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3期法学论文要目

法研在线 2021-09-15

2019年第5期

1、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孤岛破解法律制度研究

叶明 王岩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摘要】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数据孤岛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普遍障碍。然而,我国现行立法在破解数据孤岛时,却暴露出立法理念不适当、数据权属不明确、数据隐私保护制度不健全、数据监管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困境,阻碍数据流通与共享。为有效破除数据孤岛,须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从立法理念与具体制度构建两个维度着手完善数据立法:一方面,转变"重保护轻共享"的立法倾向,树立"共享为原则,保护为底线"的立法理念;另一方面,针对个人、企业、政府等利益主体的特点,分别赋予不同的数据权限;构建数据分类共享和隐私泄露影响评估制度,加强数据隐私保护;转变数据监管理念,组建专门数据监管机构,增加事中和事后监管措施,提升数据监管透明度。

关键词:人工智能; 数据孤岛;立法理念; 法律制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网领域反垄断法实施疑难问题研究”(18BFX149);2018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孤岛问题的法律破解路径研究”(CYS18178);

2、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责任理论审思——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

李政权  吉林大学法学院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将面临巨大冲击。如果人工智能按预期发展,即具有自由意志、独立思考能力和情感思维的类人机器人得以问世,则需要重新审视既有法律理论以包容机器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是否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其行为能否被称之为法律意义上的"行为"、智能机器人是否能够成为适格的法律责任主体以及在算法黑箱和不可预测性等因素制约下因果关系的认定等问题将对"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法律责任理论造成严峻挑战。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并以解决特定时代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责任理论应当有所修正和更新,智能机器人应当成为适格的法律责任主体之一。针对智能机器人造成的损害进行法律责任设定时,保障救济原则、谨慎节制原则、比例原则、增进福利原则、促进发展原则等应当成为考虑的重点。

关键词:人工智能; 法律责任;正当性; 自由意志; 智能机器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以公正司法为中心的考察”(17VHJ007);

3、危险废弃物风险的社会共治及其制度回应

蒋云飞   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由危险废弃物引发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对危险废弃物的风险管控应依循社会共治路径,以多元主体共治为治理范式,以参与、协同、法治为基本要素,以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与资源利用最大化为价值旨归。由于受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危险废弃物风险共治机制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诸如治理主体单一、风险交流滞涩、法制保障不足等。通过构建危险废弃物多元共治模式、建立危险废弃物信息公开与交互机制、完善相关立法与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危险废弃物环境责任体系等方式,可以有效矫治这些问题,实现对危险废弃物风险的社会共治。

关键词:危险废弃物; 风险治理;社会共治; 制度建构;

基金: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完善路径研究”(CLS2018C49);

2019年第6期   法学论文要目

1、互联网环境下版权许可格式合同的兴起与应对

贾引狮  林秀芹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面对海量的作品和使用者,传统的协商授权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授权许可等方式已不能满足网络作品授权需要。于是,版权许可格式合同顺势而生,它契合了互联网环境下版权市场主体变更的发展趋势,可以弥补集体管理组织版权许可方式的不足,提高版权授权效率,解决协同创作作品的传播问题。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许可格式合同也存在着大量违反版权法规定的条款,对版权法例外和限制构成了反限制,不当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因此,我们必须将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许可格式合同置于合同法范畴之下进行规制,必须依据版权法的规范和原则对授权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判断,对我国的著作权法的内容进行必要修改,以促进互联网环境下的版权交易。

关键词:版权许可格式合同; 兴起; 应对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环境下版权交易规则体系构建研究”(17YJC820017);

2、整体保护模式下的计算机游戏作品著作权侵权判定研究

田辉 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诸多著作权侵权案件判决中,有部分法院将计算机游戏整体画面作为类电影作品进行整体保护,这是对游戏著作权整体保护的有益尝试。我国传统对计算机游戏著作权采取了拆分保护的模式,将游戏的构成元素拆分成软件、音乐、绘画等多个著作权现有作品类型,独立进行保护,在实践中造成了诉讼成本高、损失赔偿数额低、知识产权利益失调等问题。通过分析计算机游戏的特征,比较分析美国游戏著作权案件的裁判侵权判定历史演化,提出了在整体保护模式下进行侵权判定,建立了著作权侵权实质性相似判定模型,并尝试在我国审判制度下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游戏作品; 著作权; 整体保护; 侵权判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研究”(13&ZD18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中长期规划决策机制及方法论研究”(15AZD016);

3、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的错位与匡正——界分基准与功能定位的视角

薛艳华 重庆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摘要】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是两种相互独立又关联的行政决定行为。独立性决定二者的边界关系应是清晰明了的,即通过内容的惩罚性(核心)+形式的意思性(补充)+结构的保障性(辅助)的基本模式加以界分,并从解释论与立法论双重路径解决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的模糊地带——责令性行政行为立法概念不清、性质难辨之难题。关联性旨在二者衔接关系应是具有先后次序性,即环境行政命令在二者衔接关系中具有优先适用性,处于基础性、主导地位,这是由环境行政命令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基础性与保障性行政行为性质界分及其功能定位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二者衔接关系之未来立法应以前置条件的关系为基础规范结构,其他规范结构的设计则应考虑违法情节、功能定位、适用条件等因素以解决现行法律规范中衔接关系不合理之困境。

关键词:环境行政处罚; 环境行政命令; 责令性行政行为; 边界关系; 衔接关系;

基金: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环境行政罚款的适用与完善”(14SFB20043);

4、民商二元视角下《民法总则》法人制度的不足——以制度供给理论为方法展开

杨秋宇   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法总则》的出台显示我国已经迈出了编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典》的第一步。从制度供给理论的视角研究发现,在《民法总则》的法人制度安排中缺少对私法体系的整体性把握,忽视了民法与商事特别法的关系,导致了在法人规范体系化方面的不足。这具体表现在因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法人类型固化,因制度供给过剩导致的规范堆叠以及因制度供给错位导致的民商关系混乱。这些问题会共同导致将来司法实践与既有立法的紧张关系,亟须未来立法的修正。

关键词:《民法总则》; 法人制度; 制度供给; 民商二元关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股权让与基础理论研究”(14FFX019);

5、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多因素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易蓉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多因素分析法旨在通过一种将可能导致商标混淆的因素进行列举然后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而综合判定商标是否存在由于误导消费者产生的商标侵权行为。目前我国对多因素分析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方法也造成了很多商标评审委员会和法院针对同一案件的审理结果出现差异。因此,针对多因素判定方法,我国现在还必须在因素的分类、各因素的关联性、因素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行完善。在对国外多因素检测方法的分析比较后,提出我国的完善路径,同时创新地提出构建我国多因素量化分析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从是否相似的判定到相似程度具体比例的判定,并制定多因素定量化分析的原则和适用过程,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并对司法实践中我国典型的案件适用多因素量化分析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商标侵权; 商标混淆可能性; 多因素量化分析法; 相似性判定; 混淆因素特征;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制度的对策研究”(TJFX18-003);

6、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个税纳税遵从度的影响研究

卢阳  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在我国现行税制下,高收入人士通过注册有限责任公司,使公司成为服务个人生活需求的工具,就可以实现个人所得税避税。在收入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我国以"工资税"为主体的个人所得税,其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明显受限,而对复杂财务工具所产生的的避税行为更缺乏规制能力。鉴于这种避税行为满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使用条件,因此,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可以作为规制这种避税行为的手段。然而,过度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将大幅增加税收征管成本。基于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纳税遵从度的差异性变化,并根据实验结论,提出了合理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实验经济学;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力与绩效的空间协调关系研究”(L15CJL002);

2020年第1期 

1、挑战与回应: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版权议题

张惠彬  刘诗蕾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香港大学 法学院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不仅是人类创作的辅助工具,而日渐呈现出独立创作的趋势。对由其创作产生的成果是否应当给予著作权保护,引起了热烈讨论。从促进文化繁荣和激励技术创新的目的出发,给予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版权保护,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激励人工智能研发商革新技术,并持续创作人工智能作品。但由于人类对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智力贡献较少,应当将人工智能的创作成果作为著作邻接权的客体加以保护。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创作成果; 著作权保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7CFX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人工智能时代责任保险公共职能的理论再建构研究”(18XFX00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重庆构建低碳城市的法律保障措施体系研究”(15SKG018);

2、《民法总则》中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特征及其规范路径

苏今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摘要】大数据技术将人类生活全面数字化。除了个体的身份,个体的行为轨迹也会被数字化,并上传于线上的数据流中。可识别性作为个人信息的基本特征,以识别目标为基础,可划分为身份识别和行为识别。基于这种划分,可以将个人信息的民事保护路径进行区分,在《民法总则》规定了个人信息应当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将身份识别信息和行为识别信息区分保护。对身份识别信息的保护从其本身被泄露的风险出发;对行为识别信息的保护,在去除身份识别可能性的基础上,施行较为宽松的保护模式。目的是维护信息资源有序使用秩序,从而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红利。

关键词:《民法总则》; 个人信息; 可识别性; 身份识别; 行为识别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信息服务与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研究”(13&ZD178);司法部中青年项目:“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利益的法律保护——以信息财产理论为视角”(14SFB30026);

3、论电子证据的偏在性及其克服

周翔 浙江大学 光华法学院

【摘要】电子证据的主体偏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新突显的证明难题。司法裁判实践表明,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已十分依赖电子数据,同时又由于网络平台垄断数据而出现个人信息本人不可得的现象。解决证据偏在,现存欧陆和英美两种模式。以证明责任减轻理论为中心的欧陆模式,为我国所沿袭。然而电子证据的偏在出现了新情况:不再是个案现象,偏在主体趋于垄断,证据偏在已影响到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上述境况之下,服务于现代型诉讼的理论难以有效回应网络型诉讼的电子证据偏在。美国的电子证据开示模式,以尖端科技解决技术变革产生的证据问题、坚持当事人主导证据收集的思路值得借鉴。但由于开示负担过重、宽泛的开示范围以及同现有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难以协调,又使我们无法直接照搬。从技术、成本、制度3个维度出发考察,当前的收集手段存有较大局限性,未来可将其纳入个人信息决定权的范畴内考虑,并在充分评估风险-收益后,适时地提出网络平台的信息公开义务。

关键词:电子证据; 网络平台;证明责任减轻; 证据开示; 个人信息决定权;

4、论“保护优先”原则的法律确立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变革

唐绍均  蒋云飞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摘要】基于当前“超载”+“无法兼顾的冲突”环境困局的普遍存在,“保护优先”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国家确立为一项法律原则。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判定“超载”+“无法兼顾的冲突”环境困局是否存在的基本前提与必然路径,势必发挥巨大作用。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诸多弊端无疑阻碍了“保护优先”原则的贯彻,因此亟须在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增加环境影响评价参与主体义务以及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参与主体法律责任方面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革故鼎新。

关键词:保护优先; 环境困局;环境影响评价; 变革;

基金:司法部重点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责任界定研究”(16SFB1008);

《法治研究》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制保障”专题征稿通知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会议通知
关于对全省法院2018-2019年度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记功的决定
关于更新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
《公法研究》稿约
张文显教授建议:采用"打包修法"应对依法治疫所需 可委托法律专家法学社团起草
每位教师至少提交一篇论文!

关于评选“河南省中青年法学家”的通知

《东南法学》征稿函

论文提出问题的十种方法

2020内蒙古法律文化论坛——新冠肺炎防控中的法律问题专题会征稿函

关于2019年度全省法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获奖单位、获奖作者的通报

第五届胡适奖学金论文征集启事

《中国法学》2020年第1期刊载3篇刑法学论文

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近年来国内科学学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
《暨南学报》关于开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的征稿启事
江苏省教育厅:允许适当压缩双休日和暑假时间
国家图书馆重磅推荐一款查找外文资料的好助手,限时免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集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的公告
2020年最新全球大学学术排名出炉
关于就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与《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不一致规定进行裁决的建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疫情主题征稿启事
ETS致中国托福考生的一封信
全国律协的这2份法律意见我打100分,建议收藏学习!
汇总!人文社科期刊疫情主题征文大集合来了
2018年版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结果发布
山东省法学会开展2020年度“疫情防控法治保障专项课题研究”申报公告
历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智慧法治”主题相关项目(2014-2019)
《人大法律评论》20周年圆桌讨论会延后公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特别征稿启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重点关注选题
案例详解:学术论文标题常见问题及改进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实施细则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征稿函
超级丰富的学术资源整理贴!
又一权威奖项延期接收提名材料!
北大法宝视频库向全国法学师生免费开放
雷磊:如何能更好地发表论文?——关于法学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五点建议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严正声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