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什么就给推什么!起底手机App如何偷听我们聊天

烟语法明 2022-04-29


白天跟同事聊天说起的产品,晚上就出现在某宝的推荐页面上。明明没有搜索记录,却好像能通过脑电波传送一样,来自APP的这份贴心,你敢不敢收?



现代社会,许多人都对手机形成了深度依赖,人们的工作、生活也都离不开手机,但与此同时,某些APP却能轻而易举地监听到我们的一举一动,科技面前,你我的个人信息都成了透明。那么,这些APP的做法是否涉嫌违法呢,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聊天和朋友聊到想吃火锅
打开App立马看到附近火锅店的推荐
究竟是巧合还是被“偷听”?

在网安法实施四周年之际
记者走进专业实验室一探究竟


手机App偷听你通常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调用手机麦克风权限
另一种则是利用侧信道的方式


要偷听成功
不仅需要保持App在前端运行
还要在联网状态下将录音上传


部分手机厂商为提醒用户
App的麦克风使用状态
会在手机屏幕上做醒目提醒


事实上
手机App的偷听不仅仅是听
还有“看”“读”“传”等行为


正是通过这些行为
手机App才能实现
对用户广告的精准推送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八条规定,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在《刑法》中也存在相关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以上种种法律规定可以说明
app泄露用户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
国家非常注重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那么当你的个人信息面临被app软件泄露的风险应该怎么办呢?

01、首先应当保留证据,立刻举报。登陆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官网进行举报。
02、同时提高警惕,在下载app软件的过程中还是要多仔细看看这个app软件合不合规,有没有不良评价等等,防范于未然,擦亮自己的双眼。
03、在使用app过程中,注意个人信息的防护,对于弹窗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骗局保持警惕心,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020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41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名单,其中不乏QQ、新浪体育、小米金融等知名App。最初工信部重点整治的App问题包括私自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账号注销难、不给权限不让用等。

 

2021年以来,工信部已通报了三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总计319款,其中第一批157款,第二批26款,第三批136款。在3月12日通报的2021年第三批13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中,不乏腾讯手机管家、讯飞配音、携程租车、猎豹清理大师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


2021年被通报的App所涉问题包括App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和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这与专项整治工作最初关注的App问题有所变化。

2021年3月初,工信部部长肖亚庆直言,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麦克风权限滥用”“过度索取通讯录”等问题,对App开展了专项整治,坚决下架侵害用户权益拒不接受整治的App。


综合来自新华社、尚法昆山、中新经纬等


 往期文章:律所组织“低成本辞退员工”培训班,赚钱需要讲社会公德不?


  往期文章:同是法官遇害,附带民事赔偿一个三万多一个六十多万,这是为何?


  往期文章:监控中看到妻子被多次猥亵,驱车赶回怒殴色狼致死,被判无期!


  往期文章:丈夫通过网聊骗走妻子103万元,获刑十年六个月!这是诈骗吗?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