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因《满江红》而火的一本书
- 01 -
历史学家茅海建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天朝的崩溃》,书的副标题叫《鸦片战争再研究》。他通过研究鸦片战争得来的结论,一场覆盖了整个清朝海域的大范围战争,一场暴露整个国家军事、武器、指挥、国力、工业等多个方面短板的战争,甚至一场需要整个民族全方位反思和改变的战争。最终的结局呢?也不过只是砍了一个余步云的头。而真正杀他头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在战争中五次临阵脱逃,而是平民愤。
多么令人痛惜的历史细节!
——By 牛皮明明《张艺谋的《满江红》看得我想一头撞死》
- 02 -
我记得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借讨论鸦片战争林则徐和琦善,这对儿忠奸历史形象时,就做过一段非常深刻的分析,他说:
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天子被说成至圣至明,不容许也不“应该”犯任何错误。尽管皇帝握有近乎无限的权力,因而对一切事件均应该负有程度不一的责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政治的批判,最多只能到大臣一级。由此而产生了中国传统史学、哲学中的“奸臣模式”:“奸臣”欺蒙君主,滥用职权,结党营私,施横作恶,致使国运败落;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万众欢腾。这一类模式使皇帝避免了直接承担坏事的责任,至多不过是用人不周不察,而让“奸臣”去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若非如此,将会直接批判到皇帝。这就冲犯了儒家的“礼”,是士人学子们不会也不愿去做的。
……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弊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于是,所以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并非是鸦片战争史独有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常用方法。正是它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他们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这种理论和模式,经过他们长久的宣教,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最易接受的历史分析法,并在今天仍有其影响力。
……
我觉得茅海建先生的这段分析很精准。
——By 海边的西塞罗《岳飞的真正死因》
- 03 -
1839年11月3日,广东虎门,中英爆发穿鼻洋之战。
战后林则徐上奏:“关天培督令弁兵对准连轰数炮,将其鼻头打断,船头之人纷纷滚跌入海,又……连轰两炮,击破该船后楼,夷人亦随炮落海,左右舱口间有打穿。”
道光龙颜大悦,朱批:“可嘉之至”。
道光不知道,穿鼻战真相是中方15人死亡、30多人受伤,1艘帆船和3艘火船沉没。英方只一个士兵受伤。
此后,中英小摩擦不断,大清屡战屡败,但在林则徐的奏报中变成“七战七捷”。道光在“捷报”鼓舞下,下令禁止广东口岸的全部对外贸易,此举再度激化中英冲突。1840年初,英国对大清正式宣战。
林则徐这种浓眉大眼的人尚且谎报军情,不要说其他官员了,他们在注水方面的胆量,也许只逊于今天小粉红“报道”俄乌战况。
19世纪时的英国首相迪斯雷利说过,“世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清政府官员在奏折里,把这三种谎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 04 -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重新认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大概是无法绕开的。
其实,当年的琦善算不上真的卖国贼,而林则徐也并没有那么英勇神武。真实的历史太过丰富,近代史中有太多太多的谜团与误解,有待揭开或澄清。如书友所言,“读罢《天朝的崩溃》,我的史观被重塑了。”
张鸣教授这样评价这部奇书:
易中天先生对这部书的评价更脍炙人口:
我读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这场“鸦片的战争”中,谎言成了麻痹和麻醉清廷君臣的一剂鸦片。
罗志田教授的评价也是难得的中肯:
再看看一位普通书友朴实无华的评价:
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茅海建老师这本难得好书,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拥抱真相(多次断货,所剩无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