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红码与黄码:我们离“现代法治文明”还有多远?

新少数派 2022-08-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华先知好书推荐 Author 先知书店


哈耶克曾对法律的目的做过精准诠释:法律不是要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近期“红码”“黄码”等海啸级事件,毫无疑问都违背了法律的初衷。

比如,绝大多数人都将“红码事件”的处理方式当成一件“官民不同罪”的执法后遗症;而那场黄码引发的警民冲突之所以更恶劣,恰恰是它仿佛揭示了“少数公权可以根据需要定义法律”的荒诞现实。

当然,有些人一直苦口婆心地强调,这些热点事件的背后不仅是法治问题,还是有特色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但其实,少有人谈到的,却是它们“从头到尾”,更该被视为“司法问题”

不过,由于大多数人对司法存在“种种误解”,这才过分低估了司法的力量和边界。其实,司法的重要性正如托克维尔所言:——几乎所有政治问题,或迟或早,终将转化为司法问题。


一般人理解的司法,往往是“非常专业的立法与执法”。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现代史博士徐小群教授,在研究近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现代性的磨难》一书指出,司法是衡量文明社会的标尺

在这个意义上,司法首先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地基”。换句话说,司法第一个层次是确立一套现代司法体系,对国人而言,尤其涉及“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因为很多引起争议的事件背后,其实都不是“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而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法理。


只有将“建设现代司法体系”当成目标,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才算入门。然而,这期间远非一蹴而就,而要经历无数挫折与阻碍。与之对应,《现代性的磨难》一书正是通过大量篇幅横跨晚清、北洋、中华民国三个时代,书写了长达37年间司法改革的种种磨难。

简单说,司法改革的核心磨难是“权力如何分配、运行的问题”。以众多热点事件为例,常规的解决方式往往分两步。先是政府出面“雷霆行动,从严从速”;后是具体部门“适度调整,简单处分”。

然而,从真正的司法角度,我们需要的恰恰不是政府主导的专项行动,而是让权力各司其职的常态治安;不是“官官相护的抱团传统”,而是“权力相互制衡”的司法机制。



即使明确了权力的分属、协调、制约机制,司法改革依然处于“进行时”。因为司法改革的最高层次往往不是司法的成功,而是“宪制的成功”。这种宪制绝非徒有其表的形似,也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口号。事实上,清末时,清政府便已预备颁布宪法,然而,由于没有立法、司法、执法层面的具体分权动作,这种现代化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清末的宪制转型运动,最终促使清政府设立了徒有其表的“皇族内阁”

在书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要完成“宪制”改革,至少还需要当政者的决心,匹配的民情、及相应国际环境3大条件,只有克服这重重阻碍,中国才有可能跨越现代性的磨难,从根源上杜绝某些热点事件的反复发生。


最近,接二连三的热点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底线。然而,我们不应被“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裹挟,因为热点之所以出现,恰恰是履行了司法改革的部分功能——“外围监督”。只是,社会问题不能总靠偶发舆情和热搜去拯救,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而当下中国,建立这套机制当然离不开曾经早已实践过、亦可汲取经验的“司法改革历程”。

为此,诚荐徐小群这本《现代性的磨难: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司法改革》。除了上文论述的“司法的3个层次”,本书还有其他4个推荐理由:

◎本书是中国司法领域开创之作、也是弥补空缺之作,本书问世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一本专门研究1901-1937年这段时间中国司法改革历程的书,司法类著作也屈指可数。然而,司法的重要性不可不谈,因为但凡人类活动,必然伴随冲突。而司法解决的,正是包含人类永恒课题的人的冲突。

本书主题虽是20世纪初的司法改革,但却不只是“历史学”,更具有“未来学”的价值——因为重要的问题,不可能被一直搁置下去。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恶劣法治事件”,本质上都是司法改革的问题、现代性的问题。

本书作者徐小群,其经历、教育背景和研究方向,是少有的可以驾驭该话题的学者。而杨明、冯申两位专业译者亦提供一个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关键词翻译选择精准、行文流畅的绝佳译本。

◎最后,现代性、司法等视角的书籍,都有一个“通病”:理论、思辨、概念太多。然而,本书却不但做到了重史实、重实践“以史统论”,亦充分诠释了张思之老先生“为好人辩护是良知,为人辩护是天职”的司法精神。因此,不仅适合所有关心中国社会转型的读者,也是所有法律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案头书。

总之,无论是推进中国司法改革、理解现代性之于人类的普遍意义,还是反思为何“现代化”在中国落地如此艰难,本书无疑都值得推荐。目前,该版本全网仅剩最后不足300本,分享给懂本书价值的朋友,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无数灾难换来的最大教训:尊重常识!

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不受强制,是文明价值的底线

驯化利维坦:《大宪章》的政治遗产

权力之笼:强迫出来的自由基石

稀缺好书 |《现代性的磨难》:何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

哈耶克|秩序产生于法治框架下的个人自由

张维迎被严重低估的一本书,当下却显得尤为重要

罗翔:法律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读懂现代文明的三个密码:颠覆常识的剑桥世界史三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