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宪法? |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1-06-15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以色列为什么没有宪法?


到2021年,全世界还有四个没有一体化宪法的国家:英国、新西兰、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实际上,加拿大是否有宪法,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很明显,这些国家都是深受英国法律传统影响的地区。英国没有宪法,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是一个从未发生过颠覆性革命的国家,没有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国体法统的必要;次要原因则是英国以判例法为基本原则的普通法系统有很强的连续性和适应性,没必要强加一个高高在上的超级法典。


现代宪法是欧洲大陆在十七世纪首创的,随后成为全球通行的国家政治标准做法。以色列在建国之初本也打算遵从这一标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其《独立宣言》明确规定一个由选举产生的制宪会议在当年10月1日之前通过一部宪法。然而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独立战争)将以色列置之死地而后生,没人顾得上作战以外的事情。结果选举被推迟了两次,直到战争基本结束的1949年1月29日才得以举行。


然而以色列当时法律专家大多是英国托管时期成长起来的,熟悉的是英国式的普通法,对大陆法系的胎儿——宪法既不了解也没有兴趣。因此宪法起草工作进展极慢。到2月16日,制宪会议举行了四次会议之后,依然没能拿出一部宪法。最后只好通过了一个过渡法案,直接把自己变成了以色列国第一届国会。制宪会议就此消失,宪法的制定也就遥遥无期了。


1949年1月,大卫·本·古里安在制宪会议选举中投票。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宪法难产,并不全是英国法律制度影响的结果。从独立到制宪会议选举,短短的九个月时间内,以色列国内政治气候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初那种全民一致,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一个模范国家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


首先出面反对制宪的是以色列第一大政党,以色列工人党及其领袖,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表面上,本·古里安反对的理由是:以色列作为犹太人的国家,其根本大法应该由全体犹太人民来制定。鉴于世界上大部分犹太人尚未移居以色列,以色列现有公民实际上无权制定宪法。实际上,本·古里安这一举措更多地是出于现实政治的考虑。险象环生的独立战争对以色列国的当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之一便是主要政治领导人进一步与理想主义划清界限,更多地考虑以色列国强敌环伺的特殊处境。在这种处境下,以色列政府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多变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使政府有足够的策略运作空间。而一部凌驾于政府和国会之上的宪法显然会严重制约政府行为的弹性。虽然也可以通过修正案来修改宪法,但那毕竟太麻烦,而且很多时候军情紧急,时间上也拖不起。


反对制宪的另一大政党是联合宗教阵线。这批宗教政党秉承拉比犹太教传统,相信以《托拉》为核心的犹太教律法就是犹太人的根本法典,在此之外另立宪法,则是对传统律法的破坏和亵渎。在《独立宣言》发布时,正统派犹太教徒人口极其有限,政治力量也微不足道。作为人口主体,主宰国家命运的西方犹太人以世俗人口为主,其理念也更贴近现代西方文化,而非犹太宗教传统。因此《独立宣言》对制定宪法的明确宣示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然而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大规模驱赶犹太人。原本60万人口的以色列国一夜之间增加了80万东方犹太难民。这些来自封闭落后的中东国家的东方大多与西方文明无缘,一直保持着遵行律法的犹太教生活方式。这使得犹太宗教党派一夜之间实力大增,在选举中一举夺得16个席位,成为制宪会议中的第三大党。


1949年1月,以色列制宪会议的竞选广告。

图片来源:网络。


联合宗教阵线的16个席位,加上以色列工人党的46个席位,使得反制宪力量拥有制宪会议120个席位中的至少62个席位。即使其他党派全部支持制宪,也无法通过了。


宪法没制定出来,但是国会制定了一条英国式的基本法路径。就是不追求一次性制定完整的、一体化的宪法,而是分主题一部一部地通过基本法,这些基本法集合起来,最终将获得宪法的地位。


以色列建国70多年来,共通过了13部基本法。第一部是1958年2月通过的《国会法》,最新的一部是2018年7月通过的《犹太民族国家法》。尽管在90年代和平有望的年代里以色列推进宪法的力量一度比较活跃,最高法院也试图将自己定位为宪法法院,但总体来说,以色列在这些基本法的效力等级、基本法之间的相互冲突(比如《犹太民族国家法》与《人格尊严与自由法》之间的冲突)、最高法院的角色与地位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争议,并且看不到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希望。


实际上,直至今日,对于制宪不热心的不只是政治右翼与宗教党派,左翼也同样持谨慎态度。左翼自由派认为以色列目前的险恶处境使得国家一直处于不正常的准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政府和军队集中了过多的权力,不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标准。如果现在制宪,这种现实将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宪法中,将来再要修改会很麻烦,因此正确的选择是等到和平协议达成,国家状态正常化以后再谈制定宪法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不急于制宪”差不多是以色列的全民共识。


以色列至今没有宪法,有英国法系的影响,有犹太宗教传统的制约,有现实政治的考量,但根本上说,与犹太传统的“平行逻辑”思维方式有着更加深层的关系。


独立战争期间,一群也门犹太难民徒步穿越沙漠,

前往收容站,为了从那里去以色列。

图片来源:网络。


“平行逻辑”强调不同意见之间的平等竞争,反对任何“超级权威”的建立,因此“宪法”这种压倒一切的权威法条本质上不适合犹太人的思维习惯。虽然在建国之初一时冲动喊出了这个口号,但很快就会让人觉得不适,最终还是以各种借口拖延了下来。相比之下,英国的普通法就比较对犹太思维的路子。因此在“基本法”问题上,各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更进一步地说,“平行逻辑”思维引导下的犹太律法制定与审判都与英美普通法的主要特征高度相似。尽管《圣经》律法在理论上被看做是直接来自上帝的诫命,有着最高律法的地位且不可更改,但这些法条与新律法之间的关系是创造性诠释的,因此《圣经》律法的地位实际上只停留在名义上。新律法的制定主要依据众贤哲(同时也是法官)的具体判例,且强调在多个判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律法逻辑,用以指导新的律法的案例。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犹太社区能够兴旺发达且持久延续的,都是英美普通法系的国家。在大陆法系的国家(比如德国)中,犹太人可能兴旺一时,但最终还是难以长期立足。从这一点上看,纳粹的兴起,俄国东欧极端反犹主义的泛滥,除了一般认定的历史原因外,很可能还有法系冲突方面的原因。



张平 2021年4月29日星期四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我们怎样与犹太思维相遇

2/ 虎刺怕的故事

3/ 虎刺怕续谈

4/ 智慧无禁区

5/ 远离上帝的神秘花园——平行逻辑小结

6/ 思想的起源

7/ 不和谐的世界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