,就是挥舞道德大棍

秦晖:关于公正的首要问题

索维尔:只要假借“社会正义”,邪恶也会变身为崇高

你是资本家,还是韭菜?

没有资本,你什么都不是

鲍鹏山:正义的成本

为什么蠢货总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

站在正义一方很难吗?很难

财产权关乎正义,更关乎自由

如果你想要财富与公正,你也应该想要自由市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