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芯片分销商怎么就是炒货的?他们是给电子供应链填坑的!

花姐 芯世相 2022-06-02
“去年年底时,我们统计了各个芯片原厂的涨价函,感慨都快凑成一副扑克牌了,到了现在已经快凑成一百单八将了,难道真的要收集‘一千零一夜’才能罢休吗?”

“分销商怎么能是‘炒货’的呢?我们是来填坑的,填动荡供应链里的大坑小坑。”

“这波缺货的行情里,大家都挺会玩的。比如美国人喜欢‘拉闸’、欧洲人喜欢‘罢工’、韩国人会‘放火’,今年日本人也开始‘放火’了。”

近日,芯片超人创始人&CEO姜蕾(花姐)在“全球高科技领袖论坛 - 全球CEO峰会&全球分销与供应链领袖峰会”上金句频现。花姐用吐槽的形式,以“芯片分销数字化运营”为主题,分享了她对芯片缺货大涨价背景下乱象和“被误解”的感慨,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论。


以下为演(tu)讲(cao)全文:
(狗头保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是芯片超人的姜蕾,大家都叫我“花姐”,我有个习惯,每次公开演讲找不到标题的时候,我都会打开《毛选》找灵感,毛主席是取标题的高手,比如我上次来这里演讲,我分享了国产芯片的话题,叫作“芯芯之火,可以燎原”,两年过去中国芯纷纷登陆科创板,千亿市值百亿市值“打土豪、分田地”,芯片国产替换轰轰烈烈。


这次的主办方给的主题是“供应数字化转型”,回想起这几年的踩过的坑和收获,我将借用《毛选》第一卷最后两篇巨著,以矛盾论与实践论抛砖引玉,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同时也期待和大家一起探讨。

数字化:国家战略

中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纲要中,专门谈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据统计,“数字化”一词在《规划》全文出现25次,还有其他高相关词汇出现了60多次。数字化俨然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数字化是中国崛起弯道超车、政府大力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一个工具。

纲要里的数字化离我们还很远,但生活中的数字化其实离我们很近。

比如我昨天到了深圳机场,下了飞机后,其实只需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和行程码就可以通行了,它“数字化”了我们所有人的行动轨迹,包括我们的身份证号、手机号、乘车飞行记录,还包括我们的手机和通信基站之间的定位和交互。国家用数字化来管理我们14多亿人口,来打赢这场新冠攻坚战,如果没有数字化,大家没法想象这个事情要怎么做,对不对?

#吐槽B2B

数字化今年也成为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网红,其实资本市场和产业界每年都会造网红,“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就让我想到前些年同样很火的“产业互联网”,大家可能还记得“撮合”、“联营”、“自营”、“供应链金融”,动不动“GMV”、“百亿”、“十亿”……如果你不是个平台,你可能都不太好意思出门。

那数字化它到底是“旧瓶装新酒”还是真的在“日新月异”呢?

作为一个五六年前产业互联网还很热闹时,就开始创业还活在牌桌上的人来说,我想说产业互联网其实是飘在天上的一朵云,宏大却不太能落地。

但供应链的数字化其实是打到地里的桩,它坚实而有力量。其实数字化是企业提升效率的必由之路,像华为谈数字化,如任正非说的大白话,就是“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特别务实。


把IT能力建立在业务上

有一个理论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利润。利润一定来自于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其实你拿的就是社会给的管理工资。而数字化其实就是我们中小企业、创业企业所能够去做的提升效率最好的管理创新。 

那么,这个事情要怎么做呢?我们又回到《毛选》。

1927年,江西三湾村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变革——三湾改编。中间有个著名的党组织进行结构的调整,叫做“支部建在连上”。其实到了我们行业也是一样,就是要把IT能力建立在业务上。IT部门和业务部门不再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它们更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业务部门来主导,IT部门来赋能。

玉皇大帝治“泼猴”的过程,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施工次序
 
那数字化到底要怎么来做呢?数字化转型,我认为有三个过程,即业务对象的数字化→业务过程的数字化→业务规则的数字化。


听起来似乎非常抽象,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玉皇大帝怎么管理孙悟空? 

孙悟空大闹天宫,给玉皇大帝惹了非常多麻烦,那玉皇大帝要进行管理有什么办法呢?首先,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让他被释放后能力变弱。接着,派他去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他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你还要给他设立规矩,捣乱就给他念紧箍咒作为惩罚,乖乖听话把唐僧护送到位,就给他封“斗战胜佛”。

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我认为就是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第一过程就是业务对象的数字化,首先要提炼业务对象,你要确定管理的是孙悟空而不是金箍棒。因为管理孙悟空时,你可以梳理整个业务过程,但凡他能够促进你梳理客户的整个业务、合同、知识体系等等,这都叫作业务对象。而管理金箍棒无法梳理出过程,因此不是我们的业务对象。

接着在第二个过程中,梳理清楚每一步要怎样走,这就是业务过程的数字化。那要把业务做起来,提高效率,就必须要树立规则,这就是业务规则的数字化。像惩罚要去念紧箍咒,奖赏要去封他“斗战胜佛”。以此为例,就是给大家展示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过程。
那么,在我们企业中,提炼业务对象需要数据工程师,提炼业务过程需要代码工程师,提炼业务规则需要算法工程师等等。在如今的业内,相信大家对业务过程的数字化做的较好,但是对于业务对象的数字化和业务规则的数字化都还刚刚开始。

#吐槽炒货的
回到我们行业本身——芯片分销,里面有目录型分销商、授权分销商、独立分销商或者混合型分销商等等,但是今年就奇怪了,我们这帮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炒货的”。

经常有人加过来,啪!丢一个料号。
对方问:你这里有没有货?
然后,我问:请问您需要多少数量?
对方:有多少要多少!
我继续问:那你有没有目标价呀?
对方:你先报价,价格越低越好。
(有些人还顺带提一嘴:你们是有跟原厂合作还是炒货的?

诸如此类……怎么我们就变成“炒货的”了呢?合着这年头不是原厂就都是炒货的?
               
我们先来看上面这张图,这张图叫作:我们都是做IC的。

我的两个手机里加了1万多个人,每天都会有人加过来,我每次都会习惯性地问:您是做哪方面业务的?很多人都会回答我:我是做IC的,其实这上面都是做IC的,但是也可以拆一拆。

这张图上半部分是授权市场,里面有原厂、授权分销商,他们主要做的是期货交易。下半部分是非授权市场,里面有主要服务终端客户的次终端,有拿着各类现货库存的囤货商,也有处理呆滞库存的,这也是上午燕总提到的“坐商与行商”,但是这些芯片无论怎么折腾,最后都会流向终端工厂,比例大概是“三分天下”,这来自于ASPENCORE前几年市场调研的一个数据。


我们这些分销商回顾这些年动荡的芯片供应链,这一年缺货的市场空间可能赶得上过去几十年,说“前无古人”大家应该都没有什么意见,说“后有没有来者”,我相信可能现在大家谁心里也没有底,最近发了一年涨价函的原厂还在发涨价函。
去年年底时,我们统计了各个芯片原厂的涨价函,感慨都快凑成一副扑克牌了,到了现在已经快凑成一百单八将了,难道真的要收集“一千零一夜”才能罢休吗?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工厂也没有货(芯片),它们该如何交货?难道要“躺平”了吗?这就到了我们分销商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以我们怎么能是“炒货”的呢?分销商是来填坑的,填动荡供应链里的大坑小坑,保障电子制造业顺利地往前走去推进。

其实我觉得这波行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多了一些“出圈”的客户,以前的上下游是确定的,大家都知道他们基本在哪,但现在万物互联了之后,很多地方都要用到MCU,8位、32位的MCU大缺货和这个有没有关系?比如说新能源汽车,以前一台汽车上面用的芯片可能只有现在一台新能源车的1/3、1/4,这些都是实实在在长出来的增量需求。

过去的生产方式是芯片原厂定义芯片,晶圆厂生产芯片,当然老牌IDM有自己的厂,现在芯片国产替换,终端厂商也开始自己造芯,其实这对晶圆厂的产能排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过去的流通方式,forecast是可以被比较准确预测的,大部分按期货直接去订购即可。但现在是要求柔性供应,缺货此起彼伏,现在很多跨界过来的客户,他其实需要你提供的是一整个解决方案。 

过去的业务开展方式以是线下为主,PC端为辅,现在则是社交网络、移动办公,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是在用手机处理业务需求。

所以流通的分销商在这样越来越动荡的环境里,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是保障中国制造向前推进的引擎。

回到我们行业,我是芯片采购出身,从一线摸爬滚打走来,首先我认为数字化转型一定要从一线开始,不然就是“耍流氓”。比如说销售,一线销售人员最关心的是:我的客户从哪里来?信任怎么建立?我卖什么给客户?后端支持怎么做? 

过去大家怎么做?过去一般是雇一个销售,一个月打2000个电话,筛选出有意向的客户去拜访、去吃饭喝酒搞关系。但是我是做采购出身的,所以创业之后,一开始我是没有客户的,这对我来说也是个问题。

因为我是做采购出身的,所以我过去会遇到“需求太多我找不过来怎么办?”、“供应商是好是坏不知道我怎么判断?”、“货到底是假的真的翻新的国产的台产的我不知道”。想起十年前,我还在一线做采购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白天忙着找货,晚上忙着研究供应商。

但是现在十年过去了,我希望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到一线的业务人员,他们怎么去用“3个人干5个人的活,赚4个人的钱”?不是靠加班而是依靠我们给他提供的先进工具。

说一说我们的实践。

但凡做互联网的,大家都会画“漏斗”(模型)

流量从哪里来?我们芯片超人的流量是公众号写来的,也做直播,可能大家也看过我的直播。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做搜索引擎、关键词投放等方式获客等。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写了一篇30万+阅读量的涨价函文章,现在大家应该每个月都能看到涨价函的合集,每个月都会讲。

(围观30万+涨价函合集,可查阅文末推荐阅读)

这波缺货的行情里,大家都挺会玩的。比如美国人喜欢“拉闸”、欧洲人喜欢“罢工”、韩国人会“放火”,今年日本人也开始“放火”了(狗头保命,当然这些都是开玩笑的),各种“重磅!……”、“突发!……”、“刚刚!……”类新闻满天飞,逼得我们编辑只能越写越深,越琢磨越细,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涨幅几百倍的L9369芯片,我们小编写了近万字去分析他涨价的原因, 小编的头都快要秃了,小编的头很凉,(因为缺货)客户的头很痛。

缺货之后,买到的货不知道真假该怎么办? 我们用验货验标的质检服务留存客户,建立用户信任。 那这些客户有多余的库存芯片要处理,有紧缺的现货(芯片)需要购买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做用户的交易转化,处理呆料和解决缺货问题。 

从流量获取到用户留存,到用户转化,再到用户渗透,传统的用户可以做国产替换,跨界的用户可以提供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这四年走通的业务模式。好处就是,当年做呆滞库存业务时需要30个人,30个人干出来的业务量,不如现在3个人做出来的业务量,数字化之后,效率的的确确获得了提升。


最后我们可以思考,到底是数字化?还是“数治化”,用数字来治理我们的公司。

添加花姐微信
共同探讨数字化相关话题
↓ ↓ ↓


推荐阅读:

▶ 涨个不休!4月1日起,这些芯片大厂将要涨价!

▶ 新交期够生二胎!平均交期放缓?真相是……

▶ “这芯片缺货涨价啥时候是个头啊!”

▶ 接种超九成,全国解禁!马来西亚半导体要起死回生了?

▶ 谁?谁?谁炒芯片赚了几千万?!

▶ 翻遍了汽车芯片炒货讨论区,我看到了汽车缺芯的残酷真相!

▶ 从13元到4000元,我终于知道了L9369芯片为什么这么缺?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

(关注芯世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