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名企业把“加班真好”挂进办公室,劳动部门回应:组织人员前往调查

烟语法明 2022-12-06


“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



据网传图片显示,山东浪潮集团办公室内多处挂上了花式加班语:


“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们还未完成的事!”

“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着。”

“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

“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


网传图片


浪潮的这些加班标语,引发了网络热议。有网友评论称,想出这些标语的人也是牛,让把这个挂出来的人也是够厉害。还有网友称,上班族看到这样的标语要直呼“救命”,设计师看到都要抖三抖。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20日,浪潮集团有限公司的官方微博的一条消息评论区内,有多条评论提及浪潮加班现象。

网传图片

11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浪潮集团总部,客服人员表示,自己不负责此事,请记者联系相关部门。记者多次拨打其提供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15日下午,济南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已经在网上看到关于浪潮加班标语一事,将前往浪潮集团调查此事,具体情况等调查结束后才能知晓。

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企业把这些标语落实到规章制度里,则违反现行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会纠正这样的行为。

据浪潮集团官网介绍,浪潮集团作为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云数据中心、云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企业等业务板块,已为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转自极目新闻)


向畸形加班文化说不!

“996是一种福报”、“工作家庭平衡不好可以离婚”、“不爱加班就是不爱工作”……近年来,畸形加班文化情况愈演愈烈。广大劳动者吐槽的,并非加班本身,而是由畸形加班文化产生的“无效加班”“被动加班”甚至是“无偿加班”。按说不论加班长短,用人单位都应和劳动者协商后再延长工作时间。可实际情况是,这种协商常常流于形式甚至“缺位”。这种所谓的“福报论”既是对奋斗精神的背离,也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漠视。

比如,网易有道北京教育部门运营岗的下班时间是晚10点30分;网易互娱广州藏宝阁部门的产品岗在晚10点下班;阿里高德北京技术服务平台部后端岗和前端岗通常在晚上10点30分以后下班;字节跳动上海Data部门后端岗平均在晚9点下班;腾讯深圳AI算法平台部门的产品岗在晚10点下班;百度深圳智能驾驶业务部的算法岗位,下班时间大多在晚10点30分至11点30分;拼多多上海研发部门的算法岗早11点上班、晚11点下班;京东北京物流技术发展部的前端岗平均晚9点下班,最晚会到凌晨……

“无论是‘996’还是‘995’,都违反了《劳动法》。”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虽然第41条规定了加班的相关条款,但也明确表明“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如果竞品团队一天工作12个小时,而我们只工作8个小时,就意味着人家的工作量超过我们,这太致命了。”一位互联网中层人员表示,“我们也期待大家一起慢下来,但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总有人不按套路出牌。”

互联网的加班文化是市场野蛮发展的畸形产物。“尤其是对于门槛不高、仍有增量空间的品类而言,产品上线、迭代、修补的时间就是生命,比如垂直社交、垂直电商、直播、出行、本地生活等行业,当竞争非常充分、空间不断收窄后,行业自然而然就慢下来了。”上述分析师表示,中国互联网目前还处于“青壮年”,因此市场需求较大,各大公司发展较快,当进入中年成熟期后,会有一轮新的调整。


在媒体的质疑声中,有些企业辩称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全情投入、高效产出。在法律上,这样的做法得不到支持。一些用人单位漠视相关法规,有的直接将延长法定工作时间写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有的衍生出“弹性工作制”“大小周”等隐形“996”工作模式。此次发布的超时加班典型案例,给这些用人单位敲响了警钟——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容侵犯,畸形加班文化当休矣!

面对企业的不合理要求,为什么劳动者选择忍气吞声?分析一些实际案例不难发现,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举证能力、时间成本、仲裁诉讼负担等等。与此同时,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企业不仅有充分的市场议价权,在各方面都占据主动地位。在这种环境下,简单要求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有许多困难。

向“996”式的违法工作模式大声说“不”,让劳动者名正言顺地休息,还需要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主动行使职权,对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此外,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形式维护自身权利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在举证、法律援助以及执行等方面给予劳动者更多帮助和支持,鼓励他们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以上综合证券日报、人民日报等)

  往期文章:此裁判标准公布,会不会企业都让职工提交放弃社保申请书?之后是自愿放弃加班费...


  往期文章:博士偷菜不予起诉:扣法条字眼有余,却忘了基本的社会常识


  往期文章:【理解来自细节、平凡见证伟大】是什么样的事迹,让法律业者写文悼念突然离世的法官?


  往期文章:简历令人唏嘘:律师考入法院,火箭式提拔,火箭式腐败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