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剑履山河——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一) |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1-05-20

独角兽导读

《圣地二十五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二十五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剑履山河——

以色列基布兹的神话与现实(一)


1

铜墙铁壁 -


1948年5月15日,随着以色列国建国宣言的发表,阿拉伯多国联军联军入侵新诞生的犹太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入侵的埃及大军沿地中海岸一路向北推进。6月初,他们在以色列南部的战略要地尼格巴,遇上了一个叫做“基布兹”的东西,领教了什么是“基布兹人”。


尼格巴基布兹建于1939年。埃及军队到达时,这个基布兹的民兵一共只有70人,其中10名女性。为了协防这个中部沿海平原的南大门,刚成立的以色列国防军基瓦提旅派来了两个排共70名士兵,与民兵一起组成了一支140人的防御部队。这支部队只有80支步枪,8挺机枪,200颗手榴弹,5门迫击炮,他们要迎战的是埃及一个满编步兵营,一个坦克连,一个装甲连,3门野战炮,以及大量的空中火力支援。


尼格巴基布兹的防御战壕。

图片来源:网络。


在埃及人到达的两个月前,已经预计到这场恶战的尼格巴基布兹的民兵开会商讨战术,代号“约押”的指挥官以撒·杜布诺只说了一句话:“挖战壕!”随后基布兹就开始大规模兴建防御工事,把农庄修建成了钢铁堡垒。“约押”自己在开战前的一次空袭中试图拿步枪打飞机而阵亡,然而他留下的战术却起到了惊人的效果。140名战士在深沟堑壕里躲过了埃及炮火和空袭的狂轰滥炸,然后毫不留情地阻击埃及步兵和坦克的进攻。6月和7月,尼格巴爆发了两场大战,每次埃及都投入了同样的兵力,第二次甚至完全包围了基布兹,然而无论怎样进攻,最远也就攻到防御阵地前50米的地方。尼格巴基布兹被炸得墙倒屋塌,百孔千疮,然而只要炮声一停,基布兹的战士们就从战壕里露出头来,开始顽强抵抗。最后,装备精良的埃及军队丢盔卸甲,在一群岿然不动的“基布兹人”面前仓皇逃窜,埃及的北犯计划就此被打上句号。整场战役,埃及军队伤亡400余人,尼格巴基布兹一方13人阵亡,27人受伤。



尼格巴之战,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南线作战的转折点,3个月后,以军开始横扫南线的大反攻,一路打到红海岸边的埃拉特港,将埃及军队彻底赶出内盖夫。这场攻势的代号是“约押行动”,以纪念那位阵亡的尼格巴基布兹指挥官。


尼格巴之战,埃及人最初以为对手不过是一群碰上了战争的农夫,打到最后才明白,对手是一群碰巧当了农夫的武士。


以色列基布兹运动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浓厚的军事团体的色彩,就肩负着宏大的国家战略的重任。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的内部从零建起,首要任务是以合法的经济形式跟土地建立起密不可分的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农业并非目的,而是手段。但是在20世纪初的以色列,要使用这种手段并非易事,无论是购买土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还是开发农地所需要投入的大量艰苦劳动,抑或是抵抗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贝都因游牧匪徒的武装力量,都是单一的犹太家庭或者单纯的农民所承担不起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你需要的不是农民,而是一支特殊的军队,他们既能占领土地保卫土地,又不会引起奥斯曼土耳其当局的干预。于是基布兹应运而生。这个运动有社会主义的思想背景,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甚至一度主导,但它在1910年诞生,比苏联的集体农庄早了至少20年的时间,最初的那些建立者参考的并非共产主义农庄,而是古希腊的斯巴达文明——一种用集体生活培养寡欲的人生态度,用高强度训练培养勇猛的战斗精神的军事贵族制度。


事实上,基布兹的军事性并不只体现在集体生活、军事训练和参加战斗上,而是从选址定位时起就优先考虑战略价值了。基布兹大多修建在易守难攻的地势上,房屋围墙的修建也都考虑到战斗时的军事用途,但这只是浅层面的事情。实际上,每个基布兹的位置选择,整个基布兹网络的地理分布,都是国家开疆拓土的宏大战略的一部分。像尼格巴这样的基布兹,绝对不是凑巧修建在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上的。可以说,在埃及人进攻的十年以前,犹太国的战略家们就预计到这场战役,并在这里埋下了一支精兵。


以色列国防军“拿哈勒”项目的军官们。

图片来源:网络。


在大多数情况下,建得越晚的基布兹,其战略布局的目的就越明显。1946年10月5日,在得知分治计划要把内盖夫划给阿拉伯国的情况下,犹太人一夜之间在内盖夫建起了11家基布兹,基本上每一家都只是建了一座水塔,住了一小队“哈加纳”民兵,由此将这一大片荒原收入了以色列国的版图。以色列建国以后新建的基布兹则绝大多数是以色列国防军“拿哈勒”项目一手建立的。该项目的108家基布兹几乎全部坐落在以色列边境地区的战略要地上,基布兹成员直接就是国防军士兵。在历次中东战争中,特别是在那些以色列一时处境不利的战争中,比如赎罪日战争,这些基布兹都发挥了铜墙铁壁般的堡垒作用。


毫不奇怪的是,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基布兹都把自己看作是与国防军平起平坐的一支武装力量,很多基布兹要求分享国防军的军费,有些甚至自己出钱购买军用物资,并制定自己的堡垒型防御战略。



张平 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 于特拉维夫


 理解基布兹,敬请期待下周主题:铁血精英。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没有巴勒斯坦的中东和平——以色列阿联酋和平协议的意义与启示

2/ 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川普放出阿以和谈“胜负手”

3/ 伊拉克犹太人的照片与以巴难民问题的解决

4/ 奥斯陆和平进程何以双输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