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开大学法学院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成功举办

法研在线 2021-09-15

(通讯员 裴培)近日,南开大学法学院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已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的主题是“刑法的功能及其扩张”,围绕该主题特邀请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付立庆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充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何荣功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刘士心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邹兵建副教授等六位主讲嘉宾,进行了六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主题涉及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积极主义刑法观及其展开、体系与机能之间、信息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与犯罪治理、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证成。为了能够帮助学员充分、全面理解主讲人的观点,研讨班还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江溯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于冲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马寅翔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姚万勤副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于阳副教授等12名知名学者作为与谈人参与讨论。研讨班主题及师资公布后,吸引学员来自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国、内外50多所高校,共140余名。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占主体,还有部分本科生。公益研讨班还吸引了国内其他高校的老师以及天津司法实务工作人员。在这个特殊的夏天,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又一场学术盛宴。



2020年8月9日晚19:00,南开大学法学院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正式开班。开班仪式上,公益暑期研讨班负责人、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副教授向主讲嘉宾及来自学员们简要介绍了暑期研讨班的来历、宗旨以及模式,并对学员在暑期研讨班中的学习提出了期望。随后,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士心教授代表法学院致欢迎辞,对主讲嘉宾和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南开大学法学院及刑法学科点的情况。


开班仪式后,南开大学法学院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一讲正式开讲。第一讲主题是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主讲。南开大学法学院刘士心教授主持了讲座,天津大学法学院杨宁老师、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老师作为与谈人参与讲座。劳东燕教授从实务案件的处理争议说起,指出传统刑法经验难以妥善处理新进刑法问题,刑法处罚范围的扩张是社会治理需要。继而分析了传统刑法适用观及其不利之处,并剖析主客观解释论之争以及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之争,最后提出了自己关于刑法解释基本立场的观点。在与谈环节,天津大学杨宁老师指出,劳东燕教授以新案件中的问题作为契机来展开本次讲授,进行理论联系与创造性转换,提出系统解决方法,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方法论的启示。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老师认为,劳东燕教授的本次讲授为学员带来了刑法问题的新思考,刑法研究要既要有宏观意识,也应当细致并回应社会现实的需要。随后,劳东燕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劳教授细致深入的讲解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刑法的魅力。



2020年8月11日19:30,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二讲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体系与机能之间,由吉林大学法学院王充教授主讲。讲座由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副教授主持,天津科技大学刘飞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张晶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讲座。王充教授首先对学界四要件体系研究观点进行梳理综述,并对四要件体系的批判观点进行驳斥,王充教授认为犯罪构成体系属于纯粹理论解释,没有唯一正确之说,在不同体系的选择问题上,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而学界通说在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上更有优势。体系是秩序的思维,四要件可以有阶层型,也可以有不同的阶层体系。机能是价值的思考,不同体系有不同的机能期待,不能混同价值思考与逻辑思考。在与谈环节,刘飞副教授认为王充教授逻辑清晰、娓娓道来,具有说服力,并肯定了王充教授“不能混同逻辑思考和价值思考”的观点。张晶副教授认为王充教授的综述完备、问题意识强烈,并就个人观点问题、刑法体系问题和专家论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来自广州大学法学院、山西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学校的五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王充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颇丰,本次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2020年8月13日19:30,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三讲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证成,由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的邹兵建副教授主讲。讲座由天津大学法学院于阳副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马寅翔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姚万勤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讲座。邹兵建副教授首先从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间的争论切入,认为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证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社科法学理论的观点。然后他梳理了目前学界对中立帮助行为性质认定各方观点,用法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得出了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证成公式,其中学科交融的新颖视角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充分认可。在与谈环节,马寅翔副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对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证成的经济学逻辑的看法,觉得这些经济学公式的背后是比例原则的体现,刑罚在顾及目的正当性的同时要兼顾手段的合理性,也就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利益衡量。姚万勤副教授在肯定学科结合思路的同时,认为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应该还是教义学范畴的问题,中立帮助行为应该兼具帮助犯与不作为犯两者的性质,要注意实质义务论中的作为义务是否应该包含中立帮助者的审查义务。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的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邹兵建副教授细心回答,本次讲座的激烈学术氛围一直延续到课后,在研讨班微信群中,学员们热烈探讨。



2020年,8月14日9:00,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四讲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信息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与犯罪治理,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何荣功教授主讲。讲座由南开大学法学院张心向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江溯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于冲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讲座。何荣功教授从传统刑法原则上不处罚不作为犯、传统刑法原则上不处罚行为犯等方面论述信息网络时代对传统刑法的冲击,并作出以下总结:1.信息网络社会,刑法发生结构性变迁具有现实合理性;2.信息网络社会,网络技术的复杂性和国家治理犯罪能力的有限性,将促使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和功能进一步强化;3.要同时完成法治国、福利国和安全保障国的构建,建立法治国家,必须要解决权力的界限与有效约束问题;4.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平衡值得认真对待。与谈环节,江溯副教授梳理了何荣功教授的学术脉络,并对我国近20年的刑事立法趋势进行总结,表明了对古典自由主义刑法观的认同。于冲副教授在刑法配套法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共犯问题发表了见解。来自湘潭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同学向何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困惑,何教授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与会师生纷纷向何荣功教授表示感谢,讲座在同学们的“云掌声”中圆满结束。



2020年8月15日19:30,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五讲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刑法中的严格责任问题,由南开大学法学院刘士心教授主讲。讲座由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吴占英教授主持,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赵天水老师、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老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首先,刘士心教授对严格责任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并对学界呈现出的支持和反对严格责任的理由进行了全面分析,继而对英美学界提出的严格责任替代性措施详细进行总结。最后刘士心教授认为我国刑法不应引入严格责任。理由如下:1.英美刑法中作为严格责任适用对象的“公共福利犯罪”,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并不属于刑法的处罚范围;2.即便是在英美刑法主流观点也反对在可能判处监禁刑的犯罪中适用严格责任,中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含有监禁刑。与谈环节,天津财经大学赵天水老师认为刘士心教授的讲授兼顾世界刑法和中国立场,实现了对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把控,并就侵权法中的无过错责任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之间的联系问题以及主观故意认定中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问题向刘士心教授提出疑问,刘士心教授予以回应。南开大学法学院王强军老师认为刘士心教授对严格责任问题梳理得非常详细,展示了英美刑法中严格责任的全貌,刘士心教授治学严谨的“工匠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提问环节中,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山西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高校的同学向刘士心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刘士心教授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讲座在现场同学们的“云”掌声中圆满结束。



2020年8月16日19:30,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第六讲如期举行,这也是本次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的最后一讲,主题是积极主义刑法观及其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付立庆教授主讲。南开大学法学院张心向教授主持了讲座,天津大学法学院李倩副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隗佳老师作为与谈人参与讲座。付立庆教授通过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由劳动教养制度处罚的行为是否应当纳入刑法体系规制的思考,引出积极主义刑法观。付立庆教授进一步阐释了支持积极主义刑法观的理由:他认为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风险提升,总体上我国仍将是一个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逐步严密刑事法网的过程,积极主义刑法观是适应我国刑法体系的。最后,付立庆教授系统地概括了积极主义刑法观主要包括四大理论内涵:立法上的立法积极主义,即适度犯罪化;司法上的实质解释论,即明显突兀感说;适用上的必要节制,包含以刑制罪的观念等;理念上的严而不厉,轻犯罪的“脱敏”。在接来下的与谈环节中,张心向教授肯定了积极主义刑法观对刑法体系发展的积极作用。李倩副教授进一步谈到了积极主义刑法观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联系,分析了国内外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不同之处,并提出构建轻罪立法体系是国际刑法的一个大趋势。隗佳老师充分肯定了积极主义刑法观这一新颖理念,并对“明显突兀感说”是否存在可量化的标准进行进一步讨论。提问环节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们积极发言提问,付立庆教授一一给予了回应。



第六讲之后举行了暑期研讨班结班仪式,王强军老师对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华琳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对主讲人、与谈人和同学表示了感谢,并将暑期研讨班视为一座“无形学院”,希望学员们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未来不断充实自己。最后张心向教授宣布南开大学法学院第五届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闭幕。


本次刑法公益暑期研讨班受到了主讲嘉宾和参与学员的一致好评。暑期研讨班结束后,学员们在微信交流群中对南开大学法学院公益暑期研讨班表示感谢,高度赞扬了本次研讨班课程的学术前沿性和理论深刻性,纷纷表示希望可以参加下一届公益暑期研讨班。


做个靠谱的研究生吧
考试时间确定!教育部最新通知来了!

北大法宝学堂邀你参加“刑辩一年级”全国高校公益云讲座,火热报名中!

关于恢复“公司法修改巡回论坛”的通知暨第二、三、四场论坛预告

一场线上邀约 | 华宇邀请你参加2020法律科技大会

第十七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开始啦!

赵晶晶老师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欧洲、比较与国际环境法评论》(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为什么要学法理学?
“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一流本科学科建设”研讨会公告
关于举办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论坛分论坛“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高端研讨会”的通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0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
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这几个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专家组成立!
探索“事务性法官助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杭州市授牌38家政府立法联系点
中国科协公示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
学术之路征文启事(2020年更新升级)
孙宪忠:指导博士论文选题的体会
第十八届“贸仲杯”评委招募令
关于组织首届“法治宁夏论坛”征文的通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3期法学论文要目
中国法学会启动这项重磅工作,你支持吗?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20年会预备通知
第二届中国顺风车健康发展法律论坛举行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要目
五位核心期刊主编教你克服论文发表老大难
第三届家事诉讼程序理论与实务论坛会议议程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优秀创新团队遴选结果公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名单公示,共436项!
“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法治建设”主题征文启事,奖金3000元!
《社科大法学》2020年第2期征稿启事
陕西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学研究会2020年会征文通知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0年会暨202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正式通知
第九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评审结果公示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名单公示,共436项!
再见!短短半年这个省1227人放弃这个法律职业!
2020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示,共99篇!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关于“强制执行法立法热点和难点研讨会”预通知及征文公告
第五届“法治河南青年论坛”论文征集启事(附8月份学术征文、期刊要目、学术资讯汇编)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第2号公告
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预通知
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共4917个!
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共549个!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的公示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申报公告,最高资助80万!
中国海洋法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一号通知
关于举办郑州大学法学院建院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类案检索 同案同判”研讨会的通知
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研究会在济南成立
深度反思: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