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经济学,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 荐读 -
编者按:经常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即“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经济学是人类的智慧财产,是前人留给后人的思想财富。
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的运行也是有法则的,经济学揭示的便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这些法则可以被称为“道”。人类如果违背了这些法则,就要受惩罚。
世界的和平繁荣是遵循“道”的结果。经济学是使人类更自由、更繁荣的科学,一些基础性的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的。
经济学帮助人们认识世界,透析事物的真相。对社会现象来说,真相往往不是被直接“观察”到的,而是通过对本质的理解“认识”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原理的认识先于对世界的观察。
一个人,只有当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经济学知识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理,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经济学是什么?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对经济学有一个经典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
稀缺就是经济学的核心。稀缺是无处不在的,而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要是那些我们需要节约的东西,就存在稀缺性。
市场的运行依赖于价格机制,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是否能取得成功,则依赖于他们是否拥有知识以及拥有多少知识。
知识是任何经济体中最稀缺的资源之一,而从知识中获得的洞察力则更加稀缺。在一个基于价格、利润与亏损的经济体中,那些拥有更多知识和洞察力的人就拥有了决定性的优势。
索维尔评价麦当劳:通过销售少数几种普通食品到在经济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麦当劳运用了很多细节性知识、洞见、组织、技术创新与财务上的神来之笔,还有尽心竭力的努力以及不顾一切的牺牲,任何研究过这个特许经营连锁店的人都会为此而感到惊讶。
索维尔曾告诉我们,市场经济通常被认为是货币经济,但其更可以被视为知识经济,因为资金的作用无非是支持了新的洞见、技术和组织方法。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总是可以得到的,但任何经济体制中的知识和洞见都是稀少而珍贵的。
为什么人类世界从来都存在贫富差异?因为人们对经济世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认知、偏好以及不同的选择。
戈尔巴乔夫曾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一个问题:您是怎样保证人们都能得到食物的?
撒切尔夫人回答:这都是价格机制的作用。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里写道:戈尔巴乔夫虽然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其“对经济学几乎一窍不通”。
同样地,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义警告其国内的实业家们:“永远也不要跟我提起利润这个词,这是一个肮脏的词。”
富人与穷人,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的差异往往是在思维上。
长期以来经济学都致力于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包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的稳定性。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消除认知局限和感情偏见,时刻保持警醒,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
经济学研究的是这些资源的使用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它不能教人们如何挣钱,也不教人们如何经营企业和预测故股市活动,经济学只是教我们在面临取舍时如何选择。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经济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它只不过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罢了。
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第一个原因是:它有助于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能解决掉你的疑问,为什么在市中心租房如此困难?明星的报酬为什么高于常人?为什么某些年份找工作容易,而一些年份却是“最难就业季”?
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第二个原因是:它能让你参与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你要做出许多决策。你能决定你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什么时候走上社会;当你成家立业后,你要分配你的工资,多少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这些观点会给你提供一个,关于如何更好地做出这些决策的新角度。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做决策,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得,什么需要坚持,什么是可以放弃的。每个人都必须有一条线,而且必须是自己来划这条线。
如果我每周都做到比上周好 1%,明年的我就会比去年厉害 1.7 倍。
如果每周都做到比上周好 2%,明年的我就会比去年厉害 2.8 倍。
如果每周都做到比上周好 10% 的话,明年的我就会比去年厉害 142 倍。
在投资自我的时候,你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成长。尽可能让自己的增长率更大,而且尽可能把增长的时间拉长。
未来是不确定的,只有当下是真实的。投资自我,就是对抗风险的最佳路径。
也就是说,经济学能运用到你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虽不会使你富有,但却能提供给你有助于致富的工具。
▌如何应用经济学?
当一个经济学名词出现时,你可以多去分析背后的行为逻辑。想想看,为什么中心城区的房价居高不下?
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卖出了天价,这正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因为这种手机号或汽车牌照的数字非常独特,而且是唯一的,不会再有第二个,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商品人人都想买,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
鲁迅说过,北京的白菜太不值钱了,但南方的白菜拉到北京,就不叫白菜了,叫胶菜,而且价格要高很多。所以有了这句话:物以稀为贵。
假设供应量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越大,价格会越高。房子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刚需,因此,单纯凭借外部调节手段,难以达到调控目的。
同样是一瓶水,在市区购买时,价格低,因为市区里的水不是稀缺资源且供应量大,而需求量小。而你尝试在海岛上购买一瓶水时,它的价格会从3元钱飙升到3美元甚至更高,这是供应量少而需求量大的情况,而这里的水就可以看成是市中心的房子与郊区的房子。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前提之一。稀缺性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稀缺性导致了竞争和选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想象一下,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而是极大富足的,那么世界会完全变样。自然界中就不会有优胜劣汰,不会有厮杀,每个生物都可以得到满足。
人们不用工作,不用考虑买房子,因为土地是富足的,不用考虑衣食住行,一切资源都是富足的。然而那样的世界就没有任何活力,会变成死水一潭。■
北大校内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学工科的人最注重效率,却相对地最不注重公平。因为他们离人文学科最远,只考虑做出来的东西能用、效率高,所以他们觉得社会也应该是这样,注重效率就足够了。然而,这个世界不是这么运转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人则很容易走向“激进主义”的极端。
如果仔细观察网上的激进言论,便会发现他们没有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所以时常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发挥,语不惊人誓不休。
而理解经济学之后,则会更加平和,会觉得这个世界大体上就应该这样运行,要想找到其他的运行轨道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人类社会摸索了千百年之后的总结,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做一些调节。这是学了经济学之后最基本的认识。
经济学教会我们做出选择的方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对待日常生活,我们的世界立即焕然一新。一旦读懂经济学,便得以知晓世界是如何运行,社会是如何运转。而人生活在社会里面,就必然要了解这个社会。
一个人,是否掌握了经济学,决定了他看到世界的样子,也决定了他的行为和他所得的结果。只因经济学不仅可以改造思维、更能帮人建立具有逻辑价值的三观。
正如经济学大师米塞斯倡言:“学习经济学是一项基本的公民责任。”
而理解经济学最简单的方式,便是阅读其相关书籍。然而市面上虽有大量的经济学类读物,但普遍过于专业晦涩,且质量参差不齐,使读者难以选择;因此,一套通俗、系统、全面的经济学通识读物在当下看十分紧要。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为书友精选了一套“经济学通识”五书,并在此诚挚推荐(含独家好书);走进神奇的经济学世界,探晓世界背后的运转规律:
◎本套书,为读者梳理出一条正确的经济学学习的路线,并从理解经济学的四大维度入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层次解释。
◎同时其中还涉及经济学不同学派间观点差异的对比,如芝加哥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从不同的学派和观点间,学习如何判断和取舍。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书所精选的皆为经济学领域重磅大咖作者,如托马斯·索维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维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等,国际视野+中国“实践智慧”,让读者更加清晰的一览经济学全貌,获得全新启发。
朱海就老师说:人类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经济学。
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本套书+“米塞斯作品集”,取消了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含独家好书。)
▍延伸阅读
洛克逝世318周年纪念|离开这三个基本权利,人类将进入灾难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