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 | 语文七年级(下)第7课《土地的誓言》朗读+视频微课+图文讲解+知识点

师生资料汇总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预习单

人教版PEP英语3-6年级

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预习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更多课文预习

第一单元1.第1课《邓稼先》2.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4.第4课《孙权劝学》写作《写出人物精神》二单元5.第5课《黄河颂》6.第6课《最后一课》7.第7课《土地的誓言》

第7课《土地的誓言》

__

图文精讲+知识点+同步练习

__

课文朗读

__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电子课本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精讲

__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土地的誓言》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离线观看视频

如何用手机观看和下载教学视频?点这里


知识点

__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  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二、课文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于是他们中的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轻人带着对故土的怀念,饱含着故土陷落、山河破碎的悲愤,广泛描绘了发生在那片广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难与挣扎、觉醒与奋起。作为他们中的一员,作者怀着浓浓的乡愁及悲愤之情,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下了此文。


三、理解词义

1.挚痛:诚恳而深切。

2.斑斓:灿烂多彩。

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4.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5.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6.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7.污秽:肮脏的东西。

8.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四、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第二部分(②):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五、问题归纳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在结构上总领第①段,在内容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炽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泛滥”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泛滥”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一般含贬义,这里贬义褒用,表明作者的感情像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奔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激愤狂放的心情。

3.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


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4.“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必须回去”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颠倒?

不能调换,“不得不回去”带有强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带有命令的口气。这三个短语语气逐渐加强,态度愈加坚决,情感表露也愈加浓烈。

5.“红熟的浆液”指的是什么?

“红熟的浆液”指作者的感情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强调精神与土地的契合,体现出作者对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6.品味“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这句话的含义。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思念,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7.品味“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这句话。

描写家乡的美好天空,表达了作者对解放故乡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8.“埋葬”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埋葬”表明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表达了作者沉重的感情和悲愤的心绪。

9.“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这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我”愿意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心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壮志。“我的坟前”表明作者愿为了故乡,死而后已的壮志。

10.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的景物、物产,并采用景物、物产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运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强烈地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图文解读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__

一、基础训练。    

1.(1)《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       ,他与当时的萧红、萧军等人一起被人称为“       群”。

(2)这篇课文是为纪念“九一八”事件      年而写的;“九一八”具体的时间是          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开始侵占东三省。

 

2.给加点字注音

炽痛(   ) 嗥鸣(   )  镐头(   )  田垄(   ) 亘古(   )

辗着(   ) 谰(   )语  丰饶(   )  跳跃(   )

 

3.根据词义写出相关的词语

1.没有根据的话:                   

2.(野兽)大声嚎叫:                    

3.热烈而深切            

4.奇怪荒唐:                         

5.具有某种共同族性的同类:         

6.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B.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C.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D.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5.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的(    )

(1)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2)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3)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4)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1)  (3)   B.(1)  (4)   C.(2)  (3)   D.(2)  (4)

 

6.请以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内容,用“阻止”“选择”“沟通”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

                                                                             

                                                                             

二、能力提高:课文阅读。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 ,或者当我回想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大意:                                        。

 

2.如何理解“我看见……”,“我听见……”?

                                                                  

 

3.选文中,作者回想关东大地的地域特色,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植物、        、          、          、          

 

4.选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其作用是                                       

5.你觉得选文中哪些语句写得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你的感受。

                                                                          

                               

三、课外文段阅读。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穷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1.用“//”将诗歌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2.反复是这首歌词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试分析下列词句反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                                       

(2)“流浪!”                                                        

 (3)“哪年,哪月”                                                    

(4)“爹娘啊,爹娘啊。”                                               

 

3.下面两段文字都是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画面来展现家乡的丰饶美丽的。试比较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特点。

(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呻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B)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散文语言的特点:                                               

 诗歌语言的特点:                                               

 

4.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一提起家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请仿照这首诗歌的开头写一段,写家乡的景、事和人,抒发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我的家乡在                      ,

    这里有                          ,

    还有                            。

    我的家乡在                      ,

    这里有                          ,

    还有                            。

    我的家乡在                      ,

    这里有                          ,

    还有                            。

 

 

答案:

一.

1.(1)端木蕻良  东北作家 (2)十周  1931

2.chì  háo  gǎo  lǒng  gèn  niǎn  1án  ráo  yuè

3.1.谰语  2.嗥鸣  3.炽痛  4.怪诞  5.族系  6.田垄

4.C

5.B

6.略

二、    

1.我常常思念关东原野上的一切   2.从上下文看,这里所说的看见和听见都表示主观意识,想得深沉了,想的东西就会出现在眼前,而不是真的看见和听见,用看见和听见表达出了作者对关东大地的思念之切。  3.动物  人  矿产  传说  4.造成逐渐增强的气势,让人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旋律中产生共鸣  5.略

三、

1.我的家在东北……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欢聚在一堂?//第一层:忆家乡  第二层:离家乡  第三层:思家乡

2.反复的作用主要是起强调思想感情的作用。具体分析略。

3.散文语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动、详尽,诗歌语言则显得凝练、简洁。

4、略


转载请标注来源于:绿色学习平台


温馨提示

1、课件习题文档下载地址

http://1ydt.com/v/down-3675.html(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下载)

2、扫码下载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课件习题

3、文章底部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进行下载


往期精彩回顾




小学语数英


小学语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知识要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期末考试题汇编


小学数学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十二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教学设计)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学习、教学资料大全

部编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卷汇总】

苏教版 | 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课程教学讲解(全十二册)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必背】基础概念归纳


小学英语

人教版 | PEP小学英语3-6年级资料汇编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上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上下册,教学资料

人教版 | 小学英语1-6年级【期末测试卷】

初中语数英


人教版 | 初中数学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统编版 | 初中语文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人教版 | 初中英语7-9年级【汇总】图文精讲


微信号:yzy5200426扫码关注我们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