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野夫:为道路而生的人

野夫 新少数派 2023-02-18



- 01 -

一个人要行经多少路,才可以称为“旅人”?

一个人要漂泊多远多久,才可能视为“浪子”或“荡子”,而被岁月和爱人原谅?

我是西南中国高地丛莽中长成的男子,刀耕火种的先祖,血脉中也许就迷恋迁徙。那时的家乡利川,更像是一个孤高于武陵山区的穹顶。虽然有四条大河都源自于此,最后又都曲折流向长江。但是由于水道颠簸曲折,却没有一条河可以行船载客。因而自古那里的人要想出门远游,几乎都是一件有去无回的难事。

我的外婆和母亲来自于大平原,这使我远比同辈小儿幸运——我很早就知道了他乡以及远方的城池。八岁时随父亲送大姐下乡插队,第一次看见了长江以及那些楼船。十岁时随母亲还乡探望大姐,第一次看见武汉以及汉川的湖区。湖区的一望无垠,首次让我知道鄂西山区视野的逼仄。我和那些孩子们在湖汊里摇橹泛舟的奇遇,让我哭闹着再也不想跟母亲回家。被迫回去之后,同学们觉得我像是变了个人。很多时候,我讲述的远方见闻,他们都觉得我在吹牛。几乎从那时起,我就发愿一定要出远门;我知道还有一个无限辽阔的世界,在等着我去探访遨游。

怀揣这样的梦,一直到23岁的冬天,我才开始真正走出深山。那是1985年,利川已经有了第一条可以蜿蜒三天抵达武昌的公路。而全州所有的货运和客运车辆,那时还正好由家父主管。我辞别父母时,他们还不太相信我能在山外存活。父亲说:混不下去时,就去他们在武汉的办事处,总会有车将我带回。


哪知道这一走就是33年,越走越远,走到两鬓斑白再还山时,父亲和他的官办运输局,则早已经不在人间了。


- 02 -

孔子曰: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列子》对此解释说: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后来的古诗一再批评的“荡子行不归”,说的就是千百年来的我辈中人。这些人一脉相承的是,对道路和远方的迷恋。

可能多数中国人,都是重土安居的。似乎只有乞儿,才喜欢托钵四方。重农轻商的民族,骨子里必须守护土地,紧随季候而耕播。他们生于此长于此,最后终老于祖茔才算荣归,而埋骨他乡则几乎是一种被诅咒的命运。远方有多远,何处算他乡?这对上个世纪的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懒得思索的事情。

而我和我们诗社的同仁,虽在山中僻远之地,却是最早想要突破命运格局的人。今天来回顾我们当初的行脚,几乎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背包客族群之一。我们在1982-1987年,便徒步或搭车,结伙去夔门,张家界,小三峡,洞庭湖君山等大山大水的地方陶冶情志。那时这些地方,还非常原始古朴;而那时的中国,还基本没有旅行的概念。


年青时代的我,属于轻身躁进胡打乱撞的冒险者。我曾经带人穿越亚洲最大最漫长的黑暗溶洞,参与中国最早的长江漂流随队采访。九死一生之后,为了看到从未见过的大海,我在1988年选择去了刚刚建省的海南岛。次年又年轻气盛,只身骑摩托四天四夜穿越几个省,满身伤痕地回到武汉。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什么高速公路。怀抱一本地图和鲁莽的青春,狂奔于各种乡村世界;再怎么迷途,似乎也能找到出路。
 

- 03 -

一个如此热爱行走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却哪里也不能去——这对我的生命而言,算是真正的惩罚。重新出发上路时,34岁的我去了北方。在那之后的十年,我几乎跑遍了中国各省。结交了天下的兄弟,也喝遍了各地的名酒村酿。

等到某天厌恶了名城大都的生活时,我又独自驾车去了滇西。在大理一呆就是十余年,但在那些年里,我终于开始出国晃荡。亚非欧几十个国家走下来,最远去了北极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我基本完成了我当年出山的宿愿——我看见了这个世界,并置身其中地享受了它给我带来的全部艰辛和惊喜。

苏轼诗曰: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旅人,萍飘蓬转,只有零落的几行文字,算是我辈在世间的足迹。因为走得久,才渐悟人生之短促;也因为走得远,才看到自己的卑微。李白也是一个酷爱行走的人,某夜喝醉之后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我年轻时读这样的文字,只觉得好,莫名的伤感。而今夜雨孤窗下再读,却是真能读懂其中的苍凉。当年那些负剑壮游心雄万夫的梦想,最终跌落在路上;垂老沐足的黄昏,始知少年的轻薄和虚妄。我们走过的一路,山河仿佛沧桑;回眸一笑时,人间依然如故。


道路越来越多的今天,人们往往反而感到无路可走。古人所说的——田原迷径路,归去路何从?其实也是此刻很多离乡人的困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对镜揽霜鬓之际,才惊觉是该要踏上归途了。56岁的我,顿时起念要还山;当下就打马上路,几天驱驰,披着满身霜雪就回到了32年前的起点。
 

- 04 -

道路,道路,合于道的人生才可谓路,就像合于道的品性才可谓德。为了坚守自己认定的道,我们必将行经太多坎坷荆途。为了问道求道,很多人耗尽了自己的一生。而我自己,颠沛于路几十年,身体回家了,精神似乎还未回头。原以为可以聊歇倦足,哪知道世事催逼,常常又不得不夺路而逃。

命书上说,有的人命带驿马星,注定平生奔波劳碌,被钉死在路上。我可能就是这种被下咒的人,道路带给我辛苦,但沿途的风景人情,也带给我无限诱惑和快乐。我可能是故乡走得最多最远的那个人,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算是至情至性地活过了大半生。因为习惯了离别,也就习惯了陌路相逢。司空曙诗曰: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这样的慨叹之后,在无数个微醺薄醉的长夜,遥望窗外的阡陌纵横,还会有振翼出发的冲动。


热爱道路的人是宿命,也是心怀方向却不问目的之人。孔子周游列国,老子西出函关,大道至简,简单到就在他们脚上。行走本身便是目的,是最终极的意义,是一个人避免活成行尸走肉的唯一良方。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魏晋中人的这种超迈旷达,是我辈神往的境地。这个世界原非表象那么炫目,我在狼奔豕突的路上,仿佛经由无数个隧道,得以内窥其中的实相。这样的阅历使我丰富,并使我内心贵不可言。以至于我可以背靠长亭短亭,侧目那些尸位素餐终身碌碌的活者,嘴角泛起会心的一笑。


胡兰成说: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这样的荡子,是灵魂中没有归期,生活中也没有归途的人。我那巫风很盛的故乡,一直传说人在离世头七的日子,要去收回自己一生的足迹。我这样的漫游者,恐怕七天无论怎样的飞来飞去,也无法捡拾干净平生的游踪。于是只好在活着的时候,便开始记录。

就这样,七零八落的文字源自于路上,最终也将风化于岁月中。也许后世还留下一个传说——那个为道路而生的哈儿,他活过了我们三生……



文侠野夫漂泊半生,走遍了江河湖海,看遍了世间沧桑,结交的天下豪杰朋友。他用一支孤笔,写尽大历史背景下一代普通人的历史变迁,向这个善于遗忘的社会作出决绝的反抗。


他为人真诚坦荡,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中大多数人都真实的活着时,社会才可能变好。他这种真诚,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最需要的。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野夫作品集”:《身边的江湖》《1980年代的爱情》,品味一代文侠的豪情与柔情。


◎《身边的江湖》:这是一部散文集,收纳了作者停止网络更新后的全部叙事散文。在书稿中,他用特有的笔触,以动荡年代的小人物命运为切入点,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不能轻易被遗忘的伤痛。


◎《1980年代的爱情》:这是一段发生在80年代末期的爱情故事。野夫回望自己的前半生,将共和国历史上那段清纯时代的爱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追忆废墟上生长出来的美好阳光。让人透视惨痛的历史之时,体会一代人心中隐秘的骄傲。

 

他用鞭子鞭打这世界,也鞭打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指向社会本身,以及时代里还未泯灭的良知。最豪情万丈的人,也最柔情似水,野夫就是这样。读他的文字不仅提神醒脑,更会常常被其深情所感动。

 

这两本书是野夫书稿中被删减最少,最能体现作者观点和情感的作品。文字凝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一并选购野夫推荐作品“暗夜传灯人系列”) 。



▍延伸阅读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柴静:野夫带我看江湖
野夫:正是这些没名没姓的悲剧人物,构成了我们的当代史
哈耶克的思想永远逆耳,注定孤独,却从未过时
哈耶克心中的“自由主义之父”:尘封百年的传世遗珠
他再晚一步,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些绝密档案
杨奎松:我在台北看档案(离奇,但事实如此)
《天朝的崩溃》:因《满江红》而火的一本书
满江红:岳飞的悲剧,是丛林政治的必然结果
这如果拍成电影,绝对甩《满江红》几条街
秦晖:与黑暗擦肩而过(珍惜秦晖,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她从不捏造任何东西,包括天气
《西方的智慧》:一部献给中国人的西方智慧经典
许倬云: 为什么今天只有专家而罕有知识分子?
柴静:跟着何伟看中国(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秦晖:崇祯究竟是怎样一个“英明”的君主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