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蛰:一鼓轻雷,满城花事,一年中最美的时光到了

诗评万象 2024-01-10

敬请关注



一声惊雷,把静默点燃

呼唤冬眠的人醒来

呼唤冻结的梦想像花一样绽开

呼唤沉睡的古老大地

醒来

醒来


春雷响,万物长

青草拔节的声音,桃花开裂的声音

惊醒沉睡的大地

流水桃花

便勾引出春天的千媚百态


于是,关于春天的诗词一下子明媚起来

温暖和煦的词语,便随之从辞海里走来










2023年3月6日,农历二月十五,惊蛰。


简介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三候

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惊蛰三候

仓庚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惊蛰三候

鹰化为鸠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huì)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民间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关于惊蛰吃梨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1.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2.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3.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惊蛰民间习俗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抒发内心不忿
很多人都将"打小人"神化,其实此纯粹是民间习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对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及抒发个人内心的不忿。

养生概要

古罗马医生盖伦(公元129?公元200年)在体液学说的基础上曾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噪,动作迅猛的胆汁质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型;性情沉稳,动作迟缓的黏液质型;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型。近代著名科学家巴普洛夫把人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脆弱惊蛰养生食物鸭血菠菜汤型等四种类型,与盖伦的分类基本相当。上述四分法在西方医学界颇具影响。而中国早期的医学著作《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则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燥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又根据经络气血在头面、四肢所反映出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再分为五类,即灵枢所称的"阴阳二十五人"。
虽说中西医学对人的体质都有分类,但迄今为止,西方医学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学可对人体体质进行有效的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的实践。《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随之而异。"朱丹溪的《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多湿,瘦人多火;白者肺气虚,黑者肾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又有:"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老伤者,中气必损"。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何改变不良的体质状态,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这里我要说的是,体质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中,只要我们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是可以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除此之外,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的职业,积累一定的物候知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而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惊蛰读诗


忆江南·桃花翠雀

(近现代·张采庵)


惊蛰候,吹到十三风。旧院歌辞纨扇冷,去年门巷美人红。春在鸟声中。




秦楼月·其五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菩萨蛮·春雨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西江月·春雷

(清·陆求可)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水龙吟·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

(元·吴存)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咸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喝火令·己亥惊蛰后一日,雪中访云林,归途雪已深矣。遂拈小词,书于灯下

(清·顾太清)


久别情尤热,交深语更繁。故人留我饮芳樽。已到鸦栖时候,窗影渐黄昏。
拂面东风冷,漫天春雪翻。醉归不怕闭城门。一路琼瑶,一路没车痕。一路远山近树,妆点玉乾坤。




壶中天·三叠韵和初食园笋

(清·黄之隽)


才过惊蛰,是轻阴地面,薄雷天宇。一寸春泥封不住,欲进渭川千户。箨未成斑,萌刚露角,中有甘香趣。尝鲜老餮,斸来随剥随煮。

知是张廌閒居,山肴野蔌。取办修篁坞。吾恐来游过笋候,唯对此君吟舞:旧掘痕边,新抽影外,看竹何须主。指尖刻粉,记参玉版禅处。




醉公子·玉箸鱼

(近现代·沈轶刘)


春波谁吹湿。阴晴天气,始过惊蛰。杏子花开,未见河豚,石首才出。刚数日柳堤边,细罾穿浪,飞赭如核。讶黏逾麻豆,腴比锦香,盈指乍堪拾。

南鲜记尝冰壶汁。恁独醉、文昌味应失。瘦教鮰怜,嫩许鲈知,难变柔质。寒尚瑟,指青帘,短筇沽酒,村市遥入。趁归棹、菘叶包来,饱餐共好秫。



梦横塘·丁巳惊蛰日书感

(近现代·周岸登)


病余疏酒,梦里惊春,琐窗尘暗瑶瑟。短约无凭,悄不记、铜驼坊陌。神镜霾云,药娥归海,晚烟愁碧。但零歌剩舞,断续犹闻,朝元路,层霄隔。

衡端燕雀争平,聒羁人倦耳,冷泪偷滴。怪煞东风,偏误却、彩鸾消息。更谁与、敷红写翠。斗草筹花竞春色。雁羽差池,子规啼恨,满江南江北。





梦横塘·辛未惊蛰,金陵书感

(近现代·周岸登)


断云心远,丝雨梦轻,晚来飞电虚掣。殿角春雷,合皂出、憎寒羞热。严鼓欺花,冷烟笼水,坏陵弹雪。认零金剩粉,乍澹翻浪,人天恨、空悲切。

都言雁足无凭,甚烹鱼溉釜,也误珰札。嫩约钿车,难领略、郊游风物。更谁与、调莺剪燕,染柳熏桃斗春色。漫动愁吟,背人含泪,捻丁香千结。



水调歌头·晨见木稼作

(近现代·顾随)


桥下卫河水,此际未消融。试灯早过,惊蛰将近,尚冰封。前日晴天霏雪,纷似梨花飘落,撩乱夕阳红。昨夜结珠霰,瑟瑟下长空。

带朝烟,拖宿雾。更迷濛。一番浪子心计,枉是偏天工。俯仰琼楼玉宇,高下琼林玉树,人在玉壶中。桃李岂沈默,著意待东风。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精彩推荐:

30首小禅诗,蕴含大智慧!

12位名人,12副对联,一句就是一生

宋词极简史:30首巅峰宋词,唱尽大宋王朝319年

这些和“兔”有关的成语,你知道出处吗?

10首最温柔的春风诗词,读之如沐春风

汉字新解,扎心了……

36副经典寺庙对联:蕴无上智慧,含无限禅机

50条经典唯美文案,很适合在春天发朋友圈!

曾国藩10副精彩对联,说尽人生百事!

12首诗,读懂中国人的12时辰

杜甫笔下的春天:10种绝美,10种心动

36副经典寺庙对联:蕴无上智慧,含无限禅机

中国风水绝佳的8大城市,人杰地灵

读懂《滕王阁序》的10句名言,就可以笑对人生了

一篇最感人的古文,贡献了20个流传千古的成语

《战国策》77则经典名句,值得一读

80个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看看你能答对几个?

名著里最犀利的25句吐槽金句,一句比一句狠

纳兰词集(上)

诗词里的二月二,风和日暖,美不胜收

在古代,你的年龄怎么说?

【女子十二词坊】心若浮梅槛,花开不问年

纳兰词集(中)

纳兰词集(下)

人民日报发布传统文化常识100题,你能答对多少?

还原那些千古名句的全文:99句名言,99首经典

《二十四史》中的24个精华名句,读懂受益一生!

花卉的雅称、别称,太美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