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断生育二胎的三只手
文 | 难得君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发达国家都面临的难题,提高生育率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在GDP跃居世界第二的时候,人口老龄化与低生育率也变的越来越严重。
01
两组数据
2016年全国新出生人口1786万,比2015年的1655万只多了130多万,让所谓专家预测2000万以上人口出生放了空炮。
2017年全国新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同比减少了63万人,新生儿和出生率呈现双下降。
一张图
(红色表示负增长)
这就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两年之后的结果,众所周知,大凡统计数据,总是有水分和粉饰的功效,所以真实情况应该更惨。当然,专家一般会说:人民群众还没准备好,期待2018年爆发式增长!
你准备好爆发了吗?!
02
掐断生育欲望的三只手
第一只手:高房价是天然的避孕药
中国现在的主力生育人群是谁?在哪里?
很显然70后最小的已经39虚岁了,作为女性来讲,已经错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期。80后尤其是85后以及90后才是生育的主力军。这部分人大部分都生活在大城市,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发达国家一样,呈现马太效应的特点,也就是说一些大城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而中小城市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弱。
中小城市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已经没有多少好的工作岗位提供给年轻人。大城市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吸引走,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人口分布将明显的呈现二八定律,80%(大致)的人口集中在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气候适宜,科技、金融、文化、教育...发达的大型城市圈,20%的人口居住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下面这张图就是人口分布图,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
而我们来看看北上广深的房价:
再来看看2017年大城市的平均薪酬:(数据来源某大型招聘网站)
北京:平均工资9030元/月(取自327.8万份样本,较上年增长15%)
上海:平均工资8640元/月(取自400.6万份样本,较上年增长23%)
深圳:平均工资7490元/月(取自391.2万份样本,较上年增长11%)
广州:平均工资6270元/月(取自300.1万份样本,较上年增长12%)
暂且不论是否拖后腿的问题,就按照这个平均工资,我们来计算一下北上广深房价均值与人均工资的比值:
北京:61.18年
上海:57.1年
深圳:63.2年
广州:23.92年
也就是说你拿着平均工资,买一套均价的房子,排除房价继续上涨和工资上涨的因素,不吃不喝当神仙,在北京需要61年,上海需要57年,深圳需要63年,广州需要24年。
现实情况是:在这些城市要结婚生娃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依赖于夫妻双方家庭数十年甚至一生的结余来凑够首付款,剩下的还有每月高昂的房贷。
好了,咬咬牙,夫妻俩含泪生下第一个孩子,奶粉钱、尿布钱、吃饭穿衣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没人带小孩。于是双方家长出动,轮番带娃,房子小于套二住都成问题,请问,哪里来的底气再生一个?
第二只手:高昂的教育费用
孩子生了。前面说了,吃穿这些都是小开支,从上幼儿园开始,真正花钱之旅才刚刚开始。破破烂烂、松松垮垮的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上哪个?幼儿园开始报不报几个兴趣班,不然三四点就放学的孩子回家干嘛?小学了,同样的问题,好点的公立小学能排上号吗?私立的每年没有5-6万(就说成都我家附近的三家私立小学,最低的4万,最高的5万多,不含寒暑假的各种夏令营、游学费用)能拿下吗?除了兴趣班,语数外辅导班上不上?奥数学不学?
2017年7月,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差点刷爆了朋友圈。
作者描述了她的一位闺蜜,月薪3万,而且老公收入不错,搞定家庭支出的大头,小日子滋润无忧,只需管好自己和孩子的日常花销即可,原本小日子快活逍遥,但突然间陷入惨兮兮的状况,只因为:孩子放暑假了。
孩子的暑假花销如下:
10天美国游学:20000元
平时阿姨照看:5000元
钢琴考试培训:2000元
游泳报班费用:2000元
学而思报名费:6000元
作者的闺蜜一算,总共三万五,比自己的税前月薪还高,于是感慨孩子简直就是碎钞机。而且,更让她感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此文刷屏后,有很多人批评这位妈妈太矫情,“没有3万月薪难道孩子暑假就不过了?”但更多的人却是纷纷留言,讲述属于自己的碎钞机故事。
更有好事者统计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在该榜单上,帝都勇夺头筹,上海屈居第二。
当然上述统计基于不同的育儿和家庭教育理念,未必每个人都赞同,但是实际的体验和感受却也相差无几。此外,一线大城市的单个儿童养育成本,也有较真的人用另外的计算口径,得出类似的结论:
穷养:85万
正常:240万
富养:800万
当然,很多人会说:"难道不能给孩子少花点儿吗?"
可是大部分已为人父(母)都会沮丧的回答:"当初没养孩子的时候,我也这么想,但等你养了孩子,就会跟我们现在一样儿一样儿滴。"
当这些无情的现实赤裸裸呈现在面前的时候,无数的年轻人生养一个孩子就已经咬碎钢牙和血咽下,你让他们再养一个?怕是只有上蓝翔学技术,买设备印假钞。为什么呢?因为不会印真钞啊!
第三只手: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
去年年末,中兴通讯的欧建新纵身一跳,俨然成为一个中年危机爆发的典型代表,二胎,二套房,巨大的生活压力,然后突然被裁员,脆弱的中年走向了绝路。
春节前,超级爆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个北京中产,有房,有百万存款,但是老岳父因流感住进ICU病房,卖掉东北老家的房产也仅仅够支撑50天时间,最后老岳父多器官衰竭而逝,所谓中产立即一夜返贫。
二胎政策的口炮王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华丽转身为梁教授,一边鼓吹二胎政策好,一边自建的企业亲子园爆出老师给孩子喂芥末的视频,携程的程序员悲愤地写到:“我在楼上写代码,你在楼下虐我娃。”口炮王其实2016年在博鳌论坛上一段销声匿迹的视频中,是这样讲的:
如此种种,让中国中年普遍得上了一种病,包括我,请不要暗自得意,也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这个病名字叫——焦虑。
很不幸的是,据我所知,此病目前无解。有读者说不是唯一解药是一个叫“钱”的东西吗?那我问你,多少钱算够?一千万,一个亿,还是十个亿?你仔细去查查历届首富们都到哪里去了。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和故事都在讲述一个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所谓中产哪里还有什么安全感!
你还岁月静好的活着,那是因为你运气好!当你哪天运气不好的时候,总有款适合你的方式让你瞬间返贫或者自绝于人民。
安全感都没有,怎么还敢再生一个!
03
提高生育率,不靠嘴炮靠行动
鉴于老百姓确实还没认识到生娃这个问题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宣传机器开动,将生娃这个问题提升到了“为国”这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诞生了一个新词汇:为国生娃。
《人民日报》呼吁:“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南京大学教授张晔两条急急忙忙跳出来狂吠,建议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强制收取生育基金。
世界上其他国家,在面临人口负增长、生育率低下等问题,是如何鼓励生育的呢?
丹麦
北欧小国丹麦,是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存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但是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一度被人称为“正在死去的国家”。
因此,为了促进生育率,丹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从2013年生育补贴金每周为4005丹麦克朗(约为3927元人民币)一个月下来就约为:15708人民币。
新加坡
新加坡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生育率也在全球垫底,2016年的生育率为0.82,而世界各国生育率的平均值为2.55~2.65之间。
新加坡为了鼓励生育,政策简单粗暴有力!
据新加坡人口与人才署的粗略统计:在新加坡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在两个孩子13岁以前,一共可以领到价值折合现金16.6万新元(约合80.4万元人民币)的补贴其中也包括婴儿花红、育儿和托儿津贴和所得税减免。
尽管新加坡人均收入很高,这笔奖励也确实诱人!
有移民新加坡的网友在网上发帖说:
从婴儿花红上可以看出 "生得越多越好" , 比如我们家,儿子出生于2005年,得到的婴儿花红是新币3000元,女儿出生于2008年,政府除了给新币3000元现金外,还在儿童培育户头里存入新币6000元,条件是我们先存入6000元。婴儿花红的前提是孩子必须是新加坡公民。
她还晒出了新加坡生育津贴的表格: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新加坡多生娃就等于多挣钱。
德国
德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早就已经把提高生育率当成了基本国策。
早在2001年的时候,德国在家庭政策投放资金约为1800亿欧元,占当时生产总值9%,基本上等于国家承担了一个家庭抚养一个孩子46%的成本。
不仅如此,德国还设立特殊家庭补贴,为一些贫穷,伤残,单亲的特殊家庭给予特殊的支持。
目前,在德国基本上生3个娃,政府给的钱比上班挣得还多,父母完全可以全职养娃。
不开玩笑,说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生一个孩子买房打3折,读书打4折,看病打5折,你看看生育率能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或者咱也学学欧洲,生一个娃国家承担养育、教育费用如何?
(备注:本文首发难得书院,后因账号迁移,原创保护无端消失,现原创推送,转载请后台留言。)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这个近乎完美的国家,文明程度让人仰望!
他被跨省,坚决不认罪,孤身对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难得商城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难得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