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周其仁:任何来自同情心的救援性资源,并不能自动落到最需要救援的人群手里

新少数派 2022-08-23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救灾援贫要用脑用心

文:周其仁  编:新少数派


学经济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就是我们在分析经济现象的时候,常常不知道何处用心,何处用脑。这里所谓“用心”,就是对任何经济现象,我们总有自己的情感、好恶、是非标准或道德标准。所谓“用脑”,就是对经济行为的逻辑有一个理智的判断或推断。人是万物之灵,灵在人在有情感,又有理智。困难在于,在分析经济现象的时候,人的情感与理智常常容易用错了地方。


让我从简单的事情谈起。我们都看过非洲饥民的照片,特别是那个孩子,怎么可以饿成那个模样!任何人看到了,心灵和情感都不可能不受到冲击。要不要援助他们?只要力所能及,很多普通人都愿意伸以援手。要是国家出面援助,民众一般都赞同。至于那些富裕国家出手援助,大家更觉得理所应当。这是什么力量使然?当然是同情心。


但是,所有这些来自公众个人和国家的援助,能不能真正落到非洲饥民手里、真正帮助了那些非洲饥民呢?这就不是靠心灵和情感就可以回答的问题了。我们都看过围绕这些援助物质和款项的丑闻报道,从联合国高官到受援国家和地区的权势人物,贪污腐败,上下其手。我自己看过的一个实地观察的记录,是那些免费的救援粮食和物资到了非洲以后,经过若干腐败环节的倒腾,最后交给不法商人到市场上出售。结果呢?不但那些饥民没有得到救援,而且那些本来还可以种粮食和做手工品的农民,也被这种“竞争”搞破了产,成为需要被救济的人。



国内救灾也有类似现象。北大老师听到灾情发生,都是一捆捆的衣被拿出来的。后来看到报道,什么地方的权力人物把品质较好的衣物率先占为己有——老师们的同情心被那些最不需要救援的人利用了。以后捐助衣物的时候,大家就多了一番心思:究竟哪些东西是那些权力分子不要的呀?


这说明任何来自同情心的救援性资源,并不能自动落到最需要救援的人群手里。在有的情况下,善良的救援愿望甚至引出了损害被救援人群的实际结果。当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很多的时候,以下逻辑就开始工作:人们的同情心被抑制或者萎缩,社会可动员的救援资源就远远低于本来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世纪30年代一位久居海上的老外写过一本Chinese Characters——被最近的一个译本翻为《中国人的德性》——其中认为中国人麻木,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心。这位仁兄一定没有看过同期在天津领馆工作的美国人塔洛克先生——后来鼎鼎大名的“寻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观察:当时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也包括他访问过的亚洲其他城市——不少乞丐把别人甚至自己的亲身孩子故弄残后来博取路人的同情!中国人哪里就缺乏同情心?作为一个大国的国民,同情、援救等等都必定要经过诸多中间环节,在善良情感被利用来寻租的活动不能得到应有抑制的条件下,国人只好麻木以对。


学经济,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观察到任何一个经济现象,例如上文讲到的救灾援贫,人们不可不用心,也不可不用脑,可是用心用脑如果用错了地方,那就全盘皆输。要克服这个困难,我们不但要关注行为的动机或愿望,而且一定要观察行为的结果和实际效果,对事与愿违的事情,就要想办法改进。



再举一例。1988年夏天,留美经济学会邀请国内几位同行参加他们的年会。带队的是当时国务院发展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尚清,现在已经过世了。那时去有一个调研题目,就是中国的留学生政策。背景是邓小平主政之后,中国大批向海外派留学生。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专业领域优秀人才,在美国学习完就被留下了,成了他们的高级人才。这就引起对“人才外流”担忧——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培养一个可以合格出去留学的学生,要耗费巨大的代价。优中选优挑出来,最后成了发达国的科研人才,中国岂不是吃了大亏?所以当时有人主张收缩中国的留学生政策。


这样的主张,看起来不仅用了心,而且用了脑——因为已经算过了帐,在中外科技人才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存在极大差距的情况下,大派留学生等于给发达国输送人才。但是孙先生带领的这几位经济学家,考察了美国东西两岸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却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要是收缩留学生政策,中国与最前沿科研水平的信息通道就被收窄了,因此即使中国人才留在发达国家工作,对国内发展科技也是有利的。从长远看,只要中国的经济、产业和科研机会增加了,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服务。因此孙先生主持给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主张从长计议,甚至在一个阶段里不怕“把人才储备于国外”,也要坚持开放的留学生政策。


回头看,这个主张不但用了脑,而且用脑到了位,因为打算盘有多种打法,算大帐不同于算小帐。现在的留学生当然也没有个个都回国,但学成回国的,特别是在国外事业有成后回国服务的,蔚然成为潮流和风气。就是留在国外工作的,也扩大了国人的视野和接触国际机会的信息通道,对中国的发展大有帮助。更重要的是,“人才”不是一个固定的存量,出去一个就绝对减少一个。前人学有所成——包括在国外有个好前程——会激励后人更努力地学习,涌现更多的人才。加到一起,当时坚持开放的留学生政策是正确的。倒是那些“为他人做嫁衣裳”的高调指控,不但用脑不到位,而且也谈不到用心良苦——一个坚持封闭的国家,怎么可能真正科技强大?



类似的辩论,多不胜数。我的看法,学经济难就难在不容易做到把情感的因素尽可能地放在一边,比较客观地看世界。不是说不要情感、不要价值观、不讲是非,但是一定要把情感、愿望与事情本身的规律和结果,冷静地分开来处理。建设国家当然需要人才,看到中国留学生为发达国家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工作,当然不免心里有点“那个”。但是我们必须问,究竟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究竟有没有一条路,任什么亏也不吃,就顺顺当当把一个百年以来积弱积贫的国家,一口气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自然科学家,他们少有这样的困扰。推断地震的发生条件,一般不会被人怀疑“喜欢地震”,正如研究艾滋病,通常不会被怀疑“究竟拿了艾滋病毒多少好处”。研究人在社会里的行为,麻烦从来就比较大。用脑得出的见解和判断,要经受情感甚至情绪的蹂躏和审判。不问青红皂白的“愤青”倒也罢了,可是居然还有“愤老”。有什么办法呢?慢慢来吧。




在学界内外,周其仁素有“执着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之称。周其仁不仅学问好,文章写得也好,上海财经大学、美国三一学院教授文贯中曾这样评价:


“能以生花妙笔,有血有肉的故事和人物为案例,凭借学贯中西的博学和天生的犀利眼光,用清晰得路人都能理解的逻辑,将风尘仆仆、穿乡走村而来的深入观察,整理为生动的文字的经济学家,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可说是凤毛麟角。”


周其仁老师是一位注重实践,又思想深刻的学者。他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个重要步骤,尽管他有很多真知灼见,既不盲从主流,也不迎合民意,但近年来鲜有作品公诸于世。
 
为此新少数派联合先知书店诚荐“周其仁作品集”:《城乡中国》《改革的逻辑》《货币的教训》和《产权与中国变革》。
 
这套书揭示了中国经济未来之走向,探索中国经济前行之方向与路径。可以帮助读者看懂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货币政策,以及农地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城乡关系、货币制度等领域,是关于中国经济研究,尤其是乡村经济研究的必读之作。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读懂中国的改革与未来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北大国发院BiMBA;原标题《学经济何处用心?何处用脑?》


▍延伸阅读

大灾不抑价,来自中国古代的智慧

朱海就:救灾与政府功能的思考

人类绝大多数的灾难,恰恰是自以为最聪明的群体造成的

误解科学导致落后,滥用科学造成灾难

揭秘灾难下的9大思维谬误,最后一条才是真正的悲哀

自助、互助、慈善与公共救助

读哈耶克: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

张维迎:正义是支柱,慈善是装饰品

周其仁:真正有害的垄断,只有一种

周其仁:执着于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

周其仁:“草灌乔”的启示

周其仁:未来不确定,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作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