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讲堂④张生:“空间的产生与生产:从南京大屠杀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9年“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第四讲
7月16日下午,2019年“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第四讲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一层学思堂举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屠杀研究所副所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教授作了题为“空间的产生与生产:从南京大屠杀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正林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主持人与主讲人
张生老师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的定义引出本次讲座的主旨。他指出,南京大屠杀是在一个特殊的空间中进行的,这个特殊空间的产生是作为日本帝国政治工具的日军在激进派军官的率领下突破原定作战区域而制造出来的。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关于南京大屠杀空间的产生问题,张生教授用翔实的数据和一手的档案材料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和经过。他指出,南京大屠杀是在“围城”下发生的,松井石根作为当地日军最高指挥官,其态度明知暴行发生却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放任屠杀蔓延,致使中国军民死难30万以上。
其次,在南京大屠杀空间中的空间生产这一问题上,张生教授强调,南京大屠杀空间中的局部空间生产是由24位外国人主导,其核心就是与日军“争夺群众”。这些外国人设立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并以“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为平台,从事人道主义救援活动。而日军则以恐吓、诱骗、欺诈等手段与这些外国人进行斗争。张生老师指出,外国人在救援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当时在南京的中立国人士被中国难民成为“活菩萨”,中国政府也对拉贝等人授勋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最后,关于空间的再生产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张生老师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日关系经过一段以友好为主轴的历史时期后,日本右翼重新挑起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典型代表是曾担任松井石根秘书的田中正明发表了《“南京大屠杀”之虚构》及日本文部省企图把当年日军“侵略”中国改为“进入”中国,唤醒了中国人蛰伏已久的历史记忆。张生教授强调,东亚的政治变动,促进了新空间的生产。也由此从1983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开始筹措并在大屠杀遗址上建立纪念场所。纪念馆的空间生产及其展陈内容,用史实有力地驳斥了日本日益抬头的右翼分子;在此过程中由悲情记忆转向爱国主义的价值倾向。
在提问环节中,张生教授与在座同学就空间与场域的区别、历史记忆的发掘与维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张生教授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念代入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史实中,形象、立体地向大家描绘了那场悲剧的前因后果,从民族国家记忆上升到对于和平这一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黄正林教授总结时谈到,张生教授的讲座改变了我们对史学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方法,青年一辈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研究的方法、视野和理论;注意史实的政治空间、历史空间,并贴合概念进行研究。
【史院公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欢迎海内外青年才俊参加第五届“曲江学者论坛” 历史学分论坛
文字来源/郭钰豪
图片来源/何秉炽、王秀桐
责任编辑/吴小龙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好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