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鸟坛关于小青脚鹬的讨论
说明:这是2002年7月5日保存到文件夹中的WWF鸟坛旧文,意外翻出。今天发上南橘北树公号,可能也还有用——又到了滨海看鸻鹬的季节。
那时论坛有什么讨论,我会把比较重要的话题复制下来保存。以前这公号发过几篇(【鸟事琐谈】“鸟间的交流”,【WWF鸟坛旧贴】观鸟是个动脑子的活儿,【WWF论坛旧帖】独自观鸟的苦恼和乐趣),要不是当年留下来了,自己都记不清是怎样的讨论,居然写了这么多文字。如今,即使没有参考价值,也是记录当年观鸟学习的一个过程,看看鸟功是怎样炼成的。原文照录,今注蓝色。
我对涉禽观察辨认的认识
关于小青脚鹬的讨论很有意义,这里不仅一个鸟种的是与否问题,涉及了我们如何观察辨认鸟种的许多方面,如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观鸟中,会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记得Panda从渤海湾涉禽调查回来讲课时,转述澳大利亚专家的经验,我印象很深的是两点:1、羽色是靠不住的,喙型及颜色、脚的颜色、叫声的辨别更关键;2、看多了,一看就是它!第一点的意义首先在于无论繁殖期非繁殖期,羽色只是次要参考;其次在于与其他近似种的区别也不能靠羽色。第二点听着有点玄,实际上非常管用,就好比我们认识人,第一眼也许记不住他的长相,尤其是相貌无特殊之处的人,但多看几眼就记住了,下次再见就能认识,也许你并不能说出他与别人的不一样是什么。
那天Panda展示了一张羽色全白、嘴红色的鸟图,是白化种或是滤掉了颜色,问是哪种鹬。图片并不能提供它的大小,也没有行为表现,更没有叫声,可你看它那个样儿——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及微微上翘的喙,斑尾塍鹬!其实在那之前,我明确见过斑尾塍鹬的次数也不多,能认出来,就是因为把握了能说清与不能说清的综合印象。前几天小山雀提供了一张处理过的鸟图,颜色大大改变了,可Panda还是认出来了,也是因为对这一类鸟有了整体认识,一看那个样,就到噪鹛里去找。
有人评价费嘉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图的主要作者)的鸟图“神似”,其实也是指一种综合的印象被费嘉伦把握住了。《香港与华南鸟类》那本图鉴,文字部分常有一些描述是野外观察者的经验,或说印象;这类文字,只有当你也有了相同经验时才能体会。比如说小青脚鹬“和青脚鹬比较,轮廓较为肥胖,稍欠潇洒”,这很难把握啊,但作者写出来,肯定是有意义的;这书一版再版到6版到中文版翻译出来,这描述肯定是被观鸟人认可的。因此,当我们到野外观鸟时,别只盯着大小、颜色,而忽略了它们的一举一动,一个神态一个姿势。尤其尤其那些外观区别不大的鸟,相信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只是如果我们粗心就发现不了。
对小青脚鹬的把握,虽然图鉴上说“非常似青脚鹬”,但实际区别是比较明显的,两处关键:1、喙型及颜色,2、脚的颜色及长短。羽色也有差异,但估计较难把握,尤其非繁殖羽,否则,“非常似青脚鹬”从何而来?莫非指神态?
我重新查了一下1999年10月我第一次在北戴河见小青脚鹬的记录:“一只,在泽鹬群中,明显个大,肥胖,不太爱动,嘴前黑后黄,隐约上翘,黄脚,胸前白。”因为以前没有见过它,身边也没有有经验的老师,我如何下结论?这时,我使用的方法是:如果不是小青脚鹬,它还能是谁?排除了其他可能,只剩小青脚鹬可选了。这个鉴别方法,我们在野外观鸟中会经常用到,不掌握这个方法,会使自己走进死胡同。当然,忠实的记录是第一重要的,当以后有机会再见到这种鸟或近似种时,也许有新发现来证明或纠正你以前的判断,你就又进步了!香港那本图鉴对有些鸟的描述会加一句:某某年的记录被推翻。我体会,这个推翻的过程是很多积累后的更正,但居然有些竟是十几年后,而且值得记一笔在图鉴上,说明这个推翻够不容易的,也是有价值的。我们能有这个本事吗?这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我的1999年小青脚鹬的记录还没有被推翻的充分理由;去年秋天11只的记录没有原始记录作证我放弃(这句今天没看懂);而厦门的照片,可以鉴定为小青脚鹬,也可以加个问号。我们都是初学者,至少对小青脚鹬而言,大家共同再积累吧。其实,观鸟的很大乐趣就在这之中啊!
还有一点补充:望远镜有时也不是决定因素。据说那位澳大利亚专家用一架25倍的卡瓦看涉禽许多年,没有人怀疑他的记录。为什么?就是靠方法。“看清楚”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而有时有些部位看不清楚,也不影响鉴别,因为关键部分看清楚,能与其他种区分清楚,这就足够了。
宁可多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不必急于拍照。很多时候,辨认不出鸟种是因为我们经验不足,这里包括鸟种因性别、年龄、季节而发生的羽色变化、鸟种行为的特征、栖息的环境(小环境)、取食倾向、鸣叫特点等等。所以,多观察,注意各种细节和综合印象,有助于我们辨别鸟种。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再考虑拍照。
————————
今天回顾1999年在北戴河看小青脚鹬的判断,心里不踏实的是生境——在新开河口里面,那是淡水环境。滨海鸻鹬在大潮来临时会飞到内陆鱼塘等处停栖,潮水退下再回到海滩。那时没有这个潮汐概念,没注意当时是不是大潮。如果现在谁说小青脚鹬不该跟泽鹬一起出现在淡水河道,我就无话可说。前些年在江苏小洋口终于看到小青脚鹬,把N年前一个人判断小青脚鹬不踏实的茬儿给放下了,这个鸟终于可以进到我的list中。但后面还要证明的是,小青脚鹬是会和泽鹬一起出现在滨海的淡水河口,否则我的记录还是悬案。没有相机拍下鸟片,就是这样无奈,但我乐意等其他机会,因为这个过程也很有趣,不然哪来这么篇文字。
下图是上周去山海关石河南岛登岛前:
下图是路过渤海湾的某处滩涂,少量的白腰杓鹬,零星的环颈鸻,大批的鸻鹬还没到?还是我去的地方不对?
那个旧硬盘中,跟上面讨论小青脚鹬的内容在同一个文件中还有一段文字,今天也抄上来。
附;观鸟高手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我体会:
1、好眼神。不是指视力(近视者只要有合适眼镜就可矫正视力),而是指视觉感官的敏感程度。比如搜寻视野中活动物体的能力,比如短时间里读取尽量多的信息的能力。(现在都成了短时间里对上焦按快门的能力)
2、善描述。包括语言和文字两方面。在掌握一定术语的基础上,于野外现场对观察到的鸟,能将其颜色、动态行为及尽量多的相关要素简捷、清楚并尽量全面或突出重点地描述出来,使其他观鸟人能迅速理解并且不产生误解,而且要求做在翻看图鉴之前!(只要相机在手,描述就成了多余,越来越是。可惜了。)
3、会看书。图鉴及其它鸟类学书籍,值得反复看,能看出许多名堂。
4、有地理概念及方位感。
5、相关知识的积累。
…………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不是难事。
——————————
我自己看到这里太感慨了,好些大家的讨论因为零星而没能保留,可惜那个论坛一去不复返。曾经有人有心想让WWF中国办恢复呈现那些论坛数据(还在),但是工作量巨大,没条件完成。
4月21日去黎各庄,写了《“坝河湿地三号”,出了难题》,我在朋友圈转发时说“不会拍鸟就遇到了难题”,就有鸟友跟帖说还是不能依赖拍摄,有相机也尽量先举望远镜好好看。非常同意!也有鸟友给我推荐便携的手机拍鸟神器,但我估计自己学不来,也不想增加背负的重量。而且,一旦分心拍摄,有限的精力就不能那么集中了,也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个人条件限制嘛,要有自知之明。
坝河湿地三号见到的那只鹀,我当时发记录是黄喉鹀,白眉、灰腰,有点点小凤头,这三条,最接近黄喉鹀,虽然黄喉鹀的典型特征不全,一点不像以往见过的那么熟悉的黄喉鹀。回来查图鉴并没能推翻黄喉鹀的判断,也没有增加判断依据,尽管那么不甘心,但是安心——“最接近原则”还是必要的。
鸟类辨识就是这样富于挑战性,让我们欲罢不能,孜孜以求。
放一张3月去锦州小凌河的片子,期待能再出个远门好好看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