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律师VS司法掮客(或职业骗子),你会选择谁?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1-04-01

昨天,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样一组微信聊天图片:


家属因刑事案件被抓了,身边都会冒出一大堆的“能人”来,言称只要舍得破费就能把人弄出来,而去咨询专业律师,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可能会......。于是乎,家属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信关系可以法外逃脱,二是信律师依法争取。

烟语君曾经遇到过一个刑事案件:某人应朋友请求,从网上购买了一批“保健品”来加价出售,结果被抓了。数额根本不大,也就一千多元的货值。刑拘以后,家人着急了,一边找律师,一边托关系。律师的说法是,代理这个案件整个流程两万元,根据案情可以尽力申请出取保候审来;“能人”的说法是,只要给警官、检察官、法官一路“顶”上去,这就是个小案子,人肯定不用进去。“能人”还传话,先支付若干万元,事办不成全额退费,千万不要找律师,律师就是坏事的。

由于家属先找的律师,在检察院批捕阶段,律师提交了取保候审申请,检察官通知公安机关办理了取保候审。家属心理就开始嘀咕了,究竟是“关系”起了作用,还是律师起了作用呢?结果是,语焉不详、不敢断言结果的律师败给了大包大揽的“能人”,取保候审的功劳被“能人”揽去,家属之后也就完全托付“能人”,把律师一脚踢开了。


过了将近半年,这个案件被移送到了法院开庭审理,家属和嫌疑人听信“能人”的,一路态度配合,开庭居然连律师都没有通知。开完庭,法官当庭宣布,根据查明事实,被告人当庭收监。家人和被告人瞬间懵了,这时候想起律师来了。经过两天的准备,律师找出了被告人所购买的保健品根本不足以构成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危害后果的法律争议,公安机关认定构成贩卖假药的鉴定机构也非法定程序等等,又找出了此前该法院近些年处理此类案件的结果大多都是判处缓刑的检索报告,提交了法院,奈何法院庭已经开完、逮捕决定已经做出,最终,被告还是被判处了拘役几个月。

在不懂刑事法律知识的当事人及家属那里,取保候审、判处缓刑,就被认为是没事了,其实,取保候审只要检察院不作出不起诉决定,还是要到法院接受审判的,判处缓刑实际上也是刑事责任,甚至严过短期的监禁。

曾经有律师讲,包括某些律师也在做,刑事案件“捞人”在某些人那里已经形成了诈骗产业化流程。对于一些本来依法应该判处缓刑、依法应该办理取保候审的案件,司法机关只是依法办事的“不予羁押”,在他们那里就成了自己运作的结果。更有甚者,利用自己先予收获司法机关取保通知的时间差,骗说当事人赶紧交费运作有望。

通常,“能人”们会跟当事人约定,案件取得实际效果后费用不退,如果不能重罪轻判、轻罪放人或缓刑,会退还费用。这实际上就是个根本没有风险的承诺,即使他们不打通关节,很多刑事案件本来就该取保或判处缓刑。即使遇到遵守“江湖规矩”事后退费的,可被告人已经错过了律师替其进行辩护的最佳时期,案件事实已经被自己“认罪认罚”签字确认,再想翻案,已经不可能了。


不能说,收黑钱枉法办案的司法人员没有,但是,随着国家司法反腐力度的加大,敢于为了一个案件冒着自己丢饭碗进监狱收钱枉法办案的司法人员,越来越少,此消彼长,那些号称只要送钱就会放人的“骗子”,却是越来越多。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不要以为那些“能人”事后退了费自己就没有吃什么亏了,实际上,错过了专业律师的最佳介入时间,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作为不懂法、不能预知法律后果的当事人,尤其是涉及家人被抓的刑事案件,在选择信“能人”还是信律师上,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只有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司法领域狠抓整顿,司法的公信力树立起来,当事人的这种两难境地,才会有所改观吧。

        往期文章:法院人公开喊话办案数不足的法院院长退出员额,看看文件是怎么规定的


       往期文章:一山东律师被拟吊销律师证:不服审判长指挥,持续打断法官、公诉人发言…


       往期文章:【昨天司法反腐】一省高院法官被查,一中院原副院长被双开


       往期文章:胡云腾大法官谈刑辩律师:既要讲输赢和功利,又不能太讲输赢和功利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本号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其他媒体进行转载,侵权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